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走进科学探究 课件(共17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3 走进科学探究 课件(共17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1.知道科学探究是收集证据和作出解释,进行发现、创造与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或调查方案、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数据、形成结论及建构模型、反思评价及表达交流等要素
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一般步骤:
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订计划
④进行实验
⑤收集证据
⑥解释与结论
⑦反思与评价
⑧表达与交流
变化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条件)。
变化时: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变化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你会观察实验吗?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
【问题】蜡烛主要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运用除味觉以外的感官,在一支蜡烛点燃前,燃烧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你能够观察到那些现象?
点燃前
熄灭后
燃着时
①观察蜡烛的色、态、形、味;
观察与探究蜡烛熄灭后的有关情况。
②探究蜡烛的硬度、密度、溶解性。
①观察蜡烛燃烧时火焰附近石蜡的状态;
②探究蜡烛烛心的变化,火焰分层及温度分布情况;
③探究蜡烛燃烧的生成物。
点燃前
石蜡是一种白色圆柱形固体,硬度小,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熔点较低。
②探究蜡烛的硬度、密度、溶解性。
现象
①观察蜡烛的色、态、形、味;
燃着时
燃烧时发光放热,产生明亮的火焰,先熔化,烛泪流淌,遇冷后重新凝固
①观察蜡烛燃烧时火焰附近石蜡的状态;
现象
烛心变短,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层最亮,外焰温度最高
燃着时
②探究蜡烛烛心的变化,火焰分层及温度分布情况;
现象
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
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燃着时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和__________。

二氧化碳
③探究蜡烛燃烧的生成物。
小贴士: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1:
现象2:
熄灭后
熄灭后,产生一缕白烟,迅速点燃白烟,白烟燃烧并且蜡烛复燃。
烟与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产生的现象,雾是小液滴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
小贴士
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底部,有黑色粉末出现
这些黑色小颗粒是   ,
形成原因是   。
 碳的小颗粒(炭黑) 
 石蜡燃烧不充分 
熄灭后
现象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燃着时
熄灭后
实验结论
白色、固体、轻微气味、质地软、浮在水面、不溶于水
1. 发黄色火焰、放热、受热熔化;
3. 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
2. 火焰分三层
冒白烟;
2. 蜡烛燃烧生成水(H2O)和二氧化碳(CO2)
1. 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3. 蜡烛熄灭时的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
点燃白烟,蜡烛顺着白烟重新燃烧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   。
(2)关注物质的   。
(3)关注物质变化的变化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变化 
 性质 
注意:现象与结论区别是:
现象是能用器官感知的,结论是根据现象得到的;
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要指出生成物。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2、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A.水 B.食盐水 C.白酒 D.澄清石灰水
3. 通过观察蜡烛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燃烧时发光、发热 ②用一干而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③外焰温度最高 ④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发生物理变化 ⑤熄灭时蜡烛冒白雾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
C
D
D
4.对蜡烛的探究错误的是( )
A.石蜡浮于水面,证明石蜡密度比水小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D.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不能被点燃
5.下列对点燃蜡烛时的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是( )
A.蜡烛受热时从顶部开始逐渐开始熔化成液态
B.罩在火焰上烧杯出现小水珠
C.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
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
D
6、化学活动小组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
(1)同学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会____ ____(填“沉入水底”或“浮在水面”);
(2)图①中,点燃蜡烛后,观察到蜡烛火焰由外到内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层。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 s 后取出,可看出火柴梗与____(选填“A”“B”“C”)接触处最先炭化,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3)图②中,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再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③中,蜡烛刚熄灭时,烛心会冒出__ ____ __(选填“白烟”或”白雾”),去点该物质,烛蜡烛复燃了,说明了该物质具有________性,该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二氧化碳”、“石蜡固体小颗粒”或“水蒸气”)。
浮在水面
外焰
内焰
焰心
A
外焰
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白烟
可燃
石蜡固体小颗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