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同步探究学案1.知道拜占庭帝国的起源、发展和灭亡的基本史实;2.理解并掌握《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部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一)自主预习一、东罗马帝国1.繁荣的原因:版图涵盖希腊及西亚北非;农业有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城市和国际贸易港口。2.繁荣表现:经济活跃,社会稳定,进入黄金时代。3.灭亡过程:7世纪起,阿拉伯人进攻;9世纪以后,外族入侵;11世纪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14世纪,受到奥斯曼土耳其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4、灭亡原因:长期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封闭保守,不思进取。5、启示:封闭保守文明衰,开放宽容文明昌等。6、历史影响:(1)地位: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2)积极意义: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二、《查士丁尼法典》法律名称:《罗马民法大全》:时间:529年人物: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统治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利。组成:①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并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②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侓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③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③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为《新法典》。评价: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进步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作出明确规定,标志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二)预习反馈列出预习中的问题清单或列出困惑、读不懂的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材料二:罗马人在思想上的一个最重要的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从它的制定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产物。反映了平民在政治、经济、法律地位上的要求。材料三:《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据此可见,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完全一致的,他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并运用这个法典来为其挽救奴隶制的统治服务。(1) 材料一石柱铭刻着哪一部古老的法律文献?它属于哪一文明的代表性成果?(2) 材料二中的“成文法”指哪部法律文献?它在罗马法制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3) 依据材料三指出《查士丁尼法典》编撰的目的。(4) 结合上述所有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法制建设历史的认识。(一)达标测评1.“由于罗马社会陷入危机,为了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自身地位,因此组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由此可知该法典编纂的目的是( )A.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 B.稳固帝国社会秩序C.改善奴隶的社会地位 D.确立后世立法规范2.(2分)查士丁尼被誉为“文明世界的立法者”。他获此殊荣的原因是( )A.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B.制定《十二铜表法》C.编纂《查士丁尼法典》 D.整理《法理概要》3.《查士丁尼法典》所确定的概念和原则具有措辞严格、确切和结论明晰的特点,尤其是它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形式上平等、契约以当事人之合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制私有等原则,为后世法律奠定了基础。材料旨在说明该法典( )A.内容和立法原则影响深远 B.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C.使罗马的法律体系更完善 D.使罗马建立起完善的民主政治4.“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延续时间达一千多年之久,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为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 D.拜占庭帝国5.拜占庭通过输送古籍、接纳西方学者留学,以及在拜占庭领土上开展希腊化学术活动等渠道,使古典文化与意大利保持了密切联系。这说明拜占庭帝国( )A.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B.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C.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传播 D.处于世界文化中心地位6. 拜占庭的商人及商品,对于使西欧摆脱其封建的自给自足经济,起到极大作用;拜占庭不仅对东方文化兼收并蓄,还传下了由学者们注释的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的学术名著。材料意在表明拜占庭帝国( )A.发展停滞的真实原因 B.为西欧输入精神营养C.商业贸易的全面发展 D.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7. 一个民族去往何处,总携带它自己的法律。多次审理的结果使罗马人认识到,适用外来民族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 因此他们制定了一部法律。上述文段意在强调该法律( )A.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B.从公民与非公民关系出发C.保证罗马皇帝的专制权力 D.稳固罗马帝国的社会秩序8.下图是从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年)的金币,这种金币在中国出土数量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 )A.黄金为古代中国的流通货币 B.拜占庭商品经济的繁荣C.古代东西方的商业贸易往来 D.拜占庭是世界贸易中心9.“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完全一致的,是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其终极目标是服务奴隶制的。”据此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旨在( )A.捍卫私有财产 B.维护奴隶主统治C.保护平民利益 D.兼顾各民族权益10.今日大部分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如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徽章图案有共同的元素——双头鹰标识。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A.对欧洲国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B.起源于俄罗斯和东欧文化C.孕育了丰富的阿拉伯文化 D.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二)提升训练11.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同的国家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各国统治者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应对一:——宗教】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统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应对二:——法律】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需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的很好。皇帝不单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能采取法律手段排除违法分子的非法途径。——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应对三 :—— 】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日本社会的一场重大变革。这场变革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国家。——选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面对分裂割据的西欧诸国,克洛维选择与教会合作解决问题,为什么国王与教会能相互合作,请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证。(2)请你说出查士丁尼为巩固统治制定的法律文献的统称及地位。(3)面对自身的落后,日本是如何应对?请补全小标题。联系应对三,概括成功推行的因素。(4)上述国家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今天要实现现代化国家有何启示?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封闭导致落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池塘。”——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图1 图2材料二 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进入近代以后,城市的产业——商业和手工业逐渐成为西方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城市的主人——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主体,城市的文化——商业文化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以说,近代的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世纪的城市文明。——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材料四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仍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和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最终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所灭。请回答:(1)分别写出地图中A、B、C所代表的东方亚非文明古国名称,并结合柏拉图的话,比较东西方文明起源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这句话?请试举一个其它文明发展史实来印证你的理解(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世纪以来西方城市文明的发展有何特点?(4)根据材料四指出拜占庭帝国的结局,并概括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5)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何认识?(一)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学会了: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参考答案一、合作探究【答案】(1)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2)《十二铜表法》;欧洲法学的渊源。(3)巩固皇权,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4)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解析】(1)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石柱上铭刻着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性成果。(2)据材料二“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从它的制定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产物。反映了平民在政治、经济、法律地位上的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是对《十二铜表法》的描述。《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3)据材料三“《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可知,《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是巩固皇权,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人类社会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故答案为:(1)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2)《十二铜表法》;欧洲法学的渊源。(3)巩固皇权,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4)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关史实。课堂达标1.【答案】B【知识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解析】根据所学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B符合题意;ACD都不是《查士丁尼法典》编撰的目的,排除ACD。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题目考查了《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关知识。2.【答案】C【知识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成《查士丁尼法典》,C项正确;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排除A项;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排除B项;《法理概要》 仅仅是《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部分,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查士丁尼法典》的认识。3.【答案】A【知识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解析】根据题干“《查士丁尼法典》,尤其是它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形式上平等、契约以当事人之合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制私有等原则”“所确定的概念和原则具有措辞严格确切和结论明晰的特点”“为后世法律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可知,《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成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因此,题干主要说明该法典内容和立法原则影响深远,A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并未涉及近代民主制的相关内容,排除B;题干强调的是《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对罗马法本身的影响,排除C;使罗马建立起完善的民主政治在题干中未强调,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查士丁尼法典》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查士丁尼法典》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4.【答案】D【知识点】拜占庭帝国的兴亡【解析】根据所学可知,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东部形成了拜占庭帝国,它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延续时间达一千多年之久,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为文艺复兴了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D符合题意;罗马帝国与材料描述不符,A不符合题意;阿拉伯帝国创造了伊斯兰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B不符合题意;亚历山大帝国是奴隶制军事帝国,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一般,让学生正确认识拜占庭帝国地位,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5.【答案】A【知识点】拜占庭帝国的兴亡【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拜占庭通过输送古籍、接纳西方学者留学,以及在拜占庭领土上开展希腊化学术活动等渠道,使古典文化与意大利保持了密切联系 ”,可以看出,这为后来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精神营养,故选项A符合题意;B. 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不符合事实;C. 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传播 ,题干中没有提及促进阿拉伯文化传播,不符合题意;D. 处于世界文化中心地位 ,题干中没有提及拜占庭帝国处于世界文化中心地位,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6.【答案】B【知识点】拜占庭帝国的兴亡【解析】根据题干“拜占庭的商人及商品,对于使西欧摆脱其封建的自给自足经济,起到极大作用;拜占庭不仅对东方文化兼收并蓄,还传下了由学者们注释的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的学术名著”可知,拜占庭帝国不仅对西欧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它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的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A项发展停滞的真实原因和题干材料内容无关,材料体现的是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力,不是它发展停滞,不符合题意;B项为西欧输入精神营养是材料意在表明的内容,符合题意;C项商业贸易的全面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D项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拜占庭文化对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7.【答案】B【知识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解析】依据材料“多次审理的结果使罗马人认识到,适用外来民族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 因此他们制定了一部法律”结合所学知识,罗马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适用于境内的各族自由民。A项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不符合题意;B项从公民与非公民关系出发是题干文段意在强调的内容,符合题意;C项保证罗马皇帝的专制权力题干材料不能反映,不符合题意;D项稳固罗马帝国的社会秩序,题干材料不能反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法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8.【答案】C【知识点】拜占庭帝国的兴亡【解析】题干“北魏墓葬中出土了拜占庭帝国的金币”说明当时中国和拜占庭之间存在经济往来,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古代东西方的商业贸易往来。A项黄金为古代中国的流通货币错误,古代主要的流通货币是铜钱,明中后期成为白银,不符合题意;B项拜占庭商品经济的繁荣题干材料不能反映,不符合题意;C项古代东西方的商业贸易往来理解正确,符合题意;D项拜占庭是世界贸易中心题干材料不能反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东西方的商业贸易往来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9.【答案】B【知识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解析】材料没有体现《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捍卫私有财产,排除A项;根据材料“其终极目标是服务奴隶制的”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旨在维护奴隶主统治,维护的是奴隶制阶级的利益,B项正确;《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不是为了保卫平民利益,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兼顾各民族权益,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以及意义。10.【答案】A【知识点】拜占庭帝国的兴亡【解析】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徽章图案有共同的元素--双头鹰标识表明拜占庭文化对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A项对欧洲国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项起源于俄罗斯和东欧文化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孕育了丰富的阿拉伯文化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D项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知道拜占庭文化对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11.【答案】(1)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1分)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同时,他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从而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2)《罗马民法大全》。它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3)变革或改革因素:遣唐使的推动;日本能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以唐朝为模式学习先进的封建制度(4)要有民主法制意识;要有危机意识;要善于学习他国的先进制度和文化;要坚持对外开放或有开放的心态;要有改革创新精神【知识点】法兰克王国的建立;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解析】(1) 面对分裂割据的西欧诸国,克洛维选择与教会合作解决问题,国王与教会能相互合作的原因是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同时,他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从而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2)查士丁尼为巩固统治制定的法律文献的统称是《罗马民法大全》,地位是它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3) 面对自身的落后,日本通过变革或改革应对,联系应对三“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日本社会的一场重大变革。这场变革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国家”可知,成功推行的因素有遣唐使的推动;日本能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以唐朝为模式学习先进的封建制度;(4) 上述国家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今天要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启示有要有民主法制意识;要有危机意识;要善于学习他国的先进制度和文化;要坚持对外开放或有开放的心态;要有改革创新精神。【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兴衰、《罗马民法大全》、日本大化改新等相关史实。12.【答案】(1)古国: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不同: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以海洋为中心。(2)理解:希腊文明吸纳、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文明,也保留了自己特点。(只要理解正确,表达准确即可)示例1:阿拉伯人吸收印度的计数法,在原来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了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示例2:日本借鉴中国唐朝的文化,进行大化改新,在本土文化基础了形成了日本文化。(3)特点:城市由依附于乡村到支配乡村;城市逐步取得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城市的文化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4)结局: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原因:沉醉已有辉煌成就;不及时学习他国优秀文化成果;封闭和保守(固步自封)。(5)认识: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言之有理即可)【知识点】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雅典民主政治;西欧城市的兴起;拜占庭帝国的兴亡【解析】(1)古国:根据地图和相关河流信息可知,A位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B位于西亚的两河流流域,C位于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故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方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大都诞生在海洋附近,故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以海洋为中心。(2)理解:根据材料可知,“希腊文明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但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可知,希腊文明吸纳、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文明,也保留了自己特点。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吸收印度的计数法,在原来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了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日本借鉴中国唐朝的文化,进行大化改新,在本土文化基础了形成了日本文化。(3)特点:根据材料“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可知,城市由依附于乡村到支配乡村;城市逐步取得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城市的文化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4)结局:根据材料“拜占庭帝国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最终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所灭”可知,1453年最终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所灭。原因:根据材料“仍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和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可知,沉醉已有辉煌成就;不及时学习他国优秀文化成果;封闭和保守。(5)认识: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故答案为:(1)古国: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不同: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以海洋为中心。(2)理解:希腊文明吸纳、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文明,也保留了自己特点。(只要理解正确,表达准确即可)示例1:阿拉伯人吸收印度的计数法,在原来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了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示例2:日本借鉴中国唐朝的文化,进行大化改新,在本土文化基础了形成了日本文化。(3)特点:城市由依附于乡村到支配乡村;城市逐步取得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城市的文化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4)结局: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原因:沉醉已有辉煌成就;不及时学习他国优秀文化成果;封闭和保守(固步自封)。(5)认识: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共容性;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富强。(言之有理即可)【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等相关史实。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