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推理、社交」迷图大侦探 心理社团课设计理念听我瞎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许多高中生的心理困扰与人际议论、人际传言有关。每个人既可能是传言的推动者,也可能是议论的焦点。本活动以推理游戏为载体,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传播会失真,了解信息失真的主客观原因(比如,记忆具有重构性,个体加工方式不同,传播者的主观目的,传播媒介的限制等),增强学生对信息失真、人际传言的理解和接纳,同时学会对间接信息保持怀疑态度。适用对象:高中准备材料:课件、纸质版漫画图片活动过程01分组行动(1)所有人分成8个组,小组各自排成一列。每组大约3~4人,人数有细微差异也没关系,该活动不比拼速度。(2)各小组第一个人(1号)面向黑板,其他人背过身去。02众口相传,讲述故事片段(1)每组的第一人(1号)拿到一张四宫格漫画图片,在2分钟内尽可能多地记住图片场景,时间到将图片反扣在黑板上。说明:各组的漫画图片是不同的,来自同一个漫画故事的不同片段。教师提前打印并剪切好漫画图片发给1号,不同组的1号不能相互看。(2)小组内部:1号向2号口头描述所看到的漫画故事片段,2号向3号描述,以此类推,传递至最后一个人。(3)每组的最后一人描述所听到的漫画故事片段,并在黑板上记录关键要点。03集体推理,还原故事全貌(1)各小组内部讨论,对最后一人的描述进行修正。(2)各小组根据修正后的8个片段描述,还原故事全貌,排列漫画图片顺序。此时还会提供漫画的最后两张图作为提示。这两张图被单独拿出,没有在众口相传环节被看到。04情景再现,揭开谜底公布正确排序,欣赏漫画漫画《我们每个人的旅程》,由泰国漫画家图穆利特所作。05分享体会,畅所欲言运用了4F提问法,从事实/感受/发现/启发四个角度来帮助学生思考和表达,学生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谈谈。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言,可以先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避免学生没有头绪。事实|Facts回顾游戏过程,你看到/听到什么,注意到什么细节?(1)你在记忆漫画图片时,会记忆哪些信息要点?(2)在众口相传中,信息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3)......(其他)感受|Feelings哪个细节、事件触动到你,你有什么感受?(1)有同学在争论受伤的那个人是男生还是女生,明明是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看到的不一样,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或感受?(2)......(其他)发现|Findings你发现什么问题,寻找原因或解决办法。(1)怎样向他人描述漫画故事,可以帮助他人更好理解和记忆?(2)针对信息在传播中的失真、扭曲,你认为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3)......(其他)未来应用|Future uses对未来生活有什么启发,可以如何运用?(1)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从他人那里听到一些关于自己的传言,这个游戏给了你什么启发?(2)人生旅途中人来人往,很多人能陪伴你走一程,你是怎么看待这些关系的建立和褪色?(3)......(其他)活动实录这个活动在心理社做过一次,学生玩得很投入,黑板上记录了8个故事片段的关键要点(忘记拍照了,可惜)。一开始,学生都感慨,这真的可以是一个故事?看起来牛马不相及。在修正补充环节,学生讨论后会发现第一个人的描述和最后一个人的描述差异很大,故事中同一个主人公在不同组的描述中也有差异。在经历头脑风暴后,他们也逐渐还原了故事全貌。活动原本设计让学生排完序之后再给他们重现漫画图片,揭开故事谜底,看看哪组猜对正确顺序。但实际操作中,时间有限,为了帮助学生更快找到顺序,我只给了他们5分钟的思考时间就重现图片,再写出排序,而且是集体说出排序,没有分组比赛。遗憾的是,那次活动中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最后的分享。以后再进行该活动,要控制好前面的用时,多留些时间用于感受分享。活动中,就出现有个学生执着于受伤的角色是个男生,其他学生认为是女生,他有些愤怒,下课后还找我论证。像这些现场生成的状况,如果放回到学生之间讨论,更能够引发他们去思考和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