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2张PPT)第2讲化学与 STSE 及 NA2024高考化学试题评析及教学启示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化学与STSE一S科学(Science)01TS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E环境(Environment)contents目录01命题特点010203经典重现模型建构04教学启示必考命题特点PART 0101命题概率:属于必考内容。命题思路和考查方式:规律性很强。研究命题特点,把握命题方向卷别 呈现形式 考查内容 考点分布化学 原理 化学 与材料 化学 与生产、生活 化学 与科技 化学 与环保 化学与传统文化2024·河北卷 图文 结合 材料(铜合金、玉、石质浮雕、青花釉)成分判断 √2024·浙江卷 表格 根据材料(生铁、晶体硅、纤维素、顺丁橡胶)的组成和结构变化推测性能变化 √2024·全国甲 文字 叙述 能源:木材与煤所含元素、石油裂化、燃料电池能量转化形式、光解水制氢) √2024·安徽卷 文字 叙述 化学工艺转化关系:煤的干馏、石油分馏、油脂皂化、淀粉水解 √ √2024·湖北卷 表格 化学与传统文化(制墨、陶瓷、造纸、火药)中的化学原理 √ √ √2024·全国乙 文字 叙述 笔墨纸砚成分 √研究命题特点,把握命题方向卷别 呈现形式 考查内容 考点分布化学 原理 化学 与材料 化学 与生产、生活 化学 与科技 化学 与环保 化学与传统文化2024·贵州卷 表格 图文 历史文物:青陶罐、铜托杯、百褶裙、金冠材料是否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 √ √2024·浙江卷 文字 叙述 金属的冶炼、煤的气化、维C做抗氧化剂、聚合氯化铝净水原理 √2024·广东卷 表格 图文 历史文物:玉龙、铜龙、丝绸、瓷瓶是否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 √ √2024·甘肃卷 表格 成语与金属材料 √ √2024·黑吉辽 文字 叙述 文物(金银盏、玻璃柱、玉耳杯、陶罐)成分所属材料类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 √ √2024·湖南卷 文字 叙述 新能源特点、氢氧燃料电池优点、二次电池原理、太阳能电池能量转化关系 √ √ √ √ √研究命题特点,把握命题方向卷别 呈现形式 考查内容 考点分布化学原理 化学与 能源、材料 化学与 生产、生活 化学 与科技 化学 与环保 化学与传统文化2024·广东卷 文字 叙述 材料属性(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石英成分、铯原子质子数求算 √2024·贵州卷 表格 洗洁精去污原理、炒菜冒烟危害、食盐潮解原因、久置蛋黄呈灰绿色原因 √ √2024·浙江卷 表格 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石墨、SO2、高吸水性树脂、冠醚分子识别原理及应用) √ √ √2024·山东卷 文字 叙述 化学品(活性炭、铁粉、谷氨酸钠、五氧化二磷)在生活中的应用(食品脱色剂、脱氧剂、增味剂、干燥剂) √2024·甘肃卷 表格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 √ √汇总(14套卷17道题) 6 11 10 3 0 6化学与材料、生产生活为密考点;化学原理应用、化学与科技、化学与传统文化考查较密;化学与环保为疏考点。研究命题特点,把握命题方向试题立意:一般考查学生的必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学生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以及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并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思维。考查内容:一般以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材料以及传统文化或者最新科技成果作为载体,以现代或古代生产生活为背景,考查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关物质的一系列知识。考查角度::从相关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成分与类别 、变化原理与类型、性质与用途等等展开考查经典重现PART 0202【例1】(2024河北卷)燕赵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对下列河北博物院馆藏文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战国宫门 西汉透雕 五代彩绘 元青花釉里 青铜铺首 白玉璧 石质浮雕 红瓷盖罐A.青铜铺首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B.透雕白玉璧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石质浮雕主要成分是碳酸钙D.青花釉里红瓷盖罐主要成分是硫酸钙重温经典,感悟高考DA.青铜铺首是青铜器,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A正确;B.透雕白玉璧是玉石,玉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B正确;C.石质浮雕由汉白玉雕刻而成,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正确;D.青花釉里红瓷盖罐是陶瓷,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错误;解析※材料成分正确正确正确不属于硅酸盐错误化 学 与 材 料【例2】(2024·广东卷)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下列与龙有关的历史文物中,主要材质为有机高分子的是( )重温经典,感悟高考解析化 学 与 材 料选项 A B C D文物图示选项 红山玉龙 婆金铁芯铜龙 云龙纹丝绸 云龙纹瓷瓶C※材料类别A.红山玉龙主要成分为SiO2和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不符合题意;B.婆金铁芯铜龙主要成分为Cu,属于金属材料,B不符合题意;C.云龙纹丝绸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符合题意;D.云龙纹瓷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例3】(2024·浙江卷)根据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可推测其性能变化,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B解析选项 材料 组成和结构变化 性能变化A 生铁 减少含碳量 延展性增强B 晶体硅 用碳原子取代部分硅原子 导电性增强C 纤维素 接入带有强亲水基团的支链 吸水能力提高D 顺丁橡胶 硫化使其结构由线型转变为网状 强度提高化 学 与 材 料※材料性能及原理A.较高的碳含量不利于材料的延展性和可塑性,所以A正确;B.硅为半导体材料,金刚石态的碳不具有导电性,故碳的导电性比硅差,导电能力会下降,B错误;C.纤维素主链上再接上带有强亲水基团的支链(如丙烯酸钠),在交联剂作用下形成网状结构可以提高吸水能力,C正确;D.在橡胶中加入硫化剂和促进剂等交联助剂,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使线型转变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相对线性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D正确;【例4】(2024·甘肃卷)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重温经典,感悟高考C解析物质 性质 用途A 次氯酸钠 氧化性 衣物漂白B 氢气 可燃性 制作燃料电池C 聚乳酸 生物可降解性 制作一次性餐具D 活性炭 吸附性 分解室内甲醛化 学 与 材 料※材料性质及用途A.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从而可以做漂白剂,用于衣物漂白,A正确;B.氢气是可燃气体,具有可燃性,能被氧气氧化,可以制作燃料电池,B正确;C.聚乳酸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是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制作一次性餐具,C正确;D.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够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去除异味,但无法分解甲醛,D错误;D感悟高考材料组成材料类别材料性质材料用途材料原理一般以文物、发明创造、药物、食品、新型材料等展开化学与材料的考查角度考法一:化学与材料考题感悟解题技巧:此题要求学生对材料分类要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要对材料成分等知识有清晰的记忆,把常考点逐一练清,回归教材、重点强化。化 学 与 材 料必 备 知 识材料分类 备注金属材料 纯金属 和它们的合金 常见的合金中,黄铜是由铜锌合金;青铜是铜锡合金(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钢和生铁都是铁碳合金,钢是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多为硅酸盐材料) 硅氧四面体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硅酸盐材料大多具有硬度高、熔点高、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等特点 陶瓷 原料为黏土(主要成分为含水的铝硅酸盐)玻璃 ※普通玻璃是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为原料,经混合粉碎,在玻璃窑中熔融,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而制得的。※其成分为Na2SiO3、CaSiO3、SiO2等熔化在一起得到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生产中采用不同的原料和工艺,可以制得各种不同性能和用途的玻璃,光学玻璃一般使用了含铅原料,实验室玻璃仪器一般是在原料中加入了硼酸盐,用于建筑和装饰的彩色玻璃一般是在原料中加入了某些金属氧化物或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原料为黏土、石灰石和石膏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利用其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太阳能电池、芯片等)和二氧化硅(光导纤维)、新型陶瓷(压电陶瓷、氧化铝陶瓷等)、碳纳米材料(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有机高分子材料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棉花、羊毛和天然纤维、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黏合剂、涂料等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化 学 与 材 料氟橡胶※ 必 备 知 识※: ,。 有机高分子材料 分类 备注塑料 (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 热塑性塑料 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食品包装袋一般用聚乙烯制成,不能用聚氯乙烯。热固性塑料 酚醛树脂橡胶 天然橡胶 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合成天然橡胶 模仿天然橡胶的组成和结构制得的异戊橡胶合成橡胶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还开发了丁苯橡胶等一系列合成橡胶。许多橡胶具有线型结构有一定弹性,但强度和韧性差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工业上常用硫与橡胶进行橡胶硫化。使线型高分子链之间通过硫原子形成化学键,产生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化学变化)化 学 与 材 料氟橡胶必 备 知 识有机高分子材料 分类 备注纤维 天然纤维 棉花、羊毛、蚕丝和麻等化学纤维 再生纤维 用化学方法将农林产品中的纤维素、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加工成粘胶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等再生纤维合成纤维 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等为原料制成有机小分子单体、再经聚合反应生产合成纤维常见的合成纤维有:聚丙烯纤维(丙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涤纶)和聚酰胺纤维(锦纶、芳纶)等化 学 与 材 料【例5】(2024·甘肃卷)下列成语涉及金属材料的是( )A.洛阳纸贵 B.聚沙成塔 C.金戈铁马 D.甘之若饴C重温经典,感悟高考解析化 学 与 传 统 文 化※成语与材料A.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不是金属材料,A错误;B.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不是金属材料,B错误;C.金和铁都是金属,C正确;D.甘之若饴意思是把它看成像糖那样甜,糖类是有机物,不是金属材料,D错误【例6】(2024·湖北卷)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下列化学原理描述错误的是( )重温经典,感悟高考CA.松木在窑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碳单质,可以用来制造墨块,A正确;B.黏土在高温中烧结,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此过程有新化学键的形成,B正确;C.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浸泡的水成碱性,用于分离树皮等原料中的胶质,纤维素不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此过程并没有使纤维素发生水解,不能促进纤维素溶解,C错误;D.中国古代黑火药是有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而成的,在点燃时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2KNO3+3C=K2S+3CO2↑+N2↑,D正确;解析发明 关键操作 化学原理A 制墨 松木在窑内焖烧 发生不完全燃烧B 陶瓷 黏土高温烧结 形成新的化学键C 造纸 草木灰水浸泡树皮 促进纤维素溶解D 火药 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点燃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 学 与 传 统 文 化※发明创造与传统文化感悟高考考法二:化学与传统文化感悟高考传统工艺化学物质物质变化中医药学分离技术主要涉及陶瓷、酿酒、造纸、文物、历史发明创造等展开考查化学与传统文化考查角度考题感悟解题技巧:解码与化学相关的基本信息推敲选项内容,对于化学与传统文化、文言文及化学知识的形象化理解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化 学 与 传 统 文 化必 备 知 识(1) 陶瓷制作过程如下:掘泥中干泥中湿泥拉坯乳颜料入炉上釉画花卉(一)化学与传统工艺(1)----陶瓷的制作化 学 与 传 统 文 化(一)化学与传统工艺(1)----陶瓷的制作古代陶瓷制作工艺流程演示 陶瓷的基本原料是黏土,是硅酸盐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传统的陶瓷多是将黏土与水的混合物通过高温烧制而成。 拉坯过程发生物理变化 烧制过程发生了非常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高温烧制时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不同颜色 陶瓷具有耐酸碱腐蚀、抗氧化能力强等优点。 《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瓦”,主要成分即为硅酸盐。必备知识(一)化学与传统工艺(1)----陶瓷的制作《神农本草经》说:“水银……镕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 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 这里的“丹”是指HgO(一)化学与传统工艺(2)----化学与炼丹术必 备 知 识(一) 冶炼青铜过程冶炼青铜的过程大致是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入炼炉内,点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弃去炼渣得初铜。初铜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采矿熔炼铸件 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一)化学与传统工艺(3)----化学与金属冶炼 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又发明了“湿法炼铜”,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 万毕术》一书中有一段文字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铜的化合物)是指CuSO4铜有良好的延展性,容易铸,熔点是1083℃,但是硬度不高。后来加入了少量的锡或铅,就得到了青铜。加入锡,可以把它的熔点降到800℃左右,硬度增加了许多,加入铅,材料性能更流畅,铸作出来的物件更精美。必 备 知 识《天工开物》卷中记载的竹纸制做过程如下:伐竹作料砍折竹子浸竹于塘去皮存质 斩竹漂塘:将新砍下的嫩竹放入池塘中,浸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 解并洗去竹子的青皮。(一)化学与传统工艺(4)---- 化学与造纸 煮徨足火: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利用石灰的碱性脱脂、杀死微生物等入煌蒸竹研磨纤维切碎竹子入池沤洗(一)化学与传统工艺(4)----化学与造纸 舂臼(chōnɡ jiù):把上述处理的竹子,放入石臼中打烂,形同泥面。 荡料入帘:将被打烂的竹料倒入水槽,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荡料入帘搅拌竹浆舂臼入池沤洗(一)化学与传统工艺(4)----化学与造纸 覆帘压纸:将竹帘反过来,使湿纸落于板上。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叠积上千张湿纸后,加木板重压以挤去大部分的水。 透火焙干:将湿纸逐张扬起,生火焙干。覆帘压纸逐张扬起透火焙干(一)化学与传统工艺(4)----化学与造纸1.“竹子”、“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2.古代造纸工艺中常利用石灰的碱性脱脂、杀死微生物3.现代造纸工艺中用二氧化硫漂白纸张,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一)化学与传统工艺(4)----化学与造纸必 备 知 识 黑火药制备原理:2KNO3+S+3C=K2S+N2↑+3CO2↑ 黑火药主要成分:硝酸钾、木炭和硫黄。 《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一)化学与传统工艺(5)----化学与黑火药制造必 备 知 识先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水解)为葡萄糖,称为糖化;再用酵母菌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发酵后的混合料经过蒸馏,得到白酒和酒糟 酒曲捣碎主要是形状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酒曲发酵是化学变化 高温蒸馏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泉水勾兑是溶液的稀释,属于物理变化(一)化学与传统工艺(6)----化学与酿酒必 备 知 识①《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鼻冲水”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在“刀创水”条目下写道:“治金创,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一)化学与传统工艺(7)----化学与中医药学这里所说的“鼻冲水”、“刀创水”分别指的是氨水和碘酒。必 备 知 识②《肘后备急方》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如此提取青蒿中的青蒿素。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作为溶剂来提取青蒿素,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为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化学与传统工艺(8)----化学与中医药学 青蒿素易溶于乙醚,从水溶液中分离,采用的是萃取原理, 萃取属于应用物理方法提取物质必 备 知 识①《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是烃的混合物②《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O3③唐代诗人白居易留下了“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名句。这里的“玉”即玉石,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熔点较高。④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是铁的一种合金。必备知识(二)化学物质⑤我国晋朝傅玄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写道:“夫金木无常,方园应行,亦有隐括,习与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语意为红色,指的是朱砂,主要成分为HgS⑥《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 其中的“矾”指的是含结晶水的硫酸盐。必备知识(二)化学物质⑦《本草纲目》中的“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结合中学化学中从草木灰中提取K2CO3实验,可知这里的“石碱”是指K2CO3。⑧古代药学著作《本草经集注》共七卷,其中对“消石”的注解如下:“… 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这里的“消石”是指硝酸钾必备知识(二)化学物质⑨中国炼丹家约在唐代或五代时期掌握了以炉甘石点化鍮石(即鍮石金)的技艺:将炉甘石(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至800 ℃左右可制得与黄金相似的鍮石金,这里的“鍮石金”是铜锌合金。⑩《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在“刀创水”条目下写道:“治金创,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这里体现的是碘酒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必备知识(二)化学物质 唐代刘禹锡《传信方》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治气痢巴石丸,取白矾一大斤,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则其色如雪,谓之巴石”,“巴石”主要化学成分为KAl(SO4)2·12H2O 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 (“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的主要成分为CaO必备知识(二)化学物质 《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 《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指甲烷。 《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褐”指的是纤维素。 《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金属硫酸盐。必备知识(二)化学物质 周辉《清波杂志》卷十二:“信州铅山胆水自山下注,势若瀑布,用以浸铜,铸冶是赖,虽干溢系夫旱涝,大抵盛于春夏,微于秋冬。古传一人至水滨,遗匙钥,翌日得之,已成铜矣” 。这里的“胆水”是指CuSO4 溶液。 《新修本草》中“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窑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绛矾”的主要成分为FeSO4·7H2O。必备知识(二)化学物质 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这里的“黄芽”是指硫。 《本草纲目拾遗》中述“铁线粉”:“粤中洋行有舶上铁丝,……日久起销,用刀刮其销,.....,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铁线粉”是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xH2O。必备知识(二)化学物质①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②“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描述的冰融化、水结冰的情景,属于物理变化。必备知识(三)物质变化③龚自珍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阐述了作物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植物营养元素可循环利用的事实。④“凡造竹纸……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造纸利用了石灰[Ca(OH)2]的碱性。⑤“曾青(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译文:铜盐硫酸铜涂在铁器上,铁器变成红色像铜一样。该反应是铁与铜离子的置换反应。必备知识(三)物质变化⑥《馀冬录》中对胡粉[主要成分为2PbCO3·Pb(OH)2]的制法有如下描述:“嵩阳产铅,居民多造胡粉。其法:铅块悬酒缸内,封闭四十九日,开之则化为粉矣。化不白者,炒为黄丹。黄丹滓为密陀僧。”其中黄丹的主要成分为Pb3O4,密陀僧的主要成分为PbO胡粉中铅的化合价为+2价,黄丹(Pb3O4)中铅的化合价有+2价和+4价两种化合价,铅的价态发生了变化,故胡粉炒为黄丹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必备知识(三)物质变化⑦古代鉴别硝石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利用的是钾元素焰色试验的特殊现象。⑧《本草纲目》中载有一药物,名“铜青”。藏器曰:“生熟铜皆有青,即是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铜青是铜器上绿色者,淘洗用之”,时珍曰:“近时人以醋制钢生绿,取收晒干货之。”后者的反应原理为:化学腐蚀。必备知识(三)物质变化⑨ 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记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该段文字记载了蔗糖的分离提纯应用了黄泥的吸附作用吸附红糖中的色素。必备知识(三)物质变化①《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②《本草纲目》记载了“皮硝”的提取方法:“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硝,在上有芒者为芒硝,有牙者为马牙硝。”该过程叙述了结晶法提纯芒硝的方法。必备知识(四)物质分离技术③《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叙述了从海水中提取海盐的操作过程,包括加热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④《本草纲目》“烧酒”:“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叙述了“蒸馏”技术在古代酿酒工艺中的应用。必备知识(四)物质分离技术⑤“水飞”是传统中医中将不溶的药材与适量水共研细,取极细药材粉末的方法。《医学入门》中记载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依次为:洗涤、溶解、过滤、蒸发⑥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操作中“渍”和“绞”分别表示浸取和过滤。必备知识(四)物质分离技术⑦“升炼轻粉(Hg2Cl2)法”,“用水银一两,白矾(明矾) 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见星,铺于铁器内。以小乌盆覆之,筛灶灰盐水和,封固盆口,以炭打二炷香,取开则粉开于盆上矣。其白如雪,轻盈可爱。一两汞,可升粉八钱” 。文中从生成物中分离出“轻粉”涉及的操作方法为升华。必备知识(四)物质分离技术感悟高考考法三:化学与生产生活【例7】(2024·贵州卷)厨房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重温经典,感悟高考AA.洗洁精去除油污主要是利用乳化原理,油污没有水解,A错误;B. 炒菜时不宜将油加热至冒烟,主要是油脂在高温下容易生成对身体有害的稠环化合物,B正确;C.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食盐变成了糊状,因为食盐中常含有容易潮解的MgCl2,C正确;D.久煮的鸡蛋蛋黄表面常呈灰绿色,是由于蛋白中硫元素与蛋黄中铁元素生成的FeS和蛋黄混合呈灰绿色,D正确;解析选项 生活情境 涉及化学知识A 清洗餐具时用洗洁精去除油污 洗洁精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使油污水解为水溶性物质B 炒菜时不宜将油加热至冒烟 油脂在高温下容易生成对身体有害的稠环化合物C 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食盐变成了糊状 食盐中常含有容易潮解的MgCl2D 久煮的鸡蛋蛋黄表面常呈灰绿色 蛋白中硫元素与蛋黄中铁元素生成的FeS和蛋黄混合呈灰绿色化 学 与 生 产 生 活【例8】(2024·山东卷)化学品在食品工业中也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活性炭可用作食品脱色剂B.铁粉可用作食品脱氧剂C.谷氨酸钠可用作食品增味剂D.五氧化二磷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一些食品中的色素,故A正确;B.铁粉具有还原性,能与O2反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作食品脱氧剂,故B正确;C.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能增加食物的鲜味,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增味剂,故C正确;D.P2O5吸水后的产物有毒,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D错误;解析重温经典,感悟高考化 学 与 生 产 生 活【例9】(2024·全国卷)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经历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时期,现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质量发展。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木材与煤均含有碳元素B.石油裂化可生产汽油C.燃料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D.太阳能光解水可制氢重温经典,感悟高考CA.木材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A正确;B.石油裂化是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汽油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以通过石油裂化的方式得到,B正确;C.燃料电池是将燃料的化学能变成电能的装置,不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D.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D正确;解析化 学 与 生 产 生 活【例10】(2024·安徽卷)下列资源利用中,在给定工艺条件下转化关系正确的是( )A.煤 煤油B.石油 乙烯C.油脂 甘油D.淀粉 乙醇重温经典,感悟高考CA.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干馏的过程不产生煤油,煤油是石油分馏的产物,A错误;B.石油分馏是利用其组分中的不同物质的沸点不同将组分彼此分开,石油分馏不能得到乙烯,B错误;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C正确;D.淀粉是多糖,其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D错误;解析化 学 与 生 产 生 活感悟高考食品能源生活用品资源环境一般以文物、发明创造、药物、食品、新型材料等展开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考查角度(一)----与食品营养、安全相关知识营养物质 举例 常考点:水解问题、是否为高分子、同分异构体、化学性质、用途糖类 (C、H、O) 单糖:葡萄糖、果糖寡糖: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纤维素 单糖:不水解;葡萄糖、果糖化学式均为C6H12O6,互为同分异构体寡糖:水解生成2--10mol单糖,蔗糖、麦芽糖化学式均为C12H22O11,互为同分异构体多糖:水解生成10mol以上单糖;淀粉、纤维素都属于高分子,酸催化下完全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化学式均为:(C6H10O5)n但是二者的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油脂 (C、H、O) 油、脂肪 油脂属于酯类,酸性条件水解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丙三醇,C3H8O3),碱性条件水解产物是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俗称皂化反应。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主要含C、H、O、N等) 鸡蛋、牛奶、鱼、肉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维生素 维生素A、C、D 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缺少该维生素易患夜盲症维生素B2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缺少该维生素易患口舌炎症(口腔溃疡)维生素C易溶于水,缺少该维生素易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缺少该维生素易患儿童的佝偻病,成人的骨质疏松症微量元素 铁、锌、硒、碘 缺铁造成贫血;缺锌导致发育不良、抵抗力差;缺碘造成大脖子病;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必 备 知 识(二)----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化学品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可以保障农作物增产 ,减少农作物损失 .合理施用化肥要考虑土壤的酸碱性、作物营养状况、化肥本身性质等因素。 .硝酸铵是一种高效氮肥,但受热或经撞击易发生爆炸,因此必须做改性处理后才能施用。 .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能混用,因为混合后会释放出氨气,降低氮肥的肥效 .钾肥易溶于水流失,不能在下雨天气或水多的地方施用,可以作为基肥或追肥使用,有些可以喷在叶面上。 .化肥施用不当的危害。①过量施用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等现象;②影响土壤的酸碱度和土壤结构。 .农药不合理施用的危害:影响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农药的发展方向高效、低毒和低残留。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熟石灰和水配成的悬浊液。配比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相 关 链 接 如:医药、农药、日用化学品、食品添加剂等大宗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如: 乙烯硫酸纯碱化肥等在医生、药师指导下,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原则合理用药。(2)滥用药物危害巨大,如无处方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静剂;滥用抗生素;服用兴奋剂等。(二)----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合 理 用 药 食品添加剂≠无毒。虽然有一定毒性,但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对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增加食品营养成分具有重要作用,合理使用添加剂是必要的,不可能全面禁止.安 全 使 用 食 品 添 加 剂目前大多数药物是合成药物凭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获得,标识为“R”不需凭医生处方,消费者可自行购买和使用,标识为“OTC” 在医生、药师指导下,适当合理用药。 滥用药物危害巨大。 避免药物依赖、远离毒品名称 主要作用 常用物质代表物膨松剂 使面团疏松、 多孔 NaHCO3、NH4HCO3凝固剂 盐卤、葡萄糖酸-δ-内酯 改善食品形态防腐剂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苯甲酸、苯甲酸钠、亚硝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抗氧化剂 防止食品被氧化变质 抗坏血酸(VC)营养强 化剂 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 维生素、碳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锌、碘酸钾 (三)---- 消毒杀菌与卫生知识净水剂就是投放入水中能和水中其它杂质产生反应的药剂,净水剂分为混凝剂和絮凝剂。混凝剂的作用是将杂质和净水 进行基础分离。絮凝剂的作用是将单颗杂质吸附成聚集体,同时快速沉降,从而造成杂质沉淀、污水净化的效果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水的净化(利用吸附性吸附悬浮物)≠对水体消毒(利用强氧化性杀菌消毒)。(三)---- 消毒杀菌与卫生知识(1)无机净水剂:铁盐、铝盐等。原理均为无机盐电离的金属阳离子水解形成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并一起沉降下来注: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做水消毒剂,还原产物Fe3+还可以水解生成Fe(OH)3胶体,也可以起到净水的作用。(2)常见的消毒剂:①含氯消毒剂:氯气、漂白粉、次氯酸钠(84消毒液)②过氧化物:过氧化氢(H2O2)、过氧乙酸(CH3COOOH)③其他:ClO2、O3、SO2、KMnO4、75%的酒精、苯酚等(三) ---- 消毒杀菌与卫生知识(3)漂白剂: 强氧化型:漂白粉、次氯酸钠、H2O2、Na2O2、O3、氯水 吸附型:活性炭 化合型:SO2(4)干燥剂: 浓硫酸(不能干燥NH3、H2S、HI) 碱石灰、生石灰(不能干燥酸性气体)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 无水氯化钙(不能干燥氨气) 硅胶可作(袋装食品)干燥剂 P2O5(不能作食品干燥剂)(四)----化学与能源可燃冰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坡中,其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H2O),它是人类的后续新能源,具有高效、使用方便、清洁无污染等优点。类别 分类 典型例子类别一 常规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新型能源 核聚变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类别二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类别三 一级能源 天然气、煤、石油、水能、太阳能、风能二级能源 电能、一氧化碳化学与能源了解可燃冰2017年,我国在南海首次连续开采成功。(五)----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化 学 资 源 的 开 发 利 用开发利用 考查说明石油 石油分馏 得到石油气、汽油(直馏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物理变化石油裂化 获得更多的轻质油,特别是汽油(裂化汽油)。化学变化石油裂解 主要获得乙烯等化工原料,如乙烯、丙烯、甲烷等。化学变化催化重整 主要得到苯及其同系物。化学变化煤 煤的干馏 隔绝空气加强热,得焦炉气、粗氨水、粗苯、煤焦油、焦炭等。化学变化煤的气化 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C(s)+H2O(g) ==CO(g)+H2(g)。化学变化煤的液化 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如乙醇等的过程。化学变化。常见有机物的性质 应用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使蛋白质变性 医用酒精用于消毒福尔马林是35%~40%的甲醛水溶液,使蛋白质变性 良好的杀菌剂,常作为浸制标本的溶液(不可用于食品保鲜)蛋白质受热变性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蚕丝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灼烧法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聚乙烯性质稳定,无毒 可作食品包装袋(六)----生活中的有机物常见有机物的性质 应用粮食中可以发生: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变化 粮食酿酒乙烯可与高锰酸钾反应 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用于水果的保鲜福尔马林可以杀菌防腐 福尔马林可用于浸泡生物标本聚氯乙烯有毒 不能用作食品包装袋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食用油不能反复加热聚四氟乙烯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 用于厨具表面涂层(六)----生活中的有机物(六)----物质在生产、生活、医药中的用途族 物质 用途 原因第ⅠA族 钾钠合金 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 熔点较低,导热性好过氧化钠 供氧剂、漂白剂 2Na2O2+2CO2= 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氯化钠 制取钠、氯气、氢氧化钠 2NaCl+2H2O H2↑+Cl2↑+2NaOH2NaCl(熔融) 2Na+Cl2↑制碱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H2O+CO2↑调味剂、食品添加剂 具有咸味配制生理盐水(0.9%) 体液替代物(点滴有盐液和糖液两种)氢氧化钠 制肥皂 与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碳酸钠 常用于纺织、制皂、造纸、制玻璃碳酸氢钠 常用于制药和烘焙蛋糕、碳酸氢钠与硫酸铝用于泡沫灭火器锂 做电池负极材料 质量轻、比能量大(七) ---物质在生产、生活、医药中的用途族 用途 原因ⅡA族 镁合金 汽车零部件 强度高,硬度大,耐热性氧化镁 耐火材料 熔点高ⅢA族 铝 铝制品盛放浓硫 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钝化”铝合金门窗 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铝热剂(焊接钢轨) 2Al+Fe2O3Al2O3+2Fe(放出大量热量)常用铝箔包装食品 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抗腐蚀性能氢氧化铝 胃酸中和剂 Al(OH)3+3H+=Al3++3H2O明矾 净水剂 在水中生成Al(OH)3胶体,其可以和悬浮 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七) ---物质在生产、生活、医药中的用途族 物质 用途 原因第ⅣA族 晶体硅 制作硅芯片、制作光电池 硅是半导体二氧化硅 光导纤维 透明度高石英坩埚 熔点高硅胶 干燥剂、催化剂载体 多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硅酸钠溶液 黏合剂、防火剂、防腐剂干冰 人工降雨 升华吸热碳化硅 作砂纸、砂轮的磨料 硬度大,耐磨(七) ---物质在生产、生活、医药中的用途族 物质 用途 原因VA族 氮气 保护气、工业合成氨原料气 N2+3H2 2NH3氨 液氨可做制冷剂 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浓氨水可以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露 8NH3+3Cl2=6NH4Cl+N2↑VIA族 硫黄 配制火药 2KNO3+3C+S=K2S+N2↑+3CO2↑二氧化硫 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 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制硫酸 2SO2 + O2 2SO3 SO3 + H2O == H2SO4适量用在食品中,杀菌防腐和抗氧化浓硫酸 酸性或中性气体的干燥剂 具有吸水性硫酸钡 钡餐,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 不溶于水和酸,且不易被X射线透过硫酸钙 制作模型和医用石膏绷带,调节水泥的硬化速率 CaSO4·2H2O 生石膏 2CaSO4·H2O熟石膏 硫酸铜 检验水的存在,与石灰乳混合制备波尔多液 CuSO4 白色 CuSO4·5H2O(胆矾) 蓝色 高温、高压催化剂催化剂(七) ---物质在生产、生活、医药中的用途族 物质 用途 原因副族 铁 防止食物氧化变质,做抗氧化剂 还原性氧化铁 红色油漆和涂料 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粉末氯化铁 FeCl3溶液可腐蚀电路板 Fe3++Cu=Fe2++Cu2+K2FeO4 新型净水剂 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且还原产物Fe3+水解Fe (OH)3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悬浮性杂质硫酸铜 配制农药、杀菌消毒 铜离子(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八) ---化学与环境污染类型 主要污染物及成因雾霾与PM2.5 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以及可吸入固体颗粒物(如PM2.5)与雾气结合的混合物PM2.5指的是颗粒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入肺颗粒物。酸雨 界定 pH<5.6的降水成因 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原理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SO2+H2O H2SO3,2H2SO3+O2═══2H2SO4硝酸型酸雨的形成:2NO+O2═══2NO2,3NO2+H2O═══2HNO3+NO防治 石灰石脱硫:2CaCO3+O2+2SO2═══2CaSO4+2CO2(八) ---化学与环境污染类型 主要污染物及成因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主要有CO2、CH4等;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使大气中CO2大量增加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厄尔尼诺 指由于全球温室效应逐渐增强,海洋温度不断上升,使得冰川、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从而形成强烈的热带风暴以及引起大陆气候变化无常的现象。白色污染 各种废弃塑料制品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水体污染 重金属污染 Hg、Cd、Pb、Cr等,其中水俣病是由Hg污染引起的,痛痛病是由Cd污染引起的植物营养 素污染 水中N、P等营养元素含量过多引起的污染叫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引起“水华”或“赤潮”。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农业化肥的过量使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八)----化学与环境光化学烟雾 形成 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CxHy)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太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污染危害 人受到的主要伤害为:刺激眼睛、粘膜及呼吸系统等防治 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开发新能源臭氧层空洞 氟氯代烃、NOx等,导致臭氧层被破坏土壤污染 干电池、铅酸蓄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一次污染 原发性污染物引起的污染二次污染 由一次污染物转化而成的新污染物引起的污染模型建构PART 0303构建思维模型,兼顾方法模型2.知道高考考什么?3.知道高考怎么考?1.知道高考为什么考?为什么考:本类试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必备基础知识,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以及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并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思维。明方向怎么考:考题中涉及材料、工艺、传统文化等虽然情景新、起点高,但是落点低,所考查的知识均以教材为依托,来自基础知识。考什么:①能量的转化形式;②常见物质的组成与分类;③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④常见材料的种类;⑤化学与健康、环保常识。(1)能举例说明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 的有关问题做出解释本专题中《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如下:(3)能从材料组成的角度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分类,能根据使用需求选择适当的材料,能解释使用注意事项,并能科学合理的使用。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点及其生产原理,认识化学对材料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了解新材料的发展方向。了解居室装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的金属材料和新型合金,知道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了解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了解各类材料的利弊,探索其可能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2)以海水、金属矿物、煤、石油等的开发利用为例,了解依据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方法。能举例说明重要资源和能源的主要类型、成分和用途;能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从资源到产品的转化途径,能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能源的使用方案进行评价;辩证地看待资源使用的利弊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认识化学对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所发挥的作用,体会化学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化学与资源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4)能列举常见的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物及其危害,能说明常见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的化学原理。了解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知道主要的居室空气污染物,了解这些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及消除危害的思路与方法。(6)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氮、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实例认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结合合成氨、工业制硫酸、石油化工等实例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认识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化学与环境(5)能列举高分子、油脂、糖类、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并结合这些物质的主要性质进行简单说明。认识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知道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知道常见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化学与生活物质性质、转化及其应用本专题中《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如下: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反应类型反应原理分离和提纯方法文字信息读题联想解答分析思维加工简单题:通读复杂题:细读排除干扰信息找有效信息在了解考题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四步解题法STSE命题严格符合课程标准,选材注重实际应用情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教学启示PART 0404高考引领教学,教学衔接高考怎么教:教师要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观念,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关注科技社会发展。通过情境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在科技、社会和环境中的应用,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相关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以教材和新课标为依据,帮助学生积累必备知识,培养学生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多培养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思维,以此引领教学。1阿伏伽德罗常数--NA二1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0123符号为NA通常用6.02x1023mol-1表示必考命题特点PART 0101命题概率:是高考的热门考点命题方式:主要为“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判断一定量物质所含粒子数”研究命题特点,把握命题方向卷别 呈现形式 考查内容 考点分布22.4 L/mol适用条件 组成与结构 转移电子数 溶液粒子数 反应中的计算2024·河北卷 文字 叙述 σ键数、晶体中离子数、水解型离子个数、电子转移关系 √ √ √2024·贵州卷 文字 叙述 中子数、转移电子数、弱酸溶液H+数、σ键数 √ √ √2024·广东卷 文字 叙述 σ键数、水解型离子个数、分子数、22.4 L/mol适用条件、转移电子数 √ √ √ √2024·吉林卷 文字 叙述 原子总数、水解型离子个数、给定反应中微粒数的求算、转移电子数 √ √ √ √2023·河北卷 文字 叙述 溶液中H+数、转移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双键数 √ √ √2023·福建卷 文字 叙述 质子数、固体中离子数、σ键数、给定反应中微粒数的求算 √ √研究命题特点,把握命题方向卷别 呈现形式 考查内容 考点分布22.4 L/mol适用条件 组成与结构 转移电子数 溶液中粒子数 反应中的计算2023·重庆卷 文字 叙述 转移电子数、给定反应中微粒数的求算、孤电子对数 √ √ √2023·海南 卷 文字 叙述 转移电子数、给定反应中微粒数的求算、溶液中微粒数 √ √ √2023·广东卷 文字 叙述 共价键数、给定反应中微粒数的求算、溶液中微粒数、质子数 √ √ √2023·浙江卷 文字 叙述 σ键数、原子数、溶液中微粒数、给定反应中微粒数的求算(可逆反应) √ √ √汇总10套卷10道题 1 9 7 8 6组成与结构、溶液中粒子数、转移电子数、反应中的计算为密考点、22.4 L/mol适用条件为疏考点。【例1】(2024.河北卷)超氧化钾(KO2)可用作潜水或宇航装置的CO2吸收剂和供氧剂,反应为4KO2+2CO2=2K2CO3+3O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gCO2中σ键数目为2NAB.1mol KO2 晶体中离子的数目为3NAC.1L 1mol/L K2CO3溶液中CO32-的数目为NAD.该反应中每转移1mol 电子生成O2的数目为1.5NA重温经典,感悟高考A. CO2结构式为O=C=O ,44gCO2 物质的量为1mol,故含 σ键数目为2NA ,A正确;B. 1mol KO2中含1mol K+、1molO22-,故含离子的数目为2NA , B错误;C. CO32- 会发生水解,故 1L 1mol/L K2CO3溶液中CO32-的数目小于NA ,C错误;D.该反应中部分氧元素化合价由-0.5价升至0价,部分氧元素化合价由-0.5价降至-2价,则每4mol KO2参加反应转移3mol 电子,每转移1mol 电子生成O2的数目为NA ,D错误。解析阿伏伽德罗常数 NAA【例2】(2024.广东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6gH-C三C-H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3NAB. 1L 1mol/L NH4NO3溶液中含NH4+的数目为NAC.1molCO和H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3NAD. Na与H2O反应生成11.2LH2,转移电子数目为NA重温经典,感悟高考A. 26gH-C三C-H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σ键的数目为3NA,A正确;B NH4+会发生水解,故 1L NH4NO3溶液中NH4+的数目小于NA , B错误;C CO和H2均由分子构成,1molCO和H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C错误;D. Na与H2O反应生成11.2LH2,由于未给出气体所处的状态,无法求出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也无法得出转移电子数目,D错误;故选A。解析阿伏伽德罗常数 NA感悟高考物质状态物质结构氧化还原电离水解分散系通过对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考查相关物理量,并进行相关计算,再用NA表示其具体数目NA的考查角度【分类突破】1、常在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对象及条件”设陷阱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6个”陷阱2、设置与计算无关的一些干扰条件陷阱3、忽视常见物质的结构特点陷阱4、常在电子转移数目上设陷阱5、常在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上设陷阱6、忽视“特殊条件”或“隐含反应”陷阱陷阱一:常在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对象及条件”设陷阱举例 小结①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②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0.3NA个氧原子③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④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22.4 L H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非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标准状况下,非气体标准状况下,非气体非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解题方法:一看“气体”是否处在“标准状况”。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CHCl3、CH2Cl2不是气体;在标准状况下,CH3Cl为气体、H2O、溴、SO3、己烷、苯、HF、NO2等均不为气体。陷阱二:设置与计算无关的一些干扰条件陷阱举例小结①标准状况下,46g NO2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②室温下,1 mol CH4中含有5NA个原子③常温常压下,14 g乙烯含有的原子数为3NA√√√题目常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的正确判断。要注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不受“温度、压强”外界条件的影响。陷阱三:忽视常见物质的结构特点陷阱举例 小结①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 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个氢原子②60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2NA③7.8 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1NA④1 mol 氦气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2NA⑤28g N2和CO的混合气体中共含有14NA个电子××√√√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都是CH2SiO2是以Si为中心的四面体的网状结构N2和C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为28氦气是单原子分子牢记“结构特点”,突破陷阱(1)记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OH、OH-等,理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记最简式相同的物质,构建解答混合物的模型,如NO2和N2O4、乙烯(C2H4)和丙烯(C3H6)等。(3)记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N2、CO、C2H4等。(4)记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一分子H2O2、CnH2n+2中化学键的数目分别为3、3n+1,SiO2中Si—O键的数目为4,苯环中不含双键等。陷阱四:常在电子转移数目上设陷阱举例 小结①1 mol Fe 与过量氯气反应,转移2NA个电子②0.1 mol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05 NA③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抓“反应”,突破陷阱“三注意”:一要注意是否发生歧化反应,如Cl2与H2O或NaOH发生歧化反应时,消耗1 mol Cl2转移1 mol电子;二要注意变价元素,如1 mol 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2 mol电子,而与足量硝酸反应转移3 mol电子;三要注意氧化还原的竞争及用量问题,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Cl2的量不同,转移的电子数不同。陷阱五:常在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上设陷阱举例 小结①将0.1 mol FeCl3溶于水中形成胶体后含有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NA②1.0 L 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数目为0.1NA③1 L 1 mol·L 1的氨水中有NA个NH4+④25 ℃ 时,pH=13的NaOH溶液中所含OH 的数目为 0.1NA⑤在1 L 1.0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⑥25 ℃时,1 L 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02NA××××××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时注意“三看”,突破陷阱(1)是否存在弱电解质的电离或盐类水解。(2)已知浓度,是否指明体积,是否能用公式“n=cV”计算。(3)在判断溶液中微粒总数时,是否忽视溶剂水。陷阱六:忽视“特殊条件”或“隐含反应”陷阱举例 小结①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②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③27 g铝片投入足量的冷浓HNO3中生成3NA个NO2分子④0.4mol浓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1)若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2)有些物质常温常压下以聚合分子形式存在。如:NO2和N2O4相互转化。(3)有些反应浓度不同,反应不同。如铜与硝酸、铜与浓硫酸、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4)有些反应反应物的用量不同,产物不同。如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石灰水与碳酸氢钠的反应等。模型建构PART 0303(2023浙江)标准状况下,11.2LCl2通入水中,溶液中氯离子数为0.5NA ( )体积求数目物质的量求数目溶液浓度求数目求转移电子数质量求数目隐含条件(2024辽吉黑)标准状况下,11.2LSO2中原子总数为0.5NA( )(2024贵州卷)22.4 L CO2中含σ键数目为2.0NA( )×NAN模型建构体积求数目物质的量求数目溶液浓度求数目求转移电子数质量求数目隐含条件(2024河北卷)44gCO2中σ键数目为2NA( )(2024贵州卷)每生成67.5g ClO2 转移电子数为2.0NA( )(2024广东)26gH-C三C-H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3NA( )×NAN模型建构体积求数目物质的量求数目溶液浓度求数目求转移电子数质量求数目隐含条件(2024河北) 1L 1mol/L K2CO3溶液中CO32-的数目为NA ( )(2021全国甲卷)1LpH=4的0.1mol·L-1K2Cr2O7溶液中Cr2O72-离子数为0.1NA( )(2021浙江)100mL0.1mol·L-1的NaOH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01NA( )(2021湖南)0.1mol/LHClO4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1 NA( )×NAN模型建构体积求数目物质的量求数目溶液浓度求数目求转移电子数质量求数目隐含条件(2024广东) 1molCO和H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 )(2023河北)1 mol 16号原子一定含有6NA个质子( )(2024辽宁大连模拟)0.1 mol BaCl2晶体中所含离子总数为0.2NA( )模型建构体积求数目物质的量求数目溶液浓度求数目求转移电子数质量求数目隐含条件(2024广东) Na与H2O反应生成11.2LH2,则转移电子数为NA( )(2023海南卷) 2.4g镁条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2024浙江联考)用电解粗铜的方法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A时,阳极应有32gCu转化为Cu2+( )(2024山东模拟)向100mL 0.10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Cu粉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01NA( )模型建构体积求数目物质的量求数目溶液浓度求数目求转移电子数质量求数目隐含条件(2024河南三模)1mol碘蒸气和1mol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的碘化氢分子数小于2NA( )(2024广东联考)2molNO与1mol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 NA( )(2024重庆联考)8.7 g MnO2与20 mL 10 mol·L-1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l2分子数为0.1NA( )模型建构模型建构解答阿伏加德罗常数类题目的思维步骤教学启示PART 04041.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2.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指导,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思想,养成以化学思维解决化学问题的习惯。教学启示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