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6.2 金属的性质和应用课件(4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6.2 金属的性质和应用课件(44张PPT)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化学 沪教版(全国)(2024)
九年级上册
第6章 金属资源综合利用
第2节 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1.能结合生活经验列举金属具备的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2.能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
3.能认识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形成合金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
体会金属材料在日常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金属物理性质的共性
2.金属物理性质的特性
4.决定和影响金属用途的因素
3.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金属的性质 金属的用途
典例1 国产“手撕钢”在世界领先的基础上再次突破,将厚度降到了
0.015毫米!“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国产“手撕
钢”的称赞。“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主要利用了金属的( )
D
A.硬度大 B.导热性 C.导电性 D.延展性
[解析] “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是说钢柔韧性好,主要利用了金属
的延展性。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实验探究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镁条在空气中点燃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 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 固体,伴有白烟
铝片(或铝丝)在 空气中加热 铝片受热后熔化但不滴 落,表面变暗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铁片(铁丝)在氧 气中点燃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 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铜片(或铜丝)在 空气中加热 表面由紫红色变为黑色
(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很多金属都能与氧气化合生成金属氧化物,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
度不同。
①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在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
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
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铜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
但在加热时能与氧气反应:

③金、铂等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典例2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B.铝制品不用涂任何保护层来防腐,因为铝不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铜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
[解析] 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A正确;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
气反应,在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
氧化,因此铝制品不用涂任何保护层来防腐,B错误;镁在氧气中
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错误;铜在常温下几乎
不与氧气反应,D错误。
2.金属与酸的反应
(1)实验内容
(2)实验记录
金属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锌 反应较剧烈,产生大量 气泡
铁 反应缓慢,有气泡产 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 为浅绿色
铜 无明显现象
(3)实验结论
锌和铁都能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化合物;
铜不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
典例3 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对发生变化的预测不
正确的是( )
B
A.铁钉表面将产生气泡 B.铁钉表面将很快出现铁锈
C.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 D.铁钉质量将逐渐减少
[解析]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钉表面会产生气
泡,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随着反应进行,铁钉质量
减小,但不能生成铁锈。
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我国是湿法冶金的先驱。早在西汉时期,古籍《淮南万毕术》中就
有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典例4 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写到“曾青
得铁则化为铜”,这里的“曾青”就是铜的化合物(如硫酸铜)溶液。
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
由0变成
我国宋代科技古籍《梦溪笔谈》中有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
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
之亦化为铜。”上述反应是怎么实现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置换反应的概念与特征
特别提醒
由于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
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的化
合价不为0,因此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2.常见的置换反应
(1)金属与酸的反应。如 。
(2)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如

3.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比较
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表达式
特点 多变一 一变多 单换单
联系 都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典例5 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B
A.
B.
C.
D.
[解析] 在反应 中,反应物是两种化合
物,所以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1.药品:锌粒、稀硫酸(或稀盐酸)。
2.反应原理
(或 )
3.实验装置
4.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发生装置内加入锌粒和稀硫酸(或稀盐酸)。
(3)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氢气。
典例6 下列关于氢气制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可以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
B.不需要使用酒精灯加热
C.收集氢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D.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析] .
1.金属材料的种类
2.合金
纯金属很难满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特殊要求,因此人们在生产实践
中制造出了许多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金属”——合金。
(1)合金的概述
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是金属元素,也可以是非金属元素)
可以改变金属的性能,形成合金。如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青铜是
由铜、锡等元素形成的合金。
对合金的理解
1.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元素,同时也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有
些物质虽然含有金属元素,但不具有金属的性质,不属于合金,如
、 等。
2.合金具有金属的共性,如金属光泽,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等。
3.形成合金的过程是物理变化,合金中各成分保持各自原有的化学
性质。
(2)合金的性能
调整合金的组成比例和改变合金的形成条件,可以制成各种性能不
同的合金。
生铁与钢
生铁 钢
冶炼 铁矿石 生铁(含有一定量 碳、硫、磷和硅等元 素) 生铁 钢
(生铁中部分碳、硅、硫和磷
经反应后形成炉渣或气体而被
除去)
含碳量
生铁 钢
性能 坚硬,韧性差 较硬,有韧性、良好的延展性
和弹性,机械性能好
机械加工 一般用于铸造 可以锻、轧和铸造
用途 用于制造炒菜用的铁 锅、暖气片等 广泛用于制造机械、交通工具
和武器等
典例7 《吕氏春秋》记载:“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
合两柔则为刚(即坚硬)。”这句话说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
B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低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强
D.合金的耐磨性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好
3.一些常见合金的特性和用途
名称 主要组成元素 特性 用途
黄铜 铜、锌 坚硬、耐腐蚀 制造机器零件、电
器零件等
青铜 铜、锡 耐腐蚀、易铸 造成型 制造形状复杂的铸
件、精致的工艺
品、塑像等
名称 主要组成元素 特性 用途
硬铝 铝、铜、镁、锰 质轻而坚硬 制造飞机、汽车,作
建筑材料等
焊锡 锡、铅 熔点低、能粘 接金属 焊接电子元件、金属
片等
名称 主要组成元素 特性 用途
不锈钢 (含铬10.5% 以上的铁合金) 铁、铬、镍 耐腐蚀 制造医疗器械、化工
设备、日用品等
碳素钢 铁、碳 坚硬 作建筑材料,制造机
器零件、铁轨、船
舶、桥梁等
名称 主要组成元素 特性 用途
武德合金 铋、铅、 锡、镉 熔点低 制造电路保险丝、自动灭火和防爆安全装置等
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钢铁工业飞速发展。
时间 我国钢铁工业的状况或成就
1949年 钢年产量仅15.8万吨,位居世界第26位
1996年 钢年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跃居世界第一
1997年 年 连续保持世界第一
2022年 粗钢产量达10.2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一半多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