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案例丨倾心以待,扫除心霾——记一例中职学生突发心理问题的危机干预与处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工作案例丨倾心以待,扫除心霾——记一例中职学生突发心理问题的危机干预与处理

资源简介

工作案例丨倾心以待,扫除心霾——记一例中职学生突发心理问题的危机干预与处理

案例背景
小洁(化名),女,平时学习及生活均无任何异常,但性格有些许孤僻敏感,说话方式较强势与直接,与几位同学之间存在一些误会与矛盾;平时与辅导员沟通正常顺畅,一直未出现任何心理问题。

案例经过及处理过程
该生于某日凌晨2点给辅导员发消息,称自己情绪低落,希望辅导员看到消息立即回复她,辅导员看到消息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学生进行问询、安慰和心理疏导。
因为辅导员一直以来和该生沟通较好,学生较信任辅导员,学生声称是因为几件不顺心的事同时积压在心中,有家庭问题、同学问题以及宿舍矛盾,觉得自己的情绪到达了爆发临界点,希望辅导员立刻想办法让自己情绪压力释放,辅导员立刻意识到该生突发了非常严重的心理危机,且辅导员发现该生在聊天中言语表述不清,言语失常,逐渐无法沟通。此时学生情绪突然大爆发,突然在电话中狂吼乱叫,说自己要轻生等话语,辅导员立刻联系该生室友、班长以及该栋宿管到达该生宿舍,同时立刻联系保卫处,先以最快速度稳住学生,防止出现意外事件,随后辅导员和值班领导立刻赶赴现场,同时立刻联系该生家长,家长得知消息后也立刻赶赴学校。辅导员到达该生宿舍时,该生把自己反锁在宿舍洗手间,不让任何人靠近,在宿舍有自残行为,拒绝跟任何人沟通,一直狂吼狂哭,并伴有幻觉和躯体症状。
辅导员站在门外耐心安慰,后学生情绪慢慢稳定,开门走出,后又要求心理老师立马给她进行心理疏导,且要求和她出现矛盾的室友立刻搬离宿舍,否则难保自己是否会对其实施暴力行为。学生全程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且很强势指使别人应该如何按照她的指示去做,辅导员全程陪护学生,以防学生出现意外事件,一边等待心理老师,一边等待家长。当天下午,心理老师到达,并与之进行对话交流,初步判断该生有突发性心理危机及精神疾病,具体诊断结果需要进一步医院诊疗判断。据该生和心理老师沟通,自己高中时期就有过自残自伤行为,这次因为和同学发生冲突矛盾,认为与同学的相处中付出和收获是不成正比的,付出的很多,但同学回馈的很少。该生存在较严重的敌对情绪,存在偏执的症状,缺乏共情能力,目前情绪已经平稳。当晚,该生家长将学生接回家,到正规精神病医院进行专业诊断治疗,并对学校表示非常感激帮助学生。

问题的关键点和本质
本案例的关键点在于:
1.一个平时十分正常的学生为什么会情绪突然爆发,辅导员要了解清楚背后的真实原因。
2.学生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既然说出了要轻生,就应果断采取措施,科学合理处理,要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该生和其他学生在校绝对安全。
3.及时对小洁进行心理干预,第一时间通报家长让该生回家休养,返校时提供三级甲等医院心理检查诊断证明,并列为心理重点关注对象。
通过提炼关键点可以发现,这个案例属于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问题范畴,实质上属于心理问题引发的大学生日常行为异常。在处理的过程中要与时间赛跑,如有拖延或考虑不周,容易引发不可挽回的责任事故。在与该生谈话了解实情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无论怎么处理都要让该生感觉到辅导员是在关爱自己,消除其抵触情绪。要更加重视班级和宿舍心理委员队伍建设,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让他们成为辅导员的信息员、安全员。

案例原因分析:
事物的发展遵循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是有因果联系的。经过对小洁谈话和对家长、班级骨干、舍友等深入沟通了解,可从内因和外因两个层面对小洁的异常行为进行原因分析。
(一)内因。小洁讲述:一是自己原生家庭矛盾,小结认为家中女性都是家庭的牺牲品,认为父母不能理解她,父母对家中女孩子限制颇多,平时对小洁在校生活不管不问,该生与父母矛盾颇多,该生无法接受这样的家庭关系。二是自己身边朋友很少,从小自卑敏感,同时较偏执与强势,所以和同学朋友经常发生言语冲突,该生交友观是一个人只能拥有一个好朋友,如果与同学的相处中未感受到同学的回馈,则会认定别人对其有敌意,该生在交友观上存在严重问题。
(二)外因。小洁在学校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总是非常拖拉,班委经常要催促她,在小洁爆发心理问题的前几天,也因为此问题在班级群中和其他学生爆发矛盾,其中一个学生说了较难听的话,刺激到了小洁,也成为其爆发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案例解决思路
辅导员在解决此类突发问题时,要从安全全局考虑,应镇定、细致、果敢,情况紧急时应坚持边处理边报告的原则,就本案例而言,一是立即前往学生宿舍处理。二是了解实情,对当事人进行管控。三是依托学校心理中心进行研判,果断将其送回家中,并对复学条件提出具体要求。四是辅导员在与学生和其家长沟通时,要时时刻刻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争取对学校决定最大理解和支持,并表示感激之情。五是学生返校后,要持续关注,特别是利用朋辈小组等对其学业进行帮扶,对舍友进行教育引导,必要时可考虑调换宿舍。

案例启示与思考
本案例有以下四点值得总结反思:
1
及时处理,行动迅速
在处理应对校园危机事件发生时,强调的是.“快、准、稳”,即行动要快,情况要准,局面要稳,辅导员遇事自己不能慌乱,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及时按程序上报,科学合理进行处置。就本案例而言,接到学生反映,不管小洁说要轻生是真是假,都要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存在可能实施的风险,如果不足够重视,会延误时机,出了事追悔莫及。
2
贴近学生,持续关注
小洁代表的是学生中极容易忽视的群体,既不是心理工作的重点、一般关注对象,也不是班级骨干、学生干部,可以说是典型的“平民” 学生,这些学生一年到头没什么事也不找辅导员,加之身边朋友也少,如果她们的烦躁情绪得不到关爱和安抚,诉求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容易引发问题。辅导员如果平时多关注小洁,在学业和处理舍友关系等多给予指导,或许问题不会发生。作为辅导员应深入到全体学生中,通过谈心谈话、走访宿舍、家校联合等形式,把所带学生的一手情况摸准,特别是辅导员多次变更的学生,更要加大对学生的日常关心关爱。
3
激励班委,培养慧眼
本案例之所以能够迅速处理,化解危机,班长功不可没,如果没有班长第一时间报告并到达该生宿舍,后果不堪设想。新时代大学生在校承受着考试、升学、人际关系等带来的种种压力,学生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辅导员应高度重视心理育人工作,建立健全对班委选拔、培养、激励机制,教会他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 “慧眼”,一颗善于帮助他人的“ 爱心”,通过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提高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意识,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和集体归属感,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4
安全常记,及时复盘
安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纵观近年来发生的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如果复盘都会找到原因和前兆。作为辅导员,要把安全工作想细抓实,在日常工作中要把情况摸准、把原因查清、把措施定实,加强安全网格化管理,力争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本案例中,辅导员在到达宿舍与小洁谈话的同时,同步排查了宿舍安全、收缴了水果刀、关闭窗户、安排当晚轮流值班看管等工作,为科学合理处置此类事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