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化学反应速率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复习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原理设计实验,学会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通过对比的方法,发展基于变量关系的证据推理素养。3.掌握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溶洞的形成需几万年时间铁桥生锈长年累月炸弹爆炸瞬间完成水果腐败变质需数天化学反应有快有慢一、化学反应速率1.意义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的物理量。2.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3.计算公式v(B) = =Δc —— 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单位: mol·L-1或mol/L;Δt —— 表示反应时间的变化,单位:s,min,h;V —— 化学反应速率,单位:mol/(L·s),mol·L-1·min-1或mol/(L·min)等。(3)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来表示速率,同一个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不一定相同,但意义相同。计算时必须指明具体物质v(A)(4)一般不用纯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其浓度视为常数);常用于气体或溶液。(1)由公式v= 计算得到的速率是指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2)同一化学反应: aA+bB = cC+dD,有V(A)︰V(B)︰V(C)︰V(D)=a︰b︰c︰d即: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系数之比)==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5)Δc表示指定物质反应前后的浓度变化量,均取正值;4.化学反应的速率的计算方法起始浓度 mol/L a b 0 0浓度变化 mol/L mx nx px qxt 时刻浓度 mol/L a-mx b-nx px qxmA(g)+nB(g) === pC(g) + qD(g)“三段式”法(可用物质的量,也可用物质的量浓度)①v(B) = =②A的转化率:α(A) =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方程式、列数据、计算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发生 N2+3H2 2NH3 ,在2 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 mol的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起始浓度(mol/L)2 s末浓度(mol/L)变化浓度(mol/L)三段法0.51.500.20.20.30.10.41.2(NH3)= c(NH3) t= =0.10 mol/(L·s)0.2 mol/L2s5.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比较方法①定性比较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如反应的剧烈程度、产生气泡或沉淀的快慢、固体消失或气体充满所需时间的长短等来定性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②定量比较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大小,还要进行一定的转化。【归一法】先统一单位,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比值法】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比值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1 mol·L-1·s-1 = mol·L-1·min-160反应 A(g) + 3B(g) = 2C(g) + 2D (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为:①v(A)=45mol·L-1 · min-1 ②v(B)=6mol·L-1·s-1③v(C)=4mol·L-1·s-1 ④v(D)=4.5mol·L-1·s-1则该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④>③=②>①反应 A(g) + 3B(g) === 2C(g) + 2D (g)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为:①v(A)=0.15mol·L-1·min-1 ②v(B)=0.6mol·L-1·s-1 ③v(C)=0.4mol·L-1·s-1 ④v(D)=0.45mol·L-1·s-1则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速率的快慢顺序为:④>③=②>①②v(B)=0.6mol·L-1·s-1③v(C)=0.4mol·L-1·s-1④v(D)=0.45mol·L-1·s-1v(A)=0.2mol·L-1·s-1v(A)=0.2mol·L-1·s-1v(A)=0.225mol·L-1·s-1①v(A)=0.15mol·L-1·min-1方法一:归一法v(A)=0.0025mol·L-1·s-1【归一法】:先统一单位再统一同一物质再比较数值的大小v(A)1①=0.0025mol·L-1·s-1v(B)3②=0.2mol·L-1·s-1v(C)2③=0.2mol·L-1·s-1v(D)2④=0.225mol·L-1·s-1方法二:比值法mA + nB === pC + qD反应 A(g) + 3B(g) === 2C(g) + 2D (g)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为:①v(A)=0.15mol·L-1·min-1 ②v(B)=0.6mol·L-1·s-1 ③v(C)=0.4mol·L-1·s-1 ④v(D)=0.45mol·L-1·s-1则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速率的快慢顺序为:【比值法】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比值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6.由n(或c)~t图像确定化学方程式的方法①看趋势,定位置观察图像,n(或c)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物质为反应物,反之为生成物。②看变化量,定系数由图像计算各物质在相同时间内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从而确定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③看是否共存,定符号根据图像观察各物质是否最终共存(即是否有物质反应完),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确定在方程式中用“=”还是“ ”。根据下图回答:(1)反应物是__________;(2)2min内A的平均速率是____________;(3)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5mol/(L·s)5A + 4B 4CA、B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B.反应开始到10 s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Z(g)C7.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测定υ=ΔcΔt(1)测定原理:测定反应中不同时刻任何与物质的 有关的可观测量。浓度(2)测定方法: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释放出气体的体积体系的压强变化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导电能力【实验操作】(1)按下图所示安装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锥形瓶内放入2g锌粒,通过分液漏斗加入40 mL 1 mol/L的稀硫酸,测量收集10 mL H2所用的时间。(2)用4 mol/L的稀硫酸代替1 mol/L的稀硫酸重复上述实验。加入试剂 收集10mLH2的时间/s1mol/L H2SO44mol/L H2SO497171【实验数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后,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若能回到原位,则气密性良好。(1)锌粒颗粒大小(表面积)基本相同(控制变量,避免表面积的干扰)。(2)40 mL的稀硫酸溶液要迅速加入。(3)装置气密性要好,且计时要迅速、准确。【注意事项】从实验现象和实验测量两方面如何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①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②观察试管中剩余锌粒的质量的多、少;③用手触摸试管,感受试管外壁温度的高、低定性描述①测定收集一定体积的H2时所用的时间;②测定一段时间内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③测定一段时间内锌粒质量的变化。④测定一定时间内收集的H2的体积。定量描述化学反应速率思考与讨论1、有同学经认真分析发现本实验设计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之处,你能找到吗?漏斗中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气体,也会将瓶中的空气排出,使所测气体的体积偏大。2、如何改进问题1中的不足之处?导管作用:①使分液温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液体能顺利滴下。②滴入锥形瓶的液体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液体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用导管将分液漏斗上部与锥形瓶连通锌粒硫酸拓展提升测量化学反应速率的常见方法1、量气法2、比色法3、电导法4、激光技术法电导率仪pH计浊度仪分光光度计选择可观测、易操作的变量气体离子浓度电导率pH颜色浑浊度颜色体积压强拓展提升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测定放出一定体积的气体的时间以测定反应速率测定一定时间内气体体积/压强的变化以测定反应速率拓展提升中学常用测量气体体积的实验装置下压上移读数注意事项:(1)恢复到室温状态(2)调节量气管高度,使量气管与水准管两端液面相平(3)视线与量气管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液面相平的方法:要上下移动量筒,使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中的液面相平。液面相平的方法:要上或下移动右边的玻璃管,使左右两管中的液面相平。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对于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用下列方法来测定反应速率是否正确(1)测定收集一定体积的CO2时所用的时间 ; ( )(2)测定一段时间内溶液中c(H+)的变化; ( )(3)测定一定质量的CaCO3完全溶解所需时间; ( )(4)测定一定时间内产生CO2气体的体积; ( )√√√√2.下图A装置是稀硫酸与碳酸钠的反应装置,通过如图装置测量产生CO2气体的体积可测定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B中溶液最好采用 (填序号)使测量误差较小。a.饱和碳酸钠溶液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饱和氢氧化钠溶液d.饱和硫酸铜溶液 b3.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下列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中,测量依据不可行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 测量依据(单位时间内)A CO(g) +H2O(g)=CO2(g) +H2(g) 压强变化B Zn(s)+H2SO4(aq)= ZnSO4(aq)+H2(g) 氢气体积C 2NO2(g) N2O4(g) 颜色深浅D Ca(OH)2(aq)+Na2CO3(aq)=CaCO3(s)+2NaOH(aq) 沉淀质量A4.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X、Y、W、Q四种物质,经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X Y W Q10 min 1.0 mol 3.0 mol 1.0 mol 2.0 mol20 min 0.5 mol 1.5 mol 2.0 mol 1.0 mol上述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能是( )A.X+2Y=2W+2Q B.3X+Y+2W=2QC.X+3Y+2Q=2W D.X+2Y+3Q=2WC5. 已知:反应aA(g)+bB(g) cC(g),某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从反应开始到12 s时,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2)经测定前4 s内v(C)=0.05 mol·L-1·s-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上述反应分别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同一段时间后,测得三个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A)=0.3 mol·L-1·s-1;乙:v(B)=0.12 mol·L-1·s-1;丙:v(C)=9.6 mol·L-1·min-1;则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0.05mol·L-1·s-13A(g)+B(g) 2C(g)乙>甲>丙定性描述:化学反应特征现象出现的快、慢定量描述:实验测定:控制单一变量,找与浓度相关可测量、易操作变量化学反应速率ΔcΔtυ =ΔnVΔt=如何表征化学反应速率“三段式法”及大小比较的解题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