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2课时)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2课时)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2课时胶体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分散系的定义: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 物 质 (分散剂)里形成的混合体系。
2、组成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分散系
分散质
气似


9种分散系
分散系的分类及其依据
1、根据分散质、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分散剂
雾(气液混合)
铝合金(固固混合)
酒(液液混合)
霾(气固混合)
2.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三类:
①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 的分散系是溶液;
②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 的分散系是浊液;
③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
硫酸铜溶液 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悬浊液
常见的胶体:烟、云、雾;淀粉溶液、豆浆、果冻;血液; 墨水、肥皂水;Al(OH) 胶体、Fe(OH) 胶体等。
分散系的分类及其依据
按分散剂状态分
气溶胶——雾、云、烟
新冠病毒会通过气溶胶传播
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网络上关 于“新冠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的言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员冯录召回应说,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近距 离呼吸道飞沫传播,还有间接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和粪口传播途 径有待进一步的明确。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中悬浮的过程中,因为失去水分,剩下 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核,就形成了飞沫核。
胶体的分类
步骤:(1)取一个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
(2)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 饱和溶液。
(3)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
加热。
Fe(OH) 胶体的制备原理
FeCl +3H O Fe(OH) 、 -3HCI
【观看胶体的制备实验,记录实验步骤,观察实验想象】
【思考】n 个FeCl 制备Fe(OH) 胶体,则胶
胶体的制备与性质
粒数是n个吗
小 于n 个
【注意事项】
1、必须选用FeCl 饱和溶液,不能用稀溶液,若浓度过低,不利
于Fe(OH) 胶体的形成
2、向沸水中滴加FeCl 饱和溶液,而不直接加热FeCl 饱和溶液, 否则因溶液浓度过大直接生成Fe(OH) 沉淀而无法得到Fe(OH) 胶 体
3、必须使用蒸馏水,不然会导致生成Fe(OH) 沉淀
4、往沸水中滴加FeCl 饱和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时 间过长,长时间加热将导致氢氧化铁胶体聚沉
5、边加热边摇动烧杯,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使Fe(OH)
步骤:(1)取一个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
(2)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 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 饱和溶液。
(3)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观看胶体的制备实验,记录实验步骤,观察实验想象】
胶体的制备与性质
(用于溶液和胶体的鉴别)
1、丁达尔效应(光的散射)
用激光笔照射之后,胶体当中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胶体的性质
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 电影放映时的丁达尔效应 美丽的夜景
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
①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胶体粒子市电
主要原因是胶粒(胶体粒子)对体系中的离子发生选择 吸附,使胶体粒子带电。
胶粒带电规律(一般来讲):
胶粒带正电荷的:
金属氢氧化物[如Fe(OH) 、Al(OH) ]; 金属氧化物(如Fe O 等)
胶粒带负电荷的:
非金属氧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金属硫化物等 胶粒不带电荷的: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
②胶体稳定存在的次要原因— 布朗运动
由于胶体粒子不停地、无序地运动,使它们
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
胶体的性质
注意:是胶粒带
电,胶体不带电
2、介稳性
3、胶体的聚沉
①加热。 微波手术刀、淀粉溶液加热成糊 ②搅拌。
③加入电解质。 沙洲的形成 卤水点豆腐
④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墨水不能混合使用
【解释】胶体制备时:3 、必须使用蒸馏水
4、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时间过长
5、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
胶体的性质
卤水
或石膏
溶 液 胶 体
浊 液
能否通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通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现象: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
阳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
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5、胶体的渗析:
分离胶体与浊液的方法:过滤
分离胶体与溶液的方法:渗 析
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
胶体的性质
(胶体) (浊液)
100 nm
(溶液)
0 1 nm
4、电泳
利用半透膜能透过小分子和离子但不能透过胶体粒子的 性质从溶胶中除掉作为杂质的小分子或离子的过程。
如何除掉淀粉胶体中的氯化钠 如何检验半透 膜是否破损
淀粉胶体和 食盐溶液
半透膜
蒸馏水
运用:血液透析
溶 液 胶 体
浊 液
微粒直径d <1nm 1~100n m
>100n m
微粒组成 分子或离子 分子、离子的集 合体或高分子
小液滴或固体小 颗粒
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介稳定
不均一、不透明
丁达尔效应 无 有

能否通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通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 明矾[KAl(SO ) ·12H O] 净水;
·土壤胶体中离子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高压电除尘;
·肥皂的制取和分离。
胶体的用途
1.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D A、 能否透过滤纸
B 、产生丁达尔现象
C、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D、分散质直径在1nm~100nm 之间
2、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 胶体中,开始产生沉淀,继续 滴加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B
A、NaOH B、H SO C、MgSO D、AgI溶胶
精品题库
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D)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 一束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E、肾功能衰竟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 析进行治疗
F、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
迅速减少失血
G、 明矾净水
4、“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 的材料,纳米碳 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 形成的物质 (B)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 沉淀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单质
化合物
溶液
胶体
纯净物
混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浊液
物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