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 教育案例 在曲折中前进,在前进中静待,在静待中充满希冀——用积极的心理让爱丰盈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主任 教育案例 在曲折中前进,在前进中静待,在静待中充满希冀——用积极的心理让爱丰盈 素材

资源简介

初中班主任 教育案例 在曲折中前进,在前进中静待,在静待中充满希冀——用积极的心理让爱丰盈
有缘千里来相会,遇见即是“育见”。我所任教的地区地处农村与城镇交界,本地户籍的学生父母,有的以务农为生,有的以从事工厂制造业为生,也有部分家庭以开小店为生,例如早餐店、水果店、烟酒店等。每一个学生的背后都是一个个劳动人民艰辛奋斗而又充满希望的星光。走在路边,一张张青春而又纯真的笑脸,让人不由得充满了希望。但是,走近学生的心灵后,我往往触摸到一颗颗迷茫、敏感、自卑而又复杂懵懂的内心,时时刻刻都在呼唤着爱与认可。既然遇见,那就用我生命中的能量,来“育见”那个孤独而又卑微的内心。
一、案例概况
小A,12岁,初一新生,男生,有一个年长六岁的姐姐,姐姐刚好在其他城市读大学。小A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在工厂当保安,主要负责夜间安保工作,对他管教甚少,父亲不工作的时候经常酗酒,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总是信奉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真理。小A身体瘦小,看似有些营养不良,为了避免自己被高大的同学欺负,因此他说话的语气语调比较尖锐,总给人一副桀骜不驯、不敢轻易惹怒的印象。在姐姐上大学后,几乎都是一个人在家,父亲夜班,他放学,父亲下班,他上学。因此,他对父亲从语气上比较陌生,对姐姐相对依赖和顺从。
初一阶段:内心孤独与缺爱的小A
小A刚升入初中时,较为沉默寡言,缺乏自信,跟同学关系一般,没有关系要好的朋友。开学不久,老师收到了多方投诉:偷偷带手机回来玩;卫生清洁逃跑;公然在课堂上看小说;玩手机;不带校卡,班级被多次扣分;核酸检测时,总是没有检测码;各科作业未完成……
初二阶段:渴求朋友与缺乏法律意识的小A
小A经过初一一点一滴的改变后,升入初二后,又迎来了新的问题——交友问题,尤其是交友的尺度问题。他曾带水果刀回来,被激怒后,拿水果刀逼迫一个女生小C。事情的根源是这样的:女生小C与社会青年早恋,小A在放学路上偶遇过两人。小A将此事告知了他的三位朋友,希望通过这些小道消息巩固他的友谊。女生小C的“男朋友”得知小A跟他人宣扬了他们早恋的事情,扬言要找人打小A。小A担心自己被社会青年殴打,就偷偷带了水果刀回来防身。之前,女生小C曾向小A借了50多元钱,小A找女生小C要账,女生小C借口说,小A宣扬她早恋的事情,让她在学校抬不起头,因此借口不还钱。小A在双重压力逼迫下,拿出水果小刀逼迫女生小C,让她答应还钱和要求她让她的“男朋友”不要找社会青年殴打他。
初三阶段:目标迷茫与出现叛逆的小A
小A升上初三后,第一学期能够平稳地度过,第二学期在区一模考试过后,距离中考还有50多天的时候,情绪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与厌烦情绪,又再次出现了初一时期的上课看小说、睡觉,作业不完成等现象。面对初三中考备考,出现焦虑、迷茫与懈怠的情况。
二、成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1. 家庭影响
小A 自从有自我意识以来,就缺少了母爱,父亲酗酒且性格粗犷,不能及时弥补小A缺失的母爱,但是小A有一个年长他六岁的姐姐,因此,姐姐是他感受到温暖的主要源泉。姐姐因为上大学离开了家里,小A此时又未能独立,初一时,面临初中升学到新的环境,他的性格比较刚硬,因此他有内忧外患的压力。初二时,他人格更加独立后,对父亲的依赖度日渐降低,跟姐姐的交流也大多通过电话沟通,因此,他将自己的情感归宿更多地投向同学。初三时,面对中考的压力和与同学分离的现象,姐姐和父亲不能及时给予心理的抚慰与支持,出现了迷茫、躺平等一系列状况。
2. 环境影响
初一时,小A 是班里个子最矮小的同学,沟通与表达能力相对自我,与他人交流时冷若冰霜,同学们反映,他喜欢关注大家的事情,然后到处去散播,从而引起大家的关注。在与他的沟通交流的前2个月,老师们也并未感受到他的温和和善意。经过2个多月的相处,部分同学开始排斥他。
初二时,他沟通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有所提升,能够顾忌他人的感受,与此同时,他渴求友谊,因此,会出现将自己得知他人的隐私告诉某几个朋友,以巩固他的“友情”。
初三时,大部分同学都全力以赴地备考,第一学期,他也曾努力学习,但是第二学期区一模测试后,成绩不理想的他,开始自我放纵和懈怠起来。
(二)心理原因
小A 内心细腻且敏感,个子矮小的身体状况让他不安,由于从小缺失母爱,父爱又体会不到,他的安全感极低,尤其是姐姐上大学后,他完全需要依靠自己的言语来保护自己,因此,面对同学们,他十分自卑,但又要表现出强悍不好惹的一面,所以他内心是矛盾与冲突的纠结体,既渴望同学的关爱,又犹如刺猬一般关起情感的大门,他的生活与个人情绪好像被阴天笼罩。
(三)理论依据
初中阶段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青春的年华,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仅可以让小A当前的生活扫去灰霾,更可以激发他学习与创造的热情。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挖掘人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对他而言,积极心理,积极心态是提高他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 塞里格曼在畅销书《持续的幸福》中提出构建幸福的五个元素(PERMA):要有积极的情绪(Positive emotion),要投入(Engagement),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做的事要有意义(Meaning),要有成就感(Achievements)。PERMA不仅使人身心健康,还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而这一理论适切性地吻合小A所需的教育营养与心理营养,因此,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立德树人教育,让小A感受到师生对他丰盈的爱,迫在眉睫。
三、教育策略与辅导过程
针对对小A不同时期的的情况,老师坚信用积极心理学阶段性、进阶性的建构,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疏导,可以帮助他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他心理的情绪体验价值感。通过一番观察和多方了解,厘清问题的根本:小A缺乏家庭的关爱与呵护,尤其是母亲去世得早,父亲情感补给不到位,导致他内心自卑,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缺乏社交能力,没有正确的人生目标与追求。
(一)构建积极关系网,融洽人际交往
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体验至关重要。引导小A通过建构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选择那些让他感到舒适和自在的人,进行深层次交往,在班级乃至学校圈层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寻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让融洽的人际关系带动幸福感。
破冰阶段:
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我就接机在班级所有同学面前以幽默的方式说:“小A的名字跟我儿子的名字仅有一字之差,同样是“子”字辈,因此,我想认小A为干儿子,给我儿子找个哥哥“罩”着他。麻烦在座的各位同学也对我这位干儿子多多照顾和包容。”起初,小A感到事有突兀,但是宣布后,他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我接着说:“既然当人家干妈,我也要有所表示才行,以后小A购买名著的费用、学习用品的费用以及接下来外出拓展的费用,我全包了!”语罢,同学们纷纷发出“哇!哇!”的羡慕声,有个同学大声说:“老师,我也想认你做干妈!”我回答道:“缘分未到!小A跟我有缘才有这层关系,大家记得多支持我这个干儿子哦,感谢感谢!”此事过后,我言出必行,小A在初三毕业前所有的学习费用均是我承担,同学们在我面前汇报小A的情况时,也直呼“老师,你干儿子……”
升温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小A从内心感受到了我的善意,渐渐地私底下,他会叫我“干妈”,因为人际关系的渐变,他从理智上与情感上都肯迈出好好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原本语文学习成绩一直低于合格线,但是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试可以可以高出及格线十几分。后半个学习期间,他也会偶尔出现作业欠交的现象,相对于之前的表现,我从积极的角度予以肯定,鼓励他尽量不缺欠作业,努力做一个不留遗憾的初一级学生。
针对他带手机返校情况,通过沟通,我了解了带手机的缘由,我跟他约法三章,手机入校后放在我的办公室保管,离校时才能够领会,他也欣然答应了。此外,我还对他进行了班级荣誉感与做人的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告诉他,作为班级一员,每个人都要为班级带来积极的能量,竭其所能地维护班级的荣誉,这样才不会让其他同学的努力化为灰烬,也是对其他同学的尊重。
帮助小A同学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网,他可以渐渐融入班集体生活中,但是,由于他的个性,积极心理、积极心态思维仍需要不断地学习与精进,才能形成成长型的思维。
(二)生发积极情绪,掌控人生方向
根据情绪ABC理论,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不是由某一激发事件直接引发的,而是由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错误信念所直接引起的。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察觉自我阶段:
初二时,小A拿着水果刀逼迫女生小C,提出了让小C还钱和要求小C的“男朋友”不能让社会青年殴打自己的诉求。针对这一事件,除了常规的德育教育训导外,我还针对这个“干儿子”进行了积极情绪的教育工作,期望通过积极情绪的认知过程,在人际关系与处事方面生发他的积极情绪。
我引导小A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问题,关心自己心里的那个我,与自己和解。时刻体察个人情绪,当出现负面情绪时,不要恐慌,努力通过运动、找人聊天、分享、听音乐、写日记等形式消融或转化自己的负面情绪。例如,当小A面对女生小C不愿意还钱,女生小C的“男朋友”扬言要找社会青年打小A的情况,小A肯定是被忧虑、不知所措、恐慌等负面情绪左右着。引导小A学会体察自己的情绪波动与情绪困境,允许负面情绪的存在,努力想办法化解它。
积极正态寻找方法阶段:
积极心态源于对自我的认知和满满的自信。了解自己,就是去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质或更优秀强大的一面,当你成为了最好的自己,才能很好地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小A的处境,我引导小A对自己要有信心,通过沟通与求助老师等途径可以和平地解决问题。拿水果刀返校本身就违反了校纪校规,用刀逼迫同学更是触犯了法律底线。学会用正向的手段,积极的心态,阳光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以暴制暴”的手段,只能恶化问题,给自己带来更艰难的处境。
此件事处理完之后,我努力通过沟通、视频书信打卡小A的情绪天窗,帮助他提升情绪能力。站在他的角色与角度,理解接纳他的情绪,鼓励多元化思考,让他看清认清人物事件的真相,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提升将自己的艰难处境转变为积极事物的意识,逐渐走出了情绪困境。
(三)全情投入心绪,达到心流状态
积极心理学,PERMA理论中的E是Engagement,M是Meaning,倡导我们做事用心投入,体验活在此时此刻的感受,全情投入、全神贯注,活出意义。在投入后,达到忘我的状态时,容易产生心流体验,忘却时间,心会神凝,高效产出,当事情完成后,内心会有一个种充满了愉悦自豪和踏实满足的感受。
初三阶段的小A,面对中考备考时,内心是慌乱的,尤其是区一模成绩公布之后,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分数,他对前途充满了迷茫感和无助感,因此他开始懈怠学习,上课时而睡觉,时而看小说,作业也应付式完成一点。面对即将分离的同学,他的归属感又开始被肢解,因此,他不良的负面情绪又战胜了他建立起来的积极情绪。一模过后,根据观察与分析,我发现很多后进生都出现了小A的这种情况,因此,我设计了一节《初三虽然辛苦,但是我还是会选择这滚烫的人生》的主题级会。在级会上,通过互动、视频及激情地演讲,让学生明白“好逸恶劳”是每个人的本性,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个真我(积极向上的我)和假我(消极怠慢的我),人生的较量,就是两个我之间的较量。再引用保尔 柯察金的话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引导同学们呼唤真我!追求拼搏的人生,即使它很滚烫,我也从未羞愧过!激发热爱与战斗的情绪,坚持不懈地努力,成就自我的价值。再通过名人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力量,激发同学们全情投入备考的斗志。
级会后,我跟小A 聊天,让他谈谈级会心得,他是是这样说的的:“时间对每个人是公平的,是做腐烂的米饭,还是成就酒酿,取决于我的本质与选择。我要用心投入学习与自控,就是抵御诱惑的能力。我明白了,我要做有意义的事,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摒弃短时低级趣味,追求长期高级成就。”我让小A把他今天感受化成文字,在剩余50多天的备考学习中,罗列出备考要做的事情,一一攻破。看着他有时专注备考的身影,我相信,此刻,他学习的意义早已化作心流体验,战胜了不良情绪,享受着用行动铸成的充满希望的道路。
(四)牟定目标方向,善用优势获得成就感
积极心理的建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阶段性的成就感是下一个奋斗的出发点。最终的大成就便是由一个个小成就堆积而成的高山。学会牟定目标,适切性地肯定自我,让成就感成为追逐梦想的润滑剂,在曲折中,匹配耐心,静静等待,在等待中队为了充满希望。
在初三备考的后一阶段,每一次模拟考,我都引导小A发现自己进步的地方,自己值得被肯定的地方。例如:一天8节课,是否上了一节全力以赴的课程;今天大课间跑操,是否发现自己的耐力比昨天的强;今天的数学题,是否做对的题目数比之前的多……在微小的细节中,寻找奋斗的意义,情绪的成就感。我还给了小A一个成功的公式:目标+动力+意志+方法+心态=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成功不是结果,而是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小A在我的鼓励下,虽然每天学习上不能尽善尽美,但是,总能找到闪光的地方。
为了给小A构建一个更为积极的心理场域,我与他的姐姐保持着联系,让他的姐姐尽可能地抽空回来陪陪弟弟,多给他心理营养的输入。通过姐姐,也跟他的父亲取得了两次质变的沟通。
四、辅导效果
经过近三年的的疏导,小A由刚入学时候的极度不自信、不擅长沟通、学习态度散漫变成了一个跟同学融洽相处,中考成绩优良的学生。他最终考上了从化的一个公办高中,虽然学校并不出名,但是作为一个从小缺乏母爱与家庭温暖的农训小孩,这已是他改变心态,努力学习的结果。毕业前,一声声“老妈”,仍旧时长回荡在我耳旁。有一天,他给我发微信,笑称,等他长大结婚了,我这个老妈记得要做他的主婚人。
看着他性格和情绪的转变,我眼前已是一个充满阳光、积极乐观,拥有者积极心态的大男孩。他炫彩的人生从此绽开。
一声称呼的浸润心田,便是我真心付出的收获。我无妄于学生对我的回馈,只希望用自己的积极心理学知识与严爱,唤醒每一个在歧途边沿周旋的学生,以生为子,育生如育子,让爱丰盈,积极有爱,春暖花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