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班会 吐故纳新 前途无量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生班会 吐故纳新 前途无量 素材

资源简介

吐故纳新 前途无量——初中生班会
【活动背景】
本班级成绩相比初一、初二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本班内学生两极分化特点较为明显,有三分之二学生学习较为被动,缺乏学习的原动力,需要在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密切督促下才能保持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而初三阶段是学生初中生涯的尾声,是学生进入高中前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为中考拼搏、冲刺的高潮时期。因此,本班也有部分学生或呈现出理想压力空前增大,理想热情大打折扣,厌学情绪持续激化,自我管理两极分化等系列心理特点。为更好地调整学生心态,消除学习方面的心理重负,提高备考积极性,本班在此阶段开展了一节以构建正能量班风和学风,让学生打消开学焦虑重获学习积极性为目标的“走心”思政第一课。
【活动对象】
初三学生
【活动目标】
1.吐故纳新——回顾总结,直面困难:让学生观看短视频回顾本年度的“国家大事”、“班级点滴”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回顾、讨论自己进入初中阶段的“荣耀与烦恼”以此引导学生直面困难,重振信心。
2.吉星高照——收获鼓励,迎接好运:让学生上讲台抽取黑板上的“祝福信”,获得教师们的新学期祝福,并写下和回赠教师感恩卡,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和学习热情。
3.前途无量——立下志愿,迎难而上: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和同伴互助,深刻意识到自身潜力的无限,也感受到团队力量的无限,从而再次激发出学生不断为自己和集体向上的决心与恒心。
【活动重难点】
学生通过活动和同伴互助,深刻意识到自身潜力的无限,也感受到团结的力量,从而再次激发出学生不断向上的决心与恒心。
【课前准备】
1.“国家大事”、“班级点滴”回顾视频
2.黑板贴“教师祝福信”:
3.心愿目标牌:
4.“困难气球”:
5.博越感恩卡:
【活动过程】
(一)吐故纳新——回顾总结,直面困难
1.导入:播放班级视频,回顾年度“国家大事”、“班级点滴”。
2.步骤1:两年光阴,年年有喜
(1)两年光阴匆匆而过,请在同学们观看班级回顾视频后说出一件你身为本班成员为班级感到最骄傲的一件事。
(2)可以在班内自由走动与你的好友分享。
3.步骤2:班歌声声,同享荣耀
由全班同学接力演唱班歌(每人唱完完整一句),如有同学无法准确唱出该句班歌则要向全班分享自己为班级感到最骄傲的一件事。
4.步骤3:直面困难,爆竹声中忧虑除
(1)请大家回顾并分享自己在初中阶段亲身经历的最困难的事,并将此事简要写在气球上,每组2个气球。
(2)制作好“困难气球”后,每小组选一名选手将两只气球捆在脚腕上,两两pk,将对方的困难气球踩爆,先踩爆对方气球者获得胜利。
5.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视频的回顾,我们发现过去两年来的一切仿佛还在眼前历历在目。我们对初中以来的点滴进行了回顾和分享,老师欣慰的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可以发现美的眼睛——能够找到并铭记生活与学习中的荣耀与快乐,增强了我们的班级荣誉感。更值得高兴的是,今天我们一同分享了自己的困难,并直面困难,将其“破除”,给我们营造出了浓浓的喜庆氛围!新学期新气象,新学期带来新希望,望同学们忘却烦恼,重新出发,吐故纳新,扶摇而上,在今年的6月绽放最绚烂的青春!
【设计意图】:
1.通过分班级荣耀事与自身烦恼,让学生手机班级荣耀强化班级荣誉感,激发其为班奋斗的热情,同时也为心灵减负提升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讨论与分享,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凝聚了班级力量,提升了班级温度。
3.通过游戏,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开学焦虑和备考焦虑,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本思政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敞开心扉投入活动。
(二)吉星高照——收获鼓励,迎接好运
“破除”了困难,还得“迎新纳福”,希望在新的学年里同学们都有吉星高照,既有实力的保障也有运气的加持。
1.步骤1:迎新纳福,收获鼓励
(1)请同学们到讲台抽取黑板上由老师们亲手写下的“祝福信”,新学期获祝福、迎好运!
(2)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老师们的祝福与鞭策,铭记教师恩情,充盈克服困难的勇气!
2.步骤2:写感恩卡,涨士气
(1)请同学们写下回赠该教师的感恩卡,卡片内容要包括对教师真诚的感恩,并向老师表达自己迎接中考的决心。
(2)课后,请同学们亲自将感恩卡送到相应教师手中向老师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3.教师小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们往往会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甚至手足无措,丧失自信。每每这种时刻,老师总是在我们耳畔鼓励、鞭策,在我们身旁悉心教导。无论是耳提面命还是轻声细语,都是其爱意的涌动。同学们,望大家能在新的一年中为自己奋斗,为老师拼搏;希望这一年我们都有吉星高照,同时更不忘全力以赴,去超越自己,去超越极限!
【设计意图】:
1.此环节安排在破除“困难气球”之后,意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对中考充满斗志与信心。
2.通过引导学生送教师祝福卡激励学生学会感恩,深化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进一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迎击中考的斗志。
(三)前途无量——立下志愿,迎难而上
1.步骤1:迎击困难,砥砺前行
第一环节中,我们通过破除“气球”直面了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第二环节中,我们收获并送出了感恩卡,并充盈了内心继续奋发的动力;接下来,我们通过一则传奇的故事来向主人公学习该怎样迎难而上,做到将困难真正破除!一起观看“无腿登山专家”夏伯渝的视频——《有一线希望便绝不放弃》并思考以下问题:
(视频梗概:夏伯渝,中国第一位尝试攀登珠峰的残疾人。1975年,夏伯渝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因冻伤而双小腿被截肢。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自己登顶珠峰的梦想。2018年5月14日10点40分,夏伯渝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1)问题1:夏伯渝要成功登顶珠峰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问题2:他之所以能克服苦难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他具备怎样的品质?
问题3:在初三阶段的学习中,你认为自己具备这些品质吗?你日后将如何改进呢?
(2)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3)教师小结:夏伯渝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在世人看来失去双腿的他能够成功攀登珠峰的可能性几乎为“0”。但是,夏伯渝没有放弃,也没有因为失去双腿而自暴自弃,他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坚定不移的决心创造了自己的极限,更超越了人类的极限!所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不要怕苦,不要怕累,趁着青春年华,我们更要无畏挑战,迎击困难,坚定意志,砥砺前行!初三,我能行!中考,我能赢!
2.步骤2:突破极限,立下志愿
(1)“食指抬人”挑战,突破极限
挑战规则:每组选择抬起志愿者的人数,参与“食指抬人”挑战——参与者每人只能用一根食指将躺在桌面的某位同学抬起。挑战失败,得分为 0;若挑战成功,标准人数抬起为1分,每节省一人数加一分(标准人数为11人)。挑战赛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抬起体重较轻的志愿者,第二阶段:抬起体重较重的志愿者。在每一步中,有两次挑战机会,以最好成绩作为其阶段得分。最后,将两阶段的得分相加作为其最终得分。
分享感受:(如:我认为在这个挑战中我明白了只要不给自己设限,相信自己,与队友团结一心,坚持到底,就能突破极限,挑战不可能!)
(2)会当凌绝顶,新年新愿景
填写心愿牌:根据指引在心愿牌上写下自己的中考心愿(目标),分别填写“中考分数”、“中考名次”、“理想学校”和“自我勉励的句子”。
齐读中考宣言:十年磨一剑,只为中考战。志同心相连,我辈必冲天。我承诺:不做怯懦的退缩,不做无益的彷徨,不负父母的企盼,不负恩师的厚望,不负青春的理想,我将唤醒所有的潜能,我将凝聚全部的力量,将拼搏进行到底!将初三进行到底!将中考进行到底!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3)教师小结:游戏中我们更切身地体会到超越极限的不容易,要打赢中考这场“战役”,我们必须拥有像夏伯渝先生那样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永不自弃的精神。目标写于你手,口号喊于你口,愿年轻的生命更加绚烂,愿青春的歌儿为你唱响,让我们一同走出困境,拥抱理想,让我们会挽雕弓,猎射天狼!中考,我们必胜!
【设计意图】:
1.通过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让学生从夏伯渝的真实传奇故事中体会到: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意志软弱的人总会给自己设限,从而充分认识到自我的潜能是无限的。
2.通过“食指抬人”挑战,学生在学习夏伯渝精神的基础上更加切实地体验到何为挑战,何为坚持,何为合作,为学生能在初三下学期艰苦的冲刺阶段中坚持下来打下基础。
3.通过“新愿书写”,将本节思政课的目的落到实处,让学生在目标的导向下更有方向感地奋斗。同时,本节课从“直面困难”到“充盈斗志”再到“迎击困难”环环递进,既给予了学生直面中考的勇气,也增强了学生迎击中考的自信,更坚定了学生坚持到底的毅力。
课后任务:
1.学生亲自将书写的感恩卡赠予教师;
2.完善心愿牌的填写,并将心愿牌悬挂于课室外的心愿走廊。
课后反思
一、背景及目标
本节思政第一课的授课对象为刚进入初三阶段并出现了学习动力缺乏,理想压力空前增大,备考焦虑情绪激化等心理现象的学生。故本思政课以以构建新学期正能量班风和学风,让学生打消开学焦虑重获学习积极性和中考备考热情为目标。同时,本课也可激励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充盈勇气——迎击困难,从而再次激发出学生不断为自己和集体向上的决心与恒心。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可以分成三个步骤:
第一环节:
吐故纳新——回顾总结,直面困难::让学生观看短视频回顾本年度的“国家大事”、“班级点滴”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回顾、讨论自己进入初中阶段的“荣耀与困难”,并将荣耀进行分享,将困难写在“困难气球”上将其破除。
第二环节:
吉星高照——收获鼓励,迎接好运:教师引导学生上讲台抽取黑板上的“福签”,收获教师们的新学期祝福,并写下回赠给教师的感恩祝福。
第三环节:
前途无量——立下志愿,迎难而上:引导学生观看失去双腿的登山家——夏伯渝的视频和“食指抬人”挑战,最后写下中考目标。
三、教学成效
第一环节: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了本年度的点滴,引发了学生的强烈共鸣,在观看班级三年的回顾视频时,有的学生甚至感动落泪。回顾视频激发了学生对班级的热爱和归属感,让学生内心迸发出为班级而努力奋斗的积极性,使之重获学习热情。后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分享了自己上初中以来最难忘的班级荣耀时刻,引起了同学们的阵阵讨论,也成功激发了本课积极有趣的课堂氛围。接着,学生也回顾了自己上初中以来所遇到的困难,并将这些困难饶有趣味地写到“困难气球”上。在后来的两两pk中,学生将气球踩爆的瞬间,“困难气球”的所有者及在场的所有学生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直面了自己的困难,激发了班级荣誉感,同时也通过踩爆“困难气球”的游戏模拟破除困难的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对生活和学习的趣味也解除了学生部分的心理负担,更给予了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第二环节:
学生来到讲台抽取教师写好的“祝福信”,并阅读“祝福信”中来自于教师的鞭策与祝福。这个时刻,所有的孩子都安静下来,聚精会神地阅读着手中来自教师的文字,孩子们的眼中有泪花,有希望,有对初三生涯的美好期待,也有对中考的野心与斗志。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提笔为老师们写下感恩卡,其中需要提及对改教师的感谢也要向老师展示自己对中考的决心和斗志。从学生的信中,能够感受到学生对教师的深情厚谊也能感受到教师给予了学生莫大的激励。从结果来看,这个环节较好地深化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感激,进一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迎击中考的斗志。
第三环节:
首先,学生观看了“无腿登山专家”夏伯渝的视频,这个“无腿登山专家”通过不懈的训练和努力最终成功登顶珠峰,创造奇迹的故事再一次撼动了学生的心灵。看完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了自己在遇到困难时与夏伯渝有何不同的问题,从而强化学生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学生发现,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与夏伯渝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所谓学习不过就是努力一点,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就能成功。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模拟在生活和学习中受挫——坚持——克服的过程,教师在此环节安排了“食指抬人”的游戏。游戏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几人合作挑战每人用一根食指将一名同学抬起。学生们从开始的轻松自如到后来的略有吃力,再到最后的面红耳赤,他们切实地感受到如何用意志力克服体力和心理上的困难。此阶段,学生在学习夏伯渝精神的基础上更加切实地体验到何为挑战,何为坚持,何为合作,为学生能在初三下学期艰苦的冲刺阶段中坚持下来打下基础。同时,也让学生相信只要肯付出,人的潜能就是无可限量的。在此基础上,学生得以自信漫漫,斗志昂扬地写下中考心愿,包括中考分数、目标学校、目标名次等内容,无疑是将这股冲劲准确注入到日后的中考备考之中。
总之,本节课从“直面困难”到“充盈斗志”再到“迎击困难”环环递进,既给予了学生直面中考的勇气,也增强了学生迎击中考的自信,更坚定了学生坚持到底的毅力,很好地达成了本课的目标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不足之处
第一环节:
一方面,课前的回顾视频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讨论等等,另一方面,班会课时间仅为40分钟,而本课准备的视频资源时长略长,导致后面环节略微仓促,有的部分无法让学生深度体验,留下遗憾。另外,制作困难气球之前应该举一些例子让学生准确区分可为困难何为烦恼,并预留充足时间让学生深刻思考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有哪些,而不至于写下肤浅的答案,导致不能针对性地解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第二环节:
本课中采取的是学生上讲台随机抽取黑板上的“福签”即教师祝福的做法,但随机抽取会导致教师的鞭策和祝福其针对性不强,部分学生读后不痛不痒的情况。应该调整为教师针对性地写下祝福和寄语并亲手交与该生手中的做法,如此一来“福签”将具备更强大的心灵震慑力和教化意义。
第三环节:
本环节预留的时间不充分,导致在观看完夏伯渝的视频后无法邀请更多同学回答问题以及深度地谈
谈自己的感受。食指抬人游戏也由于时长限制和学生理解规则速度较为缓慢的问题导致无法让更多孩子参与到游戏中来。另外,学生在书写中考目标时也无法真正深思熟虑,还需用到课后时间去补足目标内容。因此,下次授课时应该先让学生预习游戏规则,或是找到解说详细完善并有动作示范的视频资源让学生效率更高地参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