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1-6年级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1-6年级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资源简介

二年级上册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我们已经学习了( 厘米 )和( 米 )两个常用的单位。
2.1 米=( 100 )厘米 100 厘米=( 1 )米
3.( 尺子 )是测量( 长度 )的工具。
4.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厘米 )作单位。
5.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米 )作单位。
6.线段是( 直 )的,有( 两 )个端点。
7.线段是( 直 )的,可以量出长度。
8.三角形由( 3 )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 4 )条线段组成。
9.两点之间可以画( 1 )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10.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尺 )来量。
11.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 0 )刻度对准物体左端。
第二单元: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 相同数位 )要对齐,从( 个位 )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 十位 )进 1
2.( 相同数位 )要对齐,从( 个位 )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 十位 )
退 1
3.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 个 )位减起。
4.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一个角有( 1 )个顶点,有( 两 )条边;两条边是( 直直的 ),都从顶点
出发。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与两边( 张开 )的程度有关,
角的两边张开得越( 大 ),这个角就越( 大 );如果张开得越( 小 ),这
个角就越( 小 )。
3.画角要记住:先画( 顶点 )再画边;画角时,从一个( 点 )起,用( 尺
子 )向不同的方向画( 两 )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 角 )。
4.量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
合就是直角,没有重合就不是直角。
5.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是( 锐角 );比直角大的角是( 钝角 )。
6.当钟面上是( 3 )时整和( 9 )时整时,时针和分针都成( 直 )角。
7.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各有( 4 )个角,而且都是( 直 )角。
8.三角形有( 3 )个角;三角尺有( 3 )个角,有( 1 )个直角,有( 2 )个
锐角。
9.三角尺都有( 一 )个直角和( 两 )个锐角。
10.所有的直角都( 一样大 )。
11.每块三角板中,都有( 3 )个角,有( 1 )个直角,其余两个角都比直角
( 小 )。
12.数学书封面、黑板上有( 4 )个角,它们都是( 直 )角。
13.一个长方形有( 4 )个角,有( 4 )个角是直角。
14.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 左右 )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
1、乘数×乘数=积
2、因数×因数=积
3、几( 个 )几( 相加 )就是几( 乘 )几
4、几( 个 )几( 连加 )就是几( 乘 )几
5、几( 个 )几就是几乘几
6、几( 和 )几( 相加 )就是几( 加 )几
乘法口诀表: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1.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 长方体 )、( 正方体 )、( 圆柱体 )和( 球 )
四种几何体。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长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长方体 ),也
可能是( 圆柱体 )。
3.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圆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圆柱体 ),也可
能是( 球 )。
4.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正方体 ),也
可能是( 长方体 )。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短的是( 时针 ),长的是( 分针 )。分针指着( 12 ),时针指着几就是
几( 时 )。
2.先看( 时针 ),再看( 分针 )。
3.1 时=( 60 )分 60 分=( 1 )时
4.( 30 )分也可以说成( 半 )小时,( 15 )分可以说成( 一刻 )。
5.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走 1 大格是( 5 )分,走一圈是( 60 )分;时
针走一大格是( 1 )小时。
6.钟面上一共有(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 5 )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
( 60 )个小格。
7.时针走 1 小时,分针正好走( 60 )分,是( 1 )小时。
8.钟面上三根针都重合时是( 12 )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线时是( 6 )

9.“过了几分钟”以及“之后”,用( 加法 );“之前”用( 减法 )。
10.分针走一圈是( 60 )分,也就是( 1 )时;时针走一圈是( 12 )时。
第八单元:排列与组合
1 每两个人握 1 次手,3 人一共握( 3 )次手。
(2+1=3)
2.每两个人握 1 次手,4 人一共握( 6 )次手。
(3+2+1=6)
3.每两个人握 1 次手,5 人一共握( 10 )次手。
(4+2+3+1=10)
4.每两个人握 1 次手,6 人一共握(15)次手。
(5+4+3+2+1=15)六年级数学必背公式
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或性质
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
乘法交换律: ab = ba
乘法结合律:( ab ) c = a ( bc )
乘法分配律: a ( b + c )= ab + ac
二.几何图形计算公式
(1)周长:即围绕物体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周长=(长+宽)×2 C=( a + b )×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C =4a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 =п d C =2П r
(2)面积: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 = a 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 = a · a =a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 = 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 = ah ÷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 a + b ) h ÷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 S =2πr
直径 d =2r 半径=直径÷2 r = d ÷2
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 S 环= S 外﹣ S
【相互联系】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以长方形面积计
算公式为基础的。如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可
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圆拼成长方形的长时 1/2C,宽
是 R .
(3)表面积:立体图形的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
表面积
①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 ab + ah + bh )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 axa ×6=6a2
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 Ch =2πrh
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 = Ch +2πr2=2πrh +2πr2
注意: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正方形,
C =h2πr
(4)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①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 a × a × a =a3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 = sh =πr2h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 =1/3sh=1/3πr2h
【相互联系】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可
统一成: V = sh ,即底面积×高。等体积等底的长、
正、圆柱体和圆锥体,圆锥高是长方体、正方体、圆
柱体高的 3 倍。
三、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工作总量÷工时=工效
5、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7、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注意:0.3÷0.2=1….0.1,除数与被除数同时扩大 100
倍,商不变,余数也扩大 100 倍。
9、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10、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一个人的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另一个人的速

11、平均速度问题
平均速度=总路程÷(顺流时+逆流时间)注意:折
(往)返=路程×2
12、浓度问题:
溶质(药)+溶剂(水)=溶液(药水)溶质(药)
÷溶液(药水)=浓度溶液(药水)×浓度=溶质(药)
溶质(药)÷浓度=溶液(药水)
13、折扣问题:
折扣=现价÷原价(折扣<1)现价=原价×折扣
原价=现价÷折扣
14、利息问题
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年)=本金×月利率×
时间(月)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1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
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6、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公式汇总
一、时间单位:(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60分=1时
1时=3600秒
60秒=1分
1分=60秒
1刻钟=15分
30分=半小时
半小时=30分
1世纪=100年
1天=24小时
1年=12个月
二、时间计算方法:
结束时间一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
结束时间一经过时间=开始时间
三、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0厘米=1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毫米=1厘米(进率是10)
100毫米=1分米(进率是100)
1000米=1公里(进率是1000)
四、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进率是1000)
五、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六、倍的认识: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有三根针;最长最细的、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①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
分钟;
②走的最慢的是时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
③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
也就是1小时。
如:分针从2走到9是35分钟;秒针从2走到9是35秒,时针从2
走到9是7小时。
3、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4、时间单位有:时、分、秒,相邻两个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5、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相邻常用的两个长度单位(指的是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进率是
10;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可以表示为:千米、分米、厘米、毫米
6、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相邻两个质量间的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7、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称一般物品的质量用千克,要求城的较精确时用克作单位。
8、笔算加法时,先把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再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
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9、笔算减法时,先把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在从个位算起,被减数哪
一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就从前一位退1作十,与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
四则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
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
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 错误
2、一个数加上 0 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 0 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 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 0 相乘,仍得 0; 字母表示:a×0= 0
6、0 除以任何非 0 的数,还得 0; 字母表示:0÷a(a≠0)= 0
7、0÷0 得不到固定的商;5÷0 得不到商.
位置与方向
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
注意:1、比例尺 2、正北方向 3、角的画法
2、位置间的相对性。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观测点的确定)
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4.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
5.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
(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B 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
例如:①东偏南 25°(标 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
②西偏北 35°(标 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
6.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7.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b 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 +b+c=a +(b +c) 加法的这两个
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 +93 +35=93 +(165 +35)
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b-c=a-(b
+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
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 c = a× (b×c )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
再把积相加。(a +b)×c=a×c +b×c (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①类型一:(a + b)×c (a - b) ×c
= a× c + b×c = a× c - b×c
②类型二: a × c + b × c a × c – b × c
=(a + b)× c =(a - b) × c
③类型三: a × 99 + a a × b - a
= a ×(99 + 1) = a ×(b - 1)
④类型四:a × 99 a × 102
= a ×(100 - 1) = a ×(100 + 2)
= a × 100 – a × 1 = a × 100 +a × 2
三、简便计算
1.连加的简便计算: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 与 9,2 与 8,3 与 7,4 与 6,5 与 5,结合。
③十位:0 与 9,1 与 8,2 与 7,3 与 6,4 与 5,结合。
2.连减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如:106-26-74=106-(26 +74)
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如: 106-(26 +74)=106-26-74
3.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
例如:123 +38-23=123-23 +38 146-78 +54=146 +54-78
4.连乘的简便计算:
使用乘法结合律:把常见的数结合在一起 25 与 4; 125 与 8 ;125 与 80 等
看见 25 就去找 4,看见 125 就去找 8;
5.连除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②除以几个数的积就等于连续除以这几个数。
6.乘、除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乘,也可以先除)
例如:27×13÷9=27÷9×13
四、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a÷b÷c = a÷(b
×c)
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
叫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 3 条高。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特性:1、物理特性:稳定性。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
4、边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 A、B、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示成三
角形 ABC。
6、三角形的分类:
按照角大小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照边长短来分:三边不等的△,等腰△(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
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 60 度。(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
7、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8、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9、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10、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 1 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
多有 1 个钝角。
1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4、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360°有关度数的计算以及格式。
15、图形的拼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6、用 2 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用 2 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18、用 2 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
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19、密铺:可以进行密铺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正六边形等。
小数的加减法
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
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2、竖式计算以及验算。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
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简算)
统计:
1、条形统计图优点: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优点: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3、折线统计图中,变化趋势指:上升或者下降。
4、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
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5、优点: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预测今后的
趋势,对今后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助。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一)植树问题:
1、 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
数=棵数-1
2、 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
数=棵数+1
间隔数=总长度 ÷ 间隔长度
情况分类:1、两端都植:棵数=间隔数+1
2、一端植,一端不植:棵数=间隔数
3、两端都不植:棵数=间隔数-1
4、封闭:棵数=间隔数
(二)锯木问题: 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
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
(三)方阵问题: 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 或者是(边长-1)×4
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
(四)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
隔数
(五)棋盘棋子数目:
1.棋盘最外层棋子数:每边棋子数×边数-边数
2.棋盘总的棋子数:每行棋子数×每列棋子数
3.方阵最外层人数:每边人数×4-4
4.多边形上摆花盆:每边摆的花盆数×边数-边数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五年级必备
一、数学计算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 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 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 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
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 周长 S 面积 a 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 周长 S 面积 a 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 面积 a 底 h 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 面积 a 底 h 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 面积 a 上底 b 下底 h 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 面积 C 周长 ∏
d=直径 r=半径 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 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的公式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
=大数) 差倍问题的公式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
数+差=大数)
三、植树问题的公式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
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
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
-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
=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四、盈亏问题的公式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
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五、相遇问题的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
路程÷相遇时间
六、追及问题的公式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
距离÷追及时间
七、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
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八、浓度问题的公式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
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九、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
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
<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一年级数学概念公式填空练习题
1、加数+加数=(
2、被减数-减数=(
和=(
+加数
差=(
-减数
()-加数=另一个加数
(
)-差=减数
(
)=和-加数
减数=被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差+减数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
).(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
).(表示几个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
)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个的前面写数
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4、在“一”下面就是求总数,用()计算。(+)
在“一”上面就是求部分,用()计算。(-)
5、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几的问题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计算。(-)
大数=()+多出来的数
小数=大数-多出来的数
多出来的数=()-小数
6、时针短,分针长。1时=()分60分=()时1刻-15分
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重点:钟面数字有()个。两数之间有()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
格。时针转一个数字是(
)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
)分,一时是(
分,六十分是()时。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多了多少分,
仔细看分针。
7、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
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8、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
要记得写答。
9、求一共是多少,用()计算。(+)
10、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计算。(-)
11、1元=()角()角=10分1元=()分
12、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不变。
13、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
)条
边。
14、至少要用(
)相同的小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15、至少要用(
)根相同的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16、至少要用(
)相同的小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17、硬币是圆的。
18、至少要(
)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19、正方体有()个面,6个面都相等,6个面都是(
)形。
20、长方体有()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相等。
圆柱上下有两个平平的面,这两个面的大小相同。
一年级数学概念公式填空练习题
1、加数+加数=(和)
2、被减数-减数=(差)
和=(差)+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什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佰位).(表示几个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个的前面写数
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4、在“一”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十)计算。(+)
在“一”上面就是求部分,用(一)计算。(-)
5、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几的问题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一)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一)计算。(-)
大数=小数+多出来的数
小数=大数-多出来的数
多出来的数=大数-小数
6、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