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班会:拥抱青春,笑对变化拥抱青春,笑对变化——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主题班会设计活动背景初一学生,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改变对每个孩子而言都意义重大,尤其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迅速发展,容易引起孩子萌内心的骚动和波动个,不及时给予相应的引导和预防,可能出现较大的成长问题。本课堂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互动活动、朋辈交流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容易出现的困难和变化,对不可避免的困难要勇敢而合理地面对,对于可预知的风险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觉察和自我调控。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挫折的普遍性,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挫折2.行为目标:掌握积极应对变化的三种锦囊策略,分析自己的挫折困境。向内发掘自己的积极品质,进行积极自我暗示;向外寻求他人的支持,能够顺利从挫折中走出来。3.情感目标:尝试思考挫折对人生的意义,培养积极应对挫折、“挫折来了我不怕”的意识。活动对象初一学生活动准备1.准备一本课外读物《钟南山:生命的卫士(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2.印制《成长风险清单》。3.书写笔足量,红、橙、黄三色彩笔每组一套。4.准备活动四锦囊一个。5.印制小组《成长风险清单》,8-10份。6.印制小组《成长锦囊》,8-10份。活动过程活动一:向日葵成长史【活动时间】5分钟【活动内容】1. 游戏规则(1)所有同学都是一颗向日葵种子;(2)种子通过“剪刀石头布”进行PK获得生长的养料;(3)成长顺序依次为“种子--发芽--张叶--结果”。每次猜拳后,赢的种子升一级,输的退回之前的一轮,平局不升不降继续找人PK;(4)PK只能在“同级”间进行,不能到达某一级后就停下来,游戏必须持续进行直至活动时间截止(3分钟);(5)动作要求:种子--蹲下,双手抱拳抱膝;发芽--半蹲,双手在胸口抱拳;张叶--身体直立,双手慢慢张开;结果--身体直立,双手举过头顶;2. 师生互动,引发思考【设计意图】通过“种子--发芽--张叶--结果”小游戏、融洽课堂气氛,引申至生活、学习,以及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挫折,引人课程主题,引导学生去理解变化存在的必然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具有普遍性。活动二:探索成长,预估变化【活动时间】15分钟【活动内容】1.案例分析:(1)案例呈现:钟南山的故事,呈现每个阶段(0-45岁)的变化(本环节隐去姓名)。(2)教师引导:你能预测一下他接下来的人生会怎么样?(3)观看案例视频,探讨成长。(4)教师小结:面对命运给予的多种挫折,案例里的主人公百折不挠。变化的好与坏不能决定人生的好与坏,决定人生好与坏的是我们对变化的应对方式。2.“成长风险清单”(1)学生列出自己能够想到的变化,包括体验过、听说过,以及自己的猜想。(2)小组讨论填写小组“成长风险清单”。(3)组长分享本组的“成长风险清单”。(4)教师记录,相似内容记录频次。(5)教师总结,结合学生讨论的项目总结和补充,形成“成长风险清单”。【设计意图】1. 通过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认识到变化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情感和认知层面认 识和理解变化。通过层层问题追问,触发学生思考“逃避”不是解决挫折的正确办法,当遇到挫折时寻找理性解决的方法。2. 通过“成长风险清单”,引导学生总结未来可能面对的挫折和变化。活动三:模拟人生,应对变化【活动时间】15分钟【活动内容】1. 小组活动(1)将“成长风险清单”的内容分派到不同小组,讨论如何应对此类问题和变化的出现。(2)组长记录,制作“成长锦囊”准备参加班内分享。(3)班内分享: 负责小组主要发言,其他组补充发言的方式。2. 教师总结——成长锦囊。(1)正确认识挫折(2) 主动寻求帮助(3) 提高执行力【设计意图】针对总结归纳出来的可能遇到的成长变化,讨论预防的有效策略,对于可预知的风险提前做好心理建设。活动四:拥抱青春,笑对变化【活动时间】5分钟【活动内容】1.自由分享:本堂课中了解到的哪些信息或者观念对自己而言很重要。2.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设计意图】通过分享和励志歌曲,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培养积极应对挫折、“挫折来了我不怕”的情感体验。活动五:课后延伸【活动内容】课后完善班级“成长锦囊”,制作成小卡片保存,在班级文化墙张贴【设计意图】提醒学生珍惜青春期时光,巩固本课时积极应对变化的三种锦囊策略,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