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v正=v逆≠0′′v正=v逆≠0条件改变平衡1 不平衡 平衡2建立新平衡破坏旧平衡一定时间v正≠v逆′′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概念:改变外界条件,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建立起新平衡状态的过程。2.平衡移动的原因:v正≠v逆3.平衡移动的结果:各组分的浓度发生改变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发生改变,v改变4.平衡移动的方向: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 < 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 v逆:旧平衡未被破坏平衡不移动Fe3+ + 3SCN- Fe(SCN)3(浅黄色) (红色)红色变浅红色变深实验解释①铁粉与Fe3+反应使其浓度减小,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②加入KSCN溶液使SCN-的浓度增大,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教材P36 实验2-1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c(反应物)或减小c(生成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c(反应物)或增大c(生成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二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①在2-1实验的平衡体系中加少量KCl固体,平衡移动吗 Fe3+ + 3SCN- Fe(SCN)3注意: 增减固体、纯液体的量,化学平衡不移动 对于离子反应,只有改变实际参加反应的粒子的浓度才能改变平衡。②在C(s) + H2O(g) CO(g) + H2(g)平衡体系中加碳,平衡移动吗 1.可逆反应C(s) + H2O(g) CO(g) + 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CO的浓度有何变化?①增大水蒸气浓度②加入更多的碳③增加H2浓度平衡正向移动,CO浓度增大平衡不移动,CO浓度不变平衡逆向移动,CO浓度减小【课堂练习】2.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 + H2O NH3· H2O NH4+ + OH-(1)向氨水中加入MgCl2固体,平衡向 ________移动,OH-浓度 , NH4+浓度 。(2)向氨水中加入浓盐酸,平衡向___________移动,此时溶液中浓度减小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________移动,此时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向减小增大正向OH- 、NH3、NH3· H2O逆向有刺激性气体逸出2NO2(红棕色) N2O4 (无色)教材P38 实验2-2先变深又逐渐变浅先变浅又逐渐变深实验解释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时,c(NO2)瞬间变大后又变小,平衡向右移动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时,c(NO2)瞬间变小后又变大,平衡向左移动改变压强,平衡发生移动改变压强,反应 H2(g)+I2(g) 2HI(g) 的平衡是否会发生移动?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aA(g)+bB(g) cC(g)+dD(g)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其它条件不变时:①a+b≠c+d时增大压强 (减小容器的容积),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增大容器的容积),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②a+b=c+d 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注意】“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恒温恒容条件原平衡体系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充入惰性气体(2)恒温恒压条件原平衡体系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充入惰性气体体系中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课堂练习】1.对已达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对反应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逆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2. 3H2(g)+N2(g) 2NH3(g)达到平衡时,下列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 )A.恒温恒容充入氨气 B.恒温恒容充入氮气C.恒温恒容充入氦气 D.恒温恒压充入氦气3.恒温下,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衡后,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 的一半,达到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向移动 B.a<b+cC.X的转化率降低 D.Z的体积分数减小CA2NO2(g) N2O4(g) △H= -56.9kJ/mol(红棕色)(无色)教材P39 实验2-3改变温度,平衡发生移动NO2球红棕色变深NO2球红棕色变浅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3.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课堂练习】1.可逆反应:2A(g) 2B(g) + C(g) △H > 0。达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减小C的浓度 D.降低温度2.可逆反应:3A(气) 3B( )+C(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B和C可能都是气体DCD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V’正= V’逆,因此不影响化学平衡,平衡不移动;但可以增加化学反应速率。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右上图中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X(g)+Y(g) 2Z(g)+W(g) △H =QkJ/mol 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Y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增大体系压强【课堂练习】A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H2(g) + I2(g) 2HI(g) △H < 0要使混合气体的紫色加深,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AD1.内容: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温度、 压强等)化学平衡就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2.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动态平衡体系3.适用条件:能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的变化4.平衡移动的结果“减弱”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不能消除外界条件的影响。三、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1.下列事实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由H2、I2(g)、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B.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D.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E.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2.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加以解释的是( )A.夏天,打开啤酒瓶时会在瓶口逸出气体B.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产生较多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压缩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D.将盛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气的密闭容器置于冷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课堂练习】BCE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