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非洲教科书 书 名: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材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运用地图说出非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归纳非洲的地形地势特点,并能够在地形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和世界之最、非洲之最; 3.运用地图了解非洲丰富的物产; 4.运用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类型等分布图,归纳非洲的气候特征; 5.让学生能够学会通过对比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6.运用相关视频,了解非洲动物大迁徙的规律和原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归纳非洲的地理位置; 运用地图掌握非洲的地形地势、气候特点; 能简要分析尼罗河和刚果河流域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1. 通过分析非洲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播放《狮子王》片段,辛巴的故乡在非洲,以此导出本节课。 探求新知: 探究问题一:非洲的地理位置 1.利用辛巴描述故乡的音频:“我要在热带草原上才过的舒服,所以我的故乡在世界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让学生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利用辛巴的提示找到非洲在世界的位置; 2.介绍非洲的历史; 3.让学生依样绘制非洲轮廓图,并在图中标注出非洲最大的岛屿、半岛和海湾。将非洲轮廓与上一节课学习的非洲轮廓作对比,直观发现非洲的海岸线比较平直; 4.运用地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寻非洲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在地图中找到横穿非洲的三条重要纬线,包括赤道、南北回归线,并绘制到轮廓图上。 ①半球位置:东半球西部,地跨南北半球; ②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穿南北,赤道横穿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 ③海陆位置: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隔着狭长的红海,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5.运用地图,让学生了解非洲是物产富饶的大洲。 探究问题二:非洲的自然环境 1.活动“慧眼识图”,让学生在“非洲地形图”中查找出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刚果河、尼罗河、乞力马扎罗山,并标注在刚才绘制的轮廓图上。 2.认识非洲的世界之最和非洲之最。 ①东非大裂谷: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素有“地球伤疤”之称; ②撒哈拉沙漠: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 ③乞力马扎罗山:非洲第一高峰,素有“赤道雪峰”之称; ④刚果盆地:非洲最大盆地,又称扎伊尔盆地; ⑤刚果河:是仅次于亚马孙河的世界第二大河; ⑥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3.结合读图,分析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流量、注入的水域、支流比较。 4.结合“非洲地形图”探究非洲地形地势特点。 ①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占全州面积的60%以上。 ②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③东南部从北向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5.结合非洲1月和7月平均气温图,分析非洲的气候特点。 6.让学生思考: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为什么山顶却终年被积雪覆盖,成为“赤道雪峰”?并说一说,乞力马扎罗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 7.让学生阅读“非洲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非洲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8.结合“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探究非洲的气候特点。 9.结合非洲地形、气候特点探究尼罗河、刚果河水文特征 ①历史上尼罗河每年都会定期泛滥,这是为什么? ②刚果河河口年平均流量要比尼罗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大的多,请根据地形、气候等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 探究问题三:非洲动物大迁徙规律和原因。 ①让学生结合动物大迁徙的时间地点和肯尼亚、坦桑尼亚的降水量来分析动物大迁徙的规律。7月-9月在肯尼亚;10月-6月在坦桑尼亚。肯尼亚7-9月降水多,坦桑尼亚10月-6月降水多,野生动物们为寻求水源和食草,逐水而迁。 ②播放能体现非洲动物大迁徙壮观景象的视频 反思提升:树立人地协调观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自然规律。人民应该尊重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正视它们生存与发展,对它们采取保护措施,我们应该有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知识总结:思维导图 课堂总结:非洲顺口溜 非洲海拔六百米,号称高原大陆洲;断层东非大裂谷,地球伤疤在其中; 西部沙漠盆地有,东部高原一路通;最大沙漠撒哈拉,最长河流尼罗河; 气候分布呈对称,赤道横穿大陆中;热带草原分布广,号称热带大陆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