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情绪调整团体辅导——情绪由我做主高一情绪调整团体辅导“情绪由我做主”-高一学生情绪调整的团体辅导-团体辅导被称为“神奇的圆圈”。一群人围坐在一起,经过数次密集的互动,每个团体成员都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改变,能认识自己、理解他人、改善沟通能力、增强适应能力、逐步排除困扰,增进身心健康。本次团体辅导以“情绪调整”为主题开展丰富而有趣的活动,共建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同时充分利用了自我觉察力、反省力等内在品质,让参加本次团体辅导活动的学生受益匪浅。1团体目标通过团体活动、沟通、交流、分享,促进自我了解;认识、了解情绪特点;感受情绪变化带来的身体反应;学会多种情绪调整的方法;学会将团体中学会的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去;学会灵活情绪管理、促进自我成长。2团体性质本团体属于教育成长型团体,以成员的发展为主要目标;本团体的结构化程度很高,同时也设置了非结构化的活动;从团体成员社会身份层面划分属于同质群体(均为高一学生,且有意愿进行自我成长)3团体活动时间及场地心理发展中心团体辅导教室7次团体辅导活动,每次90分钟4团体设计理论依据结合田园疗心、涂鸦、绘画等艺术治疗的方法,兼顾有趣、又有料的理念,设计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来调整学生的情绪状态的团体辅导活动。5团体辅导具体内容1.初见你我破冰协商团体规则签订知情同意书和保密协议目的:团队成员相互认识并初步了解;了解团体辅导活动的基本情况2.走入情绪世界第二次团体辅导,主要是评估学生使用不同的情绪词汇描述自己的情绪状态的水平。1.热身阶段:穴位按摩—劳宫穴、合谷穴、内关穴2.转换阶段:情绪圆盘3.工作阶段:彩绘情绪曼陀罗4.结束阶段:自我拥抱3.聚焦情绪的模样第二次团体辅导见面后,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出来的情况,增加了情绪颗粒度的内容。同时利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五官通道去觉察情绪,描述情绪。1.热身阶段:猜猜情绪词汇2.转换阶段:扩写情绪句子3.工作阶段:彩色粉尘情绪画4.结束阶段:吃鱼腥草、水果4.我是情绪的舞动者第三次团体辅导后,评估到学生书面表达情绪、认知情绪的能力进步是显著的,但是在情绪调节能力方面需要调整,第四次团体辅导的重点放在了动作隐喻和动物隐喻两个方面启发学生思考。1.热身阶段:放松练习2.转换阶段:模仿动物表演3.工作阶段:模拟四季的生活场景4.结束阶段:狂野party5.深度剖析认知和行为模式第五次团体辅导,完全扩大团体辅导的活动范围,在原始状态下去交流典型的行为模式背后的原因,同时结合动物隐喻的方法,促进成员深度剖析认知和行为模式。1.热身阶段:介绍育土知识2.转换阶段:育土配制3.工作阶段:制作种子混沌;认知练习4.结束阶段:用一个词总结自己的情绪6.情绪疗愈盒第六次团体辅导重点是把情绪分为过去-未来;消极-积极四个区域,接纳深深困扰自己的情绪或者思绪,同时积极面对未来世界。1.热身阶段:涂鸦作品欣赏2.转换阶段:个人情绪盒3.工作阶段:设计集体疗愈盒4.结束阶段:涂鸦作品欣赏7.与情绪携手,展望未来第七次是友好地结束团体辅导,把团体里面学到的经验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1.热身阶段:撕一张A4彩纸,尽可能细碎2.转换阶段:写一字感受、情绪、总结、展望等3.工作阶段:设计文字曼陀罗,轮转留言祝福4.结束阶段:集体展示-团体辅导活动前的准备-设计招募海报,公示团体辅导的具体内容活动材料的准备1.颜料类:彩色蜡笔、水彩、彩色粉尘2.道具类:A3粉色卡纸、A4彩色卡纸、A4彩色纸、胶卷、绳子、剪刀、水果筐、洒水壶、铲子、塑料袋、发酵柴灰土等3.团体辅导教室布置-团体辅导的效果评估-1.过程性评估每次团体辅导都会针对学生的参与度、团体内的表现、团体特征、班主任反馈情况等进行过程性评估,目的其一是为了有效监控辅导方案的执行状况,辨明问题和及时修正;其二是为了检验团体目标达成状况。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多次修改团体辅导的原本设计方案,比如第3次团体辅导时增加了情绪颗粒度,第4次团体辅导增加了用动物隐喻自己并在四个季节中去模拟生活,内观自己的行为模式对生活的影响,第5次团体辅导直接去户外育土,尽可能扩大团体辅导的活动圈,在任务中反观自己的情绪、行为、认知特点,结合动物的隐喻特点促其自我成长。2.总结性评估团体辅导结束后,采用团体成员自我评量表进行了总结性评估,目的是为了了解成员对团体的满意程度,对团体活动的看法、感受及行为变化状况。团体成员对模拟动物的四季生活之旅、户外育土种植、情绪疗愈盒等活动印象深刻,学会了一些释怀忧虑的方法、更加积极看待自己、对更客观看待自己与Ta人、学会了一些人际相处的方法、扩大了思考范围、寻找到了自己的力量之源、更加冷静和自己相处等等。3.团体追踪技术了解团体对成员的影响性、从团体中获得的收益、在团体中学到的经验在真实生活中应用的情况等。-团体辅导的收获-1.专业上的提升第一次独立主持一个团体辅导案例,从前期筹备到正式实施到最后的评估,我收获了专业上的提升。本次团体辅导运用绘画、表演、冥想、田园疗心等方法,在调整中逐步形成从声音、颜色、温度、味道、触觉和运动等维度去促进学生成长的团体辅导方案。随着团体辅导的进行,灵活调整每次团体辅导的内容。在专业知识上,了解各种团体辅导的理论;了解团体动力学的基本原则和团体辅导过程中的主要条件;了解了团体工作特有的道德及专业守则;了解有关团体工作研究的最新资料;向各位优秀的前辈同行老师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此次团体辅导中。2.团体辅导的注意事项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着急,团体的动力性原理,自发带动团体前进。领导者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去引导,如果时机未到,也要懂得知而不言。领导者并不是一次性带领所有成员通过动物隐喻进行深入探知,而是根据成员之间的互动,有针对性地点拨,感觉效果更甚。特别是团辅后的个体咨询环节,动物隐喻地启发式引导,成员突然顿悟到自身状态,也感觉到自己像一个智者,寻找到了出口。从外到内的思索,既尊重了个体,也保护了个体,让成员顺其自然地成长。-团体辅导的反思-1.音乐选择上:需要提前斟酌不同场景应用的音乐。在动物四个季节的生活场景,如果加入合适的不同音乐可能会更好。2.领导者的人格素质有:开放、弹性、温暖、有力量、敏感、对自己的领导能力有信心,有强烈的洞察力,充分信任团队活动过程中的功能,用于创新。成员们感受到领导者的真心实意的能量,都愿意积极投入。团体辅导结束后和班主任沟通,都很惊喜成员们的变化。3.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当团队成员集体沉默时,领导者主要负责指挥团体辅导的步骤、方法;当团队成员积极互动交流时,领导者主要是积极倾听、尊重成员之间的交流成果、尽量不做过多干预(因为有一次因领导者的介入提问,集体开始沉默,或者有一问就答一问,感觉成员之间会变得小心翼翼。后来反思到:因为领导者想促进成员之间的自我探索深度,结果适得其反);当团队成员在户外采集资源配制育种土时,领导者让团体处于放任状态,完全由成员自己决定进程、分配任务或人员配对,在育土工作结束后才带领认知探讨。4.引导方面:整个团辅过程都需逐步建立信任关系,在整个过程中借用了很多媒介去帮助团体成员问题外化或者情绪外化,同时多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去帮助团体成员认知问题,并且每次团体辅导的工作阶段都会客观而冷静得处理情绪。只要团体成员有一点疑虑,都会灵活改变活动形式,比如运用动物隐喻;情绪疗愈盒的封存;一字总结最后揉成小团团去设计文字曼陀罗等,使团体成员越来越信任领导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