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七年级语文新版教材预习+提优学案之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预习内容:《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日期: 月 日 自我评价:优 良 中 差(打“√”)一、古诗文预习。(一)《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1.初读文本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陈太丘⑴与友期行⑵,期日中⑶,过中不至,太丘舍去⑷,去后乃至⑸。⑴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⑵相约同行。期,约定。⑶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⑷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⑸(友人)才到。乃,才。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交代背景。开门见山直接用“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乃至”几个关键词语,把时间、事情、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元方⑹时年七岁,门外戏⑺。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⑻?”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⑺玩耍。⑻令尊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写元方年龄,为下文埋下伏笔。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⑼!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⑽。”⑼不是人啊。哉:语气词,表示感叹。⑽丢下我走了。委,舍弃。去,离开。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这里指“我”。(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语言描写。从侧面表现元方的父亲守时的美好品质。元方曰:“君与家君⑾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⑾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语言描写。元方智驳父亲的友人,有理有据。友人惭,下车引⑿之。元方入门不顾⒀。⑿拉,牵拉。⒀回头看。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反衬出元方个性的率直方正。2.文学常识 刘义庆(403~444年),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方正》,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3.深度解读(1)主旨:本文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2)人物形象:友人——不守信、粗鲁无礼,能够认识到错误。元方——聪颖智慧、知书达理、善于应对。(3)写作特色:①运用反衬来刻画人物形象。通过元方父亲的“交友以信”反衬出友人的不守信用。②细节微言、涵意无穷。全篇寥寥数语,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一目了然,所涉人物形象鲜明。二、提优训练。(一)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舍去( ) 尊君在不( ) 非人哉( )【参考答案】shě fǒu zāi2.下列加点词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期日中 B.俄而雪骤C.公欣然曰 D.下车引之【参考答案】A 【解析】“期”,名词用作动词,约定。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 B.元方时/年七岁C.君与家君/期日中 D.元方入/门不顾【参考答案】C 【解析】A项,应为“陈太丘与友/期行”;B项,应为“元方/时年七岁”;D项,应为“元方/入门不顾”。4.下列敬辞与谦辞的用法或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画的马真是栩栩如生。B.我将自己近期的大作奉上,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C.询问长辈的年龄时,说“贵庚”;称呼对方的父亲时,说“令堂”。D.与许久不见的朋友见面时,说“久仰”;请别人修改自己的文章时,说“敬请斧正”。【参考答案】A 【解析】B项,称自己的作品不能用敬辞“大作”,而应用谦辞“拙作”;C项,“令堂”是称呼对方的母亲,称呼对方的父亲应用“令尊”;D项,“久仰”意思是早已仰慕,是与人初次见面时说的客套话,与许久不见的朋友见面时应说“久违”。(二)提优训练。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郭伋不失信于童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 ”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③,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谓别驾从事④,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⑤,须期乃入。(选自《后汉书·郭伋传》)[注]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讫:完毕。④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⑤野亭:郊野的亭子。(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及事讫 ②先期一日 【参考答案】①等到。②约定的日期。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参考答案】(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了,很高兴,特意来这里迎接。”1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断两处)(2分)使 君 何 日 当 还【参考答案】使君/何日/当还【解析】此题考查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这句话的意思是:使君哪一天能回来 “使君”是主语,应在其后断开;“何日”是表示时间的状语,修饰“当还”,应在其后断开。13.本文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但从选材角度看,《陈太丘与友期行》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本文选取的是 的正面例子。(2分) 【参考答案】做人要讲信用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失信于童”)14.郭伋的做法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3分)【参考答案】示例:成人要为儿童做出好的表率;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做人要言行一致。【乙文参考译文】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到西河美稷,有几百个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迎接。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从远处来这里 ”(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了,很高兴,特意来这里迎接。”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郭伋)到城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 ”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郭伋)巡视回来,比约定的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