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创造宣言—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前导学【基础知识】作者简介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现代著名教育家。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提出“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的口号,并且真正做到身体力行,同贫苦学生同劳动、同甘苦。鉴于陶行知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创造性的工作业绩,毛泽东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尊称他为“万世师表”。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写作背景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最早形成于1913-1919年。1943年发表的《创造宣言》和1944年发表的《创造的儿童教育》,可以看作是其创造教育理论完善和系统化的标志。字音词义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樵( qiáo )夫 豢( huàn )养陡( dǒu )然 烟囱( cōng )中( zhòng )伤 走投( tóu )无路玄奘( zàng ) 懦( nuò )夫塑( sù )像 遁( dùn )词鲁钝( dùn ) 哑( yǎ )口无言2.解释下面的词语。鲁钝:愚笨,不敏锐。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山穷水尽: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知识练习】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B.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养的飞禽、走兽、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C.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D.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2.下列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B.在作文时,我们一定要详略得当,绝不能添枝加叶,画龙点睛。C.以他的个性,事情未到山穷水尽时,他是绝不会罢休的。D.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3.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画龙点睛 万刀齐发 飞禽走兽 和谐B.自暴自弃 哑口无言 滴水穿石 单调C.山穷水尽 走头无路 接二连三 茅草D.众叛亲离 先知先觉 参天大树 樵夫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先确立中心论点再反驳错误观点。B.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C.作者在本文反驳了五种错误观点。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教育家陶行知的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等。B.《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C.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D.《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6.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B.这副对联挂在这气派的厅堂,真是画龙点睛。C.以他的个性,事情未到山穷水尽时,他是绝不会罢休的。D.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B.老人、青年和孩子们,纷纷涌向那青青山坡——几十年前革命英雄奋勇抗战的地方。C.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D.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是我对教育的期待。8.下列对《创造宣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B.本文是一篇驳论文,采用了反驳论点的方法展开全文。C.课文列举了大量翔实的论据,构成了富有气势的排比句,使文章激情澎湃。D.课文采用以叙为主,叙议结合的方式,极富感召力。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A.句中“来源有两种”后面的逗号应为冒号。B.“瀑布”后面的顿号应为逗号,“小虫”后面的顿号应删去。D.句中问号应为逗号,“先生”后面的句号应为问号。2.答案:B解析: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与语境不符。3.答案:C解析:C项中“走头无路”的“头”应为“投”。4.答案:A解析:本文用了驳论文“先破后立”的写法,先通过事例论证批驳错误观点,再在此基础上阐述正确的观点。5.答案:B解析:《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6.答案:B解析: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这里说对联挂在厅堂起关键作用,不合语境。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的正确使用与修改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地使用标点。A项使用错误,“坐一坐”和“躺一躺”两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隔开。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要注意仔细审题,选择的是不正确的一项。D项,本文不是以记叙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