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班主任工作案例】用爱浇灌温暖学生用爱浇灌温暖学生班主任工作案例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可见,要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必须有"爱心"这把钥匙。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而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是否成功在于对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闪光点,并且帮助他们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进步。在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如何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职责。一、案例描述MINIMALISM小佳在班里是一个上课说话,做小动作,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家长忙于工作不辅导孩子,他从来都是不及格,由于成绩差,同学们都不怎么和她交流,在她经常流露出的不在乎的神情背后,有时也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无奈。二、案例分析MINIMALISM通过近一年的观察,我发现小佳同学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自暴自弃;性格方面固执、烦躁;学习方面兴趣不浓。而形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1、家长的放纵这是一个离异家庭,在小佳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分开了,一直是妈妈抚养着小佳,平时,妈妈上班,无心照管孩子,作业更是不管不问,长此以往,家长的放纵不管,造成了孩子一心玩耍,无心学习的状态。2、集体的排斥小佳在班里总是很显眼,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做小动作,甚至老师说今天有同学没交作业,全班同学都会情不自禁地转向他。同学歧视的目光,老师严厉的批评导致他非常厌学,渐渐地他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作为一个十岁的少年,不被群体接纳,内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的。三、解决措施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作为班主任,只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心理疏导,促使他树立信心,才能使他在心理上逐步健康,成绩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加强。1.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首先,我利用家长会,播放了魏书生局长教育孩子劳动的视频,向家长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其次,我要求家长监督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并查看孩子的作业。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比,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打骂。只有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保证家庭作业的质量。2.以鼓励为主,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中,我提出基础性的问题时,优先提问他,一发现他会回答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张旗鼓地表扬他,同时根据他的水平布置基础性的作业,只要他有一点成绩,就给予表扬、肯定。这样,他能直接感受到老师的帮助和关怀,学习的积极性就增强了。3.发挥集体的力量平时,我鼓励其他同学多与该生接近,多与他交流,大家互相督促,互相帮助,真诚地与他交朋友,让他增强自信心,使他觉得同学们都接纳他,喜欢他,从而使他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愉快地生活。四、总结与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平时在和同学的交往中,他能主动谦让,不再和同学吵架,能主动完成家庭作业,而不是等着家长去催促,固执的性格得以缓解,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当然,对于他的教育是长期的,我仍会时时关注他,坚持做他最知心的倾听者,同时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让他感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关心、理解和包容。通过这个案例我认为班主任的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诲。对于小佳同学,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用师爱去温暖他,感化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了错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学生非常需要班主任的爱,班主任只有投入情感,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才会使学生对教师崇敬、信任,从而激发学生对班主任的情感和对班级的热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