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课件(共17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实验活动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课件(共17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实验活动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 人教版 第六单元
药品的选择原则:
选择反应速度适中,价格便宜,来源广泛,污染少,实验安全,所制气体纯净的药品。
实验装置的设计:
根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原理,以及反应条件设计装置。装置设计要简单,便于控制和操作。
气体发生装置
反应物的状态 ①固体 ②液体……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气体收集装置
排空气法
排 水 法
向上排气法:密度比空气的大。
向下排气法:密度比空气的小。
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导入1、复习回顾: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
药品:
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HCl
反应原理: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收集方法: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
把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可证明
验满: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证明瓶内已
充满二氧化碳
操作步骤:
①检查气密性,②加入药品,③收集
注意事项(1)若用长颈漏斗来注入盐酸,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
(2)若用试管来装药品时,试管口竖直向上,试管底部与铁架台面接触。
导气管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的位置。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集满CO2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并正放在桌面上。
导入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仪器:试管、单孔橡胶塞、玻璃导管、胶皮管、带铁夹的铁架台、集气瓶、玻璃片、镊子、烧杯、试管刷、试管架。
药品:大理石(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新配置)、紫色石蕊溶液。
其它:蜡烛、火柴、废液缸、污物杯、抹布、抽纸。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用品
1.连接仪器(选用大试管),
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紫色石蕊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
3.装适量石灰石,倾倒稀盐酸约占试管容积的1/3,立即旋紧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4.将气体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现象是( )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是( )。
6.收集一瓶CO2,检验集气瓶是否已收集满CO2。收集满用玻璃片盖住备用。
7、选做实验:把一只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将收集满的二氧化碳缓慢 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是( )。
8.洗涤仪器,整理并擦拭实验台。
三、实验步骤
实验一、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然后各滴加1~2滴石蕊溶液,观察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将其中一支试管静置,向另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并与静置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进行对比。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现象 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
水中滴加石蕊溶液呈紫色;
通入CO2后,溶液变为红色
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H2O+CO2=H2CO3
加热后,红色溶液变为紫色
碳酸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
H2CO3=H2O+CO2↑
实验二、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3)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a(OH)2+CO2=CaCO3↓+H2O
实验三、蜡烛实验
(1)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拿起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向烧杯内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
燃烧的蜡烛慢慢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四、自主探究
现有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和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欲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请说说你的方案。
用矿泉水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迅速倒入约1/3容积的水,拧紧瓶盖,并用力振荡,一段时间后会发现集气瓶会变瘪,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中。
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及分析
四、问题与交流
互帮互助:你能帮他解决这些问题吗?
实验中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五、总结与反思
2.本次实验涉及到了哪些化学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H2CO3=H2O+CO2↑
H2O+CO2 = H2CO3
CO2+Ca(OH)2=CaCO3↓+ H2O
CaCO3+2HCl = CaCl2+H2O+CO2↑
1.从本次实验中你能得到CO2的哪些性质?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二氧化碳的部分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
能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能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和停止
能控制反应速率
六、比较与评价
1、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C
【方法点拨】根据实验操作过程,排列操作步骤,并注意各步骤中的操作要点。
【解析】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应采用“连→ 检 →装→注→集”等操作步骤 ,以此分析排序即可。
七、强化练习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适宜的仪器是(  )
A.广口瓶、集气瓶、酒精灯
B.漏斗、广口瓶、集气瓶、水槽
C.长颈漏斗、广口瓶、集气瓶
D.长颈漏斗、酒精灯、集气瓶
C
【方法点拨】考查了仪器的名称、仪器的选择等。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解析】A、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不需要加热,因此不需要酒精灯,故A不适宜;B、因二氧化碳溶于水,收集方法不能用排水法,用不到水槽,故B不适宜;C、在常温下制取CO2,用到的仪器有:锥形瓶(或广口瓶)、长颈漏斗、导管、双孔橡胶塞、集气瓶,故C适合;D、不需要加热,不需要酒精灯,故D不适宜。
3、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末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C、石灰石接触稀盐酸后,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会立刻变蓝
D、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C
【方法点拨】掌握CO2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实验室制取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A、注射器能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故A正确。
B、ad会变红色,bc不变色,且d比a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生成碳酸,故B正确。
C、石灰石接触稀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ad会变红,故C错误。
D、该装置的左半部属于固液常温型,也可用于制取氧气,利用的是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故D正确。
谢谢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