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性质+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4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氯气的性质+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43张PPT)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氯气的性质
84 二氯异氰 次氯酸钙 消毒液 尿酸钠
次氯酸钠
液氯
含氯
消毒剂
三氯异氰 尿酸钠
氯化磷 酸三钠
氯铵T
舍 勒
(1742--1786)
化学家
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世人 从未见过的新物质。
氯气溶于水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探究氯水的成分
请猜想氯水中可能存在的微粒
次氯酸 (HCIO) 的性质
①强氧化性(消毒、漂白性)
②一元弱酸(酸性H CO >HCIO)
光 昭
③不稳定易分解2HCIO==2HCI+O 个
次氯酸可以消毒、杀菌、具有漂白性、见光易分解都源于其+1 价的氯的强氧化性
Cl +H O=HCI+HCIO
液氯 氯水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新制
久置
成分 只有Cl 分子:Cl ,HCIO,H O 离子:H+Cl-ClO-OH-(少量)
分子:H O
离子:H+,Cl-,OH-(少量
性质 有氧化性,无酸性 和漂白性 有酸性,强氧化性, 能漂白,消毒,
只有酸性(比新制
氯水强)
实验室中使用的氯水只能现配现用,并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液氯与氯水的区别 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
)
结合Cl 与水的反应,分析消毒液与漂白粉 的制备原料是什么
漂 白 粉
PIAO BA1FEN
执行标准:HG/T2696-2006
次氯酸钙 氯 :1 %:
简源,干级、微通 生产日期:见合格
g
%
0 15k
-35
0kg
28


新型 消毒液 无磷
超浓缩 更 安 全 更方便
fabric softener
有效成分及含量
本品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有效
使用方法
制浓度(mgL)信颇作月时包(分体) 使用方法
一般物
食饮具、 备 注 : 次 氯 酸 钠 除 菌 液 会
白色
出厂6个月会分解约10%。使用时可适当提高使用浓度。
随着时间推移而慢慢分解,
次氯酸钠
,化脓性球菌。
果蔬、白色织物的
氯含 适用 适 用
h: 面
消毒。
厕所
酒店游泳池 幼儿园 宠物店
用途:既可做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做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
漂白粉的广泛使用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Ca(ClO) +CO +H O=CaCO +2HC1O
注: “强酸制弱酸,
弱酸可以制更弱的酸”。
漂白粉的失效原理:
Ca(ClO) +H O+CO =CaCO +2HClO
【思考】漂白粉应该如何使用和存放呢
2HClO 光 照 2HCl+O 个
网讯 前几天,南城某小区的业主群里热闹起来,业主们正在讨论微信朋友圈流 传的关于“84消毒液加洁厕灵致人死亡”的消息。
微信内容上说,家住北京丰台区的王女士在打扫卫生间时突然晕倒,最终因抢救无效离
世。事后医院诊断,王女士是死于氯气中毒。而罪魁祸首就是她打扫卫生时所用的洁厕灵和84 消毒液。
NaClO+2HCl=NaCl+Cl 个+H O
漂白液的使用
氯原子易得一个电子,形 成Cl-, 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结构决定性质
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氯气还可能与其他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问:通过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 新的认识
①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 以燃烧。
②燃 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发热的剧烈 的 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定义: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
用氯气消毒自来水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今,人们已开始
研究并试用新的自来水消毒剂,如:二氧化氯(ClO )、 臭
氧 (O ) 、 活性炭等。
· 海水中含盐3%,主要为氯化钠;
·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
氯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浩瀚的海洋资源的宝库
资料卡片
如果将海水中的盐类全部提 取出来,铺在地球的陆地上 可以使陆地平均升高 150m
回顾:如何提纯粗盐(主要含有SO -、Ca +、Mg + 等杂质 离子)得到较纯的NaCl晶体
晒盐: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电解NaCl的饱和溶液可以制备氯气,这是工业上生产氯
气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Cl 、H 、 NaOH 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Chloralkali Process)。
食盐水电解工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
H
H± NaOH溶液
Na+
Cl
淡盐水
Cl -
离子交换膜 H O(含少量NaOH)
Cl
OH_
精制饱和 NaCl溶液
浓盐酸
-MnO
Cl
SUPERCOURSE,CHINA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药 品 : 二氧化锰(固 体)、 浓盐酸 (液体)
交流与讨论:制备Cl 的 装置分几个部分 分别 起什么作用
反应原理: MnO +4HC1(浓) 二
MnCl +2H O+Cl 个
浓盐酸
NaOH
溶液
分液漏斗 请你评价、大胆质疑并且
提出合理的实验解决方案。
圆底烧瓶
浓盐酸
Cl
发生装置 → 收 集 装置→ 尾气吸收装置
这样收集到的氯气纯净吗
NaOH 溶 液
MnO
若想制得纯净、干燥的氯气,请根据提示信息选择合适 的装置。
1、Cl 能溶于水,难溶于饱和食盐水,
HCl 易溶于饱和食盐水
2、Cl 能与NaOH 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物质
可根据杂质的性质选择气体净化装置.
rHC1 气体(B)
水蒸气 (C)
交流与讨论
NaOH 溶液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有没有先后顺序
净化装置
信 息
Cl —
浓盐酸
MnO
*《《*《《《《《《
根据汽存南密侵霜磨麟度逸漆气体收集装置
下面有四种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请根据下列提示的Cl 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装置 (B )
2、Cl2能溶于水,难溶于饱和食盐水
交流与讨论2
B C
收集装置
饱和食盐水
因否因区
口 G





8
1 、Cl, 有毒。
2、可根擺鸟体的性港接屋气坚版署于水的物质
3、Cl 不能燃烧
实验室制得的多余氯气可以直接排到空气中去吗 如果 不可以,应如何处理 请选择合适的装置 (D D )
交流与讨论3
尾气处理装置
信 息
Oo
困图因因图因图《图《
MnO
NaOH
浓硫酸 溶液
氯气
发生装置 净化装置 收集装置 尾 气 吸 收
装置
包和
浓盐酸
除去HCl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改进装置图
除去水
蒸气
讨论:
1、使用浓盐酸与足量的MnO 共热制Cl , 实际产 生的Cl 总比理论值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稀盐酸与MnO 不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 稀,②浓盐酸挥发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温度过高会加快HCl的挥发,为了减少制得的Cl 中HCl的含量,加热温度不宜过高
2、收集装置如何验满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尾气处理装置:看化学性质
饱和食盐水 浓H S04 NaOH海液
工业和实验室制氯气的方法有何区别 为什么选用这种方法
实验室有时也利用下列反应制备氯气 请你设计气体发生装置。
KClO +6HCl ( 浓 ) = = = =KCl+3Cl 个 + 3H O
2KMnO +16HCl ( 浓 ) = = = = 2MnCl +2KCl+5Cl 个 + 8H O
K Cr O +14HCl(浓)=KCl+2CrCl +3Cl 个+7H O
气体制备装置的通用模式:
· 发生装置:看液或固、加热 · 洗气装置:看要除什么杂质 · 收集装置:看密度、溶解度
浓盐酸
氧化锰
装置 操作
现象及结论
微热法 将导气管末端伸入盛水 的烧杯中,用双手捂住 烧瓶(或用热毛巾捂或 用酒精灯微热)
烧杯内水中有气泡产生, 松开双手一会儿,烧杯内 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 明不漏气,反之,则漏气
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液差法 关闭止水夹,向长颈 漏斗中加水至漏斗 中液面高于试管液 面,静置观察
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说明气 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漏气
气压法 塞紧橡胶塞,关闭止 水夹,打开分液漏斗 活塞,向烧瓶中加水
一段时间后,水不能滴下,说 明气密性良好,反之说明漏气
气体发生/洗气/收集装置
下列装置分别用作哪种制备气体反应的发生装置
下列装置分别用作洗气瓶还是集气瓶 气体从哪侧导管通入
液态干燥剂 固态干燥剂 装置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碱石灰
可干燥气体 H 、0 、Cl 、SO 、CO 、 CH、N 、C0 H 、0 、Cl 、S0、CO 、CH N 、CO
H、0 、NH、N 、CO、CH
不可干燥气 体 NH 、H S、HBr、HI NH
Cl 、H S、HC1、S0 、CO
气体干燥装置
尾气吸收的防倒吸装置
下列尾气吸收装置都可以防止倒吸 分别说明其理由。
穿 球泡

·Cl O 为黄红色气体 (b.p.2℃), 是次氯酸的酸酐
2HgO+2Cl ====HgO·HgCl +Cl O
·CIO 为黄绿色气体(b.p.11℃),
2HCIO +H C O ====2ClO
*氯的氧化物
用于饮用水净化、消毒
个 + 2CO 个 + 2H O
18℃~20℃
酸 HCI 氯化氢 HClO 次氯酸 HClO 亚氯酸 HClO 氯酸
HClO4
高氯酸
氯的氧化态 -1 +1 +3 +5
+7
酸性 强酸 弱酸 较弱酸 强酸
最强无机
含氧酸
氧化还原性 浓盐酸是 强还原剂 极强氧化剂 强氧化剂 强氧化剂
较强氧化剂
热稳定性 稳定 很不稳定 不稳定 较稳定
稳定
酸根 CI chloride ClO hypochlorite ClO chlorite ClO - chlorate
ClO
perchlorate
比例模型
*氯的五种无机酸
取样蘸于广范pH试纸上,碱性者为K CO , 中性者为KCl
取样蘸于红色石蕊试纸上,变蓝者为K CO , 不变者为KCl
取样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醋酸等),有气泡者为 K CO , 无气泡者为KCI
取样滴入CaCl ( 或Ba(NO ) 等)溶液,有沉淀者为 K CO , 无沉淀者为KCl
取样加入AgNO 溶液,再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白色沉淀 者为KCl, 先形成白色沉淀后消失者为K CO
如何鉴别K CO 溶液与KCl 溶液



④ 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加入 AgNO 溶液后 加入 稀硝酸后 稀盐酸 白色沉淀 沉淀不消失
Cl-+Ag+=AgClJ
NaCl溶液 白色沉淀 沉淀不消失
Cl-+Ag+=AgCl
Na CO 溶液 白色沉淀 沉淀消失, 有气泡生成
CO 2-+2Ag+=Ag CO
Ag CO +2H+=2Ag++CO 个+H O
自来水 白色沉淀 沉淀不消失
Cl-+Ag+=AgCl
实验2-9
Cl-的检验
格式:取样+操作+现象+结论
取少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稀HNO , 再滴入 AgNO 溶液,如生成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Cl-。
【思考】稀HNO 能否用稀HCl、稀 H SO 代替
右图是从某种化肥中提取
出的一种化合物固体,已 知它可能是KCI 、K SO 、 NH Cl 或(NH ) SO 的其 中一种,能否设计实验方
案鉴定该白色固体是
(NH ) SO
铵根的检验
取一支装有NH Cl溶液(c)的试管,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 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 口,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实验结论:c 溶液中含有NH +
注意事项:试纸的固定、加热的操作
格式:取样+操作+现象+结论
取少量样,加入NaOH 溶液(或其它强碱)并加热,若生成 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中含有NH +。
硫酸根的检验
取两支分别装有Na SO 溶液(d) 、Na CO 溶液(e)的试管,依 次向其中加入稀HCl, 观察实验现象;继续向其中依次加入 BaCl , 观察实验现象。
Na SO +BaCl ====BaSO ↓+2NaCl
实验结论:d 溶液中含有SO -,e 溶液中不含SO -
取少量样,若加入稀HCl, 无明显现象,继续加入BaCl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则溶液中含有SO -。
【思考】SO 2- 能否用硝酸酸化的Ba(NO ) 检验
实验现象 试管d:Na SO 溶液
试管e:Na CO 溶液
步骤1:加入稀HCl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步骤2:加入BaCl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离子 试剂
现象
实验1 NH + NaOH
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实验2 C l 一 AgNO 、 稀HNO3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
白色沉淀
实验3 SO — 稀HC I、 BaCl
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 沉淀
实验4 K+ 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火
焰呈紫色
小结
① 在氧气中点燃,将生成的气体通 入澄清石灰水,若生成白色沉淀,
则该气体为CO
② 若通过灼热的CuO能使之变红, 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生成白色沉淀,则该气体为CO
若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则该 气体为H (不纯的H 点燃时有爆鸣声)
若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O
CO +Ca(OH)
====CaCO J+H O
CO +Ca(OH)
====CaCO ↓+H O
若无刺激性气味,且通入澄清石灰水, CO +Ca(OH)
生成白色沉淀,则该气体为CO ====CaCO ↓+H O
常见气体的检验
CO
CO,
H,
问题解决
已知某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 钠和氯化钠四种溶质,欲将该溶液中4种溶质的 阴离子依次逐一检验出来,请写出对应试剂。
离子检验
某溶液 X 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Cl- 、SO - 、SO 、HCO 、Na+ 、Mg +
Fe + 所含离子的数目均相同。为了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某同学取100 mL 上述溶液 X, 进行 了如下实验:(已知:SO 2-的性质类似于CO -)( )
(1)向溶液X 中加入足量的Ba(OH)2 溶液,得到白色沉淀;
(2)将(1)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将足量盐酸加入沉淀中,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 液X 中一定存在 SO ~、HCO 、Mg +、Na+
B.(2) 中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CO 或 SO
C. 溶液X 中一定不存在 Fe 3+,可能存在 Cl
D. (1) 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一定含有 BaSO , 可能含有BaSO
( 1 ) 操 作I 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操作I 之前,为判断所加BaCl 溶液是否过量,设计如下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A. 取少量上层清液,继续滴加稀H SO , 若有沉淀产生则说明BaCl 已过量
B. 待浊液澄清后,继续滴加BaCl 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说明BaCl 已过量
C. 待浊液澄清后,继续滴加稀H SO , 若有沉淀产生则说明BaCl 已过量
(3)根据操作流程中的数据计算Na SO3的质量分数
(4)该同学认真分析,上述实验操作均正确,但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差较大,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
溶液M
沉淀A 洗 燥 bg沉淀


某同学用沉淀法测定Na SO 和 NaCl 固体混合物中Na SO 的质量分数。操作流程如下:
称取ag Na SO 和NaCl固体混合 物溶于水
过量BaCl 溶液 操作I
(1)X 的化学式是 0
(2)绿色溶液C 蒸干灼烧得到固体M, 总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 _o
(3)加热条件气体B 能与氧气发生置换反应,写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
混合气体A增重1.8g 气体β^稀0NO液14.35g
→黑色固体M浓铭被→绿色溶液NaOHi溶液、蓝色沉淀
为探究绿色固体X(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
并完成如下实验:
X 隔绝空气 (21.45g) 高温
请回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