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章末复习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一 、水的电离H2O H+ + OH-KW= c平(H+)·c平(OH-)注意:①由水电离出的H+和OH- 始终相等。 c(H+)水:c(OH-)水=1:1②相同温度时,等浓度的H+和OH-,对水的电离抑制作用相同。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里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部分盐存在形态:离子弱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极少数盐存在形态:分子和离子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 ”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程度逐步减弱,必须分步书写。②多元弱碱:分步进行,但一般按一步电离的形式书写。二 、水溶液的酸碱性方法一:比较c(H+) 和c(OH-)大小关系适合任何温度酸性:c平(H+)>c平(OH-) 且 c平(H+) 越大,酸性越强中性:c平(H+)=c平(OH-)碱性:c平(H+)<c平(OH-) 且 c平(OH-) 越大,碱性越强方法二:比较pH和7大小关系适合:25℃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pH = -lgc平(H+)二 、水溶液的酸碱性单一溶液:(a)强酸(HmA)溶液: HmA=mH++Am-物质的量浓度(mol/L) c mc[H+]=mc pH=_lg[H+]=_lgmc三 、pH值的计算B(OH)n =Bn++nOH物质的量浓度(mol/L) c ncpH=_lg[H+]=_lgmc(b)碱性B(OH)n溶液,先求[OH -],再求 [H+],最后求pH。[OH-]=nc[H+]=1×10-14[OH-]单一溶液:三 、pH值的计算溶液的混合:首先判断溶液显什么性,若为酸性溶液先求[H+ ],若为碱性溶液,先求[OH–],再求[H+ ] ,最后求pH。三 、pH值的计算三 、pH值的计算(a)当加水稀释后,溶液中[H+](或[OH-]) ≥10-6mol/L时,强酸:pH混=pH原+n强碱:pH混=pH原–n(b)当加水稀释倍数很大时,酸:pH略小于7; 碱:pH略大于7强酸、强碱加水稀释10n倍:盐酸醋酸V水32pH10倍NaOH氨水V水1211pH10倍图象分析稀释相同倍数时pH:盐酸>醋酸稀释到相同pH时稀释的倍数:醋酸>盐酸稀释相同倍数时pH:氨水>NaOH稀释到相同pH时稀释的倍数:氨水>NaOH四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Ka= ————————c平(H+) c平(CH3COO-)c平(CH3COOH)Kb= ———————c平(NH4+) c平(OH-)c平(NH3·H2O)CH3COOH H+ + CH3COO-⑴ 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Ka):⑵ 一元弱碱的电离常数(Kb):NH3·H2O NH4+ + OH-多元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每一步电离都有自己的电离常数,通常用 Ka1、Ka2……来表示。五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1)温度(2)浓度(3)与电离平衡有关的物质— 加水稀释能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 升高温度能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1. 内因2. 外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六 、盐类的水解弱酸酸根离子弱碱阳离子结合H+促进水的电离c平(H+)≠c平(OH-)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盐电离生成弱电解质结合OH-可逆吸热微弱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水解方程式的书写(1)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少数水解完全的反应,书写时用“===”连接(2)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气体,也不发生分解,产物一般不标“↑”或“↓”。(3)多元弱酸酸根离子水解分步书写,多元弱碱阳离子水解一步写出。盐本身的性质(1)盐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则水解程度越大。(2)正盐离子比其对应酸式盐离子的水解程度大。1、内因: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2、外界条件(外因)(1)浓度(2)温度(3)外加酸、碱:加酸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促进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加碱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浓度、温度及溶液酸碱性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七 、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Q> KspQ= KspQ< Ksp溶液未达饱和,无沉淀析出平衡向生成沉淀方向移动,生成沉淀。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溶液是饱和溶液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八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生成沉淀2.生成弱电解质3.生成气体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要点:(1)一易:易溶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和大多数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其他物质(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单质、氧化物等)用化学式表示。(2)两等: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电荷总数均应相等。(3)三查:检查各项是否都有公约数,是否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是否漏写离子反应。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问题:(1)要注意“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以及滴加顺序对离子方程式的影响。(2)以量少的为标准,一般将少量物质的物质的量,先定为“1 mol”,确定另一种物质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同时少量物质参加反应的离子系数之比要符合化学式。九 、离子反应的应用1.常见离子的检验利用AgNO3(HNO3酸化)溶液检验Cl-Br-I-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白色沉淀淡黄色沉淀黄色沉淀2.测定溶液中离子浓度①沉淀法②酸碱中和滴定法③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法如溶液中SO的浓度,用Ba2+将其转化为BaSO4沉淀,再称量沉淀的质量求得。强酸溶液中H+的浓度可以用已知准确浓度的强碱溶液滴定的方法获得。如溶液中MnO的浓度可以用已知准确浓度的Fe2+溶液滴定获得。实验: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及其应用【实验目的】通过已知浓度的强碱溶液,确定待测强酸溶液的浓度。【实验用品】盐酸样品,0.1000mol·L-1 NaOH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甲基橙溶液;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滴定管架,胶头滴管等。酸式、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① 查漏:活塞处是否漏水。② 洗涤:先用蒸馏水洗,再用待盛溶液润洗2~3次。③ 装液:注入待盛溶液,使液面位于“0”刻度线以上2~ 3 cm处,再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④排气:在滴定管下方放一个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不留气泡。⑤调零:调节液面处在“0”或“0”以下某刻度处。【实验原理】c(HCl)V(HCl) = c(NaOH)V(NaOH)向锥形瓶中滴加NaOH标准液,记录恰好中和时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量取25.00mL盐酸待测液于锥形瓶中【误差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