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学案课件 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6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学案课件 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6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程
标准 通过了解两晋政权更迭、人口迁徙,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
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① (晋武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八王之乱 背景 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后来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诸王势力日益强大
概况 晋惠帝在位时,八个宗室亲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② ”
影响 (1)给北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
(2)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③
(3)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④ 的转折点
司马炎  
八王之乱  
人口迁徙  
由盛而衰  
西晋灭亡 原因 (1)经过八王之乱的内耗,统治者已经没有力量制止分裂
(2)西晋对内迁各族的统治政策,激起内迁各族的强烈反抗,一些首领乘机起兵
概况 ⑤ 年,内迁的匈奴人攻陷西晋都城,西晋灭亡
316 
北方各族的内迁 时间 东汉、魏、晋时期
路线 (1)生活在西北的氐人和羌人,由西向东迁入⑥
(2)分布在漠北草原上的匈奴人和羯人,由北向南迁到⑦ 一带
(3)⑧ 一部分迁到辽河流域南部,一部分迁到河套、河西走廊及河湟一带
关中地区
汾河流域 
鲜卑人 
上图为西晋北方各族内迁分布图。西晋时期内迁的北方各族主要包
括 、羯、鲜卑、氐、羌等民族。内迁使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乱,
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向着民族交融发展。
匈奴  
材料
史料1 西晋时的贵族、富豪用斗富的方式炫耀自己的财富。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50里更华丽的步障。
史料2 《晋书》记载,晋武帝分封诸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置一军,兵千五百人”。
史料3
根据材料,概括八王之乱出现的背景。
西晋统治阶级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西晋大封同姓
诸王,宗室诸王势力强大;晋惠帝昏庸无能。
【示例】下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情况。据此可知,这一
时期的民族迁徙( C )
民族 时间 关于民族迁徙情况
羯 西晋太安年间 (302—303年) 并州大旱,人民饥荒,不少羯族东出山西,流入山东、河北
鲜卑 北魏圣武帝年间 (213—218年) 大泽(位于今呼伦贝尔)多沼泽,不宜游牧,故迁至水草丰美的河套、阴山一带
氐 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 东汉末年,诸雄争霸,曹操派人将氐人五万余徙居扶风、天水二郡
A. 缓和了南北民族矛盾
B. 推动了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C. 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D. 丰富了江南人民物质生活
C
民族 时间 关于民族迁徙情况
羯 西晋太安年间 (302—303年) 并州大旱,人民饥荒,不少羯族东出山西,流入山东、河北
鲜卑 北魏圣武帝年间 (213—218年) 大泽(位于今呼伦贝尔)多沼泽,不宜游牧,故迁至水草丰美的河套、阴山一带
氐 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 东汉末年,诸雄争霸,曹操派人将氐人五万余徙居扶风、天水二郡
【解析】根据题干“并州大旱,人民饥荒”“不宜游牧”“诸雄争霸”等
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的原因有:大旱、饥荒、不宜游牧、
战乱等原因,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北方各族内迁的原因,没有体现缓
和了南北民族矛盾,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和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
料没有体现北方各族的内迁丰富了江南人民物质生活,排除D项。
基础训练
知识点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 C ) 1. 据史料记载:咸熙二年年底,曹奂屈从臣下的压力,同意
禅帝位于晋王,晋朝建立。材料中的“晋王”指的是
A. 司马懿
B. 司马昭
C. 司马炎
D. 司马睿
C
( A ) 2. (时空观念)如图示意图反映了
A. 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B. 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C.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A
知识点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 C ) 3. (教材素材)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无德而
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
可使杀……凡今之人, 惟钱而已。”这说明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是
A. 攀附门第
B. 醉心功名
C. 骄奢享乐
D. 推崇经商
C
( A ) 4. (跨语文)成语“乱七八糟”源于两个历史典故。“乱七”和西汉
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八糟”和西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这两次
变乱的共同原因是
A. 地方诸侯王势力强大
B. 推恩令的实行
C. 民族矛盾激化
D. 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
A
( B ) 5. 研究表明,从汉朝开始,北方人口开始向南方迁移,特
别是东汉末年到两晋之间,形成了人口南迁的潮流。“潮流”形成的主
要原因是
A.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 北方战乱频繁
C. 南方地广人稀
D. 江南经济发达
B
知识点三:北方各族的内迁
( D ) 6. (2023吉林长春)如图是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
义羌侯”印文。该印文可以了解西晋的
D
A. 农业发展
B. 海外贸易
C. 朝政腐败
D. 民族关系
( B ) 7. (时空观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敕勒
歌》中的歌词,这首民歌曾在鲜卑族中传唱。东汉、魏晋时期,鲜卑族
内迁的地点是
A. 陕西关中
B. 辽河流域南部和河套、河西走廊及河湟一带
C. 山西一带
D. 山东一带
B
( C ) 8. 学者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
有战乱,还有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此观点旨在强调
A. 北方各族内迁带来灾难
B. 北方各族推进江南开发
C. 文明在交融中焕发生机
D. 北方各族文化更为先进
C
能力提升
( B ) 9. 西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的大一统王朝。下表是关于西晋统一的两种观点,其意在强调西晋统一
B
学者 观点
钱穆 西晋统一是秦汉统一政府的一段回光返照
阎步克 西晋政局其实处于一个微妙的关口,它可能维持优容士族的现状,也可能逐渐回归集权官僚政治的常态
A. 延续了士族的特权地位
B. 蕴藏着空前的政治危机
C. 强化了中央集权的态势
D. 压缩了民族生存的空间
【难题9解析】根据材料“西晋统一是秦汉统一政府的一段回光返照”“它可能维持优容士族的现状,也可能逐渐回归集权官僚政治的常态”可知,西晋的统一比较短暂,具有明显的士族政治的特征,这蕴含着严重的政治危机,B项正确。
( D ) 10. (历史解释)长沙走马楼发掘的古井群中,出土了三国吴简14
万余片。从其记载的户籍、书信等信息中发现,当时吏民姓名中使用
“客”“思”(“客”即外来者,“思”即思念)两字作名字的比例很大。针对这种
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 这两个字寓意吉祥
B. 北方各族迁居中原,学习汉族文化
C. 受外来的佛教影响
D. 中原人口迁居湖南思念北方家乡
D
【难题10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沙走马楼发掘出土的三国吴简中,吏民使用“客”“思”两字作名字的比例很大,这主要是由于中原人口迁居湖南,思念北方家乡,D项正确。
( D ) 11. (跨地理)有学者认为,一旦气候变冷,漠北各族的畜牧业必
然受到影响,面临食物短缺的威胁,于是不得不进攻中原,向南迁移,
继而导致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由此可以推断
A. 中原王朝与北方各族政权的战和关系与气候变化无关
B. 气候变冷和食物短缺是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的根本原因
C. 中原王朝与北方各族的战争大多发生在气候变暖时期
D. 中原王朝与北方各族的战争大多发生在气候变冷时期
D
【难题11解析】一旦气候变冷,漠北各族的畜牧业必然受到影响,在食物短缺的威胁下,不得不进攻中原,向南迁移,继而导致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由此可以推断,中原王朝与北方各族的战争大多发生在气候变冷时期,D项正确。
( D ) 12. 东汉崩溃后,中原人口仅及全盛时期的七分之一。魏晋时
期,政府只要入居中原的北方各族能“家使出谷、输租调、服事供职”便
大加欢迎。这一措施
A. 便于消除边疆分裂隐患
B. 加剧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C. 推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
D
【难题12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措施显然是为了鼓励北方各族内迁以弥补北方中原劳动力的不足,推动北方经济的恢复,D项正确。(共34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课程
标准 通过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
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东晋的 兴亡 建立 317年,皇族① 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统治 (1)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2)多次北伐,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但终因内耗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3)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灭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② 年,东晋灭亡
司马睿  
420  


的 政
治 南朝 420—589年,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
个朝代。这些朝代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③ ”
前期 ④ 是南朝疆域最广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
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后期 梁武帝统治后期,政治日益败坏,导致大规模叛乱长时间无法
平息。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南朝 
宋 
江南 地区的开发 原因 西晋末年,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⑤ ,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⑥
表现 (1)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⑦ ;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普遍实行麦稻兼作,提高了粮食产量;实行农业⑧
(2)手工业: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3)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⑨ ,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劳动力 
生产技术 
水利工程 
多种经营 
建康 
【易混易错】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虽然得到开发,但整体上仍然
落后北方,我国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
1. 图1是东晋黑釉鸡首壶。当时,江南地区的 有了快速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2. 图2是南朝 ,是罕见的佛教艺术珍品。它既能说明当时制瓷技术的发展水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朝时佛教的兴盛。
手工业  
青瓷莲花尊  
材料 如表反映了中国西汉末、东汉末和西晋末年人口的分布和
迁徙。
时间 概况
西汉末年 中原人士开始向长江流域迁徙,更远的还到了岭南地区
东汉末年 黄河流域屡经兵燹,关中地区经董卓之乱,“长安城中尽空,并皆四散,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
西晋末年 中原人民纷纷越淮渡江南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根据材料,概括材料所述时期人口南迁的共同原因,并结合所学知
识简述人口南迁的影响。
共同原因:战乱。影响: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
定了基础。
【示例】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膨胀,把持政权,寒门子弟靠
读书入仕困难重重。因此,重武轻文观念甚嚣尘上,有人认为“男儿当横
行天下,自取富贵”,而不是“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这种现象反映了
当时( B )
A. 社会动荡激发爱国情怀
B. 时局影响社会观念
C. 士族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D. 选官制度发生变化
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士
族势力的膨胀,把持政权,寒门子弟入仕的困难,出现了“重武轻文”的
社会观念。社会观念转向重视武力和实际成就,而非传统的文学和学
问,表明时局对社会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项正确。
基础训练
知识点一:东晋的兴亡
( D ) 1. 东晋初年,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王)敦,与
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这段
材料说明的最主要问题是
A. 司马睿与王导共同做皇帝
B. 王氏贵族与司马睿争夺权力
C. 八王之乱影响深远
D. 司马睿依靠大贵族王氏
D
( C ) 2. (跨语文)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
分地区。下列与此有关的组合是
A. 望梅止渴——曹操
B. 三顾茅庐——诸葛亮
C. 中流击楫——祖逖
D. 东山再起——谢安
C
知识点二:南朝的政治
( A ) 3. 南朝(420—589年)上承东晋,下启隋朝,先后出现了宋、
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由此可
知,南朝时期
A. 政权更迭频繁
B. 疆域面积扩大
C. 政权并立形成
D. 商品经济发达
A
( A ) 4. 《宋书》记载:“三十年间……民有所系,更无苟得。家给
人足,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
也。”这体现了南朝宋
A. 经济繁荣
B. 政治腐败
C. 文化落后
D. 社会动荡
A
( B ) 5. (唯物史观)548年8月,南朝侯景叛乱,仅率千余人过江
直驱建康。549年3月攻陷建康内城台城时,竟已拥兵十万之众。这从
侧面说明
A. 佛教传播加剧矛盾
B. 南朝阶级矛盾尖锐
C. 社会信仰体系崩塌
D. 小农经济异常脆弱
B
知识点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 D ) 6. (2023广东广州)南北朝时期,至少有七十万人从北方迁移
到长江流域,使长江中下游的“荆扬二州,户口半天下”,仓廪充实。这
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君主专制的实行
C. 北方政局的稳定
D. 江南地区的开发
D
( D ) 7. (2023海南·劳育)东晋初年,江南粮荒严重,但南北劳动人民
两支生产大军,用无比坚韧的力量战胜了自然,使江南农业发展迈进一
大步。这表明江南农业发展得益于
A. 自然环境优越
B. 生产工具改进
C. 高产作物引进
D. 农民辛勤劳动
D
( B ) 8.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
址,所制器物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
用品。此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政权分立的加剧
B. 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C. 民族交融的加强
D. 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B
( B ) 9. 西晋灭亡后,流民南奔,东晋政府在皖南沿江一带设置了
许多侨郡县来安置这些流民,并由侨郡县授予流民表示侨人身份的特殊
户籍,持此籍者可以免税、免役。这一做法
A.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B. 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C. 实现了北人还乡的愿望
D. 维护了江南士族的特权
B
能力提升
【难题9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晋政府在皖南沿江一带设置侨郡县来安置流民,并给予侨民免税、免役的特权,这些做法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B项正确。
( B ) 10. (历史解释)右图所示是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这种变化
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B
A.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B. 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 江南地区社会秩序安定
D. 农作物新品种大量引进
【难题10解析】材料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江南地区开发,南方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B项正确。
( C ) 11. (2021广东)东晋初期,大量避乱南迁的北方贵族定居浙东,
他们主要参与制造业、商业和运输业等经济活动,很少涉足大土地农业
经营。这表明北方贵族
A. 缺乏生产工具和技术
B. 可支配的劳动力不足
C. 难以获得广阔的田地
D. 排斥南方的本地贵族
C
【难题11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初年,南方土地资源被当地士族所占据,南迁的北方士族社会基础有限,难以获得广阔的田地,所以出现材料所述现象,C项正确。
( D ) 12. (家国情怀)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
为立国目标。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
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这反映出魏晋
南北朝时期
A. 政权更迭日益频繁
B. 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
C.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
D
【难题12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都认为自己代表中国,提出要完成统一,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D项正确。
13. 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之一,已入
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如图所示的东汉画像石上刻有一副脚踏纺车,该脚踏纺车
在两汉时期已普遍使用。织机采用脚踏织板,把织工的右手解脱出来。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两汉时期丝织业繁荣,西汉朝廷还在襄
邑县专设服官,负责管理丝织和刺绣作坊。
——摘编自国家博物馆《文物中国史》
材料二 三国时期,作为成都特产的蜀锦是丝织品中的精品。蜀汉
丞相诸葛亮把蜀锦织造业作为蜀汉支柱产业加以发展。依托蜀地优越的
自然条件,他鼓励百姓种桑养蚕,并在自家土地上种桑800株作为示范。
此外,他还设“锦官”,重修锦官城,管理蜀锦的生产和经营。
——摘编自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历史》
材料三 东晋南朝时期,丝织业在南方已较普遍。部分地方的养蚕
技术很可观,如永嘉郡有八辈蚕(一年内八次出茧),每年三月至十月出
丝。刘裕灭后秦时,曾南迁长安百工,在建康设立锦署,从此南方织锦
就不再限于成都一地。刘宋时期,江南织工、缝工随日本使者东渡,对
日本的丝织技术和缝纫技术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两汉时期丝织业发展的特点。(4分)
使用脚踏织机,节省人力;丝织业技术先进,领先世界;朝廷设有
专门官员加强管理。(任答2点即可,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蜀汉大力发展蜀锦的有利条件。(4分)
蜀锦质量高,是丝织品的精品;蜀地自然条件优越;蜀汉政权重视
对丝织业的管理。(任答2点即可,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晋南朝时期南方丝织业得以
发展的原因。(4分)
北人南迁,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技术;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江南社
会比较安定;南方的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任答2点即可,4分)(共36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程
标准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
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齐民 要术》 作者 北朝①
内容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② ,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评价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突显了我国古代科学家③ 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齐民要术》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贾思勰  
因地制宜
以民生为本  


之 简
介 南北朝时期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
面都有重大成就

就 (1)数学:运用刘徽的方法,把④ 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
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
研究成果,收集在⑤ 一书中
(2)其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
只差50秒;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⑥ ;制造出指南
车、水碓磨和千里船等
圆周率 
《缀术》 
《大明历》 
灿烂的 文化 书法 (1)曹魏时期:锺繇和胡昭是当时的书法名家,他们都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锺繇尤擅楷书,刚柔兼备
(2)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锺、胡书体
(3)东晋:⑦ 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所作行、楷、草书尤为精湛,被后人誉为“⑧ ”,其代表作⑨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绘画 (1)顾恺之:东晋最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品有⑩ 和《洛神赋图》
(2)随着山水诗的增多,山水画开始兴起
王羲之 
书圣 
《兰亭集序》
《女史箴图》 
灿烂的 文化 雕塑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 ,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文学 (1)诗歌: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 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2)民歌:在南北朝有很大发展,北朝民歌慷慨豪迈,南方民歌细腻婉转
龙门石窟 
陶渊明 
【易混易错】 1. 正确书写:贾思勰、锺繇、王羲之、顾恺之。
2.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人,不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圆周率的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成就辉煌的原因
(1)长时间分裂割据,使政权更替频繁,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对
科技文化比较重视。
(2)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科技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
基础。
(3)民族大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不同生产方式的交融,为农
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4)吸收了异域文化的成果。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建筑、绘画、文
字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5)在秦汉科技文化成就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
(6)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科学家刻苦钻研和注重实践的
精神。
1. 图1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 (书影),其是我国现存最
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齐民要术》  
2. 图2是《兰亭集序》(摹本·局部),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
的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3. 图3是《女史箴图》(摹本·局部),是东晋 创作的绢本绘
画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
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
王羲
之  
顾恺之  
材料 南北朝时期,水旱、蝗螟、地震、霜雹、疫疠诸灾总共350
次。北魏末年,灾害迭起,据不完全统计,475—533年,自然灾害就达
158次。灾害、疾疫交加于战乱,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农
艺失传、田地荒芜,恢复农业生产的任务艰巨,对农业生产的总结就更
加迫切。担任太守的贾思勰关切民生,亲自参与耕作,还广泛搜集前人
文献,引用其中200多种,但不盲从经典,亲自实践验证,非常注重记录
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新工具和备灾之物的种植技术。
——摘编自王玲《〈齐民要术〉的成书背景再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分析贾思勰写成
《齐民要术》的主要原因。
社会角度:南北朝时期因受灾害、疾疫和战乱的影响,农业生产受
到严重破坏,需要恢复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进行总结。个人角度:贾
思勰本人的努力,搜集前人文献,亲自实践验证,注重记录能提高生产
效率的新工具和备灾之物的种植技术。
【示例】北魏的飞天,西域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
原之风。西魏的飞天洞窟,窟顶绘有道教诸神,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
宇宙观念。这体现了北朝时期( C )
A. 艺术发达
B. 社会动荡
C. 民族交融
D. 崇尚传统
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北朝时期的飞天表现了西域文化与中原文
化相融,佛教和道教文化相融,这是民族交融的结果,C项正确;“艺术
发达”与“社会动荡”无法体现,排除A、B两项;“崇尚传统”与“西域风格
是主流”不符,排除D项。
基础训练
知识点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 B ) 1. (劳育)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为农民准确把握农作
物耕、种、收的农时提供保障。下列著作中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
律、不误农时的是
A. 《史记》
B. 《齐民要术》
C. 《黄帝内经》
D. 《水经注》
B
( A ) 2. 《齐民要术·序》:“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原文大意:重
要的是让民众生活安定,使他们富足并得到教养。)这体现了贾思勰
A. 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B.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C. 治学严谨的求真精神
D. 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A
知识点二:科学家祖冲之
( D ) 3. (2023广东)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
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A. 张仲景
B. 贾思勰
C. 王羲之
D. 祖冲之
D
( B ) 4. (跨数学)“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
后的第七位数字。”体现了在探求圆周率计算过程中古代科学家的
A. 多元与交融
B. 继承与创新
C. 实用与创造
D. 开放与传播
B
( B ) 5. “至九年正月,用祖冲之所造《甲子元历》颁朔。……陈氏
因梁,亦用祖冲之历,更无所创改。”材料中描述了祖冲之的成就是
A. 计算圆周率
B. 创制《大明历》
C. 制造指南车
D. 发明千里船
B
知识点三:灿烂的文化
( A ) 6. (2023四川甘孜·美育)王羲之书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独
辟蹊径,以生动多变的线条表达自己的精神意境。下列对其代表作(如图)
风格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A
A. 飘逸自然
B. 整齐划一
C. 雄浑粗犷
D. 大小一致
( D ) 7. 南朝宋明帝在《文章志》中说:“顾长康体中痴黠各半,合
而论之,正平平耳。世云有三绝:画绝,文绝,痴绝。”下列能体现顾恺
之“画绝”的是
A. 《兰亭集序》
B. 《齐民要术》
C. 《张猛龙碑》
D. 《女史箴图》
D
( A ) 8. 北魏以来,印度佛雕艺术随着佛法弘扬之旅,在高昌、敦
煌、麦积山、云冈、龙门等觅得立足之地,构成一条辉煌而绵长的石窟
艺术锦带。这反映了
A. 外来文化的影响
B. 北方民族的交融
C. 科学技术的发展
D. 社会局势的动荡
A
( C ) 9. (跨语文)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描绘了“春蚕收长
丝,秋熟靡王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的美景。此诗体现了
A. 魏晋时期社会祥和安定
B. 当时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C. 山水诗朴实恬淡的特点
D. 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C
能力提升
( A ) 10. 下表所示为《齐民要术》相关内容整理。可见《齐民
要术》
卷数 所述内容
卷一、卷二 农作物耕种,以及谷物、纤维、油料作物的栽培
卷三、卷四 蔬菜、木本作物栽种
卷五、卷六 林木、染料作物、畜牧、养鱼
卷七、八、九 食品酿造、加工、烹调、贮藏和农家手工业
A
A. 其记载的内容广泛而且丰富 B. 展示了隋唐时期的农业成就
C.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 D. 强调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
【难题10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A项正确。
( D ) 11. 脍炙人口的《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宝
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艺术形式上看,反映了北方民族妇女的特色;
从文字来看,词兼胡汉,“天子”“可汗”并用。这反映出
A. 儒家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B. 北方民族创造了中华文化
C. 佛教盛行提倡男女平等
D. 民族交融影响到文学艺术
D
【难题11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子是中原王朝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可汗是北方民族政权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所以天子与可汗并用体现了民族交融对文学艺术的影响,D项正确。
( A ) 12. 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是人性觉醒的时代,是没有思想
权威的时代”,是“吸收与融合外来文化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第二个百
家争鸣的时代”。这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A. 呈现出多元性文化特征
B. 历史发展进程动荡多变
C. 凸显了大一统恢宏局面
D.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频繁
A
【难题12解析】根据材料“是人性觉醒的时代”“吸收与融合外来文化的时代”“中国历史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可知,魏晋南北朝既有人性觉醒的因素,有民族交融的因素,又有思想争鸣的因素,呈现出多元性文化特征,A项正确。
13. (2023浙江衢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
态,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流与交融,继续传承和发
展着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他治学严谨,运用前朝刘徽的割圆术,精确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了世界近千年。
王羲之刻苦学习,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创作出这幅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
材料二 正因时局的动荡,中原地区的民族,向南迁移。江南之
地,汉时火耕水耨,而无积聚;东晋南朝时,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
方,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莫不有中原民族的足迹,有利于增进当地
的文化。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南北朝的始末》
(1)写出材料一中科学家A的姓名和书法作品B的名称。(4分)
A:祖冲之;B:《兰亭集序》。(4分)
(2)根据材料二,描述江南地区经济发生的变化。(4分)
汉朝时,生产方式落后,生活贫穷;东晋南朝时,农业、手工业得
到发展,生活富足;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为日后中国古
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答出前后变化即可,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是如何继续传承和
发展中华文明的。(6分)
祖冲之等科学家在前人基础上,不断探索,促进科技持续发展;王
羲之等书法家吸收前人经验,不懈追求,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
度;北民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工具和生产技术,
人们辛勤劳作,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和
交融,促进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
精神文化。(意思相近任答3点即可,6分)(共21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第四单元综述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
(1)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
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2)呈现形式:以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
事年表、历史地图等形式呈现。
(3)内涵阐释: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
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时空观念素养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平常的学习中,学
生应了解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初步掌握计算历史时间和识
别历史的方法;并在历史叙述中运用这些方法;能够将事件、人物、现
象等置于历史发展的特定或总体进程及具体的地理空间中加以考察,并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其地位和作用。
( B ) 1. 下图是据《三国志》整理的景元元年(260年)蜀、魏、吴三
国的人口数量统计状况。这一状况
B
A. 缘于南方政治动荡不安
B. 奠定了国家重新统一的基础
C. 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 形成了魏蜀吴三国对峙局面
【难题1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魏、蜀、吴三个政权中,魏国人口数量最多,蜀国人口数量最少。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人口数量。曹魏在统一北方之后,黄河流域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人户数量远超南方的吴、蜀两国,这为西晋最终灭吴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
( A ) 2. 诸葛亮进入南中(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后,“命人教打
牛,以代刀耕”“诸夷慕侯之德,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
桑”。这反映了蜀国当时
A. 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B. 重视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C. 利用德治笼络西南各民族
D. 建立城邑控制西南地区
A
( D ) 3. (家国情怀)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
迫。十六国时期,连年战乱,北方经济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这一局面造成的最深远影响是
A. 密切各民族间的联系
B. 彻底结束中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C. 加速经济重心的南移
D. 促进了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D
( A ) 4. (跨地理)汉武帝时,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向北推进到湟水流
域、河西走廊北侧、贺兰山与阴山以及长城一线。而魏晋南北朝时,农
牧分界线内缩至渭河平原北部边沿和汾水中游一带。据此可知
A. 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B. 南方经济已超越北方
C. 游牧文明取代农耕文明
D. 战争不利于民族交融
A
【难题4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农牧分界线向北推进与汉武帝北击匈奴、沟通西域,推动疆域和农业文明向北扩张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族内迁,导致农牧分界线内缩。这反映出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A项正确。
( A ) 5. 晋室南迁,为了仰仗随司马氏南迁的中原士族,司马氏皇族
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氏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不断掌控
朝政,占据高位。这反映出当时
A. 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
B. 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 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
D. 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
A
( B ) 6. 三国时期,江南地区湖沼洼地多,容易引发洪涝灾害。东晋
南朝时期,当地居民通过技术改进,建立起良好的水利排灌系统。这一
变化主要得益于
A. 南方经济发达
B. 北方人口南迁
C. 游牧文化传播
D. 门阀士族推广
B
( B ) 7. 如表是关于淝水之战的记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交战双方 前秦 东晋
军队人数 到达前线约30万人 8万精兵
军队质量 临时征召军队,士兵缺乏训练;既有军队虽久历战争,但未及休整 募集英勇善战之兵;军队有足够的休整与训练时间
指挥控制 将领缺乏指挥大军阵的经验 主要将领谢玄等经常领数万人作战
A. 该表可用于研究淝水之战的背景
B. 该表可用于研究前秦战败的原因
C. 东晋军队在各方面都具有优势
D. 该表可用于研究淝水之战的影响
B
( C ) 8. 如图为某时期不同民族间的通婚统计数据。此图可用于研究
A. 商鞅变法的影响
B. 诸葛亮治蜀成果
C.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 D ) 9. 《齐民要术》中记载的一些饮食习惯和烹饪技艺来自胡人,
如涮羊肉等;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的舞蹈、音乐传入内地;北朝时,
有些宰相都出身于北方各族,孝文帝曾大量启用汉人做官。这反映出当
时民族交融
A. 规模巨大
B. 条件充足
C. 影响深远
D. 领域较广
D
【难题9解析】题干材料反映民族交融涉及饮食、艺术、政治等许多方面,反映出当时民族交融领域较广,D项正确。
( C ) 10. 有学者认为,汉末是中国古代书法美学的萌芽发端期,纸
的大量供应,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意境达到新的高度。支撑这一观
点最有力的证据是
A. 张仲景的实践
B. 祖冲之的成果
C. 王羲之的成就
D. 顾恺之的创作
C
( B ) 11. (美育)顾恺之博学多才,沉醉于艺术创作,淡于名利地位,
以“痴黠参半,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达到他艺术最高的成就。下列关
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存世的《女史箴图》是他的真迹原作
B. 他画作中的人物传神并富有个性
C. 山水画是他最为擅长的绘画类型
D. 他的处世哲学受到了法家的影响
B
( C )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佛教为主的宗教画盛行,并且石窟艺
术大放光彩,石窟群里,雕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这说明
A.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宗教国家
B. 佛教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C. 佛教文化影响深远
D. 佛教是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C(共30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程标准 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权更迭
官渡 之战 背景 东汉末期,天下分崩离析,军阀割据混战
交战 双方 (1)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主动权;招揽各种人才;收编黄巾军精锐,壮大了队伍;实行① ,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和军粮问题,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首领
(2)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地广人众,兵多粮足
概况 ② 年,双方在官渡进行决战,曹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评价 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为曹操日后统一③ 打下基础
屯田  
200  
北方  
赤壁 之战 背景 ④ 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交战 双方 曹军和孙刘联军
概况 曹军前期进攻失利后,撤到江北,与孙刘联军在赤壁隔江对峙。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实施诈降计策和火攻战术,使曹军大溃,曹操带着败兵北撤
评价 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⑤ 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208 
三国鼎立 
三国 鼎立 概况 (1)220年,⑥ 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221年,⑦ 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3)222年,孙权称吴王。⑧ 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
影响 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
曹丕 
刘备 
229 
三国的 发展 概况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万人船队到达⑨ ,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3)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⑩ 地区的开发
目的 统一全国
夷洲 
西南 
【易混易错】 1.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军阀,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2. 三国鼎立虽然仍是分裂局面,但不是历史的倒退。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来说,是历史的进步。
图1是 示意图。它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
役,为图2 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材料 实际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刘备
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这是他的主要功绩,而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
的主要功绩也是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也就是说诸葛亮是
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但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
值得怀疑的。
——摘自易中天《品三国》
材料是易中天教授对诸葛亮的评价与分析。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
识,分析一下你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示例】评价: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分析:赤壁之战前,
他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他治理蜀
国,大力发展经济,与吴国结盟,维持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示例】“江东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
蜀,而吴亦资西蜀,至是始有之。”由此可知,三国时期( D )
A. 中原农业生产恢复
B. 民族交融逐渐增强
C. 政权对峙局面形成
D. 三国存在经济交往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国时期,三国之间虽然对立,但物资交
流贸易并没有断绝,三国存在经济交往,D项正确;魏重视发展农业,使
中原农业生产恢复,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民族
交融逐渐增强的情况,排除B项;229年,吴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
成,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基础训练
知识点一:官渡之战
( B ) 1. 曹操在《蒿里行》中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
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来描绘当时的社会景象。为改变诗句中描述的这一
状况,曹操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是
A. 挟天子以令诸侯
B. 实行屯田
C. 招揽人才
D. 扩充军队
B
( A ) 2. 200年,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
焚烧袁军粮草,以少胜多。这场战争
A. 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B. 发展了孙吴海外贸易
C. 实现了全国完全统一
D. 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
A
知识点二:赤壁之战
( A ) 3. 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
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 统一天下
B. 消灭袁绍
C. 废汉称帝
D. 建立魏国
A
( A ) 4. “反间”治乱,“苦肉”诈降,计设“连环”,巧“借”东风,一把
大火化曹军战舰为灰烬。这次战役
A.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B. 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
C. 动摇了东汉统治的基础
D. 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A
知识点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 A ) 5. (时空观念)示意图简单明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历史空间
感。以下选项符合三国鼎立局面形势的示意图是
A
( B ) 6. 《三国志》记载:“黄龙二年春……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
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材料中“夷洲”指现今
A. 菲律宾
B. 台湾
C. 海南岛
D. 日本
B
( D ) 7. 蜀汉政权建立后,诸葛亮在以法治国的同时以民为本、重视
教化、安定民心、怀柔边境,推动了蜀汉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关系改
善。这说明蜀汉的治理
A. 发展了海外贸易
B. 实现了北方统一
C. 加强了沿海治理
D. 加速了西南开发
D
( D ) 8. “三个国家(魏、蜀、吴)都各自在追求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军事强大、文化昌盛的道路上不懈地努力。这种努力是汹涌的暗流,是
涌动的岩浆,终将冲垮暂时的平衡,形成新的统一局面。”材料反映了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民族政权并列存在
C. 战乱局势不复存在
D. 统一成为必然趋势
D
能力提升
( A ) 9. (2023山东临沂)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
中,“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脍炙人口。但这些故
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
B. 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C. 《三国演义》所记述的内容真实可靠
D. 记载这些故事的史书已经全部失传
A
【难题9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经过艺术加工,有了“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A项正确。
( D ) 10. 曹操在诗句中描写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状
况,而到了曹魏时期,社会出现“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情
景。这说明三国时期
A. 民族关系实现缓和
B. 江南地区获得开发
C. 诗词创作取得进步
D. 社会经济有所恢复
D
【难题10解析】材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状况。这一时期军阀割据混战,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社会经济凋敝。而“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反映了曹魏时期社会经济有所恢复,D项正确。
( A ) 11. (劳育)劳动创造幸福,如图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
A
A. 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智慧
B. 农业生产模式的日益完善
C. 农业精耕细作方式的演变
D. 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难题11解析】汉代耧车和魏国翻车都是农具,都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智慧,A项正确。
( D ) 12. 有学者指出:董卓的军队主要来自羌族,刘备、曹操部队
中有大量幽州乌桓胡骑……关中戎狄居半,而且随着北方游牧、半游牧
民族大举南下中原,在整个北方,汉族已经不数。据此可知
A. 民族交融促进文化认同
B. 民族地区文化占据主导
C. 汉族文化呈现游牧特征
D. 割据战争促进民族交融
D
【难题12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东汉末年许多汉族军阀的军队中有大量北方各族的士兵,说明东汉末年的割据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D项正确。
( C ) 13. (唯物史观)3世纪初,孙、刘割据的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
域的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而同一时期北方的
政权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政权。据
此可知
A.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 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地区
C. 经济发展影响着政局的变化
D. 全国各地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C
【难题13解析】材料描述的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这体现了经济发展影响着政局的变化,C项正确。(共37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程
标准 通过了解北朝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十六国 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为“① ” 淝水 之战 背景 十六国时期,氐人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一度统一了北方
概况 383年,前秦君主苻坚发动了旨在统一全国的战争。② 派兵在淝水前线迎战,最终大败秦军
影响 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
十六国
东晋  
北魏 孝文帝改革 背景 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③ 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原因 统一后的拓跋部仍保持鲜卑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措施 (1)迁都、移民:494年,孝文帝迁都④ ,把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2)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⑤ ,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影响 促进了⑥ ,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39 
洛阳 
汉语 
民族交融 
北朝 政权 更替 概


育 统
一 为了强国需要,⑦ 统治者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
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还竭力促成鲜卑人与汉人的交融,
国力渐渐强大。577年,北周灭掉北齐,北方重归统一,为隋
朝统一全国打下基础
北周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表现 (1)生产生活:内迁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⑧ 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2)政治统治: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大多采取与汉族士人合作的政策,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
(3)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后,⑨ 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北方民族的乐器、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4)民族心理:⑩ 日益加强,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
(5)民族关系: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
农业 
汉语 
民族认同感 
和缓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影响 (1)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2)为 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唐 
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比较
项目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不 同 点 背景 经济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各国实行变法,以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民族交融成为趋势
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巩固统治,改变落后状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侧重点 创新制度,发展经济,富国强兵 更新制度,移风易俗
影响 秦国的国力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中原与游牧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项目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相同点 都有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也遇到了守旧势力的阻拦;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都增强了国力,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启示 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适时采取改革措施;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1. 图1是 示意图。此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
战役,之后前秦很快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
淝水之战  
2. 图2是北魏孝文帝礼佛浮雕,摹绘自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画面中
所有的人都是峨冠博带,宽衣大袖,反映了 以后北魏的衣
冠制度。
孝文帝改革  
3. 图3是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采桑图》。图中右侧女子正在采
桑,有学者认为这个女子是氐人。魏晋以来,内迁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
学习农业技艺。该画印证了此时期北方 的史实。
民族交融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
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各族人民在与汉族交
融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尊重妇女的意识、夷
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根据材料,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两种方式。概括这一时
期民族交融的积极影响。
方式: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统治者的主动政策。积
极影响:各族人民给汉族带来了优秀思想文化。
【示例】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
孙,拓跋跬及继任的三位皇帝还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这说明
北魏统治者( A )
A. 主动进行文化认同
B. 积极改造中原文化
C. 追求自我意识觉醒
D. 竭力宣扬偶像崇拜
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是华夏始祖,北魏统
治者将自己视为黄帝的后裔并且重视对黄帝的祭祀,这样的做法即是主
动进行文化认同,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北魏统治者改造中原文化,排
除B项;自我意识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北魏统治者将黄
帝当作偶像崇拜,更多的是为了寻求文化认同,维护自己在北方的合法
统治,排除D项。
基础训练
知识点一:淝水之战
( C ) 1. (2023江苏常州)中国历史留给后人的典故非常多,下列典故与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C
A. 纸上谈兵
B. 朝秦暮楚
C. 草木皆兵
D. 三顾茅庐
( A ) 2. 由以下材料可知,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是
苻坚曰:“……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以吾之众,投鞭于
江,足断其流……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以吾击晋,校(较)其强弱
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
A. 苻坚骄傲轻敌
B. 前秦兵力分散
C. 民族矛盾尖锐
D. 前秦实力弱小
A
知识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 B ) 3. 西晋永嘉年间,“洛阳饥困,人相食,百官流亡十之八
九”,至北魏时,洛阳城街巷整齐,人口众多,“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
焉”。洛阳城出现以上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中原战乱致大量人口南迁
B. 北魏统一北方并恢复经济
C. 大运河保障洛阳物资供应
D. 晋商和徽商推动商品流通
B
( D ) 4. (2023山东济南)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
鉴》这段记载,反映的是
A. 汉文帝以德化民
B. 汉武帝独尊儒术
C. 光武帝释放奴婢
D. 孝文帝改用汉语
D
( C ) 5. (2023四川宜宾)《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举行祭
典依北土旧俗,由有司代祭;改革后,按华夏礼制,由皇帝亲祭。这一
变化
A. 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B. 推动了北魏统一南北
C. 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
D. 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
C
知识点三:北朝政权更替
( A ) 6. 六镇兵变后,北魏内乱迭起,争战不息,534年分裂为东
魏、西魏,550年北齐取代东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这体现了该时期
A. 政权更替频繁
B. 君主专制加强
C. 儒学地位动摇
D. 百姓安居乐业
A
知识点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 B ) 7. 下图所示文物是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这反映了魏晋以
来北方内迁民族
B
A. 生活习俗转变
B. 生产方式转变
C. 思想观念转变
D. 饮食爱好转变
( A ) 8. (2020广东)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
胡”。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
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 民族交融加强
B. 商业贸易繁荣
C. 政治清明稳定
D. 中外交流频繁
A
能力提升
( D ) 9. (2022广东)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
帝苻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前秦政权形成“英儒毕集”局面。苻
坚这一举措
A. 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
B. 体现“无为而治”
C. 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
D. 有利于民族交融
D
【难题9解析】材料“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反映了苻坚接受儒家思想的行为,缩小了与汉族的区别,有利于民族交融,D项正确。
( A ) 10. (史料实证)下表是北朝墓志节选,墓志号称“地下族谱”。该
墓志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出处 节选
《魏故宁陵公主墓志铭》 遥源远系,肇自轩皇(黄帝)
《魏故镇远将军秘书郎中崔(混)君墓志铭》 攸哉世禄,胤自炎皇,典岳伯夷,唯师以望
《大齐魏(懿)翊军墓志铭》 盖轩辕黄帝之苗裔
A
A. 政权并立下的民族认同 B. 北方各族汉化任务完成
C. 汉族文化受到大力推崇 D.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难题10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朝的墓志节选中都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以黄帝后裔自居、为荣,展现了北朝当时政权并立下的民族认同,A项正确。
( C ) 11.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此
所谓病,乃指文化病。若论文化病,北朝受病较南朝为浅,因此新生的
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其意在说
A. 南朝门阀士族制度是历史倒退
B. 北魏改革直接完成大一统
C. 北朝政治改革为隋唐盛世奠基
D. 南朝玄学不利于文化发展
C
【难题11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钱穆认为北朝的文化病较南朝为浅,新生的希望在北朝,这是因为北朝的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为接下来的隋唐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
( C ) 12. (跨音乐)“清乐”是源自汉代乐府的一种清雅音乐,魏晋以来
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
结合,北朝时的清乐经过改编后由“胡人”演唱,被后人称之为“华夏正
声”。清乐的发展说明了魏晋以来
A. 北方各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主流
B. 政权分立阻碍文化发展
C. 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D. 中原传统文化逐渐消亡
C
【难题12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源自汉代乐府的清乐与“羌胡之声”、江南音乐结合;经改编后由“胡人”演唱,被称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了魏晋以来的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C项正确。
13.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
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粮
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
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
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
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
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简述北魏都城地点发生的变化。(2分)
从平城迁到洛阳。(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迁都的原因及意义。
(6分)
原因: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先进;洛阳区位优越,是汉族政治文化的中心;平城地理环境恶化,区位不利于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摆脱保守势力,减少改革阻力。(任答2点即可,4分)
意义:便于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推动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加强了民族交融。(任答1点即可,2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迁都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2分)
注重汉化;涉及面广;自上而下。(任答1点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