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2.1世界的物质性一、教材分析1、第一目“自然界的物质性”,阐明了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 组成部分以及物质的哲学含义;2、第二目“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3、二者的内在联系是: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阐述, 让学生明白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树立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的原理,正确理解和坚定马克思主义 无神论立场。2.科学精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面对具体情境问题,能够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观 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现象,正确理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3.公共参与:坚持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展现公共参与的理性分析与行动能力。三、学情分析1、从现有的知识水平看,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历史和自然科学 知识,如进化论、细胞学说和能量守恒定律,也对人体的大脑结构有了 一定的认知,本框题任务就是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概括和 总结。2、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到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干它的物质性;3、但由于本节课的容量偏大,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学习中难 免会有学生在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达不到课标的要求,因此教师 要采用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四、教学重点物质概念;意识的本质;五、教学难点1、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六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分享法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宇宙的形成》,思考:为什么说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第一标题 自然界的物质性探究与分享:1.为什么说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探究分析,举手发言,集思广益。 教师活动: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并总结正确知识点,及时板书。 探究与分享:1.为什么说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因为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 世界中的一部分。探究与分享: (分二组讨论下面二个方面问题)2. 物质的含义及唯一特性分别是什么 (1)物质的含义:(2)物质的唯一特性:学生活动:积极讨论探究分析,举手发言,集思广益。 教师活动: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并总结正确知识点,及时板书。 探究与分享:(分二组讨论下面二个方面问题)2. 物质的含义及唯一特性分别是什么 (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 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知识拓展】理解物质的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指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或者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指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知识拓展】区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比较 物质 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别 范畴 物质是共性范畴,属 于矛盾的普遍性。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个性范畴,属于矛盾的特 殊性。特点 物质是永恒的,是不 生不灭的。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暂时的,是有生有灭的。联系 哲学上的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物质的具体 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第二标题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观看视频《人类的形成》,思考:为什么说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客观的 探究与分享:1.为什么说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客观的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探究分析,举手发言,集思广益。 教师活动: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并总结正确知识点,及时板书。 探究与分享:1.为什么说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客观的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③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探究与分享:1.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类社会的存在 是客观的)学生活动:积极讨论探究分析,举手发言,集思广益。 教师活动: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并总结正确知识点,及时板书。 探究与分享:1.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类社会的存在 是客观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因为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 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第三标题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探究与分享:1.为什么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探究分析,举手发言,集思广益。 教师活动: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并总结正确知识点,及时板书。 探究与分享:1.为什么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人的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④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分别进行分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即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即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3.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4.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引用鲁迅的名言: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 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的描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 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 尺而已。”特别提醒: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1)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它既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形式, 也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形式。(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它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如图你看到了什么 总结: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 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③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因此,人的意识也具有物质性。④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 对一切有神论。课堂总结(物质的含义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3.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4.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意识具有物质性产生存在发展世界的物质性世 界 的 物 质 性)【易错辨析】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提示 ×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不同于“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的东西一定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东西既可能是物质,也可能是 意识。2.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提示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3.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提示 × 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只有人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4.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来源于人脑。( )提示 × 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客观 存在,客观存在是意识产生的源泉。5.意识是对客观对象本质的、正确的、直观的反映。( )提示 × 意识既能反映事物的现象,也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既可能是正确的反 映,也可能是错误的反映;既可能是直观的反映,也可能是抽象的反映。【课堂练习】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 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 自然界中的。”这告诉我们(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②自然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③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前提④人类要尊重自然、服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承认自 然的客观性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 能动性,①③入选。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 生产方式,②不选。人类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我们在自然面前不 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自然,造福 人类,④不选。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于( )①自然界有自身固有的规律,要尊重自然②人类只能适应自然变化,不能改变自然③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④人类的破坏活动会使自然界失去客观性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 A解析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于自然界是客观的,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①③正确。人类不仅能适应自然变化, 而且能够改变自然环境,②错误。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 会因为人类活动而失去客观性,④排除。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社会交往、 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 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 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④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答案 D解析 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物质决定意识,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 有任何意识的内容,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这一客观存在的变化, ②③正确。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变化,而不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 化”,①错误。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④错误。八、教学反思本框内容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快乐学习,易于接受,尽量通过讲 授法、讨论法、探究分享法等教学方法,适当运用视频导入,加深学生 印象。让学生理解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物质性。促 使学生了解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产生重要作用。并人学生直观 感受了解人脑的出现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生理基础。从而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谢谢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