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期末复习专题5 物质的转化(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九上期末复习专题5 物质的转化(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上专题5物质的转化(二)
考点一 混合物的分离
混合物的分离:混合物的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几种成分各自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用化学方法分离混合物时,选择试剂要考虑是否能再恢复到原样。例如分、时,应在混合物中加入稀,得到,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但不能加入溶液或溶液,否则得不到原物质。
考点二、 混合物的提纯
混合物的提纯:混合物的提纯就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提纯不要求将杂质恢复到原样,但要求样品量不减少,且不带入新的杂质。例如除去中混有的少量。应加入溶液而不能加入溶液。如果用,就会使中又混进。
考点三 、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举例
物理方法 过滤法 ①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粗盐提纯
结晶法 蒸发 ①分离溶质与溶剂②除去易挥发的杂质 从含有的溶液中分离出固体。
降低温度 溶性固体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小不同 分离与的混合物
化学方法 化气法 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 除中可加适量
沉淀法 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除去中的,可加适量的。
置换法 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 除中的,可加过量铁粉,再过滤
溶解法 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 除碳粉中的粉,可加适量,再过滤
加热法 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除中的可加热:
转化法 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 除中的,可将气体通入灼热的
考点四、 常见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归纳
实验目的 常用方法或选用试剂
从粗盐中提纯食盐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除去含有大量氯化钠的溶液中的少量硝酸钾 加热蒸发掉大部分溶剂使食盐结晶,少量的硝酸钾仍留在溶液中
除去大量的硝酸钾固体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钠 溶于水制成热饱和溶液后降温结晶出硝酸钾,氯化钠仍留在溶液
除去中混有的 通过碱溶液或炽热的碳层
除去中混有的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
除去盐酸盐中的碳酸根离子 化气法:用稀盐酸将其转变为气体沉淀法:用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
除去硫酸盐中碳酸根离子 用稀硫酸
除去盐酸及盐中的硫酸根离子 用氯化钡溶液将其转变沉淀
除去硝酸及盐中的硫酸根离子 用硝酸钡溶液将其沉淀
除去硝酸及盐中的氯离子 用硝酸银溶液将其沉淀
除去钠盐或钾盐中的镁离子 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将其沉淀
除去较活泼金属盐溶液中的较不活泼金属离子 用较活泼金属单质(除钾、钙、钠外)将其置换出来
除去氢后金属中含有的氢前金属单质 用稀盐酸或硫酸或用氢后金属的盐溶液将其溶解
考点五、 物质检验的一般步骤和物质推断的一般方法
1. 物理方法:依据特殊性质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2. 化学方法:分别取出少量检验物质(一般为溶液)。加入少量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反应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3. 物质推断的一般方法:
(1)一点击破,顺利推断:抓住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断,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2)相遇组合,对比推断:采用类似数学中的相遇方法用图中列出的各物质反应次数,再由各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规律列出各物质反应次数,然后对号入座推断出各物质。
(3)提出假设,讨论推断:在分析题目所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后进行反复验证,逐步缩小范围,排除不合题意的结论。
考点六、 常见离子检验
离子 检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变红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
用pH试纸测量其pH pH<7
加入少量锌粒 有气泡产生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变蓝 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红
用pH试纸测量其pH pH>7
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
溶液 生成红褐色沉淀
滴加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滴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
滴入稀盐酸酸化再滴入氯化钡 酸化无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滴入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加入强碱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试剂变蓝 溶于水显碱性
滴加强碱溶液(氢氧化钠) 产生红褐色沉淀
插入铁丝 表面覆有红色固体
滴入强碱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考点七、 常见物质鉴别
物质 鉴别方法 化学方程式 特征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 无色无味,能支持燃烧
①将纯净的氢气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②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冷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③再向该烧杯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 无色无味可燃,燃烧产物只有水
①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熄灭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或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无色无刺激性气味,不支持燃烧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盐溶液或固体 取少量溶液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产生无色无刺激性气味气体
可溶性硫酸盐溶液 取少量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可溶性氯化物溶液 取少量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考点八、 物质的特征颜色和反应
1. 物质的特征颜色
特征颜色 初中常见的物质
红色固体 铜、红磷、氧化铁等
红褐色沉淀 氢氧化铁
蓝色固体或沉淀 胆矾、氢氧化铜
蓝色溶液 硫酸铜等可溶性铜盐溶液
黄色或淡黄色固体 硫
黄色液体 氯化铁等可溶性铁盐溶液
绿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
浅绿色溶液 硫酸亚铁等可溶性亚铁盐溶液
黑色固体 木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氯化银、硫酸钡
能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氢氧化镁等不溶性碱,碳酸钙等不溶性碳酸盐
2. 特征反应
特征反应 初中常见反应
通电发生的反应 电解水
产生大量白烟的燃烧 红磷燃烧
发出耀眼白光的燃烧 镁燃烧
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并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的燃烧 铁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 可溶性碱+可溶性铜盐
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反应 可溶性碱+可溶性铁盐
溶液加酸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盐+酸
固体加酸放出气体 氢前金属或碳酸盐+酸
重点题型精炼
题型一、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在氯化钡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的试剂一定是硝酸银溶液 B.加入的试剂可能是二氧化碳
C.无色溶液可能呈酸性 D.白色沉淀一定不溶于稀硝酸
2.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是(  )
A.K2SO4、BaCl2、NaNO3、NaCl B.K2CO3、BaCl2、NaNO3、HCl
C.KOH、Na2SO4、K2SO4、MgCl2 D.KCl、AgNO3、KNO3、HCl
3.现有a.MgSO4;b.NaOH;c.CuSO4;d.NaCl四种溶液,不用外加试剂,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正确顺序是(  )
A.abed B.bcda C.cbad D.cadb
4.如图所示为小嘉构建的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物质的关系图,”-”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若甲为铁,乙、丙、丁分别是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中的任意一种,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乙可能是CuCl2溶液 B.丙一定是NaOH溶液
C.丁一定是稀H2SO4 D.丙不可能是稀H2SO4
5.冰糖葫芦是用一个个表面粘有糖的金桔串联而成的传统小吃,深受同学们的喜欢。小桐想到用所学的化学物质串联成“冰糖葫芦”,如下图所示。已知箭头表示转化关系,图中五种物质的类别都不相同:其中B常温下是一种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是一种常见的碱,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A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B.物质B能使无水硫酸铜呈现蓝色
C.物质C转化为B的方法中有两种反应类型 D.物质D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6.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就能将BaCl2、NaCO3和NaCl这三种无色溶液一一区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稀H2SO4 B.NaOH溶液 C.AgNO3溶液 D.KNO3溶液
7.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
①用酚酞试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②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③用氯化钙溶液鉴别烧碱溶液和纯碱溶液;④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8.下列各组溶液,只用酚酞试液无法鉴别的一组是(  )
A.NaCl、Ba(OH)2、H2SO4 B.NaOH、H2SO4、NaCl
C.HCl、Na2CO3、NaOH D.NaOH、NaCl、NaNO3
9.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
甲:只用二氧化碳气体就能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溶液:
乙:只用水就能鉴别出硝酸铵、氢氧化钠、碳酸钙和氯化钠四种固体;
丙:只用石蕊试液就能鉴别盐酸、硫酸、碳酸钠和硝酸钾四种溶液:
下列有关这些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只有甲可行 B.只有乙可行 C.只有丙不可行 D.甲、乙、丙均不可行
10.实验员配制好下列溶液后忘记贴标签,只知道它们是:①稀盐酸、②硫酸铜、③NaOH溶液、④Na2SO4溶液、⑤稀硫酸,于是分别对无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戊
观察颜色 无色 无色 蓝色 无色 无色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不变色 变红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加入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加入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戊顺序的五种物质是(  )
A.⑤①②④③ B.④③②①⑤ C.⑤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⑤①
1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4瓶无色溶液:稀硫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表(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请回答:
实验 A+B A+C B+C B+D
现象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1)酚酞试液是   。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三瓶遗失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为鉴别这三瓶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气体a的名称是   。
(2)如果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三种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
(3)若遗失标签的是氢氧化钙、碳酸钠、盐酸三瓶溶液,鉴别时不需外加任何试剂,只需将其中的溶液①分别滴加到另外两种溶液②、③中,若实验现象是:一个有气泡,一个无明显现象,则①是   。
13.某江入海口的两条水道分布着A、B、C、D、E、F、G七家小化工厂和造纸厂,每家工厂分别向江中排放含BaCl2、MgCl2、FeCl3、NaOH、Na2CO3、Ba(OH)2、H2SO4等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的废水。环保部门检测情况如图:
试推断:
(1)其中三家化工厂排放物的化学式分别为:A   ;E   ;F   。
(2)甲处不溶物的化学式为   
1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保管不当,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且标签破损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字样。同学们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填字母)。
A酸 B碱 C盐
【作出猜想】
①可能是Na2CO3溶液;
②可能是NaCl溶液;
③请你再作出一种猜想,猜想的物质与上面类别不同:可能是   溶液。
【设计并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Ⅰ 取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溶液变红 该溶液不可能是NaCl溶液。理由   。
Ⅱ 另取样于另一只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产生大量的气泡 该溶液溶质为碳酸钠。
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老师指出该结论不严密。理由是: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敞开放置,发生变质,能产生与实验Ⅰ和Ⅱ相同现象。老师提示,不需另取样,只要在实验Ⅰ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若观察到红色溶液不褪色现象,即可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题型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5.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错误的是(  )
A.利用CO2气体能区分NaOH、Ca(OH)2两种溶液
B.只用蒸馏水不能鉴别固体烧碱和熟石灰两种物质
C.装有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白膜可以用稀盐酸除去
D.利用锌粒可以除去硫酸锌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杂质
16.利用实验可以鉴别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物质。下表列举了四组待鉴别的物质和对应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蒸馏水、食盐水 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B 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C 羊毛纤维、棉花纤维 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后的灰烬
D 硫酸铵、氯化钾 加水后,观察是否溶于水
A.A B.B C.C D.D
17.下列物质的分离、鉴别、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试剂或方法
A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分别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
B 除去CO气体中少量的HCl气体 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 除去氯化铁中混有的氯化氢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D 鉴别CH4和CO 点燃气体,分别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观察
A.A B.B C.C D.D
18.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仅有一种元素组成,所以仅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碳酸氢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1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过氧化氢和水 鉴别 加入二氧化锰
B. CaO 中是否混有 CaCO3 检验 取样加足量稀盐酸
C. 羊毛和棉 鉴别 燃烧
D. NaCl 固体中有少量泥沙 除杂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20.下列对各组成分的鉴别,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鉴别 方法 现象 结论
A 鉴别固体中的成分(含有BaCl2、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部分样品溶于水中 产生白色沉淀 一定有BaCl2、Na2SO4,可能有Na2CO3
B 鉴别溶液中的溶质(含有Na2SO4、Na2CO3、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部分溶液,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产生气泡;产生白色沉淀 一定有Na2SO4、Na2CO3,可能有NaNO3
C 鉴别气体的成分(含有CO、H2、H2O中的一种或几种) 将气体先后通入装有氧化铜的玻璃管中,再对玻璃管加热→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 黑色的氧化铜变红;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定有CO、H2、H2O
D 鉴别生成的沉淀(含有Mg(OH)2、BaCO3、AgCl中的一种或几种) 过滤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一定有Mg(OH)2、BaCO3、AgCl
A.A B.B C.C D.D
21.小明做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的实验时,无法观察到老师所说的“放出大量热,液体沸腾”的现象。老师告诉小明,他用的生石灰存放时间太长,已经变质。于是小明想研究该变质生石灰的成分,又做了如下实验。
(1)上述流程中进行“操作A”需要用到右图的仪器有   (填字母);
(2)根据上述实验,该变质生石灰的组成成分为:   。
题型三、物质的判断与识别
22.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硫酸、氯化钡、盐酸中的一种,下表是它们两间反应的现象,试判断a,b,c,d,依次是(  )
  a b c d
B 无明显现象 有气体产生 有沉淀生成
c 有气体产生 有气体产生 有沉淀生成
A.H2SO4、Na 2CO3、BaCl2、HCl B.HCl、H2SO4、Na 2CO3、BaCl2
C.Na2CO3、H2SO4、HCl、BaCl2 D.BaCl2、HCl、Na 2CO3、H2SO4
23.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 Na2CO3、CuSO4、Ca(NO3)2 和 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小组为了确定其组成,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投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②取上述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
③在所得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以下对白色固体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一定含有Na2CO3 B.一定含有NaCl
C.可能含有CuSO4 D.可能含有Ca(NO3)2
24.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②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D.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碳酸钠、硝酸钡
25.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一种或几种,今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5.3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2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样品中只含有NaHCO3 B.样品中一定混有NaHCO3,可能有KCl
C.样品中有NaHCO3,也有Ba(NO3)2 D.样品中混有KCl,也可能有NaHCO3
26.已知某固体混合物由BaCl2、Na2SO4、Na2CO3、CaCO3四种物质中的几种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过程的探究实验。
①取少量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
②往烧杯中加入数毫升的稀盐酸并搅拌,发现有气体生成,杯底仍有体剩余,并得到上层清
液A
③继续往2中烧杯的所得物质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并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碳酸钠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多,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步上层清液A中肯定存在的溶质有   。
(2)原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有   种。
27.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无水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小联进行了探究,方案及现象如图所示,据此推断:
(1)小联认为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无水硫酸铜,她的理由是    。
(2)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
28.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取少量固体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
(1)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烧杯中的沉淀质量随滴加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可确定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
(2)取无色溶液C,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9.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FeCl3、CaCO3、NaOH、Ba(OH)2、B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推断:
①取试样溶于水,搅拌、过滤,得到无色澄清溶液A和白色沉淀B;
②取上述无色澄清溶液A,通入适量的CO2,生成白色沉淀C;
③取上述白色沉淀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
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得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   ;
(2)写出固体粉末的可能组成中含有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组合   
30.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2)滤渣a的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
(3)写出反应(1)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4)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现象②不变。则滤渣a的成分一定有   。(填写出化学式)
3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BaCl2、FeCl3、KCl、CaCO3、Na2SO4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证实其组成,做了以下实验:
⑴将这包固体粉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白色沉淀,
上层清液为无色。
⑵向(1)所得的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放出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
含有   。
3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钡、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操作检测其成分: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
图1;
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
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从C到D的过程中,液体的pH将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到达D
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种(填“—”、“二”或“三”)。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33.某溶液可能含CuSO4、HCl、MgCl2、Na2CO3中的几种,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a(OH)2溶液,反应中加入Ba(OH)2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生成的沉淀是:   (填化学式)。
(2)某同学说该溶液中一定没有CuSO4,他的理由是   。
(3)a中溶液含有   种溶质。
(4)原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答案
1.C
【解析】A、氯化钡中加入碳酸盐或硫酸盐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钡反应,不符合题意;
C、无色溶液可能是硫酸,呈酸性,符合题意;
D、白色沉淀或为硫酸钡或氯化银则不溶于硝酸,若是碳酸钡则溶于硝酸,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B
【解析】A、所给溶液都呈无色,相互间反应只有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其它都无现象,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
B、所给溶液都呈无色,相互间反应若一个沉淀、一个气体、一个无现象的为碳酸钾,只一个沉淀的为氯化钡,只一个气体的为盐酸,都无明显现象的为硝酸钠,利用组内物质两两反应即可鉴别,符合题意;
C、所给各溶液都呈无色,相互间反应只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其它都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
D、所给各溶液都呈无色,相互间反应硝酸银和氯化钾、盐酸都会产生白色沉淀,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故选B。
3.C
【解析】先观察溶液颜色,呈蓝色的为硫酸铜溶液,然后再将硫酸铜溶液滴入另三种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为氢氧化钠溶液,再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另两种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为硫酸镁溶液,无现象的为氯化钠溶液,正确顺序为cbad或cbda。故选C。
4.C
【解析】若甲为铁,乙、丁均可与甲反应,则乙、丁分别为稀硫酸、CuCl2溶液中的一种,丙是氢氧化钠溶液。
5.C
【解析】A.物质A为碳酸,不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A错误;
B.物质B为CO2,不能使无水硫酸铜呈现蓝色,故B错误;
C.物质C转化为B的方法中,碳酸钙高温分解法为分解反应,而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方法为复分解反应,故C正确;
D.物质D为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D错误。故选C。
6.A
【解析】A.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和氯化钠不反应,故A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氯化钡不反应,和碳酸钠不反应,和氯化钠也不反应,故B不合题意;
C.硝酸银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银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无法区分,故C不合题意;
D.硝酸钾和三种物质都不反应,故D不合题意。故选A。
7.C
【解析】①氯化钠和盐酸都不能使酚酞变红,不能用酚酞试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②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为稀硫酸,无现象的为稀盐酸,可以鉴别;③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为纯碱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烧碱溶液,可以鉴别;④加水溶解且放热的是NaOH,不溶解的为CaCO3固体,可以鉴别;故选:C。
8.D
【解析】A、加入酚酞,溶液变红的为氢氧化钡,再将另两种溶液分别滴入变红的氢氧化钡溶液中,产生沉淀且红色消失为的硫酸,无明显现象的为氯化钠,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B、加入酚酞,溶液变红的为氢氧化钠,再将另两种溶液分别滴入变红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红色消失的为硫酸,不消失的为氯化钠,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加入酚酞,溶液变红的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不变红的为盐酸,再将盐酸加入另两种溶液中,产生气泡的为碳酸钠,无气泡产生的为氢氧化钠,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D、加入酚酞,溶液变红的为氢氧化钠,但无法鉴别出氯化钠和硝酸钠,符合题意;故选D。
9.C
【解析】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明显变化。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因此可以鉴别;
乙:加水后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生成沉淀的是碳酸钙,没有变化的是氯化钠,因此可以鉴别;
丙:将石蕊试液滴入盐酸和硫酸时,都会变成红色,无法区分二者;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
10.D
【解析】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则丙为硫酸铜,加入无色酚酞,乙变红色,说明乙溶液呈碱性,为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硫酸钠和硫酸都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而盐酸不能反应,戊为盐酸,加入碳酸钠溶液,硫酸和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丁为硫酸,甲为硫酸钠, 则对应甲、乙、丙、丁、戊顺序的五种物质是④③②⑤①。故选D。
11.(1)A(2)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1)A和B、C反应溶液都变红色,所给4瓶溶液中石灰水、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则酚酞试液为A。
(2) B与C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一种,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
12.(1)二氧化碳(2)碳酸钠溶液(或碳酸钾溶液等)(3)盐酸
【解析】(1)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向三溶液中通入气体A,B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a为二氧化碳。
(2)盐酸与碳酸钠等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等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等碳酸盐溶液不反应,所以可用碳酸钠溶液直接鉴别三种溶液。
(3)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要鉴别氢氧化钙、碳酸钠、盐酸, 将其中的溶液①分别滴加到另外两种溶液②、③中,若实验现象是:一个有气泡,一个无明显现象, 说明 ①是盐酸。
13.(1)FeCl3;H2SO4;Na2CO3(2)BaSO4
【解析】(1)由分析知A为FeCl3,E为H2SO4 ,F为Na2CO3。
(2)D处是氢氧化钡,E为硫酸,所以甲处不溶物为硫酸钡。
14.A;NaOH;NaCl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CaCl2、BaCl2、Ca(NO3)2、Ba(NO3)2均可
【解析】【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 该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则一定不是酸,可能是碱或盐。
【作出猜想】 该溶液可能是碱溶液,即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设计并实验】 NaCl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 取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要证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含氢氧化钠,需先除去碳酸钠,氢氧化钠不与氯化钙、氯化钡等溶液反应,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氯化钡等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可在实验Ⅰ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氯化钡等溶液,通过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并除去碳酸钠,然后再通过酚酞溶液的颜色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存在。
15.B
【解析】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可以区分二者,故A不合题意;
B.固体烧碱和熟石灰加水时都会放出大量的热,无法区分二者,故B符合题意;
C.石灰水的试剂瓶内部上的白膜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C不合题意;
D.锌粒和硫酸锌不反应,但是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故D不合题意。故选B。
16.D
【解析】A、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食盐水,没有明显现象的是蒸馏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无变化的是空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有烧纸气味的是棉花纤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硫酸铵、氯化钾都溶于水,加水溶解后的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D.
17.B
【解析】A、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银和硝酸,不能区分两种物质,该选项不正确。
B、氢氧化钠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最终得到一氧化碳,该选项正确。
C、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除去了原物质氯化铁,该选项不正确。
D、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都生成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区分两种物质,该选项不正确。故选:B。
18.D
【解析】A、 单质仅有一种元素组成,但仅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不符合题意;
B、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可能含有Ag+,不符合题意;
C、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不符合题意;
D、 碳酸氢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符合题意;故选D。
19.D
【解析】A: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会放出氧气,而水和二氧化锰混合没有明显现象,A正确。
B: CaCO3 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可以检验,B正确。
C:纯棉点燃后有烧纸的味道,羊毛点着后是头发烧焦的味道,可以鉴别,C正确。
D:NaCl 固体中有少量泥沙,应该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D错误。故选D。
20.B
【解析】A、 取部分样品溶于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只能证明一定含氯化钡,硫酸钠和碳酸钠可能含一种或两种 ,不符合题意;
B、取部分溶液,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 , 产生气泡,产生白色沉淀,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所以可证明一定含硫酸钠和碳酸钠,硝酸钠不参与反应,可能存在,符合题意;
C、将气体先后通入装有氧化铜的玻璃管中,再对玻璃管加热→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 , 黑色的氧化铜变红,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只能证明气体一定含氢气和一氧化碳,无法证明是否含水, 不符合题意;
D、 过滤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 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只能证明一定含碳酸钡和氯化银,而无法证明是否含氢氧化镁,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1)ABC(2)CaO、Ca(OH)2、CaCO3
【解析】(1)上述流程中进行“操作A”分离出滤渣,为过滤,需要用到右图的仪器有A漏斗、B玻璃棒、C烧杯。
(2)变质生石灰加足量水,有滤渣0.1克,说明一定有碳酸钙,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滤渣质量增加即产生沉淀,若0.65克固体只有氢氧化钙,设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x
Ca(OH)2-----CaCO3
74 100
0.65g x
74:100=0.65g:x
x=0.88g
若固体全部中氧化钙,加水形成氢氧化钙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为y
CaO----Ca(OH)2-----CaCO3
56 100
0.65g y
56:100=0.65g:y
y= 1.16g
由此说明固体除碳酸钙外还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22.B
【解析】碳酸钠与硫酸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与氯化钡反应产生沉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与氯化钡反应产生沉淀,盐酸只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氯化钡与碳酸钠、硫酸反应产生沉淀,与盐酸不反应,由所给信息可知,a和c、b和c反应有气体产物,b和d、c和d反应有沉淀生成,则c为碳酸钠,d为氯化钡,b和d反应产生沉淀,则b为硫酸,a为盐酸;故选B。
23.A
【解析】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投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因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所以一定不含硫酸铜,硝酸钙与碳酸钠反应可产生碳酸钙沉淀,故二者不能同时存在;
②取上述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可生成碳酸钡沉淀,由此证明固体中一定有碳酸钠,则硝酸钙一定不存在;
③因②中引入了氯离子,所以在所得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是否含氯化钠。由上证明固体中一定有碳酸钠,一定没有硝酸钙和硫酸铜,可能有氯化钠。故选A。
24.C
【解析】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钡;②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先减少,再保持不变,说明既有溶于硝酸的沉淀又有不溶于硝酸的沉淀,即固体中还一定含有硫酸钠;
A、 A→B段为碳酸钡与硝酸的反应,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 ,不符合题意;
B、 B→C段加入硝酸,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即硝酸过量,酸性变强,对应溶液pH逐渐变小 ,不符合题意;
C、 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符合题意;
D、 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 ,一定不含碳酸钠,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D
【解析】(1)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硝酸钡;
(2)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5.3g 2.2g
NaHCO3+HCl═NaCl+H2O+CO2↑,
84 44
5.3g 2.78g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如果5.3g样品全部为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2.2gCO2,因此碳酸钠中肯定含有氯化钾;如果碳酸钠中还含有碳酸氢钠,那么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也可能等于2g,因此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可能含有碳酸氢钠。故选D。
26.(1)氯化钠、氯化钡(2)3
【解析】①.取少量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②.往烧杯中加入数毫升的稀盐酸并搅拌,发现有气体生成,杯底仍有体剩余,说明沉淀中即有能与盐酸反应的碳酸盐溶液,又有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钡沉淀,由此得出固体中一定有氯化钡和硫酸钠;③.继续往2中烧杯的所得物质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并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先不变,再增加,说明烧杯溶液中盐酸过量,并一定有氯化钡,可能有氯化钙;
(1) 第②步上层清液A中肯定存在的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钡;
(2)原固体混合物可能是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或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钙或硫酸钠、氯化钡、碳酸钠、碳酸钙三种可能。
27.(1)因为白色固体溶于水过滤后的滤液为无色,而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写出无水硫酸铜溶于水后呈蓝色或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即可)
(2)BaCO3+2HCl=BaCl2+H2O+CO2↑(3)Na2CO3、BaCl2
【解析】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了无色溶液,则肯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得到的白色沉淀加入盐酸后全部溶解,那么沉淀应该是碳酸钡,而不受硫酸钡,即固体中肯定存在碳酸钠和氯化钡,肯定没有硫酸钠。无法判断是否存在氯化钠。
(1)小联认为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无水硫酸铜,她的理由是:白色固体溶于水过滤后的滤液为无色,而硫酸铜溶液为蓝色。
(2)白色沉淀A为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BaCO3+2HCl=BaCl2+H2O+CO2↑ 。
(3)白色固体中一定存在碳酸钠和氯化钡,即 Na2CO3、BaCl2 。
28.(1)硫酸钠、碳酸钠(2)Na+、OH-、Ba2+
【解析】取固体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氯化铁;无色溶液A中加入硝酸钡生成部分溶于酸的沉淀,则沉淀应该为硫酸钡和碳酸钡,因此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不能共存,则样品中一定不含氯化钙;由以上实验无法确定氯化钾、氢氧化钠的存在;
(1)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说明该沉淀是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混合物,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
(2)二氧化碳不能直接和硝酸钡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则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未反应的氢氧化钠、生成的硝酸钠、以及过量的硝酸钡,含有的离子是钠离子、钡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离子符号为:Na+、Ba2+、OH-、
29.(1)FeCl3 、Na2SO4(2)CaCO3、NaOH、Ba(OH)2、BaCl2
【解析】(1)①取试样溶于水,搅拌、过滤,得到无色澄清溶液A和白色沉淀B,氯化铁溶液呈黄色,所以一定不含氯化铁;
②取上述无色澄清溶液A,通入适量的CO2,生成白色沉淀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钡或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由此可知,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氢氧化钡或氯化钡的一种或两种,若只含氯化钡,则一定含氢氧化钠,一定不含硫酸钠。
③取上述白色沉淀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说明沉淀中只有能溶于酸的碳酸钙,不含不溶于酸的硫酸钡。
(2) 固体粉末的可能组成中含有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组合是 CaCO3、NaOH、Ba(OH)2、BaCl2 。
30.(1)漏斗(2)CaCO3和Mg(OH)2;
(3)CaCO3+2HCl=CaCl2+H2O+CO2↑(4)CaCO3和BaSO4
【解析】(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2)设生成0.44g二氧化碳所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0.44g;
解得:x=1.0g;
而滤渣a的质量是1.5g,所以滤渣中含有氢氧化镁,根据现象1和现象2可以推测,滤渣 a 的成分是:CaCO3和Mg(OH)2;
(3)反应①中,生成气体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碳酸钙溶于酸而硫酸钡不溶于酸,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现象②不变。则滤渣 a 的成分一定有:CaCO3和BaSO4。
31.CaCO3、Na2SO4;FeCl3;KCl
【解析】将这包固体粉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白色沉淀,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可产生硫酸钡沉淀,碳酸钙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氯化铁溶液呈黄色,则一定不含氯化铁。 向所得的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放出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沉淀中既有溶于盐酸的碳酸钙沉淀,也有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钡沉淀,由此推断该粉末中一定含有BaCl2、CaCO3、Na2SO4, 一定不含有FeCl3, 可能含有KCl 。
32.(1)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减小;三
(2)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写化学式也给分)
【解析】(1) 图2中BC段固体减少,为碳酸钡与硝酸的反应,由CD段可知,固体部分溶解于硝酸,BC段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溶解,有气泡产生; 从C到D的过程中,硝酸过量,酸性增加,液体的pH将逐渐减小。 由沉淀部分溶解于硝酸可知,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碳酸钠与硝酸钡反应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硫酸钡沉淀,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钠,加入硝酸到达D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碳酸钡与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钡、未反应的硝酸钠和剩余的硝酸三种溶质。
(2) 由(1)中分析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33.(1)Mg(OH)2
(2)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图象中开始没有沉淀生成。(3)2
(4)HCl、MgCl2
【解析】(1)ab段生成的沉淀是氢氧化镁沉淀,化学式是:Mg(OH)2。
(2)某同学说该溶液中一定没有CuSO4,他的理由是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图象中开始没有沉淀生成。
(3)由图象可知,a点时,氢氧化钡和稀盐酸恰好反应,溶液含中生成的BaCl2与没有反应的MgCl2两种溶质组成。
(4)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HCl、MgCl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