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1.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对物质简单分类。3.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猜谜语】有一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 这是什么呢?空气除了谜语中提到的性质,还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答案】空气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知识点 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结论】1.空气由氧气( O2 )和氮气( N2 )组成;2.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探究实验 2-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集气瓶烧杯导管止水夹燃烧匙实验步骤(1)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好记号。(2)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装置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瓶内的,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红磷燃烧消耗O2瓶内压强变小水被压入V进入水V消耗气体V氧气〓〓V进入水〓V氧气〓V空气V空气所以,实验原理点燃P2O5PO2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2)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文字表达式结论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实验现象与结论集气瓶中少量的水的作用?吸收热量,缩短冷却至室温的时间;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防止燃烧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分析】集气瓶中水上升至约1/5后,不再上升说明剩余的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1/5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分析】(1)装置漏气;(2)红磷的量不足;(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空气总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烟雾( )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描述实验现象要注意:1.烟和雾的区别2.结论不能代替现象√××√×实验中进入水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实验中进入水的体积大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①装置漏气。②红磷量不足。③未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④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①弹簧夹未夹紧。②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一百份体积的空气氧气(O2)21%氮气(N2)78%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像空气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保存着各自的化学性质。知识点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混合物与纯净物 1、定义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空气、牛奶、生活中的水(河水、自来水、矿泉水等)如:氧气、二氧化碳、水(蒸馏水)等2、判断依据:看组成物质种类的多少至少两种只能一种注意:不能根据表面字眼,更不能看字的多少纯净的空气、非常非常干净的空气、清新的空气混合物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纯净物液氧(液态的氧气)带“混合”字样的不一定是混合物,;带“纯净”字样的不一定为纯净物。1.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C(1)B装置与A装置相比,优点是。B装置在集气瓶内部点燃红磷,不会产生空气污染和因塞胶塞过慢产生的误差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图A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2)用B装置进行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分数大于1/5,可能的原因是 。止水夹未夹紧(3)从实验现象分析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剩余4/5气体有关性质是: 。1/5不可燃、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3.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其中区域“a”代表的是( )A.氧气 B.氦气C.氮气 D.二氧化碳CA.洁净的食盐水 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 D.牛奶4.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