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化学平衡图像分析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掌握浓度-时间图(重点);2.理解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3.理解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难点);4.了解其他特殊的平衡图像。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方法1.一看轴,即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2.二看点,即一些特殊点如起点、拐点、交点、终点、最高点的意义。3.三看线即弄清图像中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4.四看辅助线弄清图像斜率的大小。5.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温度、转化率、物质的量斜率的变化等。看图像考法:① (已知反应)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② 已知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或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1.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像看坐标,定意义;零起点,定投料;线变化,定方向;量变化,定计量。【例1】在2 L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有关物质A(g)、B(g)、C(g)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在反应到达2 min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③若用A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表示反应达到平衡(2 min)时的正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反应速率—时间图像曲线是连续的,则是物质浓度发生改变曲线出现断点,则是温度改变或是压强改变使用催化剂或是等体反应加压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B3.化学反应速率—压强(或温度)图像V(正)V(逆)VP平衡点看图技巧:先看趋势,再找平衡点(v正=v逆)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Tvv正v逆平衡点正反应吸热Tvv逆v正T1T2正反应吸热4.转化率(α)或者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时间图像mA(g)+nB(g) pC(g)+qD(g) HⅠtα(A)T1T2tⅡφ(A)p1p2tⅢ(C%)ab1、看拐点:先拐先平数值大(温度高/压强大/使用催化剂)2、看坐标【百分含量(转化率)】:①反应物转化率/生成物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②反应物百分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A4.转化率(α)或者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时间图像mA(g)+nB(g) pC(g)+qD(g) H 正反应 热m+n p+q放>等温线两个变量影响平衡:① 直接看横轴:温度升高,图象的变化趋势,得知温度对平衡的影响。② 再向横轴作垂线:(即在等温时),得知压强对平衡的影响。TC%1.01*106Pa1.01*105Pa1.01*104Pa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定“一”议“二”4.转化率(α)或者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时间图像mA(g)+nB(g) pC(g)+qD(g) HPA%500℃200℃TA的转化率1.01*107Pa1.01*106Pa1.01*105Pa 正反应放热 m+n>p+q 正反应放热 m+n等温线等压线5.几种特殊的图像mA(g)+nB(g) pC(g)+qD(g) H最高点、最低点都是平衡点M点前,表示从反应物开始,v正>v逆;M点为刚达到平衡点;M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正反应是 反应 (放热、吸热)放热ΔH<0可逆反应:A(g) + B(g) 2C(g)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物中C的体积分数(C%)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由T1向T2变化,υ(正)__υ(逆)(填>、<或 =)。(2)由T3向T4变化时,υ(正)____υ(逆)(填>、<或=)。(3)反应在_______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4)此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热反应(填“放”或“吸”)。>T3放<5.几种特殊的图像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L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1、L线的左上方(E点),A的百分含量大于此压强时平衡体系的A的百分含量,所以,E点v正>v逆;2、L线的右下方(F点),v正<v逆。mM(s)+ nN(g) pQ(g) △H<0 。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N%与压强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点时混合物的V(正)> V(逆)B、A点比B点反应速率快C、n>pD、m+n>pN%压强.BA.A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方法一、看图像1、一看轴,即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2、二看点,即一些特殊点如起点、拐点、交点、终点、最高点的意义。3、三看线即弄清图像中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4、四看辅助线弄清图像斜率的大小。5、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温度、转化率、物质的量斜率的变化等。二、想规律:依据图像信息,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可逆反应的特征三、做判断:先拐先平数值大,定一议二B500 Cot0700 CoC%(A)0vPV正逆V(B)0TvV正逆V(C)0P10 Co100 CoA转化率(D)1.可表示为可逆反应2A(g)+B(g) 2C(g) △H < 0的图象是( )2.化学反应mA(g)+nB(g) qC(g)+pD(g),l 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A的百分含量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单选)( )A. E点, v(正)> v(逆)B. F点, v(逆)> v(正)C. D点, v(正)= v(逆)D. m+n > q+pD·D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 2NH3(g) ΔH<0,如图所示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__。(2)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改变的是什么条件?t1____________ ;t3____________ ;t4____________。(3)下列时间段中,氨的体积分数最高的是________。A.t2~t3 B.t3~t4C.t4~t5 D.t5~t6t0~t1,t2~t3,t3~t4,t5~t6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温度D4.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NH2COONH4(s) 2NH3(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C)=10-3.638B.该反应的△H>0C. 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 30℃时,B点对应状态的 v正C5.下列反应中符合图像的是 ( )A.N2(g)+3H2(g) 2NH3(g) ΔH=-Q1 kJ·mol-1(Q1>0)B.2SO3(g) 2SO2(g)+O2(g) ΔH=+Q2 kJ·mol-1(Q2>0)C.4NH3(g)+5O2(g) 4NO(g)+6H2O(g) ΔH=-Q3 kJ·mol-1(Q3>0)D.H2(g)+CO(g) C(s)+H2O(g) ΔH=+Q4 kJ·mol-1(Q4>0)B6.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X+Y 2Z影响的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均为气态B.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可作为此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C.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右移动D.使用催化剂Z的产率提高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