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1 机械运动 第1课时 (课件 26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1 机械运动 第1课时 (课件 26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4.1 机械运动(1)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机械运动;
2、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理解物体运动状态与参照物选择有关。
一、知识点梳理:
1、机械运动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的概念: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 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
3、参照物的选择:可以选取 作为参照物,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而定。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 物体为参照物。
4、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 之间是否有空间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 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 的;
(2)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其也 往往不同。如:行驶的火车上,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 的,如果以地面(或房屋、树木)为参照物,乘客是 的;
(3)在舱外工作的宇航员,以飞船为参照物,字航员是 的,以宇航员为参照物飞船是 的;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和宇航员是 的,以飞船和宇航员为参照物,地球是 的。
(4)人们如果在运动的物体中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一般习惯选择 作参照物,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 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在下面几种情况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行驶中的火车 B. 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通讯卫星 C. 地球的公转 D. 水的蒸发
例题2、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所乘轮船的船舱 B.迎面驶来的船 C. 流淌着的河水 D. 河岸边的树
例题3、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
A. 一定上升 B. 一定下降 C. 一定静止 D. 无法判断
例题4、车站上并排着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若以大地为参照物,则上述的现象表明(  )
A. 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
B. 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末动
C. 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
D. 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
例题5、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左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左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冲 C.竖直向上爬升 D.竖直向下俯冲
三、随堂练习:
1、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词语描述的物体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夸父逐日 B. 县花一现 C. 枯叶飘落 D. 波涛汹涌
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船和山 B. 山和船 C. 地面和山 D. 河岸和流水
3、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他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路边树木 B. 公路路面 C. 远处商店 D.小明自己
4、如图是模拟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拍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孙悟空”模型和“蓝天白云”背景板组成。为了让孙悟空从背景板的甲处移到乙处,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背景板相对于地面静止,移动孙悟空:第二种方式是孙悟空相对于地面静止,移动背景板。如果采用第二种方式,背景板按下列方向移动可以实现的是( )
5、小陈坐在甲图中的白色A车中,用相机拍摄旁边与其速度相同的黑色B车,拍出了有运动感的照片(见乙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相机处于静止状态
B. 相机与被拍摄车辆保持相对静止
C. 以被拍摄车辆为参照物,公路旁的树木处于静止状态
D. 以上说法均正确
6、如图,在小车上放一个玩具人,用手缓慢拉动小车 ,车上的小人随车一起向前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人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 B. 小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 小车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D. 车上的玩具小人相对于车是运动的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南北朝傅翕的绝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其中“步行骑水牛”一句,人骑在牛背上,以牛为参照物,人是 的;“桥流水不流”一句,桥流是以 为参照物的。
四、课后练习:
1、在高山顶登高远眺时会看到四周有一圈“天地分界线”,即在高处看到的地平线。乘坐飞机时通过舷窗也可以看到这条“天地分界线”,如果飞机起飞不久还在继续爬升阶段,通过右边舷窗看到的应是下图中的( )
2、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行星运动 B. 鲜花怒放 C. 骏马奔腾 D. 枯叶飘落
3、如图是摄影爱好者捕捉到的“乌鸦骑乘老鹰”的精彩画面,下列能描述图中两者相对静止的成语是( )
A. 分道扬镳 B. 背道而驰 C. 并驾齐驱 D. 各奔东西
(第3题图) (第4题图)
4、神舟十八号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若认为“空间站”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神舟十八号” B.空间站 C.发射场 D.地球
5、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在空中加油的飞机,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则加油机是运动的
B. 运水稻车辆和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若以收割机为参照物,则车辆是运动的
C. 你坐在两列并排停在站台上的火车中的一辆,如果你看见旁边的列车动了,不一定是它开动了
D. 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小七,以扶梯为参照物,小七是运动的
6、在南北走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运力,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运动,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运动,这三辆车相付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A. 只有a车 B. 只有b车 C. 只有c车 D. a车和c车
7、小明家的窗外有条公路。他看到窗外的情景由图甲变为图乙,判断轿车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 )
A. 房子的窗户 B. 路边的灯杆 C. 行驶的卡车 D. 轿车的司机
8、小明上学时外面下着雨,他坐在由南向北行驶的出租车里发现,车窗外的雨点飘落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则关于风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由东向西的风 B. 一定是由南向北的风
C. 一定是由西向东的风 D. 一定是由北向南的风
9、如图所示,白鹭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向前运动的 B. 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
C. 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静止的 D. 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下运动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0、如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A. 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 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 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 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11、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 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C. 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 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12、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 )
A. 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 相对于地面向西行驶
C. 相对于小芳是静止的 D. 相对水杯是运动的
13、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 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14、“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诗中描写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美景,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的。
15、小明坐在公路上行驶的大巴车上,发现他的前方有一辆小汽车,总觉得小汽车是静止的,它们的距离总是保持不变,这说明小汽车与他坐的大巴车的________相同;他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
16、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汽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树木向北运动。请分析说明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1、空间位置 2、被选作标准
3、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 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
4、(1)所选参照物 运动 静止 (2)运动状态 静止 运动
(3)静止 静止的 运动 运动 (4)运动物体本身 火车为参照物
二、例题讲解:
例题1、D
解析:A、行驶的火车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变化,是机械运动,A正确;B、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通讯卫星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断改变,是机械运动,B正确;C、地球公转时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不断改变,是机械运动,C正确;D、水的蒸发是汽化现象,不是机械运动,D不正确;故D符合题意。
例题2、A
解析: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乘客,若先岸边固定的物体为参照物时,自己和船是运动的;若选船及船上固定的物体为参照物时,则自己是静止的,所以当他认为自己静止时,他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所乘轮船的船舱,即A符合题意。
例题3、D
解析:跳伞运动员看到直升机在向上运动是以自身作为参照物,由于跳伞运动员相对于地球是向下运动.若直升机相对于地球向上运动或静止,跳伞运动员都会看到直升机与自身距离变大,即看到直升机向上运动;若直升机相对于地球向下运动,且下降的速度比跳伞运动员下降速度慢,跳伞运动员同样会看到直升机与自身距离变大,即认为直升机向上运动.由此可见,跳伞运动员无法根据自己看到的现象来判定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故D符合题意。
例题4、D
解析:因为甲火车上的人看到田野上的树木向东运动,则可以判断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甲列车是向西运动的;又因为甲车上的人看到乙列车的速度比树木的速度要快;假设乙车向西运动,由于甲车向西,则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的速度应该是比树木的速度要慢,故此假设也不成立;假设乙车不动,则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和树木的速度应该是一样的.所以假设不成立,则可知乙车是向东运动,故D符合题意。
例题5、B
解析:A、当战斗机斜向上爬升时,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左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左高右低,故A错误;B、当战斗机斜向下俯冲时,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左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左低右高,倾斜,故B正确;C、当战斗机竖直向上爬升,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左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还是水平的,且与飞机的距离越来越远,故C错误;D、当战斗机竖直向下俯冲时,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左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还是水平的,且与飞机的距离越来越近,故D错误;故B符合题意。
三、随堂练习:
1、B 2、A 3、D 4、D 5、A 6、A 7、静止 水
四、课后练习:
1、C 2、B 3、C 4、A 5、C 6、C 7、D 8、C 9、D 10、C
11、D 12、B 13、B 14、运动 静止
15、速度 大巴车
16、(1)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丙车向南运动;(2)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说明甲车也向南运动,并且甲车的速度比丙车大;(3)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此时有两种可能:一是乙车向南运动,但比甲车和丙车的速度都小;二是乙车向北运动。综上,甲车、丙车必定向南运动,乙车可能向南运动,也可能向北运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4.1机械运动(1)教学设计
课题 4.1机械运动(1)……参照物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上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新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第1节《机械运动》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参照物。教材先介绍机械运动的定义,再引出参照物的选择,再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首次接触机械运动和参照物,本课时为后续机械运动的分类及匀速直线运动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所以,本课时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物体运动状态与参照物选择有关;科学思维: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探究实践: 通过视频、小活动等形式,学习辩证地看待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提高分析归纳能力;态度责任: 接受辩证教育,养成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 参照物的概念的建立、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仰望天空,斗转星移,流星划破静谧的夜空,火箭把飞船送到遥远的天穹;俯视大地,万家灯火,风吹草动,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蜗牛在小草中缓缓爬行……。 从非生命体到生命体,从浩宇宙到微小粒子,一切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着。 运动有哪些形式 人们如何描述运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机械运动 1、运动的形式: 自然界中运动无处不在,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生命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机械运动……等。其中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 讨论交流:将下列图片按物体的状态分成两类,并说一说分类的依据: 2、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物体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称为机械运动,简称。 如,运动员运球摆脱防守,手托篮球腾空而起,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篮球被扣入框中。在整个过程中,篮球和运动员的空间位置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2)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讨论交流: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机械运动? 过渡:一只老鹰向下俯冲,双爪伸出,从湖中抓起大鱼,振翅飞升。另一只老鹰飞近,仲出双爪抓住大鱼,完成“空中接力”。 在这一“空中接力”中,老鹰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我们如何描述老鹰的运动状态(运动或静止)呢 讨论交流:如图,高铁上的这名学生(右上图),车上的人认为他是静止的,但车外的人认为他是运动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说明了什么 参考:车上的人以自己或车为标准,发现这名学生的空间位置相对于自己或地面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认为这名学生是静止的; 车外的人,以地面或自己为标准,假设地面或自己不动,则车和学生的空间位置相对于自己或地面发生了变化,所以认为学生是随汽车运动的。 这里的标准在科学上称为参照物。 二、参照物 1、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的特点: (1)一个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3)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参照物,且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一般不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 (4)对于同一个物体,所选参照物不同,其运动情况的描述也不同。 视频:参照物讨论交流: 生活中,我们常选择地面或固定于地面的物体(如房屋、树、山等)作为参照物,且通常还不指时这个参照物,说一说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讨论交流:说一说、议一议: 1)女孩说车“真快”的参照物是什么? 2)车中驾驶员说副驾驶室的男乘客“你没动”的依据是什么? 3)坐副驾驶室的是同一个人,女孩认为他随车快速离去,而驾驶员却认为这个乘客是静止的。 这说明了什么? 3、参照物的选择: (1)“一般性”原则: 在描述地面上以及地面附近的物体运动状态时,一般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或默认地面为参照物。(2)“需求性”原则: 参照物的选择虽然是任意的,但不能随意,有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选择恰当的物体作为参照物。(3)“方便性”原则: 从方便出发选择参照物以简化物体运动的研究.如果所选参照物不恰当,有时会使问题变得很复杂。(4)“同一性”原则: 当研究多个物体相对运动时,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往往要选择同一物体作为参照物,这就是“同一性”原则。 4、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也会不同。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教学楼、树木等物体都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些物体又是运动的。 可见,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在生活和科技活动中有很多应用。 视频:空中加油的飞机科学技术工程: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自然界的运动形式多样,但机械运动是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这是运动学的基础课分析事例中让学生获得机械运动的定义和内涵通过实际事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参照物的涵义参照物的使用促进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是难点事例分析与视频可降低难点这里重在学法指导学生对于参照物的“任意选择”不能理解为“随便选择”,而是从方便研究出发。科学技术工程知识的阅读,有助于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对科学技术产生深厚的兴趣
课堂练习 1、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面错误的是( A ) A.研究物体运动,必须选择地面作参照物,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B.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C. 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D.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2、小陈坐在甲图中的白色A车中,用相机拍摄旁边与其速度相同的黑色B车,拍出了有运动感的照片(见乙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相机处于静止状态B. 相机与被拍摄车辆保持相对静止C. 以被拍摄车辆为参照物,公路旁的树木处于静止状态D. 以上说法均正确3、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 B )A. 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 相对于地面向西行驶C. 相对于小芳是静止的 D. 相对水杯是运动的4、车站上并排着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若以大地为参照物,则上述的现象表明( D ) A. 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 B. 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末动 C. 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 D. 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 5、小明上学时外面下着雨,他坐在由南向北行驶的出租车里发现,车窗外的雨点飘落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则关于风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一定是由东向西的风 B. 一定是由南向北的风 C. 一定是由西向东的风 D. 一定是由北向南的风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称为机械运动; 2、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都要选择一个参照物: ①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②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③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 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参照物可任意选择,但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以地面为参照物的,这个时候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6张PPT)
第四章 多种多样的动物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节 机 械 运 动 (1)
---参照物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物
体运动状态与参照物选择有关;
科学思维: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探究实践:通过视频、小活动等形式,学习辩证地看待物体的
运动和静止,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态度责任:接受辩证教育,养成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新知导入
仰望天空,斗转星移,流星划破静谧的夜空,火箭把飞船送到遥远的天穹;俯视大地,万家灯火,风吹草动,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蜗牛在小草中
缓缓爬行……。
从非生命体到生命体,
从浩宇宙到微小粒子,一
切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着。
运动有哪些形式
人们如何描述运动
新知讲解
一、机械运动
1、运动的形式:
自然界中运动无处不在,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生命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机械运动……等。其中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
讨论交流
将下列图片按物体的状态分成两类,并说一说分类的依据:
巨型石像
皑皑雪山
比赛中的运动员
正在升空的火箭
静止的:
相对与地面,位置没有变化
运动的:
相对与地面,位置没有变化。
新知讲解
2、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
物体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称为机械运动,简称。
如,运动员运球摆脱防守,手托篮球腾空而起,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篮球被扣入框中。在整个过程中,篮球和运动员的空间位置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2)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讨论交流
地平线上升起的月亮;
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缓慢爬行的蜗牛;
上学途中赶路的学生;
过山车的运动;
奔驶的列车;
卫星绕地飞行;
老鹰追赶野兔;
……
这些运动物体都有着共同特点,就是它们的空间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都属于机械运动。
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机械运动?
新知导入
一只老鹰向下俯冲,双爪伸出,从湖中抓起大鱼,振翅飞升。另一只老鹰飞近,伸出双爪抓住大鱼,完成“空中接力”。
在这一“空中接力”中,老鹰是运动
的还是静止的 我们如何描述老鹰的运动状
态(运动或静止)呢
讨论分析
车上的人以自己或车为标准,发现这名学生的空间位置相对于自己或地面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认为这名学生是静止的;
车外的人,以地面或自己为标准,假设地面或自己不动,则车和学生的空间位置相对于自己或地面发生了变化,所以认为学生是随汽车运动的。
这里的标准在科学上称为参照物。
如图,高铁上的这名学生,车上的人认为他是静止的,但车外的人认为他是运动的。这是为什么呢 这说明了什么
新知讲解
二、参照物
1、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的特点:
(1)一个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3)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参照物,且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一般不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
(4)对于同一个物体,所选参照物不同,其运动情况的描述也不同。
视频:参照物
讨论交流
生活中,我们常选择地面或固定于地面的物体(如房屋、树、山等)作为参照物,且通常还不指时这个参照物,说一说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河水流动,是以地面或河岸为参照物的;
骑自行车时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走路时,以地面或树为参照物;
……
讨论交流
说一说、议一议:
1)女孩说车“真快”的参照物是什么?
2)车中驾驶员说副驾驶室的男乘客“你没动”的依据是什么?
3)坐副驾驶室的是同一个人,女孩认为他随车快速离去,而驾驶员却认为这个乘客是静止的。 这说明了什么?
自己、地面或地面上的房屋、树等
自己、车、座位等
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描述结果就不同。
新知讲解
3、参照物的选择:
(1)“一般性”原则:
在描述地面上以及地面附近的物体运动状态时,一般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或默认地面为参照物。
(2)“需求性”原则:
参照物的选择虽然是任意的,但不能随意,有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选择恰当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方便性”原则:
从方便出发选择参照物以简化物体运动的研究.如果所选参照物不恰当,有时会使问题变得很复杂。
(4)“同一性”原则:
当研究多个物体相对运动时,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往往要选择同一物体作为参照物,这就是“同一性”原则。
新知讲解
4、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也会不同。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教学楼、树木等物体都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些物体又是运动的。
可见,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在生活和科技活动中有很多应用。
图4.1-3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要求受油机和加油机保持相对静止
图4.1-4 在风洞中,高速气流掠过静止的飞行器,与飞行器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效果相近
视频:
飞机空中加油
(点击图片播放)
科学技术工程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指两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技术。它是实现太空平台和空间运输系统的空间装配、回收、补给、维修以及航天员交换与营救等在轨服务的先决条件。
空间交会对接时,追踪飞行器的飞行可以分为远程导引、近程导引、最终逼近和对接停靠四个阶段,通过人工控制方式或自动控制方式从目标飞行器的前向、后向或径向完成对接,这一
过程涉及制导、跟踪和修正航线等复杂
技术,可谓“万里穿针”。
2011年11月,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
历时44小时成功实施首决交会对接,我
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自动
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022年11月,我
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首次实现了2小时
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创造了世界纪录。
随堂练习
1、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面错误的是( )
A.研究物体运动,必须选择地面作参照物,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B.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C. 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D.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A
随堂练习
2、小陈坐在甲图中的白色A车中,用相机拍摄旁边与其速度相同的黑色B车,拍出了有运动感的照片(见乙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相机处于静止状态
B. 相机与被拍摄车辆保持相对静止
C. 以被拍摄车辆为参照物,公路旁的树木处于静止状态
D. 以上说法均正确
A
随堂练习
3、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如图所示。拍照过程中车( )
A. 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 相对于地面向西行驶
C. 相对于小芳是静止的 D. 相对水杯是运动的
B
随堂练习
4、车站上并排着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若以大地为参照物,则上述的现象表明(  )
A. 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
B. 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末动
C. 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
D. 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
D
随堂练习
5、小明上学时外面下着雨,他坐在由南向北行驶的出租车里发现,车窗外的雨点飘落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则关于风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由东向西的风
B. 一定是由南向北的风
C. 一定是由西向东的风
D. 一定是由北向南的风
C
课堂总结
1、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称为机械运动;
2、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都要选择一个参照物:
①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②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③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
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参照物可任意选择,但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以地面为参照物的,这个时候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板书设计
4.1 机械运动(1)
……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
2、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或静止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
常用的参照物:地面或固定于地面的物体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运动的描述”相关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