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班会课——生命的礼物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心理班会课——生命的礼物

资源简介

初中心理班会课——生命的礼物
生命的礼物
【课题】生命的礼物
【教学对象】初一学生
【课时】1课时
【教学理念】
初中生的生命教育对他们而言意义重大,寻找生命的意义就是寻找自己的生命价值,在此使用“礼物”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增强与世界的联结,发现他人给自己生命带来的礼物,探寻自己送给世界的生命礼物。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可以为世界留下特别的礼物”,即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意义与价值。
【教学重点】
“每个人都可以为世界留下特别的礼物”,即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意义与价值,通过视频分析与设问分享来强化此重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生命价值,写下送给生命的礼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上节课我们一起寻找了幸福,老师发现在同学们的幸福瓶子里,有不少同学都记录下自己的幸福瞬间是“收到礼物的那一刻”。收到礼物确实会令人感到非常开心和喜悦,从小到大,我们也都收到过不少的礼物,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礼物是什么呢?
(提问2~3个同学)
同学们收到的礼物经历都非常有意思,我们收到的这些礼物都是有形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无形的礼物。
二、发现特别的礼物
《大耳朵图图》(播放视频4min)
提问:
(1)图图发现了哪些特别的礼物?
(2)这些礼物“特别”在哪?有什么意义/用处/力量?
(3)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份礼物背后的意义/用处/力量是什么?
小结:来自朋友的礼物象征了友谊,来自父母的礼物象征了亲情,来自老师的礼物象征了肯定。
l 介绍阿德勒命运共同体理论
于是,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理论。当我们看中国版的世界地图,我们会发现世界地图以中国为中心,上下左右,全是我们的比邻。当我们去看其他国家的世界地图,他们也必然会把自己的国家版面放在中间部位。
一个人活在人群中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中一样。
人类是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免不了把世界看做围绕自己发生的故事,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中心,你会认为他人都是为你服务的,你不会主动融入这个整体,也不会主动采取行动。
但无论是你,还是我,都不是世界的中心。你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我们不去考虑“这个人能带给我什么”,而是去考虑“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生命给我们的互相赠与。
这里说的他人,可以是真实的人、可以是你和我,也可以是全宇宙。阿德勒给这个“他人”起名为“共同体”。
当我们收到来自他人的生命礼物时,我们自然地融入了这个“共同体”之中,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收到来自他人和世界的礼物,都说礼尚往来,我们能给这个世界回馈什么样的礼物呢?让我们来看看《獾的礼物》并回答问题。
三、送给生命的礼物
视频绘本《獾的礼物》(观看视频7min后删减为4min左右)
提问:
獾给朋友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礼物?(提问2-3个同学,一人举一个例子)
獾是否收到了来自朋友的礼物,如果有,是什么?(来自朋友的感谢和怀念、爱)
獾给朋友们真正留下的礼物是什么?(爱、帮助他人)
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我是否能像獾一样收到礼物也送出礼物呢?请同学们写下或画下你曾经收到的印象深刻的生命礼物。
(提示:可以是来自身边的人,也可以是来自伟人,如红军长征坚韧不拔的精神、袁隆平爷爷的水稻和他对事业付出的精神)
你准备给世界送出什么样的生命礼物?请画下或写下。
四、探索更多的礼物
总结:“礼物”代表着“自己”与“生命”之间的一个联结。
每一份送出的礼物,都代表着我们的生命价值与能量;
每一份收到的礼物,也寓意着生命赋予我们的恩赐与福祉。
关于礼物,无论赠与或接受,都是我们与生命之间的深切互动,真实而美好。
“礼物”的英文是“present”,也是“此时此刻,当下”的意思,是“gift”,也是“天赋、天资”的意思,
上天赐予你的天赋,让你能够活在生命的当下,即是最好的礼物。
备着内容
讲故事《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
总结:人只有活在与他人的联结中才能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所在
常听别人说,人生的作为在于惊天动地。
其实有价值的所为,只需脚踏实地谢天谢地,不需要你无私奉献,只要好好“在这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