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班会】构筑中国价值 凝聚价值追求班会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最有效、最有力的主渠道。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接地气,让中小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化行动?因此,我设计了本次班会。班会目标1. 正确认识价值观。2. 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内涵和意义。3. 如何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会准备1. 初步了解什么是价值观。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班会过程一、正确认识价值观1.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做人处事的方式?同学们畅所欲言,有人认为是思想不同,有人认为是环境影响……请同学们看北大教授钱理群说的一段话(播放小视频),再请同学们看北宋理学家张横渠的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让同学们明白人做人处事方式不同源于价值观的不同。2.了解什么是价值观。从地位上讲,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从内涵上说,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从特点上看,许多价值观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如善良、正直、诚信,不同领域、不同的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3. 接着请同学们思考:作为中国人,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内涵和意义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的,既有符合中国国情的“民富国强”“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目标;又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本”“和谐”“善政”“信义”“仁爱”等精华;还明确了西方倡导追求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准则,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上,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由先进核心价值引领的中华文明的新境界、新形象。①根据国情;②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④结合时代内容加以创新;⑤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师问: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生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师问: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生答:“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师问: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生答:“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请同学们列举出生活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例。(1)小反馈(2)袁隆平、钟南山、守卫边疆的战士,这些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哪一内容?爱国、敬业……(3)你还能列举出生活中哪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例?与病毒作战的医护人员,抗洪的战士、坚持清扫街道的清洁工……同学们还都认为自己的父母是敬业者,老师是敬业者,同班同学是那么友善……总结: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中国人民的价值共识,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它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三、如何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法律约束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二十四条第二款,加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进宪法呢?因为①法律对道德具有促进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2.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少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学们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一是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二是青少年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三是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班会反思本次思政课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和价值,厚植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基础,增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发挥好思政课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