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班会课 沟通,联结友谊的桥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心理班会课 沟通,联结友谊的桥梁

资源简介

高中心理课 | 沟通,联结友谊的桥梁
孩子们带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和问题来咨询室找我,对于青春期的他们来说,人际关系真的是一个好难的问题。
在和他们的对话中,我总是听到一句话:“我听A说,B在背后说我¥%@#@#¥……”再配上一个很绝望的表情:“老师,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
我不禁开始回忆我的高中时光,那时候的我也是这样吗?总是很在意其他人的评价,朋友无心的一句话就会让我翻来覆去想一整天,想到无心上学,想到人生无望吗?答案……好像是肯定的……
所以,围绕着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堂心理健康课,名字叫做《沟通,联结友谊的桥梁》。
教学设计
1
热身游戏“传声筒”
请一些志愿者参加这个游戏,人数最好在7个人以上。呈现一句话后,成员间以悄悄话的方式依次传递,最后一位同学大声说出所听到的内容。
可能得到两个结果:
①前后内容完全一致
②前后内容不一致
甩出那个万能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是怎么做到的呢?
将学生的回答引导到“沟通”这一关键词上,就可以正式进入教学啦。
2
生活情景剧
(1)表演
我选择了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矛盾作为情景剧的内容。我校有一部分学生是寄宿生,生活中十分鸡毛蒜皮的小细节,比如宿舍卫生不整理,吃饭、上厕所不陪,一句随口的玩笑话等等,都可能引发矛盾甚至让两个人绝交,简直是蝴蝶效应!
剧情设定如下:
在这里有一点疏忽,来咨询的大多数是女孩子,情景剧也围绕着女生之间的矛盾展开,不知道男生的友谊中是否也有类似的问题出现呢……
因为是公开课,为了课堂呈现更好的效果,我邀请三位同学提前排练好情景剧。
如果是平常的心理课,可以让学生提前录好情景剧,避免上课时选角推脱,表演不到位,烘托不出冲突的气氛,打乱课堂节奏。
演出后,同学们对小佳这个角色嗤之以鼻,说她不守承诺,很大嘴巴。这和我设想的不太一样,我以为他们会很讨厌小玲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行为。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点。在咨询中,学生常常会用以偏概全的方式来评价矛盾中的当事人,造成彼此的争执和疏远。
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上述的小插曲,在情景剧结束以后,要对学生进行脱离角色的处理,以自我介绍的方式进行澄清:我叫xxx,我不是小玲。
课上我抛出一个问题:“在这个事件中,谁有错?”并将同学们的答案写在黑板上。经过一通细致地分析,大家发现,原来每个人都要背锅。
(2)小组讨论
接着,我再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该怎么和平解决这件事呢?”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每个小组针对其中一个角色进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学情和心理特点,我为每个小组发放了任务单,引导他们思考的方向。
小提示:我们学校每个班级已经固定形成学习小组,如果你需要这个环节,建议在课前安排好分组,选好组长。
讨论结束后,我让组长选一名同学起来分享。通过思考线索,同学们分析了每个人物的内心想法,不再像刚开始那样一边倒地指责某个人。
在回答”小玲该怎么和小美说会更合适“这一问题时,一位男生的答案很妙。
我问:小美衣服堆了那么多天都不洗,的确很影响宿舍的其他人,这怎么办呢?
其他同学要么说,直接一点告诉小美,你衣服有点脏了,该去洗了;要么说,忍忍就算了。但是这样一来,不是让小美觉得很抗拒,就是让小玲憋着不说很难受。
而那位男生给了一个很棒的回答,他说:”我会这么和小美说:小美,我要去洗衣服,你的衣服似乎也有点多,要不要跟我一起去洗?“以邀请和陪伴的方式,提醒对方生活中没有注意到的坏习惯,提出自己的期待和请求,又不会破坏和朋友的关系。大家立刻给出了热烈的掌声。
在咨询中,我也会这样对学生说:当你想要修缮你们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试着用平和而真诚的态度去表达你的感受,让对方知道你因为某些话或行为而难过/生气。说出你的需要,你期待对方怎么做,找到符合双方需求的解决方案。
(3)总结
同学们分享后,我将回答整理为以下两点,并进行板书:
一、冷静面对,思考原因
二、真诚表达感受,避免指责与伤害
3
解忧漂流瓶
六个小组讨论、分享完,课程也接近尾声。我的课上,大约还剩下8分钟。
”解忧漂流瓶“这个环节,是希望学生尝试将课上所学的沟通方法运用到生活中。
用一首歌的时间写下在人际关系中的小小心事,小组间交换,再用一首歌的时间进行回复。
这个环节在设计时是起填补时间的作用,因此没有特意考虑引导和总结。从收集的情况来看,写烦恼的人很认真,回复的人似乎还是不太能找到方法。要么是鼓励,要么就是让来信人不要介意。有部分同学会用经验来告诉对方自己处理矛盾的方法,再附上温暖的支持和祝福。
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将同学的漂流瓶在课上分享,既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又能再次进行引导。
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可以把这个环节当做是课后作业,课下再交流。
课后笔记
一节心理课能改变学生多少?这也许是每个心理老师都很想知道的一件事。
我看着课堂上热烈的氛围,听着学生令人满意的回答,一边为自己顺利完成公开课任务而高兴,一边忍不住想:他们真的能在这节课上学到什么吗?我想传递的知识,他们真的了解了吗?他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吗?
转念一想,作为心理老师,最需要做到的就是耐心。有些问题在课堂上未必能够立刻得到解决,但学生能得知一个渠道:我可以找这位心理老师聊一聊我的困惑。这也算是这节课的一个收获。
之前参加省心理健康学科教研活动,作为新人,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我和宇琳开玩笑说:”未来福建省的心理(学科)就靠我们啦!“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我还是认为,每个心理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都要将这份发展心理学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的责任扛在肩上。
心理学科不像其他的学科有课本、有考试目标。心理老师需要留心观察学生生活中常出现的问题,再将所学到的心理学理论转变为可在课堂上操作的活动,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不断地反思和精细地调整。因此每一次上课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有时候是深深的无力和挫败感,有时候则是满满的感动和满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