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 心理辅导案例】一个被允许上课睡觉的学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班主任 心理辅导案例】一个被允许上课睡觉的学生

资源简介

【高中班主任 心理辅导案例】一个被允许上课睡觉的学生
01
高一某班的第一节心理课开始了约1分钟,我发现有一个男生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我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他抬起头来时我问:“同学,你不舒服吗?需不需要去医务室?”他摇摇头。我接着说:“好的,如果你不舒服,你可以趴着休息一下。”
过了两天,18岁的小成(化名)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他向我讲述了自己的苦恼: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从未见过母亲;5岁前跟外婆一起生活,但回景东后就没再联系,也不知道外婆家在哪;后来与爷爷生活了一段时间,但和爷爷的关系一般;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回家一两次;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独自一个人在家。最近有同学看到自己的日记,里面写着希望坐车时发生意外,这篇日记在班上被流传开来,导致自己非常讨厌班上的同学,讨厌在校生活,觉得生活没有意思。
02
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2.1 建立咨访关系,确定咨询目标
# 了解基本信息 #
基于对小成情况的了解,我判断他当时的心理状态为:亲子关系疏离、缺乏同伴关系、生活无意义感强烈、缺乏与人交往经验、不容易信任人。通过沟通,我们共同确定了咨询目标:对生活有积极体验,改善人际关系,找到生命的意义。
# 寻找支持系统,给予认可和表扬 #
我想了解小成的支持系统,发现他对父亲充满强烈的愤恨,甚至不愿加父亲的微信,生活费是父亲转交给亲戚,小成再从亲戚那里取。他对从没见过的母亲有些期待但又有些失望的情绪,因为不确定能不能再见到她。小成说世上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人。此时我有点担心,但我还是希望他能看到给过他温暖的人,让他对生活有所留恋。所以我继续问他:“有谁曾经让你感到温暖?”小成说班主任了解他的家庭情况、理解他,而且小成觉得班主任很有才华。此时我发现班主任是小成支持系统里的重要一员。
在第一次咨询的前半段,小成表情有些呆滞,语言很少,声音很小,我很费力才能听清。我感到小成有一种无力感,我猜想他对自己的评价比较低。带着这个好奇,我问他:“你觉得班主任是一个有才华的人,那你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思考了约一分钟后摇摇头。
我回应他:“没关系,你只是暂时没发现。但,我发现了。我觉得你是一个会尊重他人的人,心理课上,你一开始趴着,后来你抬起头,参与进来,我感觉被你尊重着,谢谢你!你是一个独立的人,很多同学在生活中都需要依赖家长,但你不同,你可以自己做很多事,周末放假时你可以一个人生活。还有,你是一个坚强的人,之前的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困难,吃了很多苦,但你都走过来了,健康地长到了18岁,你很坚强!同时,你也很善良和宽容,面对别人的言语攻击,你很难过,却也不想伤害他们。但不要忘记要保护自己,你可以温和而坚定地拒绝别人的伤害,如果他们继续伤害你,你也可以请老师帮忙。你还是一个特别勇敢的孩子,在你觉得很累、生活没有意思的时候,你走进咨询室来求助,你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孩子!你会尊重人,是独立、坚强、宽容、善良且勇敢的小成!”此刻小成面露一丝疑惑且温和的表情。咨询快结束时我让他重复我刚刚的话:“小成是一个会尊重他人、独立、坚强、宽容、善良且勇敢的人。”
咨询结束后,我与小成约定了每周一次的咨询。而后,我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小成的情况,希望与家长联系,重视并关心学生心理状态;同时告诉班主任小成对他的信任,希望班主任可以持续关注该生,给他力量。
2.2 发现美好,记录美好
第二次辅导时,我主要了解小成最近的喜好、生活状况,并布置作业。
# 了解小成最近的喜好 #
你平时喜欢做什么?
喜欢听吉他伴奏的音乐,打王者,周末帮别人打一盘游戏挣10块钱。开学差不多2个月,爸爸只给了我600块钱。
你很有能力呀,游戏打得好,玩开心了,钱也挣了!
我不喜欢玩,只是为了挣钱。
哦,那你可以考虑买个MP3带到学校来,听听音乐,放松一下。
# 通过房树人绘画挖掘积极的生活体验 #
上周生活中发生了哪些让你有感触的人和事?
没有。
我感觉继续推进对话有点难,便邀请他画房树人。他画得很认真,画完后我们一起解读。
画的名字叫《暮日》,小成解读:路边这里有两棵大树,我戴着草帽赶着鸭子回家,我家旁边都是高高的山,我家有两间房子,房子旁边有栅栏围起来的菜地,我最喜欢种西红柿。(解读的过程中,我看到他放松的表情、也感受到他轻松的状态,说到种西红柿时他笑了。)
小成画的《暮日》
这是你心中惬意的生活吗?
小成点点头。
你一个人生活,其实并不只有孤独,也有乐趣,放鸭子、种西红柿,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乐趣呀。其实通过我们的聊天,老师更加感受到你独立有优势的部分。你可以结合这两次咨询中发现的你独特与优势的部分来夸夸自己。
他笑着摇摇头。
小成是一个会尊重他人、独立、坚强、宽容、善良且勇敢的人!老师邀请你从今天开始这样积极肯定自己,回去把这句话写在日记本上。
他点头说:“好”!
# 布置咨询后作业 #
咨询结束前,我给他布置了两个作业:一是买一本小本子,用1-3句话记录每天生活中的小美好;二是撰写《7年后的我》,描写自己希望生活发生的变化,七年后自己会在哪里、会遇见什么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做着怎样的工作……
03
你已经有勇气、有能力
应对现在的生活了!
第三次咨询时,我跟小成一起回顾了他写的作业,以及他咨询之后的变化,让他切实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作业1:记录生活中的小美好 #
我请他回顾小美好时,他一直笑咪咪的,他记录了两天的小美好:
① 前桌女生扎马尾给我看,当时没忍住笑了。
② 班主任语文课上风趣幽默。
我们一起回顾这些美好的片段,能够强化他与班主任和女同学的情感连接部分。
我:“分别形容一下之前和现在你在班上的感受。”
小成:“之前是压抑,现在像从厕所出来。”
“哈哈”,听到这儿,我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我们握了握手,我说:“我感觉到你如释重负、轻松自在的感觉。”
他点头表示赞同。
# 作业2:《七年后的我》 #
他没有写“七年后的我”具体是什么样子,但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他对自己的接纳,以及向死而生的勇气。
我请他朗读了这篇文章,他说了最近的思考。我与他确认了他的想法,肯定他写得认真、思考得深刻,对人生有了积极的信念。随着交流的深入,我在第一次咨询中的担忧烟消云散,我如释重负,倍感欣喜,在心底为这个鲜活而炙热的生命喝彩!
# 回顾前两次咨询经历 #
我:“你觉得你来咨询的这段时间有什么变化吗?”
他只是傻笑着看着我。
我:“你第一次来时,手一直插衣兜,现在手自如地摆放。第一次来时,你目光几乎不与我接触,这次咨询中你主动与我有了目光接触,脸上有了笑容。第一次咨询结束时,我提出握手,你拒绝了,而今天你有了新的尝试,聊到'从厕所出来'时我们握了手。相比之前烦躁的情绪,现在的你是平和而愉悦的。对班集体的感受也从压抑变成了'如厕后'。你已经有勇气、有能力应对你现在的生活了!”
听我说这些话时,他一直面带微笑。
我:“现在你对咨询还有什么期待,还有目标没有达成吗?”他思考了一下,微笑摇摇头。
我告诉他有困难可随访,并在他的快乐记录本上留言“相信就会永恒!”
# 辅导效果跟进#
通过三次咨询,已达成咨询目标,小成提高了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对生活有更多积极体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没有了生活的无意义感和轻生的念头。
在之后的心理课上,小成的状态都比较好,有一次小成起来分享时,同学们都热情地喊他“书记”,邀请他唱歌,看起来他和同学们相处得不错。
8个月过去了,小成的班主任换了,现在的班主任认为他和同学们的关系很好,在学校状态正常;他和父亲的关系也改善了。
04
心理辅导之要义
4.1 问题行为的背后是潜在的心理需求
本案例中,心理老师发现上课趴着睡觉的小成,用温暖关心打开了他的心扉,促使他主动走进咨询室,进而发现了他存在一些消极的心理状态,例如亲子关系疏离、缺乏同伴关系、对生活有强烈无意义感、甚至想坐车发生意外以此结束生命。这说明学生的问题行为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学生的需要。
4.2 每个人身上都有资源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老师要秉持着“任何人身上都有资源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带着同理心倾听学生,与之共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去探索曾经让他有积极体验的人和事,找到他的支持系统,同时要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肯定其优秀品质,并以此真诚而恰到好处地鼓励他。
4.3 灵活运用咨询工具
在咨询难以推进时,老师可以巧妙借用房树人、沙盘、OH卡等,协助学生继续挖掘资源,加强学生曾经的积极生活体验。
4.4 合理布置作业
考虑到“学生的行为会对情绪产生影响”,老师在咨询过程中可以适当布置作业,例如案例中的小成原本对生活具有强烈的无意义感,通过“记录小美好”和“写《七年后的我》”两个作业,来加强他对生活的积极体验、促成他对生命的积极思考、唤醒他对生命的珍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