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2.2 氯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 氯气与碱的反应 氯离子的检验)(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2.2 氯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 氯气与碱的反应 氯离子的检验)(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氯气与碱的反应 氯离子的检验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榆次一中 李金虎
学习目标
1.掌握氯气与碱反应及相关的生活生产应用。
2.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次氯酸盐的性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与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
2.建立含氯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素养目标
情境引入
最初,人们直接用氯水作漂白剂,但因氯气的溶解度不大,而且生成的HClO不稳定,难以保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在Cl2与水反应原理的基础上,人们制得了次氯酸钠(NaClO) 、次氯酸钙[Ca(ClO)2]等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盐。
教学过程
一、氯气与碱的反应
1.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漂白液
(1)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有效成分是_______。
NaClO、NaCl
NaClO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Cl2 + 2OH- === Cl- + ClO- + H2O
常温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即可得到漂白液
教学过程
(4)氯气与碱的反应
2.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
Ca(ClO)2、CaCl2
将Cl2通入冷的石灰乳[Ca(OH)2]中,即可得到漂白粉(精)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Ca(ClO)2
(2)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有效成分是_______。
漂白精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
Ca(ClO)2
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既可作漂白剂又可作消毒剂
(1)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二、漂白原理
使用说明
【主要成分】次氯酸钙、氯化钙
【用途用量】取漂白粉2至3g,水1000g,配成溶液,将衣物等浸泡其中5至10分钟。如需要,浓度可提高,时间可延长。
【注意事项】密封避光保存于阴凉处,随配随用,有腐蚀性,少与手接触。
浸泡过程中,漂白液,漂白粉(精)溶于水后与空气中CO2充分接触生成了HClO,从而可以用来漂白衣物
教学过程
NaClO + CO2 + H2O =NaHCO3 + HClO
NaClO + CO2 + H2O =NaHCO3 + HClO
漂白液的失效原理
酸性:H2CO3 > HClO
1. 漂白液的漂白原理
2HClO 2HCl+O2 ↑
光照
教学过程
漂白粉的失效原理
酸性:H2CO3 > HClO
2.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2HClO 2HCl+O2 ↑
光照
Ca(ClO)2+CO2+H2O=CaCO3+2HClO
Ca(ClO)2+CO2+H2O=CaCO3+2HClO
教学过程
二、氯离子检验
探究: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稀盐酸、NaCl溶液、 Na2CO3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
稀盐酸
NaCl溶液
Na2CO3溶液
大鹿化学工作室制作
AgNO3溶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试液2~3 mL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 加入少量稀硝酸 ①稀盐酸
②氯化钠溶液
③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沉淀不溶解
有白色沉淀生成
沉淀不溶解
有白色沉淀生成
沉淀溶解,
有气泡产生
Cl-+Ag+= AgCl↓
Cl-+Ag+= AgCl↓
Ag2CO3+2H+= 2Ag++CO2↑+H2O
CO32-+2Ag+=Ag2CO3↓
实验现象
教学过程
二、氯离子的检验
1. 检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检验步骤: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酸化的_______溶液,若____________,说明溶液中含有Cl-。
注意:加稀硝酸酸化的目的是排除CO32-等的干扰,因为Ag2CO3可溶于稀硝酸,而AgCl不溶
Ag++Cl-===AgCl↓
稀硝酸
AgNO3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典例1.
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Cl-),正确的操作是( )
A.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
C.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课堂练习
【答案】C
【解析】A项操作不正确,不能排除CO的干扰;B项操作不正确,因为Ag2CO3跟HCl反应时,生成的AgCl仍是白色沉淀;D项操作不正确,用盐酸酸化引入了Cl-,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Cl-。
典例2.
用Cl2与消石灰充分反应可以制取漂白粉。使用漂白粉作漂白剂比使用氯水更好的理由是( )
A.转变为易与水反应的物质
B.转变为较为稳定、便于贮存的物质
C.Ca(ClO)2比HClO漂白效果快
D.提高氯的质量分数
课堂练习
【答案】B
【解析】氯水不稳定,不易贮存,而漂白粉稳定,易于贮存。
典例3.
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Cl-),正确的操作是( )
A.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
C.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课堂练习
【答案】C
【解析】A项操作不正确,不能排除CO的干扰;B项操作不正确,因为Ag2CO3跟HCl反应时,生成的AgCl仍是白色沉淀;D项操作不正确,用盐酸酸化引入了Cl-,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Cl-。
典例4.
在未知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水溶液中含有(   )
A.Cl-、 SO42- B.Cl-、 NO3-
C.Cl-、 CO32- D.Cl-、OH-
课堂练习
【答案】C
典例5.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5 ℃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上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课堂练习
【答案】B
课堂小结
课后小任务
含氯消毒剂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漂白粉、“84”消毒液、二氧化氯等。“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84”消毒液能否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合使用?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
“84”消毒液能与洁厕灵会产生有毒气体Cl2,NaClO+2HCl = NaCl+Cl2↑+H2O,不能混用。
×
感 谢 倾 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