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H的进步(小学班主任工作案例)小H:11岁,单亲家庭,因母亲长期出差,由外公外婆负责日常生活起居,外婆外公皆无法进行学习上的作业跟踪与辅导,学习成绩中等,智商中上等。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经常借口上网课,而未能完成作业,语数英三科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分析利弊,但是仍是会认为自己作业会了,不想写;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并且喜欢夸大事实,但是对自己的错误概不承认;对他人缺乏真诚,所以同学不太喜欢他。他与老师说话也是喜欢顶嘴,并且总认为自己有理,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他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敬而远之。因为同学多次看到他拿别人东西,概不承认,并且认为弄坏别人的东西赔别人即可,不认为有错。辅导方法1、从家里做起:与家里亲人是最能宽容自己的错误和不良态度的人了。要求家长配合,在与他交谈时,切忌大声争吵,命令的态度。如果态度不平和,提醒他停止谈话,数5-10下后再说话,进行冷处理,使他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扩展到与同学交谈时也如此,让家长平时与孩子多沟通,特别是对于孩子的品行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管,并且从行为上分析这种偷窃行为的危害性,给别人带来的危害及不及时改正进入社会后有可能会被警察抓。2、学会聆听:虚心倾听他人的谈话,这是对别人的极大尊重。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不要立即反驳,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必强加于人接受、赞同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改变自以为是的毛病。聆听,先从观众做起,就可以让你走近同学。3、老师助一臂之力:①认知辅导:让他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的错误及危害性,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并强烈产生改正错误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辅导并配合。②化解矛盾:为他调整了班干工作,避开那些需要较多同学协助的班务工作,暂时减缓他与同学之间的紧张气氛。③欣赏他人:让她每天发现本班一位同学的优点、长处,并记下来,改变她总以挑剔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习惯,慢慢消除她的嫉妒心理。每过1-2周后把她表扬过的同学叫到一起,让他们知道小H经常赞扬他们,从而使他们对小H有好感。④学会协作:有目的的分配一些任务给他与部分感染力较强的女生合作,让他在工作、劳动中学会与人协作,改变他孤芳自赏、缺乏与人真诚相待的心态。结交朋友。初步的辅导效果通过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他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过近一学期的辅导工作,小H与同学们相处和谐多了,朋友也多了,他的心情轻松愉快,对班集体更关心,经常与老师谈论自己的想法,并能虚心接受老师的合理建议。同学们都说:“他的态度缓和了不少多了,开始与结交朋友。接下来的转化措施1、走近小H,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2、经常和他谈话,或下课时,或游戏中,让其中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份关爱,让他体会到班主任对他的期望和关心。普遍的后进生对周围的人容易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产生“你好你的,我不好不关你的事”戒备心理。若教师冷落或随意伤害后进生,他们就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和歧视,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在心理上就会与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有意躲避教师,对教师的谈话帮助,实行心理封闭,听不进受不了。因此班主任应该用真诚的爱心去拆除学生戒备心理的障碍物。3、激活其乐学点。我经常将其找来谈心,给他补习功课,每天中午利用一定的时间帮助他学时我加倍地关心他,安排好同学帮助他,他对学习的兴趣也愈来愈浓了。4、对他不足之处我进行适当的批评。在没有得到学生的信任的时侯,特别是那些成绩中下的学生,千万不要对学生进行当众批评,否则,就永远失去他对你的信任,你也很难挽救你的过失。当我发现他的作业仍然比较马虎,中午人比较少时,我就把他喊到一边,我先表扬了他近阶段的进步表现,问了一些学习情况,在气氛比较好时,我把他的作业本打开来,然后把一本做得很认真、清楚的作业本翻开,放在他面前,他的脸红了一下,我知道,我不必再多说了。此后,我发现他课堂发言更积极了,思维更集中了,而且,有时拿书过来问 我不理解之处,成绩明显进步了,但从对学生仍然对学习兴趣不大,跟老师的关系会更加的融洽,转入主动积极的学习,能够拿习题向我求教,积极完成我要求课外习题,说明前面我的教育还是有所成效,从小H的案例总老师可以知道,五年级的学生继续关注心理健康,给孩子足够的尊重才能让孩子有更好的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