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把公交车开到天堂?——“维护正义 遵守规则”初中主题班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是谁把公交车开到天堂?——“维护正义 遵守规则”初中主题班会

资源简介

是谁把公交车开到天堂?——“维护正义 遵守规则”主题班会
写在前面的话:
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发生之后,举国震惊。周一,我们学校也组织各班上 “维护正义 遵守规则”主题班会,也可以说是一次时事评论课。这节课上得非常嗨,孩子们思维的链条就像通了电一样,智慧的火花在迸溅,课堂上精彩连连。刚好南阳电视台记者来校采访,被吸引走进了我们的教室,记者随机采访班级同学,同学们的发言非常出彩,金句不断,我们情不自禁拍红了双手!
班会目标:
1、 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
2、 培养具有身心和谐、民族灵魂和开阔视野的现代人。
3、 班会过程:
师:近日,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女乘客刘某,本该在上一站下车,但由于道路维修,公交车不再经过此处,司机提醒在另一个站点下车时,她在玩手机没有下。当她发现自己坐过站时,立即要求停车。因车没有到站,公交司机不停。刘某就此开始纠缠辱骂殴打司机。司机与刘某互殴,方向盘不稳,撞击到迎面驶来的红色小轿车,并冲破护栏掉入50米下的长江。
公交坠江,后果严重。我这里仿造徐静蕾电影作品《开往春天的地铁》的名称,我把这趟车取名为“开往天堂的公交车”,我们讨论一下:
是谁,把这趟车开进了天堂?
学生讨论,明确责任
观点总结:
1、 肇事女乘客规则意识的淡薄和戾气把车开向天堂
是乘客刘某的戾气和规则意识的淡薄把车开向天堂,乘车坐过站点,不是司机的错,司机已经尽到了提醒的义务,作为一个成年人,她理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司机不停车,也不是司机的错,司机是遵守规则的。
她死之前,还拿一车无辜的人垫背。所以,我们说她死有余辜。在这次公交车坠江事件中,刘某用生命的代价为她的无视规则买单,即使她没死,也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也将在愧疚中度过余生。
链接相关案例:
合肥站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关闭,不听劝阻,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罗某的行为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77条规定,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
链接相关案例:
案例一: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东北虎园内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故,女游客赵某中途下车,被老虎拖走,其母周某下车去追遭老虎撕咬。该事件造成周某死亡,赵某受伤。
案例二:高铁霸座男孙某,霸占了别人的座位,还一副无赖嘴脸,趾高气昂地对原乘客说:“谁规定坐高铁一定要对号入座?”
大屏幕:
是不守规矩戾气爆棚的垃圾人,将无辜的人们拉入地狱。她错过了一站,却使一车人错过了后半生。
2、 是公交车司机的情绪失控把车开向天堂
女乘客无理取闹,出手殴打,司机应该怎么做?
观点总结:把车停下来报警。作为一个受过安全教育、掌握一车人性命的公交司机,边开车边和乘客对骂互殴,是职业精神极其匮乏的荒唐之举。
链接相关案例:
案例一:这是苗老师亲历的一件事。2009年,苗老师坐路公交车上班,中途司机为了躲避一个从小道飞逝而来的“鬼探头”,一个急刹车,致使后排的一个女乘客摔倒在地,女乘客爬起来之后,情绪失控,一直辱骂殴打司机,但司机始终在说“对不起”,并愿意承担责任。
案例二:吴斌。男,浙江温州人,杭州长运司机。2012年5月中午,吴斌在驾驶大客车行驶于高速公路,迎面飞来的利器砸碎前窗玻璃,刺入吴斌腹部,导致肝脏破裂,吴斌仍强忍疼痛,将车停稳,并提醒车内24名乘客安全疏散,报警。随后,吴斌被送往医院抢救。次日凌晨,因伤势过重牺牲,年仅47岁。
师:对比这两位司机,大家觉得重庆22路公交车司机还缺少点什么?
发言总结:安全至上的职业精神。
还有失职的,我们已经司空见惯,我曾坐20路公交车,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发微信,持续了一路。请如何看待?
大屏幕:
每个公共交通的方向盘上,都不是拴着你自己。作为职场人,我们要有职业精神。
3、是一车人的漠然加快了公交车驶向天堂
大屏幕:
在某地一男子玩手机坐过站,要求司机停车,司机不停,男子殴打司机,并夺其方向盘,这时一乘客飞来一脚,阻止了男子。
大屏幕:
武汉地铁上有个老头辱骂殴打女生,周围乘客劝架他还不知收敛,直接被众人拉下去一顿收拾,警察来了后把他拘留五日。这个女生也一定明白,世界还是善良的。
师:对比这两个案例,你觉得这个公交车上的乘客缺少了什么?
缺少了“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侠义风范,他们做了鲁迅口诛笔伐的“麻木看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然而看客的代价竟是生命!
大屏幕:
当他们来抓共产党人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
当他们来抓犹太人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当他们来抓天主教徒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
后来,当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帮我说话了。
——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
学生起立,诵读三遍。
深度挖掘,珍爱生命
师:江面和大桥的距离高达50米,公交下坠的过程中,车内所有人摔落到车身前部。与江面接触的一瞬间,由于车身自重和重力加速度,瞬间爆裂,车内碎玻璃和尖锐物体乱飞,乘客所受的伤害,可想而知。最后,公交车沉入73米深的江底。在这种巨大的压强下,人的肺部会挤压爆炸。也就是说,从撞上护栏的那一刻起,生还可能性已经为零。
师:公交车坠江后的救援为三峡库区蓄水以来难度最大的。水深73米左右,相当于24层楼高度,相当于压力超过了标准大气压的7.3倍,需要氧潜水技术,稍有不慎潜水员将有生命危险。救援队调动了18名具有深潜能力的潜水员,同时保证医疗、机电、应急等潜水保障组。水下环境复杂,有乱石、钢结构、乱流等危险因素。潜水员水下可见范围只有1到2平米,每次作业时间在35分钟左右,随时进行水下减压。经过了86个小时之后终于打捞出。
师:15名遇难者的背后,是15从此支离破碎的家庭?是多少颗因此伤痕累累的心?是多少张因此泪流满面的面庞?是多少个因此思念难熬的夜晚?
大屏幕:
遇难者一:事故发生后,收到搜救命令的副队长周小波前往现场,而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也在这辆失事的公交车上。当得知自已父亲也在车上时,他放声痛哭,他接受不了这个失事理由。他说:“我救了那么多人,却终究救不回你。”
大屏幕:
遇难者二:魏女士的丈夫,直到现在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事发当天,他美丽的妻子、两个可爱的孩子和慈爱的母亲,4人趁着周末出去游玩,没想到却成了永别。他的家没了,只留下他孑然一人,孤零零地在这世上承受着丧亲之痛。
当历时68个小时,公交车被打捞起来,现场所有官兵脱帽、肃立、致哀,现场所有通行船只,鸣笛致哀,同学们,生命珍贵,生命易碎,请全体起立,向死者致哀。
大屏幕:
在座的同学谨记:人生很短,少有圆满。生命无常,没有什么来日方长,珍惜身边的亲人,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生命很贵,请别浪费。
警钟长鸣,总结教训
其实有很多节点、很多方法可以阻止把悲剧发生。同学们有什么良策吗?
发言总结:
1、增设隔离栏
在很多城市,为了保证出租车司机安全,车上都装了铁栅栏。在国外,给公交车设置驾驶室,早就成了明文规定。
2、增设协管员
北京现在的公交车上,无论是无人售票还是有人售票,都已经增设了一名协管员。协管员只要负责日常车内的秩序就好。相当于一个双重保险。当遇到更变态的垃圾人,连铁栅栏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协管员就可以挺身而出。
3、保证见义勇为者无责
如果这次的公交车上,坐着的就几乎都是老弱妇幼,她们即使有“勇为”之胆,也不一定有“勇为”之力。更何况,见义勇为这件事情,在当下的代价依旧太大。所以,大多数人会选择旁观,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确保见义勇为者无责。没有法律保护的见义勇为就是裸奔,敢做的永远是极少数人,不会成为一个全民行为。
4、对罪犯加强法律震慑
美国,公交车警示牌写得清清楚楚:扰乱公交运行秩序,最高可判16年监禁,罚款75万美元。
新加坡,在公交车上寻衅滋事,轻则罚钱,重则坐牢。在这种严厉律法的执行下,新加坡很快成为了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而中国,违法成本太低,比如拦高铁的女子只罚了2000元钱!如果危害公共安全都能重罚,甚至纳入信用体系,我相信他们在肆意妄为前,都得掂量一下。
大屏幕:
司机有隔离
围观者有行动
闹事者有惩罚
见义勇为者有保护。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反映出了大家对规则意识的强烈吁求。真正有效力的法律法规,既依靠强制力,对规则我们要满怀敬畏。
回归生活,反思自我
可能看完这场灾难后,我们都心有余悸地想:还好我没有在这辆车上!但是,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就像一辆行驶着的公交车。车上,也有像女乘客一样的垃圾人,也有像司机一样受到刺激而丧失职业精神的人,也有像其他乘客一样的看客……你又是其中的谁呢?我们的致远班,也像一辆行驶着的公交车。如果说老班就是司机的话,你是谁?你是一个文明的乘客?还是一个不守规则的乘客?请讲不遵守规或戾气爆棚者的具体的案例,讨论评价。
制定契约,规范行为
师: 苗老师带可儿到淘气猫,一个外地青年在铁索桥上晃荡,两个中年妇女带着两个小女孩也在铁索上,小女孩吓得失声尖叫,两位中年妇女要求青年立马停下来,青年不听。后来两位中年妇女在丈夫的支持下,掌掴外地青年长达数十分钟之久,外地青年连连求饶,两位中年妇女余怒不息,围观的人们怎么也劝不开,苗老师就在现场,苗老师怎么做的,你们猜?
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不遵守规则的事情?
学生纷纷发言,略。
师:我们是不是应该让规则看管世界自己,看管自己?来,让我们一起遵守契约,约束自己,养成习惯。
总结发言:
1.要有规则意识。遵守规则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所有的道德都是从讲规则开始的。规则看似是约束,但它为秩序而存在。请守班规!守家规!受社会规则!
2.要学会控制情绪。情绪稳定是最大的教养,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是一个移动着的定时炸弹!情绪激动时不要行动!请深呼吸三次!
3.要有正义感,不做看客。作为中学生,不提倡见义“勇”为,要“量力”而为,见义“智”为!
4、要有危机意识,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学生诵读,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