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4课时《维也纳的音乐钟》第七单元 钟声(人音)三年级上01本课目标02新课导入03新知讲解04课堂展示05课堂拓展06课堂总结本课目标01审美感知通过欣赏作品感受感受和体验美妙的“钟声”音乐.艺术表现能分辨主题音乐和插部,体验和理解乐曲的结构——回旋曲式结构。创意实践通过加入肢体、乐器等创意性表现乐曲文化理解通过欣赏乐曲,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拓展学生的音乐认知。唤起学生心底的无限遐想,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新课导入02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维也纳吗?新课导入02下面我们通过图片欣赏一下新课导入02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同时也是奥地利的9个联邦州之一,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位于多瑙河畔,属于欧洲。维也纳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除此之外维也纳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以及其他国际机构的所在地。2011年11月30日,维也纳以其华丽的建筑、公园与广阔的自行车网络登上全球最宜人居城市冠军。因市内古典音乐气氛浓厚,引来各国音乐家聚集于此,具“世界音乐之都”和“乐都”等美誉。新课导入02作品《维也纳的音乐钟》新知讲解03聆听作品,感受作品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新知讲解03作品表现了怎样的画面?新知讲解03歌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新知讲解03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为这首乐曲起名叫《维也纳的音乐钟》。这就是美丽的维也纳,那里每年都要举行很多的音乐会,来自世界各地喜爱音乐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欣赏音乐。像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许多伟大的音乐家,都在那里生活和创作过。因此,维也纳这个城市就被人们称为——音乐之都!新知讲解03本曲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哈里·亚诺什》中的第二段。哈里·亚诺什是匈牙利民间故事中的一个爱吹牛的老兵。他逢人爱说大话,说什么他曾单枪匹马地战胜过拿破仑;把长有七个头的长龙打翻在地;把烈马驯得服服帖帖等等。组曲就是根据作曲家自己创作的歌唱剧 《五个冒险故事》的主题音乐改编的。《维也纳的音乐钟》描写哈里从战场上归来,美丽的公主邀请他到维也纳宫做客时人们欢迎他的情景。新知讲解03下面聆听音乐:1.听听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2.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新知讲解03钟琴敲打着固定音型,接着乐曲呈示了音乐钟的主题:这个主题由木管和钟琴一前一后相隔两拍轮奏,生动地模拟着音乐钟的音响。下面跟琴演唱主题新知讲解03再次聆听音乐,听听主题出现了几次?新知讲解03主题共出现四次(每次旋律重复一遍),每次之间穿插有插部(有新的材料),属于回旋曲式结构。下面边听音乐边用乐器伴奏新知讲解03整体欣赏课堂展示05下面我们找几位同学上台利用乐器表现乐曲课堂拓展04下面让我们欣赏一段视频课堂拓展04说说欣赏完视频有什么想法 课堂总结06《维也纳的音乐钟》 管弦乐 1=bE 柯达伊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7课《钟声》第4课时《维也纳的音乐钟》。【教材分析】《维也纳的音乐钟》是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7课《钟声》第4课时欣赏曲目。本曲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所作的管弦乐组曲 《哈里·亚诺什》中的第二段。哈里·亚诺什是匈牙利民间故事中的一个爱吹牛的老兵。他逢人爱说大话,说什么他曾单枪匹马地战胜过拿破仑;把长有七个头的长龙打翻在地;把烈马驯得服服帖帖等等。组曲就是根据作曲家自己创作的歌唱剧 《五个冒险故事》的主题音乐改编的。《维也纳的音乐钟》描写哈里从战场上归来,美丽的公主邀请他到维也纳宫做客时人们欢迎他的情景。钟琴敲打着固定音型 ,接着乐曲呈示了音乐钟的主题:这个主题由木管和钟琴一前一后相隔两拍轮奏,生动地模拟着音乐钟的音响。主题共出现四次 (每次旋律重复一遍),每次之间穿插有插部 (有新的材料),属于回旋曲式结构。由于乐曲夸张而富于童话色彩,又有轻松和滑稽气氛,深受人们的喜爱。【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是自信心建立的重要阶段,他们在接受他人的评论中能发现自己的价值,产生喜悦感、骄傲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激烈的自我确立、自我主张,对自己评论偏高,甚至有时“自高自大”,所以,在教课中要时时时应用一些小“特技”来提示那些自高自大的孩子,劝告他们自己还有好多东西要学而对那些失掉信心的孩子要实时抓住时机鼓舞他们。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情绪变化比较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欣赏作品感受感受和体验美妙的“钟声”音乐.(二)艺术表现能分辨主题音乐和插部,体验和理解乐曲的结构——回旋曲式结构。(三)创意实践通过加入肢体、乐器等创意性表现乐曲(四)文化理解通过欣赏乐曲,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拓展学生的音乐认知。唤起学生心底的无限遐想,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分辨主题音乐和插部,体验和理解乐曲的结构——回旋曲式结构。(二)教学难点:1、通过加入肢体、乐器等创意性表现乐曲【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问题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维也纳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下面我们通过图片欣赏一下预设:欣赏教师: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同时也是奥地利的9个联邦州之一,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位于多瑙河畔,属于欧洲。 维也纳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除此之外维也纳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以及其他国际机构的所在地。2011年11月30日,维也纳以其华丽的建筑、公园与广阔的自行车网络登上全球最宜人居城市冠军。因市内古典音乐气氛浓厚,引来各国音乐家聚集于此,具“世界音乐之都”和“乐都”等美誉。 今天我们欣赏的曲目的名字叫作《维也纳的音乐钟》,板书(《维也纳的音乐钟》)【设计意图:以景带情,通过提出问题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教师:聆听作品,感受作品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播放音频)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作品表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歌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为这首乐曲起名叫《维也纳的音乐钟》。这就是美丽的维也纳,那里每年都要举行很多的音乐会,来自世界各地喜爱音乐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欣赏音乐。像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许多伟大的音乐家,都在那里生活和创作过。因此,维也纳这个城市就被人们称为——音乐之都!本曲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所作的管弦乐组曲 《哈里·亚诺什》中的第二段。哈里·亚诺什是匈牙利民间故事中的一个爱吹牛的老兵。他逢人爱说大话,说什么他曾单枪匹马地战胜过拿破仑;把长有七个头的长龙打翻在地;把烈马驯得服服帖帖等等。组曲就是根据作曲家自己创作的歌唱剧 《五个冒险故事》的主题音乐改编的。《维也纳的音乐钟》描写哈里从战场上归来,美丽的公主邀请他到维也纳宫做客时人们欢迎他的情景。下面聆听音乐,听听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描绘了怎样的场景?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钟琴敲打着固定音型 ,接着乐曲呈示了音乐钟的主题:这个主题由木管和钟琴一前一后相隔两拍轮奏,生动地模拟着音乐钟的音响。下面跟琴演唱主题预设:演唱教师:再次聆听音乐,听听主题出现了几次?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主题共出现四次 (每次旋律重复一遍),每次之间穿插有插部 (有新的材料),属于回旋曲式结构。下面边听音乐边用乐器伴奏预设:乐器伴奏教师:整体欣赏预设:欣赏三、精彩演绎,自由畅想教师:下面我们找几位同学上台利用乐器表现乐曲预设:上台表演【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欣赏一下视频预设:欣赏教师:欣赏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预设: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乐曲,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拓展学生的音乐认知。唤起学生心底的无限遐想,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板书设计】《维也纳的音乐钟》管弦乐1=bE 柯达伊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D07管弦乐:维也纳的音乐钟.mp3 fc6488172b4b1233ea66f21d7311c93e.mp4 【新课标】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维也纳的音乐钟》-课堂教学设计.docx 【新课标】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维也纳的音乐钟》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