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理课】我的兴趣升级之旅允许被真正喜爱的东西默默牵引,顺应那强大的力量,它不会将你引入歧途。——诗人鲁米兴趣升级之旅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生涯探索的试探期。他们需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因为这不仅决定了他们如何度过自己的休闲时光,也和他们未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息息相关。在课前访谈中,很多学生脱口而出的兴趣往往是“吃喝睡觉打王者”这一类看似不太“走心”的兴趣,还有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是非常不稳定且难以长期坚持的,对于兴趣的理解,还停留在“玩乐”的层面。因此,为了让更多学生真正理解兴趣的多层次内涵,培养陪伴自己一生的兴趣爱好甚至生涯目标,我设计了这节生涯课。教学目标1. 认识和理解兴趣金字塔。2. 通过活动找到自己的潜在志趣,并思考在高中如何培养志趣。教学流程1.寻找我的兴趣每一次给学生上一节课,最获益的就是备课者的自己。在课前,我细细的思考了自己的兴趣,把它呈现在PPT上。在课程的一开始,给同学们介绍我的兴趣。“我喜欢心理学,虽然它是我的工作,但也是我的爱好,周末许多时间参加各类心理学的沙龙、活动,乐此不疲;我是迪士尼的忠实粉丝,每年总要去一两次,每一次走进乐园,就觉得生活中所有烦恼都能忘却,最后,我和你们中的大多数一样,闲暇时光会刷b站,也爱吃美食。”这是我的兴趣分享,接下来发放活动单,你们勾选和补充自己的兴趣,一会请同学分享。2.兴趣金字塔(出自《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古典)我们都有丰富的兴趣,但是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的兴趣不得不分出高低。感官兴趣的数量可能是最多的,就像女孩子追星一样,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只是个“墙头粉”。因为感官兴趣是不稳定的、短暂的,它的吸引力仅存于外在的、表层的部分。但当你为了这份兴趣,多付出一点时,感官兴趣就成了自觉兴趣。拿美食为例,仅仅爱吃不 算什么,但如果你已经开始关注美食背后的文化,开始写写食评,看看食物纪录片,或是下厨尝试复原曾尝到令你心动的味道,这就成了自觉兴趣。当付出随着时间不断积累,你对这个领域愈发了解,当别人和你聊起它时,你便可滔滔不绝。最后一层,也是兴趣的最高水平——志趣。当兴趣成为你愿意让它长久陪伴你的朋友,它便就成了志趣。过程中它会给你带来的快乐,价值和成就感,但可能也会给你带来失落,但就算被虐千百遍,你还能待它如初恋。在了解了金字塔后,请同学们将你的兴趣填入这三个水平,看看你最愿意把时间花在哪儿?3.兴趣升级之旅在任意一个领域,如果你的了解足够深,都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我知道我们身边就卧虎藏龙,不少同学就有着自己的“专家领地”。但在了解大家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看看这位大家都认识的“游戏专家”。学生观看视频《老番茄的兴趣升级之旅》,并思考在老番茄的兴趣升级之旅中,你觉得最不容易的是什么?学生可能的回答:过程中突破了自己走出了舒适区;同时兼顾了学业和兴趣;在创作停滞一段时间后再捡起来没有放弃...我们从视频中看到了老番茄如何从喜欢看游戏视频到成为游戏区自媒体人,那么同学们如何成就自己的兴趣呢?接下来请大家填写自己的“兴趣升级之旅”作业单并分享。兴趣和职业之间可以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用数学公式来描述,可以如何描述?有的同学认为:兴趣∩职业= ,因为如果我们把兴趣变成职业,对兴趣的爱就会变质,变得功利,因而职业不能污染兴趣。有的同学认为:职业 兴趣,就像我们刚刚说的,感官兴趣可以有很多,而职业是成为志趣的兴趣,它是我们许许多多兴趣中最爱的一个。还有同学认为:兴趣∪职业=美好的生活,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而职业给与我们收入和成就感,他们都是生活中缺不了的重要角色。通过数学公式的呈现和解读,同学们说出了很多内心的想法。不同的回答让我们看到,兴趣是可以多元发展的。它可以为我们专业/职业选择提供有效的信息,指引我们选择未来职业的方向,也可以丰富我们的休闲生活,扩展我们的社会资源。它也不一定要带来具体的收益,只是让我们沉浸和享受当下,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课程的最后,我分享了自己的兴趣升级之旅,也鼓励同学们让兴趣充实自己的人生,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课堂互动学生1(女生):“我很喜欢生物,兴趣是研究昆虫。可能身边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甚至本能性地排斥它们。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养一百只螳螂。我也了解过和昆虫相关的专业,似乎只有农学和动物学,就业前景也不好,但是我仍然想坚持探索,下个假期就去上海周边的山林里“觅虫”。”在她分享的过程中,不断有孩子发出“呕,太恶心了”的感叹,我问她怎么看待别人这么说,会不会影响她的喜欢。她爽朗地笑了笑,说“没关系,我能理解他们。但是我觉得它们很可爱呀,比如蟑螂里面也有长得好看的。”学生2(男生):“我的兴趣是打游戏,最喜欢的游戏是英雄联盟。初中的时候曾经当过一段时间职业选手。”全班惊讶,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班级中潜伏着那么多宝藏男孩女孩。我好奇地追问:那你爸妈知道吗?“一开始父母并不知道,后来打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被他们发现了,虽然不太支持,但是也没有很反对。对我来说,游戏已经不再是娱乐消遣,而成为了一项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考验着我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每天十二个小时训练,很累很辛苦但是超有成就感。”学生3(男生):“我喜欢freestyle,而且是结合普通话、上海话和英语三种语言(骄傲脸)。 我平时会经常练习,最喜欢在洗澡的时候进行创作,因为这个时候最放松最自在,不会有人打扰,唱得不好也不会被嘲笑。我的目标是登上rap of China.”听到这里,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为他鼓起掌来。“能给大家即兴来一段吗?”我问道,没想到他没有丝毫紧张,随口就来了几句。课后反思1.增强生生互动在兴趣分享的环节,我会请全班起立。当分享兴趣的同学说到一个兴趣时,和他有同样兴趣的同学就可以坐下。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另一方面加大了同学之间的互动和联结,也能看到这一年龄段同学兴趣间的共性。同时,我还会请起立分享的同学环顾四周,看看是否他了解自己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2.善用榜样的力量小时候孩子们的崇拜对象是父母,在他们眼里,父母是无所不能的。但随着孩子们人际关系扩展, 约从10岁左右,孩子们开始寻找父母以外的崇拜对象。也许是他的老师,也许是学长学姐,也许是活跃在银幕上的偶像。青少年追星的本质上是在寻求新的精神寄托,是将理想自我投射到榜样身上。而好的榜样能够激励他们,让青少年找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在心理课堂中,我们时常会运用不同人物作为案例,试图让学生们从替代经验中总结思考,分享收获。曾经有同学和我抱怨过老师们喜欢用上个世纪的人物或是几百年前的古人作为案例,“这太老了,那个年代和现在差太远,我明白举例子最后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但就是不想听。”因而如何选取人物案例也需要老师们用心贴近学生的生活圈,去了解他们在关注什么。3.我对兴趣的思考孩子长于天赋、好奇心和直觉;大人长于阅历、知识和理性。在今天,很多家长老师可能会认为一些孩子不爱学习,不够乖巧懂事,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却忘却了这个年代孩子们更看重意义感和好奇心。如果学习最终只能赋予一个分值为意义,那么可能真的无法做到激励孩子们去奋斗什么、坚持什么。而令人欣慰的是,在这节课里我们能看到人生而具备的好奇心如何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不用外力的胁迫和监督,他们就能自然而然懂得坚持和忍耐。兴趣不仅是给生活锦上添花,更丰盛更多彩,它同时也有雪中送炭的功能。在当今学业压力巨大的学校里,学生可能三天两头遭受着来自分数的打击,好似这个分数,名次就再一次次的提醒他们:你不行,你不够好。但是我们都知道,每个年级的人数是固定,排名有人前10名,就必定有人后10名,落后的同学很难获得认可和肯定。这时如果他们把分数看作定义自己的唯一衡量标准,他们的生活一定充斥着自我否定,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但如果有这么一份兴趣,能让他在失意时释放自我(运动、阅读等),能让他在创造时看到自己的力量(绘画、歌唱等),能让他寻找到自己心灵的栖息地,也许他就能够继续前行。在更长久的人生中,我相信更大的成功是把喜欢的事做到尽善尽美,而孩子们中的很多已经为此在行动。反观许多成年人,无论做什么都常抱怨着一种“不得不”的情绪,似乎早已没有真正喜欢的事情,这可以怪罪于时代的不允许,也可能是多重身份重压下已经没有为自己花时间的空间。尽管如此,再多的借口也不能阻碍我们找到自己生命之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