【初中主题班会】青春有我 邪不压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主题班会】青春有我 邪不压正

资源简介

【主题班会】青春有我 邪不压正
一班会背景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尊重、信任、互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青春期心理健康,是人生的重要课程。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新修订的《未保法》首次对学生欺凌进行了定义,并明确规定了学校在学生欺凌方面的防控与处置机制。那么,什么是校园欺凌,我们该如何面对呢?我根据学情,召开了此次班会。
二班会目标
1.明确什么校园欺凌;’
2.知道校园欺凌中的角色;
3.了解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
4.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应对。
三班会准备
1.询问个别同学,了解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
2.整理相关素材,下载相关视频及所需背景音乐;
3.撰写反欺凌宣誓词,为班会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班会过程
1.明确概念
校园欺凌:
霸凌(bullying)一词,是由霸凌行为研究领域先驱的挪威学者Dan Olweus于1978年所提出。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行为,欺凌者对受欺凌者进行语言、身体、心理方面的伤害。包括:肢体欺凌、语言欺凌、网络欺凌、关系欺凌。
肢体欺凌:用物品、桌椅、身体等对同学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语言欺凌:用粗言秽语伤害他人,例如取绰号、贬低、中伤。
网络欺凌:有目的地使用信息传播技术,令他人受到伤害和不适。
关系欺凌:孤立同学,散播谣言,令他人人际关系受损,不能正常和同学交往、活动,影响情绪和学习。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校园欺凌,了解校园欺凌的分类,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
2.小组讨论
校园欺凌 = 日常打闹 ?
不等于!
区别:校园欺凌不顾他人感受;日常大闹不伤他人自尊。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白平时的嬉戏玩闹与校园欺凌的区别,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
欺凌行为的角色
当你是欺凌者——
你可能曾经或者不久前也是受害者;你可能觉得被人欺负在先,自己是正当的或者你觉得为了哥们义气是值得的,又或者纯粹为了发泄,为了显得自己强大,被人仰慕。
当你是欺凌者的时候——
将会远离正义、友谊、善良;失去老师、父母、朋友的爱;还可能要受到社会的谴责、法律的制裁。
当你是受害者——
你难过、痛苦、羞耻、自责、害怕、无助……被欺凌之后,你可能会不敢告诉父母、老师;失眠、噩梦;害怕上学、害怕上厕所……然而,隐忍并不是应对方法,要勇敢寻求帮助。任何校园欺凌都应得到惩罚!对欺凌,零容忍!
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2)《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白自己在此行为中的角色,感同身受,拒绝欺凌行为,不做霸凌者,不当受害者,也不要做冷眼旁观者。
4.应对措施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该这样做——
(1)保持镇定。
(2)求救,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没有人在场,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对方。
(4)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5)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6)如果在校外,应该立即报警!
另外,应对校园欺凌原则:跑、防、逃
(跑向人群,机智周旋)
受到欺凌之后,我们应该这么做——
(1)牢记欺凌者相貌
(2)寻求帮助
(3)报警处理
(4)乐观向上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5.庄严宣誓
我宣誓:我决心规范自己的行为、遵纪守法,礼貌待人,团结同学,互助友爱,不欺凌他人,学会保护自己。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少年,在国家做个好公民。 宣誓人:
五班会延伸
班会结束以后,我持续关注学生校园生活点滴,将反校园欺凌工作落到实处。随后,我陆续召开了系列班会,让“校园欺凌零容忍”意识深植于心。同时,我通过微信家长群和家长达成共识,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六班会反思
作为老师,教书育人,不仅传播知识,也培养价值观。落实生命、人权与法治教育,教导学生互相尊重,增进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正义感。所以我们要提升专业知能,妥善处理学生霸凌问题。
抵制校园欺凌,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告诉孩子们既不要做施暴者,也不要做受害者,让我们共同努力,对校园欺凌说不!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愿所有的青春都能被温暖以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