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课】悦纳自己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课】悦纳自己

资源简介

【班会课】悦纳自己
【学情与学情分析】
最近,我校德育处在全校开展了小组学习活动,小组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获取知识的兴趣,又激发了他们内在的潜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信息收集,表达,讨论,倾听。但在管理量化过程中,频繁发生吵架、怄气、斗殴的行为,全班同学的情绪都受到影响。
分析原因,不是小组学习有问题,而是学生对情绪的认知,感知,掌控情绪的方法不成熟。他们是青春期的寄宿制高中生,处于心理断乳和心理依赖的矛盾之中,与父母在情感上开始疏离,与老师、同学相处中又需要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肯定。现实是,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父母因工作性质、文化水平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学生对情绪感知非常敏感,但情绪控制力差,受到外界刺激时,出现各种剧烈的情绪反应,往往容易做出冲动和极端的行为。因而,一方面需要根据其情绪易变的特点加以教育,促使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的转变;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学会情绪调控的方式方法。作为校心理咨询室负责人,我接待的学生中,多数并没有器质性病变,在班主任和同学眼中是积极向上的学生,却因生活学习不顺产生焦虑、紧张、退缩、畏惧的情绪,一度陷入深度自我怀疑中,甚至影响了到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情绪,体验情绪,管理情绪,从而达到与情绪和解的目的。
【内容与内容分析】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视频、情景再现、游戏体验,小组讨论、冥想总结等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验各种形式的情绪,客观全面的认识情绪理解情绪接纳情绪、管理情绪,在自己的各种情绪出现时能够带着情绪应对生活和学习,与自己的情绪融洽相处。
【目标与目标分析】
1、通过视频学习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别,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对自身发展和影响。
2、通过理解实现接纳。让学生理解愤怒、伤心、害怕等情绪对自己生存的作用和意义,进而使其改变对这些情绪的消极态度。我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件,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对这个事件的认识,进而改变该事件带来的情绪感受。
3、学会恰当表达情绪,理性管理和调节情绪,能够意识到情绪背后的积极力量,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从中汲取力量,不断成长。
【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接受情绪,理解情绪存在的积极性和合理性,提高情绪管控能力。
难点:活动中去感知情绪,领悟情绪,与情绪和解
【授课过程】
一、游戏体验
准备工作:班会课前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头脑特工队》,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轻音乐,教师收集班级小组学习过程中重要事件的信息。
活动流程:教师提前准备有关情绪的成语发给组长,组长推选一名学生表演,小组其它成员猜成语。
成语准备:眉飞色舞、惶恐不安、暴跳如雷、恹恹欲睡、 悲痛欲绝。
教师小结:大家能将把成语所表达的情绪都表演出来了,其他同学也能根据他们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声音猜出四字成语,说明大家能够通过行为感知情绪,刚才我们表演的刚好是五种情绪基本类型,joy(乐乐)、fear(怕怕)、anger(怒怒)、disgust(恹恹)、sadness(忧忧)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质影响。情绪是以人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个心理活动,实际上是我们大脑的思考活动,更进一步,也可以说我们的情绪产生于我们的大脑,不同的情绪产生来源于我们对事物不同的认知。这五种基本的情绪类型又可以衍生出多种复杂情绪:比如惊喜、悲愤、啼笑皆非等情绪。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心理学角度对情绪有初步认识。
二、情绪认知
小组讨论: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阅历和认知,找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情绪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我们常用情绪调控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么?
学生小结教师补充:情绪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且对事态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如害怕也有积极的一面,当大脑预测到可能的危险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当遭遇不公平对待时,愤怒情绪可以让我们辩解和反抗。当我们感觉到伤心时候,可以发泄压抑的情感,将手上的事情停下来,缓一缓,调整心态,整装待发。
常用两种方法控制情绪,一是压抑自己。二是转移情绪。但克制情绪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做出伤害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情绪即便当时转移了,后面想起来还是会难过、伤心、忿忿不平。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使学生重新审视情绪,理解情绪有积极或者消极两方面的作用。自然地过度到下一个问题:感知情绪。
三、感知情绪
案例分享:王梦涵讲述和班主任因卫生打扫问题发生矛盾的经过(教师本人参与调节过的真实案例)。
教师:其他学生仔细聆听事情的经过,用心感受王梦涵的心路历程,以及这件事情中产生的情绪,了解她心的诉求。
1、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时光不能倒流,安静下来,感受此刻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2、这件事对她造成怎样的影响?她为什么在意它?
3、她现在想达到什么样的述求?
教师小结:正如王梦涵所说,当她意识到自己愤怒的背后其实是委屈,她所谓的“摔东西”,只是在寻求她所需要的辩解和理解,而这是我们尝试着要教给她的,事后,她冷静地表达了她的想法,也为自己辩解了,对于当众摔东西行为,了解内心的诉求促使她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她的内在的需要得到满足,这样就从愤怒和委屈中走了出来。因此,仔细觉察我们的情绪,是情绪发生积极转化的前提和关键。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真实案例,感知事件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分析情绪背后的原因,想法。促使大家去理清情绪发展的脉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四、悦纳自己
活动体验:过去一年,有哪件事情始终在你的大脑中徘徊,无法磨灭?回忆这一事件的细节、发展过程,体会这其中产生的情绪以及内心的述求。分析你当时的处理方法。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冥想,现在的自己站在旁边观察当时的自己,无论是悲伤还是愤怒,抱抱当时的自己,试问:如果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处理?轻轻的告诉当时的自己吧!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情景再现中悦纳自己,积蓄力量,突破自己,使自己内心得到升华,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答案。
五、结束语
以前我们认为情绪是洪荒之力,需要我们去镇压它,却忽略了它背后产生的原因及内心的述求。情绪只是认知和述求的一个信号,当我们遇到事情,产生情绪的时候,不要去逃避,积极面对它,寻找合适的方法,智慧地处理它,拥抱情绪,悦纳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