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1.了解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初步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能说出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或调查方案、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数据、形成结论及构建模型、反思评价及表达交流等要素。【问题探讨】图中哪些属于物理变化 哪些属于化学变化 为什么 1.什么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联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中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温故知新】镁条在氧气中燃烧镁条氧气可燃性助燃性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无色无味颜色气味液体状态知识点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熔点沸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易升华密度易分解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易燃易爆稳定性酒精燃烧酒精可以燃烧酒精能燃烧糖溶于水糖易溶于水烟花燃放烟花易燃易爆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化学变化化学性质观察下列哪些是性质,哪些是变化?知识点二、铜受热变黑原因的探究探究步骤 内容提出问题 将一小段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加热铜片时使用坩埚钳夹持,注意防止烫伤)片刻,铜片由紫红色变为黑色。为什么?【探究活动】探究步骤 内容形成假设 假设1:铜片变黑,是因为火焰中的烟灰附着在铜片上 假设2:铜片变黑是因为它在空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预测1:若是烟灰,则应很容易抹去 预测2:加热铜片时,若火焰没有与铜片接触,则金属将不会变黑 预测:若将铜片放在真空或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铜片的颜色将不变探究步骤 内容设计并实 施实验 用洁净的白色抹布轻轻擦一擦已冷却的铜片黑色部分 用银白色的金属铝箔将铜片严密包裹,压紧,不留空隙,以保证隔绝空气,然后加热铝箔,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冷却后打开包裹的铝箔探究步骤 内容获取证 据、分 析解释 现象 黑色部分不能被擦掉 铜片表面变黑 铜片表面不变色判断 假设1错误 假设2正确解释 铜片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后变黑,黑色物质不是烟灰 铜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后不变色;铜片在敞口的试管中加热后变黑,是因为铜片在空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新物质形成结论 铜片在加热条件下,在空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生成黑色物质探究步骤 内容反思 评价 生成物的鉴别现象 黑色物质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探究步骤 内容反思 评价 结论 反应生成硫酸铜,原黑色物质为氧化铜反思 评价 铜在空气或氧气中受热生成的黑色物质是氧化铜,上述“形成结论”正确表达交流 以上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括号内为相应物质的化学符号)【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利用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探究铜和氧气的反应在“铜受热变黑原因的探究”实验中,可利用手持技术改进实验。已知: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总体积的 。【提出问题】铜片和空气中的什么物质发生了反应?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是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软件组成的,能与计算机连接,用于采集定量数据的数字化智能实验技术系统,可采集实验过程中的气体含量、温度等数据。在“铜受热变黑原因的探究”实验中,可利用手持技术改进实验(已知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总体积的21%)。【拓展延伸】甲图 实验装置图乙图 “氧气含量-时间”曲线图【实验验证】使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如甲图所示)反应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得出结论】铜受热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氧气含量不断减少(如乙图所示),证明铜与氧气发生了反应。以上各环节中,化学实验是中心环节,假设需要用实验去证实,结论来自实验事实。对于初学者,探究步骤不要求上述那么完整。表达交流形成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获取证据提出问题反思评价形成结论,建构模型分析解释【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下列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能使食物腐烂 B.氧气能使钢铁生锈C.氧气能供给动物呼吸 D.氧气能液化成淡蓝色液体D2.下列属于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铜片表面呈黄色 B.铜片在空气中加热会变黑C.铜线的导电性很强 D.铜的密度为8.9g/cm3B3.(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钢铁生锈;(3)电灯通电发光放热;(4)冰雪融化;(5)煤气燃烧;(6)铜可以导电;(7)天然气易燃烧;(8)氧化铜是黑色粉末。上述描述中,是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性质。(3)(4)(6)(8)(2)(5)(1)(7)BA.提出问题 B.获取证据 C.形成假设 D.形成结论4.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悦悦需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为何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