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九上专题6有机物知识点一:有机燃料1.有机化合物(有机物):一类含碳的化合物,有机物大多含有碳、氢、氧、氮等,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如:C2H2(乙炔)、C6H12O6(葡萄糖)、C2H5OH(酒精)、C4H10(丁烷) 、CCl4(氯仿)、CH3COOH(乙酸)、甲烷 CH4、甲胺 CH3NH2、尿素 CO(NH2)2 )2.甲烷 CH4——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②用途:作燃料(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③化学性质:可燃性。(甲烷燃烧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同时石灰水变浑浊。)3.丁烷 C4H10:性质——易被液化、具有可燃性。4.乙炔 C2H2:具有可燃性,燃烧时能产生 3000 度以上的高温,氧炔焰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知识点二:生物体内有机物1、三大类有机物比较种 类 来源 主要功能糖 类 面条、面包、米饭等 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蛋白质 鸡肉、大豆、鱼等 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脂 肪 奶酪、牛奶等 贮存能量2、人每天摄取的食物,大部分都是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经过消化吸收、贮存、转化、消耗等过程不断地变化着,实现各种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转移。3、活动:蛋白质的鉴别1.剪取指甲、头发或羊毛放在火焰上灼烧,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同时看到有黑色粉末生成。2.点燃棉花纤维,能闻到烧棉布的气味.。3.点燃棉花纤维和羊毛后,闻到的气味4、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基本途径: ①自然界中各种无机物通过被植物吸收,从自然环境进入生物圈,变成有机物。②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行转移,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通过生物的排泄物和尸体的分解,使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回到自然环境中去。知识点三:有机合成材料1.三大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①合成塑料:(可塑性)具有良好的性能,容易加工,轻便实用。②合成纤维:如尼龙、腈纶等,广泛运用于造航天器、飞机、火箭等。③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和耐高温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2.白色污染:大量的废旧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下统称为塑料包装物)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 “白色污染”。3.解决“白色污染”方法: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知识点四:有机物成分探究有机物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根据水和二氧化碳质量,计算有机物中的氢元素、碳元素质量。再与有机物质量对比,得出有机物中是否有氧元素。根据各种元素质量关系,利用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求出有机物的化学式重点题型精炼题型一、简单有机物1.关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分类上看:属于无机物 B.从变化上看:燃烧只生成一种物质C.从性质上看:具有助燃性 D.从使用上看: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2.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某种液体燃料,同时生成一种物质丁,丁是一种常见溶剂,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中只有乙、丙是有机物 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C.丁是由氢、氧两种原子组成 D.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3:13.长征七号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煤油的成分之一可用CH3(CH2)10CH3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氧属于混合物 B.CH3(CH2)10CH3 属于无机物C.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D.CH3(CH2)10CH3 可以燃烧,具有助燃性4.医用防护口罩的核心材料是“熔喷布”(主要成分为聚丙烯[(C3H6)n],鼻梁压条的材料是金属铝,因其对带病毒气溶胶和有害微尘的阻隔效果显著。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熔喷布”的主要成分聚丙烯属于无机物B.制作鼻梁压条的金属铝是由铝分子构成的C.用金属铝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氧气反应D.医用防护口罩起阻隔作用的原理类似于过滤5.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2023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的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和燃料如表所示。奥运火炬的迭代,体现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下列有关两种火炬的说法正确的是( ) “祥云”火炬 “飞扬”火炬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 铝合金 碳纤维复合材料燃料 丙烷(C3H8) 氢气(H2)A.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都属于金属单质 B.燃料都具有氧化性C.燃料燃烧后,生成物都有水 D.燃料都属于有机物6.沼气是有机物质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经研究可知,有机物变成沼气的过程,首先是分解细菌将粪便、秸秆、杂草等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然后在甲烷细菌的作用下,将简单的化合物和二氧化碳氧化还原成甲烷。甲烷是一种可燃气体,浓度在5%~15%范围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请分析回答:(1)分解细菌、甲烷细菌的代谢类型属于A.需氧异养型 B.需氧自养型 C.厌氧异养型 D.厌氧自养型(2)请写出由CO2 和H2生成甲烷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3)用二氧化锡制成的电阻Rx的阻值随空气中甲烷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利用电压为6V的电源、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0、电流表和电阻Rx制作成甲烷气体浓度检测仪(如图)。当甲烷气体浓度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用该检测仪测某沼气池上方空气样品中甲烷气体浓度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若该沼气池中的甲烷气体遇到明火, (会或不会)发生爆炸 甲烷气体浓度% 0 20 40 60 80 100Rx/Ω 25 20 15 10 7 57.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表中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十一烷 十六烷化学式 CH4 C2H6 C3H8 ? C5H12 C11H24 C16H34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194.5 287.5相对密度 0.466 0.572 0.585 0.579 0.626 0.741 0.774分析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表中丁烷的化学式 (2)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 原子个数有关.(3)总结一条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8.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 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等。(1)甲烷是一种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在 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选填序号)。(2)组成乙烷[C2H6]的元素有 种,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3)丙烷[C3H8]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9.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运用生活经验及所学化学知识填空:(1)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它们所属的类别是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大米、面粉等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2)桔子、柠檬等水果中含有酸,吃起来越酸的水果其果汁的pH越 (填“大”或“小”)。(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甲烷的化学式: 10.杭州亚运会,在亚运史上首次由“数字人”参与开幕式点火仪式,也是首次使用源自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CH4O)作为主火炬塔“潮涌”的燃料,实现主火炬在循环使用期间的零排放。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某条反应路径的微观示意如下:(1)甲醇属于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在上述过程中,若有44g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可生成甲醇 g。(2)甲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燃烧过程的能量转化主要是燃料中的 能转化为热能。题型二、有机合成材料11. 人类生活生产中时常用到各种材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纤维、橡胶、蛋白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甲烷、尿素、醋酸都属于有机化合物C.棉花、羊毛、涤纶都是合成材料D.使用过的塑料、橡胶制品应回收利用12.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B.日常生活中纯金属使用比合金更广泛C.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涤纶、腈纶、蚕丝等都属于合成纤维D.塑料是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13.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B.钛合金属于化合物C.溴化银分解后,银元素的化合价降低D.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14.天安门广场每天升起的国旗都是崭新的,换下来的国旗进旗库保存后还将发挥更重大“使命”,比如被博物馆收藏、赠送给学校、单位,或者是覆盖在烈士、伟人的遗体或棺椁上。(1)国旗的材料主要是春亚纺布料,又称涤纶布。涤纶属于 (选填“天然”或“化学”)纤维。(2)国旗旗杆上的滑轮为 ,它的作用是 。题型三、有机物成分探究15.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火炬设计思想源自良渚文化,名为“薪火”,寓意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火炬以丙烷(C3H8)为燃料,为探究其燃烧后的产物,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了如图装置对丙烷燃烧后的气体进行了检测。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丙烷燃烧后的气体产物可能含有CO、CO2和H2O;⑵燃烧后的气体应依次通过装置 (选填“A→C”或“C→A”)→B→D;⑶实验过程中能观察的现象: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C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丙烷燃烧后的气体是 ;⑷有同学认为只看D装置出现的现象就可以作为检测丙烷生成气体中有CO的证据,对此你的看法是是 ;⑸A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16.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 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图中字母 A 至 G 均表示装置编号)(提示:氢氧化钠能吸CO2 ;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发生装置 A 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 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 C 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2)E、F 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错误的地方,应如何改进? ;理由是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 装置的作用是 17.丙烷(C3H8)燃料,其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 经分析,丙烷燃烧后的气体可能含有CO、CO2和H2O。(1)将上述装置按一定顺序连接完整,使之尽可能检测出丙烷燃烧后的产物。你设计的连接顺序为:燃烧后的气体 →B→D。(2)该小组的同学按合理的连接顺序进行检测。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分现象如下: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分析可知,丙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的气体为 。(3)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18.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燃烧没有 (填化学式)气体生成。B装置的作用是 ;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 是正确的。【交流反思】⑴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 。⑵连接实验仪器时, (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 。19.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请阅读资料卡,回答有关问题.资料:1.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于2014年7月29日在北京召开.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计划于2015年开始着手开发“可燃冰”(如图).“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在常温下释放164立方米的甲烷和0.8立方米的淡水,被认为是有一种潜力较大的能源之一.2.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很容易燃烧.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试管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1)仪器a、b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甲烷的装置组合是 ;将反应物装入试管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简述用排水法收集一瓶甲烷气体的操作方法 ;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 。(3)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学习,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共同点是 (填序号)。a.需要加热 b.需要催化剂c.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 d.反应物中必须含有要制取物质的元素(4)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甲烷分类,它属于 ,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甲烷除用作燃料外,还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将COx和CH4的混合气体直接转化为醋酸(CH3COOH).若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中的原子),则COx中的x为 ,该反应类型是 。(5)可燃冰的开采和利用,能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但开采、利用可燃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开采技术以及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温室效应、海底滑坡及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等诸多问题.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你认为开采、利用“可燃冰”还应进一步做好 。题型四、有机物与质量守恒的计算20.某纯净的有机化合物2.6克,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该物质组成中(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有O元素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不能确定21.化学上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4.6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CO2和5.4g H2O,则该有机物中( )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实验中用去氧气的质量为9.6gC.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该有机物可能为甲烷(CH4)22.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反应前质量/g 4.6 8 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 4.4 5.4 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m的值无法确定 B.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的生成C.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物质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23.每年11月是橘子丰收的时节,橘子中含有丰富的核黄素即维生素B2(分子式:C17H20N4O6)相对分子质量:376,黄至橙黄色结晶性粉末,微臭,味微苦。核黄素具有热稳定性,不受空气中氧的影响,在酸性溶液中稳定,但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光照射容易分解。(1)核黄素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选填“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2)写出一条核黄素的化学性质 。(3)一个核黄素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4)计算94克核黄素中含有多少克氢元素?24.目前,免拆型手术缝合线广泛应用于手术中,它是用新型生物降解材料一聚乳酸[(C3H4O2)n]制作而成。聚乳酸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制取:(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葡萄糖属于 (选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中间产物乳酸(C3H6O3)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如果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进人聚乳酸,则生产2.4千克聚乳酸,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千克?25.SMA是脊髓性肌萎缩症的缩写,它是一种基因缺陷引起的罕见疾病,折磨着中国几万个家庭。2023年,治疗SMA的特效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别名:寡核苷酸)进人医保,从70万一针降到了3万多元,这令不少患者喜极而泣看到希望。该特效药化学式为C234H340N61O128P17S17,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化学式可知,诺西那生钠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诺西那生钠由 种元素组成。(3)诺西那生钠中,P、S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6.垃圾分类及利用垃圾发电和产生沼气等是目前世界各国处理垃圾的常用办法。当垃圾中的生物体在 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腐烂时,会放出一种气体,我们把它称为沼气。沼气通常含有60%的甲烷(CH4),其余的大部分是CO2。沼气是很好的燃料,可用于家庭烹调、取暖和照明。目前我国农村中建造了大量的沼气池,据测算,平均每立方米大小的沼气池一天产生沼气量是0.2m3.而每立方米的沼气可以供6口之家三餐的烹调所用,可以使3吨的卡车运行3千米,可以点亮60W电灯工作6小时。请问:(1)甲烷是一种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每立方米的沼气最多可转化 焦的电能:(3)沼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 。(4)垃圾发电已经在世界各国兴起,利用焚烧炉的火焰加热锅炉,所产生的蒸汽可以带动发电机组。据计算,每燃烧1吨垃圾,可以得到7.2×108J的电能,这些能量相当于多少千克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烟煤的热值约2.9×107J/kg)27.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常用聚乙烯(C2H4)n制成的,小明利用平常在超市买东西时带回来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元素组成。小明利用如图进行实验,塑料袋充分燃烧,还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⑴B装置中的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⑵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1)根据物质类别判断,聚乙烯属于化合物中的 。(2)能推断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的实验现象是 。(3)将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更换为浓氢氧化钠溶液,重新实验测得C装置质量增加了17.6克,请计算该 有机物中碳元素的是多少克 题型五、生物体内的有机物28.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O4N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谷氨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有机物B.加热会产生含硫物质C.由五种元素组成D.每个谷氨酸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829.疫情三年,新冠病毒到了奥密克戎这一代,感染后大部分人都是轻症或无症。政策放开后,感染新冠轻症患者并不需要使用特殊治疗,若发热可用的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类药物,布洛芬化学式为C13H18O2。下列有关布洛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化合物 B.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18:2C.相对分子质量为206 D.一个布洛芬分子中有9个H2分子30.萨罗(Salon)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其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萨罗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二十六个原子构成;②该物质是氧化物;③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56:48;④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14g;⑤该物质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⑥该物质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⑦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13H10O3A.①③ B.⑦ C.①③⑦ D.②④⑤⑥31.兴奋剂丑闻在重大体育比赛乃至奥运会上屡有出现,它不仅严重败坏了运动员本人的声誉,也使得运动员所在的体育团队、国家和人民蒙羞。乙基雌烯醇是一种常见的兴奋剂,其化学式C20H3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基雌烯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乙基雄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8克C.乙基雌烯醇属于无机物D.乙基雌烯醇中C,H,O三种元素原子个数比为20:32:132.纪录片《风味人间》在浙江卫视热播,其中特别拍摄了一组“臭名远扬”的食物,如中国的霉苋菜梗和炸臭豆腐,国外的鲱鱼罐头、臭奶酪、冰岛臭鲨鱼等。这些食物都是通过发酵制作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成小分子,都是“鲜味”物质,我们品尝食物时,感受到的就不再是“臭”而是“鲜香”了;而冰岛臭鲨鱼之所以气味浓烈,是因为鱼肉中含有较多的尿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起来“臭”,是因为食物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入鼻腔,与嗅觉感受器结合,产生神经信号传到大脑,形成“气味”,完成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B.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发酵过程中会被分解成氨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C.冰岛臭鲨鱼的鱼肉中含有较多的尿素,因此,过多的食用可能增加人体泌尿系统的负担D.霉苋菜梗和炸臭豆腐中含植物蛋白,进入人体后可直接构成人体的蛋白质33. 覆盆子果实因含丰富的维生素、少量水杨酸以及钙、钾等元素,享有“黄金水果"的美誉。其中的水杨酸常温下稳定,加热易分解,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1)写出水杨酸的一条物理性质 。(2)水杨酸(C7H4O3)属于 。(选填“氧化物"、“碱”或“有机物”)(3)决定覆盆子性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中。(选填“细胞膜"、“细胞核”或“叶绿体”)34.(1)药品利巴韦林是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之一,其分子式C8H12N405属于 (选填“有机物” 或“无机物”)(2)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使10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2gCO2和7.2gH2O,则该有机物中一定有的元素是 .35.乙硫醇(化学式为C2H5S)易挥发、易燃烧的液体,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在较远距离便可闻到该气味,家用天然气中添加该物质,可以帮助判断天然气是否泄露。(1)乙硫醇在物质分类中属于化合物中的 。(2)乙硫醇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3)若天然气泄漏,人能迅速闻到蒜臭味。从微观角度解释该现象: 。36.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团队破解了蝗虫聚集的秘密。他们发现一种名为4-乙烯基苯甲醚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9H10O。蝗虫能够快速感应这种化合物从而出现聚集现象。(1)该化合物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C:H:O的质量比为9:10:1C.相对分子质量是134g D.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37.乙醇可替代石油燃料.利用纤维素酶和酵母菌等可将纤维素转化成乙醇.其转化机理为: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某种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进行了以下研究:【查阅资料】⑴上述转化过程需要用到某种“缓冲液”,以维持一定的pH;⑵斐林试剂遇纤维素呈蓝色,葡萄糖与斐林试剂作用可产生砖红色沉淀.⑴【设计实验】步骤一:取两支同样的试管,在试管1中加入2毫升用缓冲液当溶剂配制的纤维素酶溶液, ▲ .步骤二:将两试管置于 ▲ ,时间为30分钟.步骤三:在试管1和试管2中分别加入适量纤维素液,然后同时置于60℃(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的水浴中保温,时间为10分钟.步骤四:在试管1和试管2中分别加入适量斐林试剂,观察实验现象.⑵请回答下列问题:(1)补充完成上述实验步骤:步骤一: .步骤二: .(2)上述实验步骤均正确,当观察到 ,则表明该纤维素酶能耐受80℃高温.答案1.D【解析】A、甲烷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B、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C、甲烷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D、甲烷为可燃气体,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符合题意;故选D。2.D【解析】由图例可知,甲为氢气,乙为二氧化碳,丙为甲醇,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丁的每个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丁为水;A.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是无机物,故A错误;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单位不是g,故B错误;C.丁是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D.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3:1,故D正确。故选D。3.C【解析】A、液氧为氧气的液态,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B、CH3(CH2)10为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C、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氧分子,符合题意;D、CH3(CH2)10可以燃烧,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解析】A.聚丙烯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B.制作鼻梁压条的金属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用金属铝制作鼻梁压条是利用其韧性,故C错误;D.医用口罩对细菌、病毒有较强的阻隔作用,其作用原理相当于过滤,故D正确。故选D。5.C【解析】A.“飞扬”火炬的材料不属于金属单质,故A错误;B.氢气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C.丙烷和氢气燃烧都生成水,故C正确;D.氢气属于无机物,故D错误。故选C。6.(1)C(2)CO2+4H2=CH4+2H2O(3)变大(4)不会【解析】(1)分解细菌、甲烷细菌的代谢类型属于厌氧异养型,故选C;(2)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3)Rx的阻值随空气中甲烷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Rx与R0串联,当甲烷气体浓度增大时,根据,可知,电流增大,则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大;(4)电路的总电阻为:,Rx=R-R0=30Ω-10Ω=20Ω,从表中可以查出,甲烷气体浓度为20%,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7.(1)C4H10(2)碳(3)随着碳原子教目增加。沸点越来越高,相对密度越来越大【解析】(1)表中所给物质来看,氢原子数为碳原子个数的2倍再加上2,物质的命名以碳原子的数目而定,所以丁烷分子中有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化学式为C4H10。(2)由表可知,烷烃的命名是以碳原子数目而定的,故命名与分子中的碳原子个数有关。(3)由表可以看出,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沸点越来越高,相对密度越来越大。8.(1)①③(2)2;4:1(3)有机物【解析】(1) 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都不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③在 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 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2)组成乙烷的元素有碳、氢两种,乙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4:6=4:1;(3)丙烷属于有机物。9.(1)有机物;糖类(2)小(3)CH4【解析】(1) 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它们都属于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属的类别是有机物,大米、面粉等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2)桔子、柠檬等水果中含有酸,吃起来越酸的水果其酸性越强,pH越小;(3)甲烷化学式为CH4;10.(1)有机物;32(2)2CH3OH+3O2CO2+4H2O;化学【解析】(1) 甲醇为含碳元素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在上述过程中,若有44g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甲醇,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即为甲醇中碳元素质量,则理论上生成甲醇质量为。(2) 甲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方程式为2CH3OH+3O2CO2+4H2O 。 燃烧过程是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11. C【解析】 A.淀粉、纤维、橡胶、蛋白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故A正确不合题意;B.甲烷、尿素、醋酸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有机化合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C.棉花、羊毛都是天然材料,故C错误不合题意;D.使用过的塑料、橡胶制品应回收利用,节约资源,也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2.D【解析】A、棉花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不是蛋白质,不符合题意;B、日常生活中所用合金比纯金属广泛,不符合题意;C、蚕丝成分为蛋白质,不是合成纤维,不符合题意;D、 塑料是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 ,符合题意;故选D。13.B【解析】A.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故A正确不合题意;B.钛合金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更不是化合物,故B错误符合题意;C.在溴化银中,银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溴化银分解生成溴和银单质,银的化合价变为0,因此银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故C正确不合题意;D.氧化铜为催化剂,所以它的性质保持不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4.(1)化学(2)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解析】(1)国旗的材料主要是春亚纺布料,又称涤纶布。涤纶属于化学纤维。(2)根据图片可知,国旗旗杆上的滑轮固定不动,为定滑轮,它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15. C→A;CO、CO2和H2O;不合理,D装置与空气直接接触,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浑浊;检验丙烷然后后的气体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气体【解析】(2)燃烧后的气体应该依次检测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因此依次桶滚装置C→A→B→D。(3)C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存在水;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存在二氧化碳;B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存在一氧化碳,即丙烷燃烧后的气体是:CO、CO2和H2O。(4) 有同学认为只看D装置出现的现象就可以作为检测丙烷生成气体中有CO的证据,对此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合理,理由是:D装置与空气直接接触,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浑浊。(5) A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丙烷然后后的气体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气体。16.(1)浓硫酸(2)对调装置E、F的位置;应该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之前吸收水蒸气(3)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吸收装置【解析】(1)要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首先需要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所以装置为B,装置C为浓硫酸,除水蒸汽;(2)塑料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要测定碳氢元素的含量,需要测定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有水首先要先检验水,对调装置E、F的位置; 理由是 应该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之前吸收水蒸气(3)要想测定塑料组成中的各元素的含量,需要除去其他干扰成分,使用碱石灰能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除掉,所以本题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吸收装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17.(1)C→A(2)二氧化碳和水(3)吸收二氧化碳【解析】(1)丙烷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燃烧时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检验一氧化碳可以用氧化铜,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水常用无水硫酸铜,一氧化碳能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应先检验二氧化碳,再鉴别一氧化碳,而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会带出水蒸气,故最先检验水,然后是二氧化碳,最后检验一氧化碳,那么顺序是; C→A→B→D。(3)A装置的左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C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因此生成了水,而D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生成一氧化碳,因此丙烷燃烧后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4)实验要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产物,所以要除去前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对结果的干扰,故装置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就完全吸收二氧化碳。18.HCl;验证是否有水生成;Ca(OH)2+CO2=CaCO3↓+H2O;①;白色污染;不能;如果将B、C位置进行交换,气体从C中出来再检验到有水分,就不能充分说明水是燃烧时生成的,还是从C装置中带出来的【解析】【实验探究】B是检验是否有水生成,C是检验是否有氯化氢生成,D是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燃烧没有氯化氢气体生成。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实验结论】因塑料燃烧后没有氯化氢生成,说明不含氯元素,所以通过实验证明,猜想①是正确的;【交流反思】⑴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白色污染;⑵因气体从溶液中通过时会带一部分水,所以BC交换,则无法确定水是否是燃烧生成的。19. (1)锥形瓶;集气瓶(2)AC或AD;气密性;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甲烷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移开,在水下 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倒放在桌上;纯度(3)cd(4)有机物;无色无味的气体;2;化合反应(5)气体的有效收集【解析】(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锥形瓶,b是集气瓶;(2) 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以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甲烷的装置组合是AC或AD,制取气体之前需要检验 装置的气密性,用排水法收集一瓶甲烷气体的操作方法是: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甲烷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移开,在水下 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倒放在桌上,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3)通过分析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以及各种气体的性质可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共同点是cd;(4)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具有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将COx和CH4的混合气体直接转化为醋酸(CH3COOH).若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COx中的x为2,该反应满足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点,所以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5)通过分析可知,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开采、利用“可燃冰”还应进一步做好:气体的有效收集.20.B【解析】碳元素的质量:;氢元素的质量:;因为2.4g+0.2g=2.6g,所以该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故选B。21.B【解析】A、由题意“4.6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2/44×100%)=2.4g,5.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H:5.4g×(2/18)=0.6g。因为2.4g+0.6g<4.6g。,因此该有机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说法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用去氧气的质量为8.8g+5.4g-4.6g=9.6g,故说法正确;C、设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x、y,故2.4g:0.6g=12x:y,故x:y=1:3,故说法错误;D、由A分析可知该有机物中有氧元素,不可能是甲烷,故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22.A【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中数据可知,m=4.6g+8g-4.4g-5.4g=2.8g,判断错误;B、设X的化学式为COy,则12x:16y=1.2g:1.6g,解得x:y=1:1,即X的化学式为CO,所以增加氧气的量,可以使乙醇完全燃烧,所以能使一氧化碳的量减少,判断正确;C、X不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因为反应前X的质量为0,判断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中有1.2g碳元素和1.6g氧元素进入了生成物X中,所以物质X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没有氢元素,判断错误。故选A。23.(1)有机物(2)热稳定性好,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光照射容易分解(3)5(4)94克核黄素中含有氢元素质量为.【解析】(1) 核黄素为含碳化合物,在物质分类上属于有机物。(2) 核黄素热稳定性好,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光照射容易分解 ,都属于化学性质。(3) 一个核黄素分子中共有5个原子。24.(1)有机物(2)3:4(3)mCO2×C1%=m聚乳酸×C2%mCO2× =2.4千克×mCO2=4.4千克【解析】(1) 葡萄糖为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2) 乳酸(C3H6O3)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48=3:4.25.(1)有机物(2)6(3)31 :32【解析】(1) 诺西那生钠属于含碳元素的有机物;(2)诺西那生钠由碳、氢、氮、氧、磷、硫六种元素组成;(3)诺西那生钠中,P、S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32;26.(1)有机物(2)1.296×106J(3)(4)这些热量相当于燃烧烟煤的质量:。【解析】(1)根据甲烷的化学式CH4可知,它含有大量碳元素,应该为有机物。(2)每立方米的沼气最多可转化的电能:W=Pt=60W×(3600s×6)=1.296×106J;(3)甲烷与氧气在空气中点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这些热量相当于燃烧烟煤的质量:。27.(1)有机化合物(2)无水硫酸铜变蓝(3)【解析】(1)C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而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则说明聚乙烯中含有碳元素,应该为有机化合物。(2)能推断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的实验现象是:无水硫酸铜变蓝。(3)C装置中增加的质量就等于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该有机物中碳元素的等于二氧化碳中的质量, 。28.B【解析】A、 谷氨酸钠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B、谷氨酸钠中不含硫元素,加热不会产生含硫物质 ,符合题意;C、谷氨酸钠由碳、氢、氧、氮、钠五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D、 每个谷氨酸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8 ,不符合题意;故选B。29.D【解析】A.根据化学式 C13H18O2 可知,布洛芬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B.根据化学式 C13H18O2 可知,布洛芬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18:2,故B正确不合题意;C.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12+1×18+16×2=206,故C正确不合题意;D.根据化学式 C13H18O2 可知,一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18个氢原子,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0.D【解析】根据萨罗的分子模型图,1个萨罗分子是由13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化学式为:C13H10O3.①1个萨罗分子是由13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故正确;②由萨罗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特征,故错误;③萨罗(Salol)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6×3)=156:48,故正确;④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错误;⑤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该物质色相对分子质量为:12×13+1×10+16×3=214,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⑥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⑦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萨罗的化学式为:C13H10O3.故正确.故选D.31.D【解析】根据化学式 C20H32O可知,乙基雄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0+1×32+16×1=288,没有单位,故B错误;碳的质量分数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因此质量分数最大是碳元素,故A错误;因为该物质含有碳元素,所以属于有机物,故C错误;乙基雌烯醇中C,H,O三种元素原子个数比为20:32:1,故D正确。故选D。32.C【解析】A、闻起来“臭”,是因为食物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入鼻腔,与嗅觉感受器结合,产生神经信号传到大脑,形成“气味”,完成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A不符合题意。B、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发酵过程中会被分解成氨基酸小分子,B不符合题意。C、冰岛臭鲨鱼的鱼肉中含有较多的尿素,因此,过多的食用可能增加人体泌尿系统的负担,C符合题意;D:霉苋菜梗和炸臭豆腐中含植物蛋白,通过消化和吸转变成人体的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3.(1)微溶于水(2)有机物(3)细胞核【解析】(1)一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是指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水杨酸的物理性质有微溶于水;(2)氧化物是指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所以水杨酸属于有机物;(3)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所以决定覆盆子性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34.(1)有机物(2)C、H、O【解析】(1)利巴韦林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2)10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2gCO2和7.2gH2O,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可知,有机物中碳元素为=6g,氢元素质量为=0.8g,6g+0.8g<10g,说明该有机物由碳、氢、氧元素组成;35.(1)有机物(2)24:5(3)分子在做无规则热运动【解析】(1)乙硫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2) 乙硫醇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2):5=24:5;(3) 天然气泄漏,人能迅速闻到蒜臭味,是由于分子在做无规则热运动;36.(1)有机物(2)A;D【解析】(1)根据化学式 C9H10O 可知,该化合物含有氧元素,属于有机物;(2)A.根据化学式C9H10O可知,该物质有C、H、O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B.根据化学式C9H10O可知,C:H:O的质量比:(12×9):(1×10):(16×1)=54:5:8,故B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为:12×9+1×10+16×1=134,故C错误;D.根据化学式C9H10O可知,该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D正确。故选AD。37.(1)在试管2中加入等量的缓冲液;80℃水浴中保温(2)试管1内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试管2内呈蓝色【解析】(1) 步骤一:取两支同样的试管,在试管1中加入2毫升用缓冲液当溶剂配制的纤维素酶溶液, 在试管2中加入等量的缓冲液;步骤二:将两试管置于 80℃水浴中保温 ;(2) 上述实验步骤均正确,要表明该纤维素酶能耐受80℃高温,则可观察到试管1内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试管2内呈蓝色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