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设计——《二十四节气》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会设计——《二十四节气》

资源简介

小学班会——《二十四节气》
主题班会流程
一、主题背景
二、主题目标
三、活动准备
四、活动过程
五、活动小结
六、活动反思
一、主题背景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用来指导农事的一种补充历法,每个节气都有不同的特点和意义,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具重要的位置,其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弘扬这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和探索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
二、主题目标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知道它的含义和习俗。
2、分享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词、节气美食等。
3、让同学们感受到二十四节气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活动重点:明白二十四节气的含义,了解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活动难点:能够掌握二十四节气歌、知道节气习俗。
三、活动准备
课前引导同学们分工协作,收集二十四节气歌、相关诗词、节气美食等,并了解他们课前的准备情况。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吗?
生: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师:但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我们一起来看视频,引入《二十四节气歌》。
板书: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知识竞赛
师:请同学们参与抢答,依次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度)里每个月里对应的节气名称。
生:春(1-3月)一月:立春 雨水 ;二月: 惊蛰 春分 ;三月 :清明 谷雨 ;
夏(4-6月)四月:立夏 小满; 五月:芒种 夏至 ;六月:小暑 大暑 ;
秋(7-9月)七月:立秋 处暑; 八月:白露 秋分 ;九月:寒露 霜降;
冬(10-12月)十月:立冬 小雪 ; 十一月:大雪 冬至; 十二月:小寒 大寒);
师:同学们都说得特别棒!知道每个月里有两个节气,即上旬和下旬各一个节气;每个季度里有6个节气。
追问:同学们,请对照日历,看一看,想一想今天(6月6日)是什么节气?在这个节气里,爷爷奶奶都在忙着干什么?
学生:是芒种,爷爷奶奶都在忙着种地、播种。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我们民间把“芒种”称为“忙种”,农谚云“芒种忙、忙着种”。到了这个时节,已是农业耕种最忙的季节。还有“芒种不种,再种无用”的谚语,意味着这个时节已是较晚的播种期,必须抢时播种,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
(三)讨论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作用
请同学们根据收集的资料,小组讨论二十四节气的作用和含义,请大家畅所欲言。
师:二十四节气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古人按月亮运行一年总结每一月气候变化,以二十四节气指导人们衣、食、住、行,他们从每一个节气中总结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农民以它指导生产的,什么季节准备什么做什么事,二十四节气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四)朗诵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邀请同学们朗诵课前收集的相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谈一谈朗诵后的感受,交流分享。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师:每一首诗词对当时当地的天气、景象、气氛等进行生动的描述,让人感受到当时的情况和氛围。同时,这些诗词也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承载。
(五)节气美食分享
邀请同学们分享与节气相关的美食,课件呈现收集的图片。
学生分享:
1. 立春:春卷、萝卜。
2. 雨水:春笋、香椿、红枣。
3. 惊蛰:梨、番瓜。
4. 春分:春菜、汤圆、萝卜。
5. 清明:青团、面筋、乳猪。
6. 谷雨:香椿、咸肉。
7. 立夏:鸭蛋、苦菜、豌豆、糯米饭。
8. 小满:苦菜、梅子、蚕豆。
9. 芒种:面、蚕豆、稻米。
10. 夏至:面、西瓜、酸汤。
11. 小暑:新米、鲜瓜、咸鸭蛋、糯米饭。
12. 大暑:荔枝、醉鸡、咸肉。
13. 立秋:西瓜、鸭子、芋头、年糕。
14. 处暑:鸭子、茭白、南瓜、田螺。
15. 白露:米酒、柚子、龙眼、牛腩。
16. 秋分:芋饼、栗子、蟹、花生。
17. 寒露:芝麻、柿子、汤圆、芋饼。
18. 霜降:山药、羊腿。
19. 立冬:鸡汤、鹅肉、鸭肉、饺子。
20. 小雪:腊肉、热米糕、柚子、糯米饭。
21. 大雪:粥、暖锅、牛腩。
22. 冬至:饺子、桃酥、糯米饭、年糕。
23. 小寒:糯米饭、八宝饭、炒米、黄酒。
24. 大寒:年糕、炒米、黏食、火锅。
师:同学们,这些美食的具体制作方法因地区和文化背景而异,它们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季节和气候的关注,以及对美食和养生的重视。此外,除了传统的食物,现代社会中也出现了许多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美食,例如春卷、汤圆、月饼等,它们在不同的节气中都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口味。
(六)齐唱歌曲《二十四节气歌》
同学们齐唱二十四节气歌,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本次活动。
五、活动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出色,表现积极,主动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既记住了二十四节气歌,又学到了很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六、活动反思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兴趣,以便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选择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课前充分准备活动内容和素材,活动中以知识竞赛、小组讨论、诗词朗诵、节气美食分享的活动流程开展,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旨在让学生更加了解节气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活动中,同学们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节气文化的重要性,也体验到了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乐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