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九上专题2 盐和化肥知识点一:盐的基本概念1、盐:由金属离子(或 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2、盐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均可溶; 盐酸盐中 AgCl 不溶;硫酸盐中 BaSO4 不溶;碳酸盐只有 Na2CO3、K2CO3 可溶。3、盐的通性(1)某些盐和酸的反应;Na2CO3 +2 HCI==== 2NaCI + H2O + CO2(2)某些盐和碱的反应;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工业上制取 NaOH )(3)盐和某些盐的反应;NaCI + AgNO3 ==== AgCl↓ + NaNO3 Na2SO4 + BaCI2 ==== BaSO4↓ + 2Na Cl Na2CO3 + CaCI2 ==== CaCO3 ↓ + 2NaCl4复分解反应及其能否发生的条件(1)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如: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2)发生的条件:反应后只要有沉淀、水或气体生成,复分解反应就能发生。知识点二:碳酸盐和碳酸氢盐①碳酸钠 Na2CO3 :俗称纯碱。晶体化学式为 Na2CO3·10H2O,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变成粉末。Na2CO3 虽然是盐,但水溶液却显碱性,因而俗称纯碱。与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氢氧化钙反应:Na2CO3+Ca(OH)2===2NaOH+CaCO3↓②反应: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水溶液碱性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转化:Na2CO3 + H2O + CO2 = 2NaHCO3 2NaHCO3=Na2CO3 + H2O + CO2②碳酸钙 CaCO3 :俗称大理石或石灰石。做建筑材料。与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知识点三:化肥1、 氮肥(N):NH4Cl 、(NH4)2SO4 等。能促使作物茎叶生长茂盛。2、 磷肥(P):Ca(H2PO4)2 等。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旱和抗寒能力,穗粒增多,子粒饱满。3、 钾肥(K):草木灰 K2CO3 等。能使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4、复合肥:含 N、P、K 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如 KNO3。重点题型精炼题型一、复分解反应1.二氧化氯是新一代自来水消毒剂,如图为制取二氧化氯的化学反应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X、Y个数之比为2:1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氯元素在物质Y中显-1价D.X、Y、Z、W均为化合物2.含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3.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氢氧化镁、硫酸铜溶液 B.盐酸溶液、氢氧化钡溶液C.碳酸钠溶液、氯化钾溶液 D.硫酸溶液、氯化钠溶液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2+Ca(OH)2=CaCO3↓+H2O B.NaCl+AgNO3=AgCl↓+NaNO3C.Mg+2HCl=MgCl2+H2↑ D.CO2+H2O=H2CO35.现有7种物质:Fe粉、CuO、KOH溶液、CuCl2溶液、稀H2SO4溶液、CO2(1)若两两混合,共能发生 个复分解反应。(2)若两两混合,其中会出现溶液中由蓝变浅绿的现象,它的化学方程式 。6.如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的实验现象。已知:A是一种含氯元素的盐,B是一种酸,C是一种碱。请回答:(1)D的化学式为 ;(2)A、B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 ;(3)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电导率和pH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某兴趣小组运用电导率和pH传感器探究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注: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单位以微西门子年厘米(μS/cm)表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溶液电导率较高的原因是溶液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的 离子(写离子符号)。(2)如图乙,C点电导率最低的原因是 ;(3)将恒压滴液漏斗中液体换成以下哪种溶液,测得电导率图像与图乙相似____;(可多选)A.HCl B.CuSO4 C.MgSO4 D.NaNO38.九年级的小蓉学习复分解反应后,做了如下表中的几个实验。以上实验中,③④出现了明显的现象,可以判断试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编号 ① ② ③ ④试剂 NaOH溶液 MgCl2溶液 Na2CO3溶液 Ba(NO3)2溶液加入稀硫酸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白色沉淀生成小蓉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逐滴加入稀硫酸,也出现了明显的现象,确定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可能是 。小蓉同学认为试管②中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同时存在Mg2+和Cl-。(2)【查阅资料】SO42-会对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设计方案】小蓉根据资料和自己的猜想提出了如下实验方案。小蓉的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请你加以改进。 (3)小蓉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则步骤二、三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Ⅰ、Ⅱ是 。(4)小蓉进行步骤三时,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没有立即观察到上述现象,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9.小科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和小组内的同学仅用以下药 品展开了探究活动。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NaCl溶液、酚酞溶液。小科用上述物质做了下列几组实验。组合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组合物质 H2SO4NaOH H2SO4NaCl H2SO4Na2CO3 H2SO4Ba(NO3)2 NaOHBa(NO3)2 Na2CO3Ba(NO3)2【记录和解释】组合①、②、⑤均无明显现象,其中组合 与另外两组的实质不同。为证明该不同之处,小科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实验结论】他们请教老师并讨论后知道,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 生产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交流与反思】根据你对物质溶解性的了解,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请写出一种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可溶性盐 (写化学式)。题型二、盐和化肥10.“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硝酸铵NH4NO3 B.磷酸二氢铵NH4H2P04C.尿素CO(NH2)2 D.碳酸氢钾KHCO311.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B.由pH可知NH4NO3是一种酸C.久施NH4NO3可能导致土壤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12.温州瓯柑享誉全国,为了预防瓯柑出现生长迟缓,叶色发黄的现象,果农常施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K2CO3 B.CO(NH2)2 C.Ca(H2PO4)2 D.KNO313.下列有关科学与生产、生活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农业上用施加熟石灰的方法来降低土壤的酸性B.电镀前用稀盐酸清洗钢铁表面的铁锈C.硝酸铵属于钾肥,它能促使植物合成叶绿素,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D.波尔多液中含硫酸铜故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波尔多液14.为鉴别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三种化肥,分别取三种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图实验:(1)图中A物质是 。(2)请写出加入盐酸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15.以下是小科在社会实践中参加的一些活动,请把内容补充完整。(1)家务劳动:用除锈剂(主要成分是稀盐酸)给铁制品除锈,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请描述该反应出现的实验现象: 。(2)疫情防控: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病毒的传播,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3)研学实践:走进农田,为了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粮食产量,可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A.NH4Cl B.KCl C.Ca(H2PO4)2 D.KNO316.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回答有关问题:①NaOH+NH4Cl =NaCl+NH3↑+H2O②2KOH+ (NH4)2SO4=K2SO4+2NH3↑+2H2O③Ca (OH)2+2NH4NO3=Ca (NO3)2+2NH3 ↑+2H2O(1)上述反应中NH4Cl、(NH4)2SO4、NH4NO3属于化肥中的 肥。(2)由上述反应可知,碱与铵盐反应的规律是都生成 和水。(3)熟石灰改良过的土壤不能使用铵盐作肥料的原因是 17.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N、P、K元素,某学习小组开展了配制“无土营养液”的项目化学习。(1)甲、乙两组配制的无土营养液主要成分如下,请根据下列量表给两组打分,得分较高的是 组。甲:KCl,K2CO3、CaCl2,乙:KNO3、Ca(NO3)2、KCl。序号 评价标准 分值1 营养液中含N、P、K元素,每一种可加1分 3分2 组内物质均能共存,不发生化学反应,发生一个扣1分 2分(2)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由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钾,可以加入 进行检验。(3)植物吸收的营养液中的无机盐主要由茎中的 (填结构)进行运输。18.某农场有一袋标签已破损的铵态氮肥,破损标签内容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袋氮肥的成分进行探究并验证其肥效,设计了如下实验活动。(1)活动一:探究氮肥的成分。【猜想与假设】猜想1:NH4NO3 猜想2:(NH4)2SO4猜想3:NH4HCO3 猜想4:NH4Cl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2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探究】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无气泡产生,则该氮肥的成分一定不是 (填化学式)。②为了确定该氮肥究竟是剩余两种中的哪一种,可选用一种 试剂进行确认。(2)活动二:验证氮肥的肥效。【实验操作】如图向盛有氮肥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NaOH浓溶液。【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该氮肥还有肥效。【施用指导】施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题型三、物质的俗名19.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及类别中,完全对应的是( )物质的名称 俗名 化学式 类别A 碳酸钠 纯碱、苏打 NaCO3 盐B 碳酸钙 石灰石 CaCO3 酸C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金属氧化物D 氢氧化钠 苛性钠、烧碱 NaOH 碱A.A B.B C.C D.D20.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及化学式中,完全对应的是( )选项 物质的名称 俗名 化学式A 碳酸钠 小苏打 Na2CO3B 氯化钠 食盐 NaClC 氢氧化钙 生石灰 CaOD 氢氧化钠 纯碱 NaOHA.A B.B C.C D.D21.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不是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硫酸铜,胆矾,CuSO4·5H2O B.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C.氯化钠,食盐,NaCl D.碳酸钠,纯碱,Na2CO322.下列有关于物质(主要成分)的俗称、名称、化学式正确的是( )A.纯碱、氯化钠、NaCl B.熟石灰、氧化钙、CaOC.铁锈、氢氧化铁、Fe(OH)3 D.火碱、氢氧化钠、NaOH23.下列每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三者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钠、烧碱、NaOH B.碳酸钠、小苏打、Na2CO3C.氯化钠、食盐、NaCl D.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24.下列有关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三者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钙 石灰石 Ca(OH)2 B.碳酸钠 火碱 Na2CO3C.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氯化钠 食盐 NaCl25.小金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的相关知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A B.B C.C D.D26.为了研究和识别物质,需根据它们的组成进行分类。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酸 碱 盐 氧化物A H2S Ca(OH)2 NH4NO3 CO2B H2SO4 Mg(OH)2 BaCl2 KClO3C HNO3 Cu2(OH)2CO3 ZnSO4 O2D HCl Na2CO3 AgNO3 Na2OA.A B.B C.C D.D题型四、离子检验27.小金对某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取样后进行检验,方法及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则该溶液是酸溶液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足量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SO42﹣D.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则该溶液是酸溶液28.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取样品,加入碳酸钠溶液B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将pH试纸进入待测液体C 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D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滴加稀盐酸,直到刚好无气泡产生A.A B.B C.C D.D29.兴趣小组完成了以下四组实验,结合现象最终能确定未知溶液中含有Cl-,不含有CO32-的是( )A.未知溶液 无现象 白色沉B.未知溶液 无现象 白色沉淀C.未知溶液 无现象 白色沉淀D.未知溶液 白色沉淀 沉淀全部消失30.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操作现象结论(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A 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BaCl2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稀硝酸 出现白色沉淀,加酸沉淀不消失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 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始终未浑浊 该石灰水一定变质C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红色褪去 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D 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试管内液面上升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A.A B.B C.C D.D31.鉴定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殊性质检验物质的方法。(1)①农民检验氮肥:将适量消石灰【Ca(OH)2】和硫酸铵放在手心里搓,通过闻气味来检验是不是氮肥,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样做的原理: 。②实验室检验铵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法检验铵盐(所用硫酸铵、氧氧化钠、试纸均未失效)。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纸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个原因即可)。(2)若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Na+、Cl-、CO32-、SO42-四种离子,老师要求同学们分别用三种试剂先后检验出三种阴离子(要求每加入一种试剂能够检验出一种离子),并且待测溶液只能取一次。第一步操作:取一试管,加入待测溶液适量,再向其中加入 ;此实验的最后一步操作是:静置,在上层清液中加适量 溶液,确定最后检出离子的存在。题型五、物质的鉴别32.下列试剂中,能把NaOH溶液、稀硫酸、B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NaNO3溶液 D.稀盐酸3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A.Na2SO4、CuSO4、NaCl B.NaOH、HCl、NaClC.FeCl2、NaNO3、Na2SO4 D.NaCl、Na2CO3、Na2SO434.为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设计如下实验:下面对试剂@、试剂②和试剂③的选择,合理的是( )A.①酚酞②稀盐酸③氯化钡 B.①酚酞②稀盐酸③稀盐酸C.①石蕊②氯化钡③稀盐酸 D.①石蕊②氯化钡③碳酸钠35.物质间存在相互转化关系。化学实验小组同学用Na2CO3、H2SO4、BaCl2和NaOH四种无色溶液进行实验。(1)小组同学经讨论后,一致认为这四种无色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的反应有 个,写出其中有气泡产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小组同学将四种无色溶液倒入同一大烧杯中,得到悬浊液,将其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向无色滤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则该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填微粒符号)。36.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和Na2SO4等杂质,某小组同学选用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除去的杂质是 ;(2)滤液②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3)实验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7.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OH、Na2CO3、K2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步骤Ⅰ: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步骤Ⅱ:取步骤Ⅰ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步骤Ⅲ:取步骤Ⅱ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步骤Ⅰ,可知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有 。(2)根据以上信息,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38.三瓶遗失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为鉴别这三瓶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①气体a的名称是 。②如果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三种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2)若遗失标签的是氢氧化钙、碳酸钠、盐酸三瓶溶液,鉴别时不需外加任何试剂,只需将其中的溶液①分别滴加到另外两种溶液②、③中,若实验现象是:一个有气泡,给个无明显现象,则①是 。39. 鉴别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1)根据溶液颜色即可确定CuSO4溶液.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鉴别出NaOH溶液的现象是 ;(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l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至此,五瓶溶液已全部鉴别出来;(3)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无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 .A.酚酞溶液 B.Mg C.CuO D.Ba(OH)2溶液 E.AgNO3溶液.答案1.A【解析】A.将模型图配平如下:则参加反应的X、Y个数之比为2:1,故A正确;B.在反应物中,物质Y只有氯元素组成,为单质,而不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C.物质为Y为氯气,即单质,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C错误;D.Y为单质,而不是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A。2.D【解析】所给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D。3.B【解析】A、 氢氧化镁是难溶性碱,与硫酸铜溶液不能发生反应 ,不符合题意;B、 盐酸为酸,氢氧化钡为碱,盐酸溶液、氢氧化钡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 ,符合题意;C、碳酸钠和氯化钾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无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碳酸钠溶液、氯化钾溶液不能发生反应 ,不符合题意;D、硫酸和氯化钠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无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硫酸溶液、氯化钠溶液不能发生反应 ,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解析】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C、镁和盐酸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为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5.(1)3(2)Fe+CuCl2=FeCl2+Cu【解析】(1)所给物质中,铁能与氯化铜、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钾能与氯化铜、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但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所以共发生3个复分解反应;(2)氯化铜溶液呈蓝色,铁与氯化铜反应会生成浅绿色氯化亚铁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Fe+CuCl2=FeCl2+Cu 。6.(1)BaSO4(2)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3)CuCl2+Ba(OH)2BaCl2+Cu(OH)2↓【解析】(1)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水;而稀硫酸和氯化铜不反应,则A为氯化铜,B为稀硫酸,C为氢氧化钡,那么D的化学式为BaSO4 。(2)A、B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3)A与C反应,即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CuCl2+Ba(OH)2BaCl2+Cu(OH)2↓ 。7.(1)Ba2+、OH-(2)混合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离子(或“OH-和H+,Ba2+和完全反应”、“硫酸和氢氧化钡完全反应”);(3)B;C【解析】(1) 实验开始时,溶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钡,电导率较高的原因是溶液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的 Ba2+、OH- 。(2) 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混合液中几乎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会出现C点电导率最低。(3)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不会使电导率降至为0,A错误;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电导率图像与图乙相似,B正确;硫酸镁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电导率图像与图乙相似,C正确;硝酸钠与氢氧化钡不反应,电导率不会下降至0,D错误。8.(1)酚酞试液(2)步骤一过量的 BaCl2溶液换成过量的 Ba(NO3)2溶液(3)产生白色沉淀(4)经过步骤一后溶液中有硝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解析】(1)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可借助酚酞试液的颜色变化证明二者反应;(2) 步骤一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引入氯离子,影响原氯离子的验证,应换成过量的 Ba(NO3)2溶液;(3)小蓉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即溶液中存在氯化镁,则步骤二中加入硝酸银会有氯化银白色沉淀产生,步骤三中加入氢氧化钠会有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产生;(4)经过步骤一后溶液中有硝酸,加入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会先和硝酸发生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所以开始没有沉淀生成。9.①;水或气体或沉淀;NaNO3 KNO3【解析】(1)氢氧化钠和硫酸会发生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硫酸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钡不会反应,所以组合①、②、⑤均无明显现象,其中组合①与另外两组的实质不同。为证明该不同之处,玲玲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或水,所以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水或气体产生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3)所有的钠盐、硝酸盐都溶于水,所以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可溶性盐是 NaNO3 KNO3 .10.B【解析】A、 硝酸铵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B、 磷酸二氢铵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C、尿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D、碳酸氢钾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故选B。11.B【解析】A、 NH4NO3能与熟石灰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所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不符合题意;B、 NH4NO3是一种盐,符合题意;C、 硝酸铵溶液呈酸性,久施NH4NO3可能导致土壤酸化,不符合题意;D、硝酸铵属于盐,溶液呈酸性,所以盐溶液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2.D【解析】A、 K2CO3只含植物所需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B、 CO(NH2)2 只含植物所需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C、 Ca(H2PO4)2 只含植物所需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D、 KNO3 含植物所需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故选D。13.C【解析】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俗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B、钢铁表面的铁锈为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电镀前用稀盐酸清洗钢铁表面的铁锈 ,不符合题意;C、硝酸铵属于氮肥,不含钾元素,不能作钾肥,符合题意;D、 波尔多液中含硫酸铜,因硫酸铜与铁能发生反应,故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波尔多液 ,不符合题意;故选C。14.(1)尿素(2)NH4HCO3+HCl=NH4Cl+H2O+CO2【解析】(1)加入碱同时研磨,无氨味的为尿素,故A为尿素(2);有氨味的为氯化铵、碳酸氢铵,加入稀盐酸,B有气体生成为碳酸氢铵;无现象的C为氯化铵。盐酸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氯化铵、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为:NH4HCO3+HCl=NH4Cl+H2O+CO2;15.(1)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2)过滤(3)D【解析】(1)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现象为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2) 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病毒的传播,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3) NH4Cl 只含植物所需氮元素,为氮肥,A错误; KCl 中只含植物所需钾元素,为钾肥,B错误; Ca(H2PO4)2 只含植物所需磷元素,为磷肥,C错误;含有植物所需钾元素和氮元素,为复合肥,D正确。16.(1)氮(2)氨气或NH3(3)土壤可能呈碱性,碱性物质能与铵盐发生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解析】(1) NH4Cl、(NH4)2SO4、NH4NO3都含有植物所需氮元素,属于氮肥。(2) 碱与铵盐反应的规律是都生成氨气和水。(3) 熟石灰改良过的土壤可能呈碱性,碱性物质能与铵盐发生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所以不能使用铵盐作肥料。17.(1)乙(2)稀盐酸(3)导管【解析】(1)甲组中有K元素,得分1分,但是 K2CO3、CaCl2 会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所以扣1分,得1分,总分是1分;乙组中有K和N两种元素,所以得2分,并且这三种物质能共存,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的2分,所以总分4分;(2) 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由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钾,可以加入稀盐酸进行检验。因为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和碳酸钾中的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3)植物吸收的营养液中的无机盐主要由茎中的导管进行运输。18.(1)硫酸铵化学式中有两个铵根离子,而标签中只有一个;NH4HCO3;硝酸银溶液(AgNO3溶液)(2)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球鼓起【解析】(1)硫酸铵中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个数比为2:1,由所给化学式可知,该氮肥铵根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为1:1,即硫酸铵化学式中有两个铵根离子,而标签中只有一个 ,所以一定不是硫酸铵,即猜想2不合理。① NH4HCO3 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无气泡产生,说明氮肥中一定不是NH4HCO3 。 ②为了确定该氮肥是硝酸铵还是氯化铵,可采用氯化铵与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选用硝酸银溶液来验证。(2)铵盐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产生氨气,氨气能使温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向盛有氮肥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NaOH浓溶液,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球鼓起,则证明该氮肥还有肥效。19.D【解析】A.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故A错误;B.碳酸钙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为盐,故B错误;C.氢氧化钙的俗名为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是碱,故C错误;D.氢氧化钠的俗名为苛性钠和烧碱,化学式为NaOH,是碱,故D正确。故选D。20.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及化学式中,完全对应的是( )选项 物质的名称 俗名 化学式A 碳酸钠 小苏打 Na2CO3B 氯化钠 食盐 NaClC 氢氧化钙 生石灰 CaOD 氢氧化钠 纯碱 NaOH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碳酸钠俗名为纯碱或苏打,小苏打是碳酸氢钠俗称,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俗称为食盐,化学式为NaCl ,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或熟石灰,生石灰是氧化钙俗称,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纯碱为碳酸钠俗称,不符合题意;故选B。21.A【解析】A、胆矾是硫酸铜晶体的俗称,不符合题意;B、 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化学式为Ca(OH)2 ,不符合题意;C、 氯化钠俗称食盐,化学式为NaCl ,不符合题意;D、 碳酸钠俗称纯碱,化学式为Na2CO3 ,不符合题意;故选A。22.D【解析】A、纯碱为碳酸钠俗称,不符合题意;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俗称,不符合题意;C、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不符合题意;D、火碱为氢氧化钠俗称,化学式为NaOH ,符合题意;故选D。23.B【解析】A、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或苛性钠,化学式为NaOH ,不符合题意;B、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小苏打为碳酸氢钠俗称 ,符合题意;C、 氯化钠俗称食盐,化学式为NaCl ,不符合题意;D、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化学式为Ca(OH)2 ,不符合题意;故选B。24.D【解析】A.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故A错误;B.碳酸钠俗称纯碱,故B错误;C.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故C错误;D.氯化钠,俗称食盐,化学式为NaCl,故D正确。故选D。25.A【解析】 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烧碱为氢氧化钠,符合题意;B、碳酸钠为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氢氧化钙、盐酸等反应,属于碳酸钠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可用于玻璃、洗涤剂等生产,不符合题意;故选A。26.A【解析】A.H2S为酸, Ca(OH)2 为碱, NH4NO3 为盐, CO2 为氧化物,故A正确;B. KClO3 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故B错误;C. Cu2(OH)2CO3 为盐,而不是碱;O2是单质,而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D. Na2CO3 为盐,而不是碱,故D错误。故选A。27.C【解析】A.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则该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溶液,故A错误;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足量盐酸,沉淀不消失,可能含有有SO42﹣ 或Ag-离子,故B错误;C. 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肯定没有Ag-;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SO42﹣,故C正确;D.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则该溶液是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因为硫酸铵溶液也呈酸性,故D错误。故选C。28.A【解析】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不反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A正确;B.测溶液的pH值时,首先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在pH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照,故B错误;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论二者是否完全反应,溶液中始终存在氯离子,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因此无法确定是否完全反应,故C错误;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D错误。 故选A。29.B【解析】A.如果溶液中存在氯离子或碳酸根离子,那么加入硝酸银后,应该有氯化银或碳酸银白色沉淀生成,而实验中无现象,故A不合题意;B.碳酸根离子与硝酸钡反应,可生成碳酸钡沉淀,而实验中无现象,则说明没有碳酸根离子。再加入硝酸银后,有白色沉淀氯化银生成,因此肯定存在氯离子,故B符合题意;C.碳酸盐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而实验中无现象,则肯定没有碳酸根离子。再加入硝酸银后,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不能说明原来含有氯离子,因为加入了稀盐酸,故C不合题意;D.加入稀盐酸后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应该存在银离子,而没有碳酸根离子,而无法印证是否存在氯离子,故D不合题意。故选B。30.C【解析】A、若溶液中有银离子,则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也不溶于酸,所以该现象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SO42- ,故选项错误。B、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始终未浑浊不能说明该石灰水一定变质,也可能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造成的,故选项错误。C、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被消耗,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31.(1)(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没有加热或反应物浓度过低(合理即可)(2)过量稀HNO3;AgNO3溶液【解析】(1) 将适量消石灰【Ca(OH)2】和硫酸铵放在手心里搓,通过闻气味来检验是不是氮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2)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纸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没有加热或反应物浓度过低 ;(3)、若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Na+、Cl-、CO32-、SO42-四种离子,老师要求同学们分别用三种试剂先后检验出三种阴离子(要求每加入一种试剂能够检验出一种离子),并且待测溶液只能取一次。第一步操作:取一试管,加入待测溶液适量,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此实验的最后一步操作是:静置,在上层清液中加适量硝酸银溶液,确定最后检出氯离子的存在。32.B【解析】A.KCl溶液三种溶液均不反应,无明显现象,错误;B. K2CO3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与稀硫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与BaCl2溶液反应有沉淀生成,正确;C.NaNO3溶液与三种物质都不发生反应,错误;D.稀盐酸与稀硫酸和BaCl2溶液不发生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错误。故选B33.D【解析】A.CuSO4溶液呈蓝色,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再向剩余的两种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无明显变化的是NaCl,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故A不合题意;B.将紫色的石蕊试液加入,变蓝的是NaOH,变红的是HCl,不变色的是NaCl,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故B不合题意;C.FeCl2溶液呈浅绿色,首先鉴别出浅绿色的FeCl2溶液;再向剩余的两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无明显变化的是硝酸钠,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故C不合题意;D.这三种物质的阳离子相同,反应只能是通过阴离子的反应进行鉴别,但采用滴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等方法均会出现相同的现象,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故D符合题意。故选D。34.A【解析】A.滴入酚酞试液后,呈现红色的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颜色没有变化的是氯化钠和硫酸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但是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泡;氯化钡和氯化钠不反应,但是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A正确;B.根据A中分析可知,如果③是稀盐酸,那么氯化钠、硫酸钠和它都不反应,无法区分,故B错误;C.滴入酚酞试液后,呈现蓝色的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颜色没有变化的是氯化钠和硫酸钠。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但是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稀盐酸与氯化钠和硫酸钠都不反应,无法区分二者,故C错误;D.碳酸钠与氯化钠和硫酸钠都不反应,因此无法区分二者,故D错误。故选A。35.(1)4;Na2CO3+H2SO4=Na2SO4+H2O+CO2↑(2)H+、Na+、Cl﹣【解析】(1)四种无色溶液中,碳酸钠能与硫酸、氯化钡反应,硫酸与氯化钡和氢氧化钠反应,共能发生四个反应,其中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 小组同学将四种无色溶液倒入同一大烧杯中,得到悬浊液,将其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向无色滤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反应后溶液中有氢离子,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不能与氢离子共存,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则该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H+、Na+、Cl﹣,可能有钡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一种。36.(1)MgCl2、Na2SO4(2)OH-、 (3)NaOH+HCl=NaCl+H2O【解析】(1) 由于氢氧化钡能与氯化镁、硫酸钠反应, 所以实验l中加入试剂A是氢氧化钡溶液, 除去的杂质是 MgCl2、Na2SO4 .(2) 实验II中加入的试剂B是Na2CO3 溶液, 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滤液②中除钠离子和氯离子外, 还含有的离子是过量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和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离子符号为: OH-、(3) 实验III中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37.(1)BaCl2(2)样品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NaOH、BaCl2 ; Na2CO3、K2SO4至少含有一种(3)取步骤Ⅰ固体加入过量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解析】(1) 步骤Ⅰ: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说明固体中有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碳酸钠和硫酸钾都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沉淀,说明一定有 BaCl2 ;(2)步骤Ⅱ:取步骤Ⅰ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此时溶液中无碳酸钠,则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步骤Ⅲ:取步骤Ⅱ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步骤Ⅱ所得溶液中无硫酸钾剩余,由此可知样品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碳酸钠和硫酸钾至少含有一种;(3) 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 还需检验沉淀是否溶于硝酸,所以取步骤Ⅰ固体加入过量硝酸,若固体全部溶解,则说明样品中一定含碳酸钠,不含硫酸钾,若固体部分溶解,则说明碳酸钠和硫酸钾都含有,若固体不溶解,则说明不含碳酸钠,含硫酸钾;38.(1)二氧化碳;碳酸盐(2)盐酸【解析】(1)①根据题意可知,气体a是二氧化碳,A中盛有的是氢氧化钠溶液,B中盛有的是氢氧化钙溶液。②盐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溶液能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产生沉淀,故可以选用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不反应没有现象。(2)题目中给出的物质,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碳酸氢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因此①是盐酸。39. (1)产生蓝色沉淀(2)H2SO4+BaCl2═BaSO4↓+2HCl(3)BC【解析】(1)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故填:产生蓝色沉淀;(2)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产生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故填:H2SO4+BaCl2═BaSO4↓+2HCl;(3)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说明不含有铜离子,即氢氧化铜全部被过滤出去,即滤液中不含有盐酸;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有钡离子.溶液中不含有盐酸,故不能与镁或是氧化铜反应,没有现象,可能含有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不含有钡离子,与氢氧化钡反应没有现象,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故填:B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