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班主任 育人故事】微光点点,愿为其芒 ——我的教育叙事期盼炙热的夏天风 吹头发拂动万物开 微光点点,愿为其芒——我的教育叙事微光,永远明亮,永远可爱。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愿化作一点微光,尽我所能照亮学生的前行之路。希望在他们偶然黯淡的世界中,这粒微光可以撕开黑暗,焕发如日光芒,给他们带来来温暖和希望。从小到大,我记得学校的宣传栏里总是写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时的我,只是与它见了无数次自然而然的将其记在了脑海中,但至于意思完全是不明所以。直到大学毕业后,走进校园,以老师的身份再看到这句话时,我才明白其中滋味。工作三年以来,我接手了三个班级,也认识、了解并且爱上了形形色色的孩子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也渐渐明白了教育不只是教学,更是育人。作为班主任,所做的班级管理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到了一些特殊的孩子,从而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逆境中的向日葵此心生不背朝日,肯信众草能翳之。——梅尧臣《葵花》自从考上教师的那一刻,我总在想自己能不能做到像陶行知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又会遇见一群怎样的孩子们,我又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带着好奇与疑问,我终于等到了他们。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踏进校园,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我不禁感慨道:原来这就是我的孩子们啊!所有的孩子见到我都在很热情地打招呼,只有一位长得十分白净的女孩怯怯地走进教室,找到她的座位端坐着。“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冲向操场,空阔的教室里,那个漂亮的姑娘还在安安静静地坐着。“可能是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吧,我就不去打扰她了。”我心里暗暗想道。“小张,小萱这学期来了吗?她有没有和你说话?”坐在我对面的陈老师问道。“小萱?谁是小萱呢?哦,记起来了,就是那个长得白净且漂亮的女孩子。”我在心里思考着。“你知道吗?这个孩子挺可怜的,从小,爸爸就去世了,母亲也扔下她离开了,现在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陈老师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丝沉重。”听到这里,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久久不能平静。我心想:这种特殊的孩子更需要关怀,而且还要注意方式方法,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从那以后,我特別关注她,以便及时帮她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课下,我会主动找她聊天,陪她玩耍。课上,我会鼓励她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她从不说到说再到乐意说。虽然丫头还是话很少,但最起码我她的眼神中渐渐看到了希望。那是一个星期天。冬天带来的寒气通布街道的每个角落。西北风刮来让人感觉寒风刺骨。光秃秃的树木可怜巴巴地耸立在道路两旁,曾经生机勃勃的小草也终于支持不住,都枯萎发黄进入了梦乡。我因为一些事情不得不出去,走在马路上,我发现街道上的人屈指可数,冷飕飕的寒风一个劲地往我的衣服里钻,我加快了步伐直想赶紧办完事回家。就在我低头裹紧衣服快速向前走的时候,一声稚嫩的“老师好”传入了我的耳中,我抬头看见了那张被冻得通红的脸。“哦,原来是小萱,你到县城来干什么呢?你一个人吗?”我急忙询问着。“老师,我奶奶生病了,爷爷出去打工了,我来县城给奶奶买药。”她一边说一边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听着丫头的话,看着她单薄的外衣,我心中莫名的心酸。和她同龄的孩子们这会也许正在温暖的房间里吃着零食,看着电视呢,而她小小的身躯却已经支撑起了这个家。想到这儿,我抓紧孩子的手,带她去超市买了一件棉衣,穿上新衣服的她眼里满是感激。好像在那一刻,我也忘记了寒冷,只想尽己所能温暖这个丫头。那天送她回家的路上,小萱和我说了好多话,讲了很多故事......从那以后,我的语文课堂上总有一只高高举起的双手;从那以后,我的周末总有人和我煲电话粥;从那以后,开学再也没有人怯怯地走进教室。我用萤火微光来照耀这些孩子,愿他们如向日葵一样,向阳而生,在逆境中开出灿烂的花。二、风摧不折的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新一届学生来到了我的班级。与此而来的还有一份心理问题学生名单。开学后,我格外关注这几名孩子,默默地观察他们,然后抓住一些契机和他们聊天,建立起心理访谈跟踪表。聊天时,我从来不会把他们当成“问题”孩子,而是唠家常式地问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爱看什么书?孩子们打开话匣子后,再问问孩子们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压力大不大?刚升入六年级有什么不适应的......慢慢的我取得了孩子们的信任,他们有什么思想上的疙瘩,会主动找我聊聊。同时,我也和家长常沟通,但他们对孩子心理情况讳莫如深,家长不谈,我也假装不知,以免家长有顾虑,但并不是一直都这么默契和平衡。有的孩子情况比较严重,出现了一些极端的想法。我发现后,先跟孩子做了彻底详谈,在崩溃的哭泣和断断续续的描述中,我理清了他的处境和压力,并分析出症结所在。开学初,我就留意到了俊玮,因为那一份名单,也因为他在开学第一天就因为调皮捣蛋被我抓个正着。每天晚自习结束后,我总会叫他去房子写作业,有什么不懂得地方我会辅导他。那一天晚上,孩子在阅读马克.吐温所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老师,为什么汤姆和贝琪失踪了镇上的人不休息也要找他们?而我就算一整天不回家也没人关心我呢?”一声老师打破了房间里的安静。此刻,我的心被孩子的问题撕扯的生疼,究竟为什么孩子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也许,那一份心理问题名单束缚了我,使我忽略了孩子到底处在怎样的家庭中。那一天晚上,皎洁的月亮高悬天际,如同一颗银白明珠,投下柔和的光芒。屋内的我、俊玮促膝长谈。“老师,我感觉我就是个累赘,走到哪里都没人要。从小,我的爸爸妈妈就离婚了。爸爸一直在宝鸡闲逛,过年也不回家,从来也不会给我买衣服,也不会关心我的学习、生活。甚至他只要一回家,就光明正大地拿奶奶的养老金,不顾我们的死活。妈妈呢,和爸爸离婚后就改嫁了,今年过年我去她家了,结果被她的丈夫赶回来了。现在,我只有爷爷奶奶,他们身体不好,也没钱,所以我经常被欺负......”孩子声音越来越低。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也许任何的语言都比不过一个拥抱,我抱了抱孩子,在他耳边轻声说道:“你不是累赘,你还有我,我就是你的姐姐,你愿意做我的弟弟吗?”透过镜子,我看到了亮晶晶的泪珠在他的眼睛里滚动,然后,大大的、圆圆的、一颗颗闪闪发亮的泪珠顺着他的脸颊滚下来,滴在我的手上......从那以后,俊玮喜欢上了阅读;从那以后,孩子的脸上有了更多的笑容;从那以后,他也多了一位关心自己的姐姐......孩子的成长路上,会有大大小小的挫折,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对于他们就是天大的困难。这时他们像是差点被吹折的竹子,需要我扶住他们瘦弱的身躯,给予他们力量,来抵御四面八方的风。希望我的支撑和关爱,能帮助他们风摧不折,茁壮成长。三、身入蓬蒿的松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依然是去年的孩子们。开学第一天上课,原先喜欢叭叭喳喳插嘴的小凯,竟然出奇地安静。我心想:这也许是因为刚开学需要适应吧。于是,我下课的时候,特意在班级内表扬了他:“小凯,你今天表现特别棒呀,不但积极回答了问题,而且没有插嘴的现象,我希望你以后都能保持。”小凯笑了,特别腼腆,跟他平时得瑟的样子完全不同。可喜的是,接下来的一周,我都没有听到他插嘴的现象。也许是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小凯从入校起总有种自我优越感。之前,因为小凯喜欢插嘴,有时候,我会瞪着眼睛看着他,有时候我会批评他:“怎么又是你?我希望你能闭上嘴巴!”经常被批评的小凯也许是在批评中锻炼出了好心态,对于批评,他俨然已经产生了抗体。我把小凯这周的表现发给了她妈妈,她妈妈回复:“尝到了被表扬的甜头。”一句话顿时提醒了我,再顽皮的小孩,也渴望得到表扬啊,如果一个孩子从来都没有尝到过被表扬的甜头,他怎么会知道这是什么滋味呢?被表扬就像吃到了甜甜的糖果,才会更加渴望尝到甜味。我又想了想,难道我没表扬过他吗?有啊,他经常听写全对,他的朗读很出彩,但这些都是集体表扬,集体表扬和单独表扬,孩子们更渴望的是哪个呢?当然是后者。将集体表扬与个体表扬结合,表扬的效果更显著。从那以后,我的语文课堂上再也没有人随意插嘴;从那以后,我总会在课堂上表扬孩子们;从那以后,班级的优秀人数又多了一位。面对人生的岔路口,孩子还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我要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以防误入歧路。不同的孩子生长期不同,有的可能是一棵小小的松苗,刚刚发芽,高不及蓬草,但是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终有一天,他们能长成凌天之木。董卿在《朗读者》中这样说道:“世问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我觉得,最美好的遇见,莫过于遇见新教育以及在无边的黑暗中,为孩子撑起一方爱的晴空。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