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四课 草原人家逐水草而居
非洲热带草原
一、非洲热带草原的地理位置
赤道
观察左图,说出非洲热带草原的大致位置和范围。
非洲热带草原在 (大洲),分布在
(地形区)以及 的西部,位于 (植被)的南北两侧,分布的范围比较广。
非洲
东非高原
马达加斯加岛
非洲热带雨林
生产方式
以马赛人为例,来了解当地的放牧生活。
二、马赛人家园的自然条件
结合课本,马赛人的家园在哪里?
在非洲的肯尼亚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大致在赤道与南纬5度之间。
读图:找出肯尼亚和坦桑尼亚。
二、马赛人家园的自然条件
(1)地形有什么特点?(地形区名称和地形特点)
地形特点:
地形区:
位于 ,附近有非洲的最高山峰—— 。
以 为主 ,地表比较 。
东非高原
乞力马扎罗山
高原
平坦
(2)气候有什么特点?(气候类型和特点)
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二、马赛人家园的自然条件
北半球湿季: 3月—11月
南半球湿季:11月—次年的4月
草原上吹湿风——降水丰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
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干季: 12月—次年的3月
南半球干季:5月—10月
草原上吹干风——降水稀少——草木稀疏,一片枯黄
草原上的降水有着明显的季节差异,南半球每年的11月-次年4月为湿季,5-10月为干季,北半球刚好相反。
二、马赛人家园的自然条件
根据热带草原气候特点及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利用下图信息,说说马赛人迁徙的时间及路线是怎样的,并说明理由。
南半球(南方)
北半球(北方)
基塔莱湿季集中
在5月~10月
多多马湿季集中
在11月~次年4月
5月,随着多多马漫长的干季即将来临,草原开始枯萎,马赛人开始向北迁徙,而在这时的基塔莱正值湿季,水草丰美;
11月,基塔莱干季来临,多多马湿季即将开始,马赛人又开始向南回迁,迎接湿季的来临。
逐水草而居
三、马赛人的人文特色
结合书本P74页,思考马赛人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习俗)是怎样的?并考虑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热带草原的关系。
三、马赛人的人文特色
真真假假
1.马赛人最喜欢穿颜色鲜红的长袍。
衣:
穿红色是为了驱兽防身。因为野兽怕火,所以穿对穿红色的人怀有一种敬畏。穿红袍可以驱赶野生动物,既防身又保护牛群。
三、马赛人的人文特色
真真假假
2.马赛人口干了就拔出腰间的尖刀,朝牛脖子上一扎,拿根小草管就去吸,就像我们喝饮料一样。
食:
马赛人以肉、乳为食,喜饮鲜牛血,每个大家族都饲养几十头牛,专供吸吮鲜血之用。
三、马赛人的人文特色
真真假假
3.马赛人多住在简陋的茅草房。
住:
马赛人多住在简陋的茅草房里(就地取材)。村庄四周环绕着荆棘树枝,以防野兽侵犯。
三、马赛人的人文特色
真真假假
4.马赛人是世界上最能行走的人之一。
行:
马赛人是世界上最能行走的人之一,牛是他们的全部财产为了给牛群寻找丰美的牧草和水,他们甚至能连续走上5天4夜。
三、马赛人的人文特色
真真假假
5.马赛人善于捕猎,并喜欢弑吃野生动物。
《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马赛人》
肯尼亚有42个民族,马赛族最广为人知,至今仍保留着独特的部族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他们虽长期与野兽朝夕相伴,却没有捕杀动物的习俗,也从不吃野生动物。正因为如此,非洲草原至今仍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习俗:
马赛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正是由于马赛人不狩猎,不吃野味的习俗,才使得这篇土地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三、马赛人的人文特色
真真假假
6.马赛人订婚用羊做聘礼。
习俗:
牛是财富的象征,拥有的牛越多,就越富有,社会声望也越高。
三、马赛人的人文特色
真真假假
7.马赛人的娱乐方式是看谁跳的高。
习俗:
这是与野兽打交道训练出来的生存技能,他们依靠跳高望远来目测四周的危险。
三、马赛人的人文特色
马赛人的衣、食、住、行、风俗 特点 原因
衣 红色披风 驱赶野生动物,
既防身又保护牛群
食 以肉、乳为食,喜饮鲜牛血 饲养牛羊
住 茅草屋、牛粪房 就地取材,便于迁徙
行 迁徙(部分定居) 为了给牛群寻找丰美的牧草和水(干湿季)
风俗 跳高舞 在躲避野兽侵袭过程中训练出的生存技能
自然环境
生活特色
影响
课堂小结
马赛人家园的位置、气候、地形
马赛人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逐水草而居”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