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课件 (共20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课件 (共20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能够从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识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了解物质变化与性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通过实例了解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人用医用酒精来降温,以达到退烧的目的,也经常用工业酒精炖小锅美食。这都是利用了酒精的特性。
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说出酒精有哪些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能否溶于水:
有无挥发性:
点燃酒精时在空气中:
无色
液体
有特殊气味
能与水互溶
易挥发
能燃烧
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
需要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
酒精的上述性质该如何分类?
物质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活泼性
生锈的铁链
生锈的铁钉
稳定性
久置不褪色的黄金
化学性质
氧化性
燃烧中,氧气的氧化性
腐蚀性
浓硫酸腐蚀翡翠
还原性
Vc将红色的高锰酸钾还原成无色
毒性
误食毒药口吐白沫
·
·
·
·
·
·
燃烧的火柴
可燃性
色味态、熔沸点、导电导热和延展性
物质的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磁性和吸附性······
直接(眼看、鼻闻、耳听、手掂量等)或由仪器间接观察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食盐溶于水
食盐能溶于水
木材燃烧
木材能燃烧
酒精挥发
酒精能挥发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大理石可与稀盐酸反应
……
……
能或可以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或现象。
判断下列语句描述的是性质还是变化。
蜡烛能燃烧
酒精易挥发
汽油在燃烧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了铁锈
性质
性质
变化
变化
性质描述上加上能、可以、会、易等;
变化通常用“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性质
决定
体现
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区别
性质
判断
性质
内容
物质是否需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直接(眼看、鼻闻、耳听、手掂量等)或由仪器间接观察
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判断。在叙述物质的化学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根据物质的化学变化判断其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如受热是否易分解)等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要注明条件。
如:常压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沸点是100℃,而在海拔为2000米的高原地区,水的沸点大约为90℃。
物质的性质是固定不变的吗?
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
氧气
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
实验 2-1
闻气味
实验步骤
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性质类别
实验1
实验2
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通常情况下,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木条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
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
如何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氧气
熄灭
浑浊
二氧化碳
氧气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鉴别方法
用于灭火
实验室做燃料
作导线
作铁锅等
用途
性质
决定
体现
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决定
体现
变化
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燃烧
1.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 0℃时水结成冰
(2) 汽油可以燃烧
(3) 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
(4) 酒精易挥发
(5) 煤气燃烧
(6) 鸡蛋发臭
(7) 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8) 铁的密度是7.86g·cm-3
C
C
A
A
B
B
D
D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铁的硬度大
B.硫具有可燃性
C.氢气无色无味
D.氮气难溶于水
【详解】
A、铁的硬度大,没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硫具有可燃性,通过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C、氢气无色无味,没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D、氮气难溶于水,没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答案:B。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制作霓虹灯时充入稀有气体
B.液氮用作冷冻剂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酒精用作内燃机的燃料
【详解】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误;
B、液氮用作冷冻剂,是利用液氮气化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物理性质,故B错误;
C、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误;
D、酒精用作内燃机的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
4.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
B.高熔点
C.可燃性
D.难溶于水
【详解】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A、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熔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物质表现可燃性时有新物质生成,生了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难溶于水描述的是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项C。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联系
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