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元素》第1课时同步分层练习【基础培优】1.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 )①元素种类 ②化学性质 ③相对原子质量 ④粒子的电性 ⑤原子核 ⑥电子层数 ⑦最外层电子数 ⑧核外电子总数A.①③⑤ B.②④⑥⑧ C.②⑤ D.①⑤⑥2.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 C60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A.铁 B.氯化钠 C.金刚石 D.二氧化硫3.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电子层数 B.质子数C.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4.氢元素(H)与汞元素(Hg)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元素符号不同C.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汞元素是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5.下列关于Na+ 和Na两种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力提升】1.重氢可应用于光导纤维制备。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体积 D.相对原子质量2.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质量分数)如下图,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铁 B.铝 C.硅 D.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4.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金属 C.可能是混合物 D.可能是化合物5.某粒子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该粒子为原子,则 x=10+yB.若 x<10+y,则该粒子可能为 S 2-C.若该粒子为原子且 y≤4 时,该粒子一定为金属元素D.该粒子对应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x二、填空与探究1.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A 图表示原子,其中 x 的值是 ________;(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3)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_________;(4)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2.科学研究证实,物质从宏观上讲是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讲是粒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在 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填空:(1)水是由氧、氢两种________组成的;(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________;(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4)体温计中的汞是由汞________构成的;(5)供给人呼吸的氧气是由氧__________构成的;(6)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3.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写2条):_______、_______。同步分层练习答案【基础培优】:1.D 2.A 3.B 4.A 5. B【能力提升】:A 2.D 3.A 4.C 5.C二、填空与探究1.(1) 9;(2)AC; (3) B;(4) CD。2.(1)元素; (2)分子; (3)原子; (4)原子; (5)分子;(6)离子。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3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课题3元素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的概念是初中化学核心概念。2022新课标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了解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已学习了原子的结构。因此本课题就从微观的角度对它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认识统一起来。由于学生没有同位素的知识,因此元素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实际应用中容易将其与原子混淆。核心素养目标 化学观念:通过对水、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分子模型的拆分和原子的重新分类,建立元素的概念。科学思维:通过元素概念的建构,学会从一类事物中抽象出共同特征,从而获取概念的能力;通过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科学探究与实践:学生通过学习原子结构,初步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的密切关系。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学习元素知识初步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重点 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简单分类。难点 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简单分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想一想:说明书上“钙”“锌”“碘” 指的是什么?引入新课 思考讨论 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增强学习的兴趣。讲授新课 元素讲解: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与中子数无关,电子数也无关。3.定义中一类原子能否改成粒子?不能,质子数相同可能不属于同种元素。 观察图表和回忆离子形成的过程。 通过元素概念的建构,学会从一类事物中抽象出共同特征,从而获取概念的能力;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原子区别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适应范围描述物质由元素组成描述分子由原子构成或某些物质由原子构成应用实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交流讨论】: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和元素的种类不变。得出结论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溶液可以制取氧气,氯化钠不可以因为没有氧元素。 分类总结 通过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认识事物。三、元素的分布和分类(1)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什么?(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什么?谐音记忆:养闺女贴(心)氧、硅、铝、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金属元素:汉字特点:带“钅”旁,“金”和“汞”例外非金属元素:带“石”旁 固态非金属带“气”旁 气态非金属带“氵”旁 液态非金属 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 根据知识把元素分类。 根据特点记忆更牢固。四、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联系 讨论思考 通过学习元素知识初步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课堂练习 1.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得到加碘盐。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 ( )A.碘分子 B.碘原子 C.碘离子 D.碘元素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Al B.Fe C.O D.Si3.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4.如图为物质、元素及微粒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质子,b为元素,c为原子B.阴、阳离子均可单独构成物质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不同种元素的离子,质子数一定不相同,电子数也一定不相同课堂小结 1.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氧、硅、铝、铁 (2)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氧、碳、氢3.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第三单元 课题3元素(人教版)九年级上(第1课时)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核心素养目标通过对水、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分子模型的拆分和原子的重新分类,建立元素的概念。0102通过元素概念的建构,学会从一类事物中抽象出共同特征,从而获取概念的能力;通过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认识事物。03学生通过学习原子结构,初步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的密切关系。04通过学习元素知识初步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新知导入想一想:“钙”“锌”“碘” 指的是什么?探究新知一、元素质子数 中子数碳原子A 6 6碳原子B 6 7碳原子C 6 8质子数 中子数氧原子A 8 8氧原子B 8 9氧原子C 8 10质子数相同碳元素质子数相同氧元素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与中子数无关。探究新知一、元素28+11288+17218+11钠原子Na278+17氯原子ClNa+钠离子Cl-氯离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1个电子质子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都属于钠元素。质子数不变元素种类不变都属于氯元素。电子数11电子数10电子数17电子数18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与电子数无关。探究新知一、元素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类原子能否改成粒子?氖原子 水分子 氨分子化学式 Ne H2O NH3质子数电子数101010101010质子数相同但是不是同种元素,所以不能改!巩固提升一、元素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与中子/电子数无关。MgMg2+点拨:看圈内数字是否相同Na+NeNa2.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氧气(O2)是由_______组成的;水(H2O)是由 和 组成的;碳酸钙(CaCO3)是由 、 和 组成的。氧元素氢元素氧元素钙元素碳元素氧元素探究新知二、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 原子区别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适应范围应用实例描述物质由元素组成。描述分子由原子构成或某些物质由原子构成水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氢元素和氧元素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铁原子巩固提升二、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判断正误1.水(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水(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3.水(H2O)中含有两种元素;4.水(H2O)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5.水(H2O)中含有两个氢元素;元素说组成不能说构成。元素讲种类不讲个数。微观示意图 原子种类 元素种类 分子种类 前 后 前 后 前 后S、OH2O2S、OS、OS、OSO2H、OH、OH、OH、OH2O、O2 S、O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和元素的种类不变。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探究新知巩固提升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4K2MnO4MnO2O2过氧化氢 水+ 氧气二氧化锰H2O2 H2O O21.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溶液为什么可以制取氧气?都含有氧元素2.氯化钠可以制取氧气吗?不可以氯化钠中不含有氧元素!问题:探究新知(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氧铝(1)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氧、硅、铝、铁,谐音记忆:养闺女贴(心)三、元素分布和分类按质量分数计算:探究新知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汉字特点:带“钅”旁,“金”和“汞”例外。例:镁、铁等。稀有气体元素:带“石”旁 固态非金属。例:碳、硫等。带“气”旁 气态非金属。例:溴带“氵”旁 液态非金属。例:氢、氧等。氦、氖、氩、氪、氙练习:下列几种元素分别属于哪一类?氮、磷、锌、氦、硅、铝、钠三、元素分布和分类探究新知物质和元素之间用“组成”,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用“构成”。四、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联系1.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得到加碘盐。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 ( )A.碘分子 B.碘原子 C.碘离子 D.碘元素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Al B.Fe C.O D.Si3.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课堂练习DCAA.a为质子,b为元素,c为原子B.阴、阳离子均可单独构成物质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不同种元素的离子,质子数一定不相同,电子数也一定不相同课堂练习BB4.如图为物质、元素及微粒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课堂总结123元素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氧、硅、铝、铁元素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课题3(第1课时)元素分层作业【基础培优】:1.2024年4月20日,我国首次实现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碳-14指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8个中子的原子。下列有关碳-14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A.不属于碳元素B.质量比碳-12原子大C.核外电子数是14D.中子数与碳-12原子的相同分层作业【能力提升】: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下图是部分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A、B属于不同种元素,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2)A、C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相同。(3)若图D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课题3第1课时《元素》分层练习.doc 【核心素养】课题3第1课时《元素》教学设计.doc 【核心素养】课题3第1课时《元素》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