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原子结构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17张PPT)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四章第 一 节原子结构
和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
第一课时原子结构
了解原子结构的演变模型,掌握原子的微观结 构及质子、中子、质量数间的关系;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并能正确 地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20
世纪初后,人们对原子结构的奥秘被揭示之后,人们对元 素周期表的认识更加完善。那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原子结构。
道尔顿模型(1803年) :发现原子,认为原子结构是坚实、不 可再分的实心球。
汤姆孙原子模型(1904年) :认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 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 中性原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 :认为原子中心有一带正电的核, 电子在它周围沿着不同轨道运转,即行星原子模型。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程
葡萄干蛋糕模型
实心球模型
行星模型
波尔原子模型(1913年)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 饶核做高速圆周运动。
电子云模型(1926-1935年) :现代物质结构学说。电子在原 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程
量子轨道模型
电子云模型
质子
中子
原子核
电子
电子质量很小,约为质子质量的1/1836。
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原子核决定。
原子(0)
原子核(+)
核外电子(-)
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质子(+)
中子(0)
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符号A。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若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
请说出这些原子左侧数字代表的含义。
14 16
8
质量数 A- 元素符号
2、原子的表示方法
质子数一 zX
各电子层由内到外 电子层数 (n)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 由近到远
能量高低 由低到高
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
在多电子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不同能量的 区域 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的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然后 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上(能量最低原理)。
那么,每个电子层最多可以排布多
少个电子呢
核电 荷数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O
P
2 氦 He 2
10 氖 Ne 2 8
18 氩 Ar 2 8 8
36 氪 Kr 2 8 (18 8
54 氙 Xe 2 8 18 18 8
86 氡 Rn 2 8 18 32 18
8
思考讨论
下表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思考讨论
( 1 ) 当K 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
除了K 层,其他各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
(2)次外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
(3)你能归纳出第n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吗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的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然后由 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上(能量最低原理);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 个电子;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不超过2个);
(4)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kLM
Na +11 2 8
M 层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
粒子符号 原子核
(1)原子结构示意图
3、
电子层
K
1 2 Q
没有M 层
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1
(2)离子结构示意图
a
粒子符号 原子核
原子核不发生改变,仅仅是核外电子数发生改变。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
3、
课后练习
请你根据所归纳的规律,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20 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 电子层(K、L、M、N、O、P、Q)
最外层电子数≤8(K层≤2)
规律
次外层电子数≤18
原子构成 一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电子上质子数=电子数
中子
质子
结构示意图(原子或离子)
课堂小结
核外电 子排布
原 子 结 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