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设计(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设计(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简介

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高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意识逐渐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他们所有的学习和思考都会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理想信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之一,作为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的使命担当。我们要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争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题在单元教学中上承"新时代",下接"新思想",主讲"新征程"。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讲述了三个层次内容:(1)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拥护和坚持党的领导;(3)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自觉投身中国梦。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中国梦"的基本知识,对其内涵有感性的了解,但本框内容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2.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已具雏形,但是感性较多,理性不足,尚不能准确理解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一致性,也不能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有效地结合起来。
3.本框题涉及大量的探究任务、合作学习、情境分析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有一定挑战。
三、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学生能够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个人的共同理想,理解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科学精神:学生能够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分析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科学性和优越性。
法治意识:学生了解并认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性,理解法治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保障作用。
公共参与: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在实现中国梦中的责任,积极关注国家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建言献策。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
掌握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路径和策略。
教学难点:
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
如何科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越性。
五、教学准备
教学材料:
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PPT等)
相关阅读材料(如政策文件、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
学生准备:
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搜集并整理关于中国梦的资料和案例。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活动:播放一段关于中国梦的宣传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中国梦吗?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 讲授新知
梦想,是我们心中最美的愿望,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2012年中国梦的提出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激励着广大中华儿女奋勇拼搏,砥砺前行。今天我们就以"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总议题进行主题探究。
总议题我们都是追梦人: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子议题一
有梦:长风破浪会有时——"我"的梦,什么梦?
情境:播放视频《一家三代为支书心系村民谋发展》
为了带领村民决战贫困,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务川自治县涪洋镇当阳村胜利组(原胜利村)老支部书记王章礼不但自己带领村民拼了几十年,还培养5个儿孙入了党,3个儿孙参军,2个儿子进入村委会,三代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奋斗着。
活动:
(1)老支书王章礼一家心怀什么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知道我们国家的梦想吗?
(2)你能从王章礼一家的梦想中"看见"中国的梦想特征吗?
(3)王章礼的梦想是为村民谋得幸福。那么,中国的梦想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任务:通过层层分析王章礼一家的梦想,归纳总结中国梦的内涵、实质和特点,引领学生认同中国梦的实现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评价:基于问题,围绕学习目标,侧重于学生自学研究和表达,拟定"独立思考感悟深刻""语言表达富有情感""对中国梦认识全面深刻"3个维度,采用自评、他评的方式按照 A 、 B 、 C 三个等级进行打分,嵌入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多元主体评价和定性定量评价。
设计意图:议题要依靠情境来承载,情境要依托生活来呈现。将生活融入课堂,让课堂在生活中延伸,不但能使理论观点易于理解,还能让教学的效果得以提高。本环节设计的视频情境,旨在从小视角的梦想拓展到大视角的梦想,搭建学习阶梯,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化认知体验。
子议题二
追梦:人间正道是沧桑——"党"的梦,怎样实现?
情境:播放视频《修渠凿壁与修路脱贫攻坚共致富》
1972年,王章礼出任胜利村支部书记,带领村民背石筑坝,开渠引水。1998年,王大洪当上了支部书记,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带领村民实现入村路全部建成通车。2003年,王章礼的孙子王旭带领广大贫困户进行多种经营,脱贫致富取得显著成绩。
活动:
(1)说一说:王章礼一家三代村支书带领村民致富的行为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哪些品质?
(2)合作探究:有人认为,保持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中国梦只要加强党的建设就可以了。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任务:通过分析王章礼一家的奉献行为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通过合作探究评析观点,深入理解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
评价:本环节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旨在探究学科必备知识,培养小组合作能力。拟定并在教学过程中嵌入"小组成员参与度""深度讨论标志性成果""语言情感表达"3个维度,采用小组内评价、他人评价的方式进行等级评判。
设计意图:情境是思维的土壤,思维需要深度架构。本环节通过设计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中必须具有勇于创业担当的精神,体悟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发挥的作用。本议学活动旨在设置思辨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用辩证思维思考的科学精神。
子议题三
圆梦: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梦,如何启航?
情境:播放视频《宣讲十九大精神全面奋进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王章礼一家通过各种形式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向村民征集产业发展路子,确定了当阳村今后发展的方向。但该村仍存在缺少产业项目、劳动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贫困户脱贫信心不足等问题。
活动:
(1)出谋划策:请你结合当阳村的发展目标和存在的问题给出几个"金点子"。
(2)手绘蓝图:绘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
(3)小组探讨:我们该如何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任务:通过三个活动,由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总结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措施。
评价:运用多种方式,观测必备知识及小组合作能力,拟定"相互合作高效解决问题""接纳并整合成员意见""讨论积极并有创新性见解""动手能力强,绘图形象准确"4个维度,采用小组自评、他评的方式,分三个等级进行即时评判。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给予具体任务,引导学生突破教材局限,在知识的思考、整理、表达中,实现学以致用,从而更加透彻地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阶段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三)课堂升华
情境:"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演讲"不忘初心,青春朝气永在,志在千秋,百年仍是少年,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今天的我们正青春,未来的我们写华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准备着!
活动:举行"中国梦.我的梦"60秒主题演讲,表白伟大的祖国,立下青春的誓言!
任务:通过主题演讲明确青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担当,激发爱国情、强国志。
评价:基于综合运用知识和综合考查核心素养的考虑,设计"勇于表达观点""立意高远,见解独到""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在参与中作出正确人生选择"4个维度的测量标准,既作为知识能力素养的评价标准,又作为活动评奖的评分原则。
设计意图: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活动是教化育人的大舞台。实现思政课"化人与育人"效能的最大化,就要设置真实的情境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畅想美好未来,理解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通过思考、组织、展示、感悟、表达,给学生种下一颗"强国有我、不负青春"的种子。
主干知识归纳
1.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怎样实现中国梦?
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都应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③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中国梦提出的意义?
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 已成为激荡在十四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中国共产党如何完成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6、如何实现伟大梦想?
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7、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关系?
①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8.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10.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2035年到本世界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1.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①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重大原则,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②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只有紧紧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才能不负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期待。③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五、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和积极性。
结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小论文和分享内容,评价其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和兴趣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能够深刻理解并积极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七、练习
1.2023年9月,第十九届亚运会在中国杭州举办,3.76万亚运志愿者“小青荷”为远道而来的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志愿服务,灿烂的笑容汇成美丽的风景,为杭州亚运会增添了色彩,深刻诠释青年一代( )
①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②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③践行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和甘于奉献的担当
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推进伟大工程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①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③我国的基本国情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④中华民族迎来实现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5个生日。75年沧桑巨变,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这段话对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启示是( )
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工程
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弘扬伟大团结精神
④实现伟大梦想,需要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青年是中国梦接续历史和未来的传承者。李大钊同志曾说过:“青年要为世界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在新时代的进程中,要实现“中国梦”,我们青年要( )
①锤炼个人品德修为,担当时代责任,展现踔厉奋发青春力量
②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价值观指引中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大任
③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入到实现自我个人理想之中
④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之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用斗争精神破难局、解危局、应变局,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党性原则,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新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将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
参考答案:
1.C
【详解】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应为中国共产党,①不选。
④:伟大工程建设指的是加强党的建设,题中没提及,④不选。
②③:3.76万亚运志愿者“小青荷”为远道而来的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志愿服务,这表明青年一代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践行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和甘于奉献的担当,②③入选。
故本题选C。
2.D
【详解】②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华民族迎来实现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②④符合题意。
①: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①不符合事实。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错误。
故答案为D。
3.C
【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观点不符合题意。
②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③观点符合题意。
④: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④观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C
【详解】①:党的建设是伟大工程,材料未涉及党的建设,①排除。
②: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这启示我们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②符合题意。
③:大家守望相助,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启示我们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弘扬伟大团结精神,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不涉及伟大的自我革命,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C
【详解】①④:青年是中国梦接续历史和未来的传承者,要实现“中国梦”,我们青年要锤炼个人品德修为,担当时代责任,展现踔厉奋发青春力量;要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之中,①④正确。
②: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正确价值观指引中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大任,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②排除。
③:青年应该将实现自我个人理想融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而不是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入到实现自我个人理想之中,③排除。
故本题选C。
6. 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党团结带领人民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新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需调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可联系教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关键词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用斗争精神破难局、解危局、应变局,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可联系教材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党团结带领人民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新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关键词③: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党性原则,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可联系教材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关键词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新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联系教材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