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我的教育故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 我的教育故事

资源简介

我的教育故事
我是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很长一段时间,电视就是我了解世界的唯一途径,在我童年时期,畅想未来就是宣泄苦闷、打发无聊生活的安慰剂,所以我拼命想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小村,也想成为仗剑走天涯、拥抱世界的人。
以前高中懵懵懂懂、只知道埋头苦读时,很抵触当老师,从没想到教书育人这么重大的责任会落到我肩上。在我第一次遇见我的孩子们时,我内心也还是个稚嫩的孩子,认真回想,当时的我确实没有做好做老师的准备。工作第一周,面对班级里规则意识还未完全建立的孩子,内心时常崩溃,常常在想我为什么要当这个苦命的班主任。
当我给一个前辈抱怨我的无助与难过时,她认真地给我说:“哪个班主任不是心里含着泪水和委屈走过来。”她给我讲了其他班主任的经历与蜕变,我内心深受触动同时又深感羞愧。再看看,班里的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我暗暗为自己加油打气:我就不信我这么大人还不能教好这些小娃娃。
为了破除心灵的隔阂,不再游离学生之外,我开始了我的“学生观察日记”和教育日记,花大量的时间去观察孩子的上课情况、课间游戏,倾听孩子的语言,了解他们的行为模式和动机,记录每日遇到的问题,向其他老师请教经验,学习其他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法。虽然一路上走了许多弯路,前期没有把握好严与宽的度,但在工作中不断反思、不断调整,到了工作第二年,只要我给孩子们讲好细节,提出要求,孩子们大多都能做得很好,在一次体测中,我们班级高效安静地完成测试,让所有测评的老师对孩子们刮目相看,夸奖我们是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那一刻我为我的孩子们感到骄傲。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在班级管理工作上,作为一名新手班主任,我首先将工作重点放在学生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培养上。我深知一年级学生刚入校,会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所以我时常提心吊胆。于是,我驻扎教室,每节课下课我都要去楼道里提醒学生:靠右走,勿奔跑。通过近一个月的监督,找出纪律性、安全意识较强的孩子由他们担任课间安全员,提醒监督学生的课间游戏行为,在一二年级我们被评为“校级安全先进班级”。
在日常管理中,当学生有不良行为、危险举动时,用大量现实案例讲清利害,及时规劝,比如男女的界限、玩闹的分寸、高空抛物的危害、在校如何安全活动等,我要求自己要走在危险之前。一年级时,我们班杨同学个子高力气大,把握不好游戏的分寸,时常与其他人发生碰撞。比如刚入校,他和一个乖巧的女孩同桌,他会用亲吻表达喜欢,在与他沟通之后,再给孩子说交往的分寸感。通过观察,我发现杨同学在与男孩玩闹时,时常玩互相攻击、追逐的游戏,矛盾经常在游戏中产生,而且这种游戏已经伤害到了同学情谊,也有家长不断反馈,在与其不断沟通中,我发现他其实是个有侠义精神的孩子,但力度和分寸时常把握不好,因此产生源源不断的纠纷。比如他与隔壁班孩子课间玩闹产生不愉快,于是,隔壁班孩子会朝他吐口水,在一次午餐抬餐时,那个男孩子又朝杨同学吐口水,杨同学用脚狠狠地踹了这个男生。在与其沟通时,有时老师讲的道理他并不能完全理解,他会有自己的方式粗暴地解决问题,所以我开始和他的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这不是简简单单地男孩玩闹的问题,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在家也都是娇宠着的,如果只是认为这是简单地男孩之间的打闹,听之任之,会影响其在班级的人际交往,让家长意识到学习游戏分寸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其当前最迫切学习的内容。
在与家长沟通达成教育一致性的同时,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对他自身的严重影响后,鼓励他参与劳动、参加体育活动,抬餐打餐、打扫卫生、搬东西发作业都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绳键、拔河、乒乓球等比赛他进取拼搏,为班争光。行为慢慢纠正,摩擦日渐减少,他的责任心也越来越强,到三年级已经成为我们班的灵魂人物,人送外号“杨哥”。
当老师当久了,我发现我也养出了些“好胜心”,我发现孩子们上体育、美术课时总是异常兴奋,看到外教老师会热情地拥抱他,会大胆地表达对别的老师的喜爱,但鲜少有学生会跟我交流生活中的趣事,内心还是免不了会难过。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首先,反思自己,我总是“端着”,古板地认为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给学生讲道理时,总是说些深奥难理解的话,孩子总是听得云里雾里。对待学生,虽然非常重视,但是总是摆出公事公办的态度。通过观察美术和体育课堂,我意识到课堂的丰富有趣和老师的魅力都很重要,“尊其师,信其道”,老师走入学生,才能打破隔阂,换来真正的理解。
我会在课余时间和孩子们聊天,开展读书交流、设计团体游戏,一起捡拾垃圾,通过这些趣味活动和游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走入学生、理解学生。少了距离,多了亲密,少了抗拒,多了关怀。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自觉将劳动教育纳入我的工作重心,新接手时,亲力亲为地同时教孩子们劳动技巧,然后让学生来教学生如何劳动,教他们如何是整理自己的学具,如何打扫卫生,着重表扬对自己的劳动任务认真负责的孩子,有这些孩子担任小老师和监督员,经过半个学期,确定劳动分工,并将表现优秀的孩子定为劳动小组长,提醒大家打扫卫生并评价学生的劳动。在班级里不断以“劳动的孩子是优秀的”这样的观点来影响孩子们,孩子们劳动的热情空前高涨。除了评优评先重视劳动的表扬外,着重日常的精神性鼓励,让学生通过劳动脱颖而出,展现自己。比如邓同学,内向老实,话很少,积极参加班干部竞选但因大家不熟悉他总也选不上,于是我让他成为班级“光盘行动记录员”,他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负责,充分展示了自己认真负责的品质,得到同学们的钦佩,自信心也大大提升,因自己曾在班里吐过而厌学请假的情况再也没出现过。还有王同学自从老师发现他的劳动能力后,他迅速成为了老师的劳动小帮手,主动留下来帮助老师打扫卫生,虽然还是会和其他同学闹矛盾,但是在老师调节时,总能将老师说的话记在心里,到了三年级,他已经能独挡一面,班里劳动分工、午餐抬餐秩序井然都和他的努力分不开。
劳动会给内向的孩子镀上光芒,也是他们展示的舞台,体会奉献之美时,赢得属于他们的荣光。
作为一个班主任,虽然事情繁杂琐碎,但很多时候跟孩子在一起我就不觉得累。说实话这份工作其实是在与人打交道,如何跟人维系好关系这也是初出茅庐的我要学习的,在我的工作中,我也会将自己在人际关系中踩过的坑、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孩子们,避免他们像我一样吃了亏才去学习。
虽然离名师大家有很长的距离,刚入职的新手,也谈不上理解与热爱,但是我尊重这份职业,我会朝着专业的方向去学习,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去认识了解这些孩子们,去试着理解这份职业。
“哪个班主任不是心里含着泪水和委屈走过来。”作为一名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所承受的情感和压力。作为多年教育工作者,我理解这句话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情感负担:班主任的角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播者,他们更是学生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的引导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班主任需要面对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困难、家庭背景、心理困扰等多个方面。这些繁重的任务常常会让班主任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无力感,甚至有时候会感到委屈和挫败。他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和情感上的困扰。这种多重角色的扮演,使得班主任的工作变得异常繁重,需要付出极大的情感和精力。
第二,责任感与无奈:作为班主任,他们肩负着培养和教育学生的重大责任,需要在追求教育理想与面对现实挑战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成长之路往往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能会感到心力交瘁,甚至在某些问题面前束手无策,从而产生深深的无奈和无助感。尽管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有时仍无法完全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这无疑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扰。
第三,不被理解的辛苦:班主任的工作常常被外界低估,很多人可能仅仅关注他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却忽视了他们在课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无尽的心血。班主任不仅要负责教学任务,还要承担起管理班级、协调家校关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等多重角色。他们在面对来自学校管理层、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期望时,常常感到巨大的压力和责任。这些期望往往伴随着严格的要求和高标准,使得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和责任心。然而,尽管他们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理解。很多人无法真正体会到班主任在幕后所承受的委屈和孤独,他们常常在深夜里默默加班,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操心劳神,却很少有人能够看到这些默默无闻的付出。因此,班主任的工作不仅需要强大的专业能力,更需要一颗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心。
第四,情感投入是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所表现出的深厚关心和爱护。这种情感投入通常是源自内心的真诚关怀,教育者们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快乐地发展,并最终取得成功。他们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情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往往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挫折。学生可能会遇到学习上的障碍,或者在行为和情感上出现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能会经历一些失望和挫败感,但这些情感体验也是他们职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评估与检查的压力:各种教学成绩与管理评比以及检查所带来的压力,常常让教师们感到不堪重负。这些压力来自于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学校的整体管理效果以及各种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活动。每一次的成绩排名、评估报告和检查结果,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声誉、学校的声誉以及教育资源的分配。因此,教师们不得不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和紧张状态,以确保在各个方面都能达到预期的标准和要求。这种持续的压力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正是通过这些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引导和帮助他们。这种情感投入不仅有助于建立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还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关爱和支持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更加自信和坚强。
总之,这句话反映了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的辛劳与无奈,提醒我们对教育工作者给予更多理解与支持。他们的付出不仅仅是职业责任,更是对学生未来的关怀与希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