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育人故事:我和后进生打交道我班的后进生群体,经过对其成长环境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1.很多学生的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无暇照料孩子;2.还有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很小就成了留守儿童;3.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于是很多将子女交给长辈教育。这就形成了较有特色的“隔代教育”问题。在我的班级里,这种隔代教育的学生占了总数的80%,这类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总觉得自己缺少亲情,潜意识中有一种补偿心理,在能力、学习、心理方面存在较为特殊的一面。是一群特殊的后进生群体。一、个案背景:1.个案的基本情况在我接的一年级的班里,有一个好动的学生,他叫黄淘淘,他人长得瘦小,好动爱讲话,爱乱扔垃圾。他人很聪明,但是上课的时候总管不住自己的手。不是弄同桌,就是自己玩,有时一个笔头就能玩大半节课。跟他坐在一起的同学换了又换,有的受到他的感染,也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影响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情绪。对于淘淘,任课老师的反应最为强烈,他的行为不仅影响违反了课堂纪律,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任课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他对任课老师的批评教育非但不能谦虚接受,而且还处处找借口,刁难老师。任课老师经常向我说他的不是,这孩子也说不得,上课不听课,不能说,打扰到了别人也不能批评,否则哭哭哭,跑跑跑,让老师的课都没法上,开始我还不信,可能因为我是班主任的缘固吧。开学一周后的一天,他上课表现太过分了,老师只严肃说:"某某你坐好"这就不行了,哭跑出了教室,来到大门口准备翻大门出去,被我和校长和另一个老师连忙赶到连哄带拉的把他弄了下来,这情况让老师和我都吓出了一身冷汗。事后找其奶奶来全面了解了一下情况,最后一致通过这孩子我们也不能不收,只能细心,耐心多开导,多关注。2.个案的家庭情况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从小都是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可是本身的教育能力不高,再加上家庭缺劳力的缘故。平时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只会责骂,一听说成绩不理想,一听说不上学了,就是一顿打骂。但对于他家孩子,别人不能说不是。二、主要问题分析通过近一年的教学观察,我发现黄宝宝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狂躁,自我约束能力差;心理方面自暴自弃;劳动能力方面较薄弱,但他特爱干净,;学习方面兴趣不浓。而形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1.家长的宠爱。通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祖辈总是有求必应。尤其是小孙子发脾气、哭闹、耍赖时,老人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失掉原则,要啥给啥。祖辈一昧迁就、给予、满足,导致孩子对物质需求的欲望恶性膨胀,攀比虚荣,事事以我为中心。2.教育方法的粗暴虽然祖辈对小孩在生活方面极其宠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孙子应该弥补他们的缺憾。因此,他们对小孩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长期下来,他对学习渐渐的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三、采取的对策分析:爱心与赏识是实现成功转化的两大支柱。1.奉献爱心,增其自信。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三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对于那些学困生,特别是留守的学困生,教师应给他们更多的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她们,让他们逐渐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只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心理疏导,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绩能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加强。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那么我们老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的心理建设加强对他的心理必拍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对于那些学困生,特别是留守的学困生,教师应给他们更多的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2.运用赏识,促其发展。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学困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对于学困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很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我们教师也要及时予以引导肯定: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与动力,他的进步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有一天早上正上着课,我发现淘淘在一张废纸上画画,尽管他这样做固然不对,但画却画得相当不错。抓住这个机会,我就让他展示自己的画,同学们都认为画的不错。跟着我向他提出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就更好了。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认真地做作业(不过字体就不敢恭维了),我还是及时表扬他。还有一次,班里大扫除,他非常积极,抢着拿扫把打扫清洁,并用抹布把自己座位的周围打扫得很干净。我就在班里表扬他,要同学们向他学习,看他多会劳动啊!打那以后,淘淘他扔垃圾少了,有时还看见他自觉地捡地上的垃圾。课间也没有和同学追打了,并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后来,我又让他做了纪律小卫士,他非常开心,看到老师如此器重自己,淘淘的学习劲头更大了,成绩进步神速。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与动力,他的进步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 爱心与赏识,转变了淘淘同学,也给我这个班主任带来了无限的欣慰与快乐!“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